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言 《伴侣(A版)》2014,(9):16-18
随着现代社会职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不少职场人士出于工作需要或者其他种种考虑,刻意隐瞒自己的婚姻状况,纷纷当起了“隐婚族”。而在隐婚族中,有6成的女性选择隐婚是因为职场压力太大,不得不隐藏自己的婚姻。  相似文献   

2.
“隐婚”,顾名思义就是已经步入婚姻殿堂以及有过婚史的男女,在公众场合刻意隐瞒,以“单身”、“无婚史”的身份示人。特别是职业女性,把“隐婚”作为扬长避短的手段。变幻莫测的都市生活,让“隐婚”成了人们的一种情感方式和生存的策略。李女士是一家外企公司的高级白领,对于“隐婚”她自有见解:“现在的职场有它潜在的竞争法则,一旦贴上婚姻的标签,竞争力往往大打折扣。选择‘隐婚’,与其说是追求时尚,不如说是时势所迫”。都市“隐婚”一族广告公司的崔小姐以往每次应酬,老公不时打电话来让少喝酒,有时发短信叫早回家。尔后公司的应酬和…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日益提高,俗话说“饱暖思淫欲”,各种腐败现象滋生发展,同时受到西方“性”自由思潮和所谓人权的影响,社会上“包二奶”、养情人、纳妾、养小蜜等违背社会公德和婚姻道德的现象层出不穷,给稳定的家庭带来很大的冲击和破坏,给社会增添了不稳定的因素。对于各种违反婚姻道德的行为,就要求我们加强婚姻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4.
"隐婚",顾名思义就是已经步入婚姻殿堂以及有过婚史的男女,在公众场合刻意隐瞒,以"单身"、"无婚史"的身份示人.特别是职业女性,把"隐婚"作为扬长避短的手段.变幻莫测的都市生活,让"隐婚"成了人们的一种情感方式和生存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冯源 《当代青年研究》2011,(9):31-37,19
在现代社会,作为人的道德价值体系的婚恋观呈现二元分裂的特征,这种二元分裂体现在:人往往趋向于用义务的道德约束自己,却用愿望的道德评价别人.采用双重标准;义务的道德与愿望的道德因男女有别而作用域各异:人对于恋爱和婚姻的态度也有所差别,对婚姻大多比较慎重,采用愿望的道德进行评价.对于恋爱的态度却相对宽容和随意。这种二元分裂的原因在于个人微观的“私心”与社会宏观的“纵容”,后者从历史的维度看包括婚姻传统文化的间接纵容,从现实的维度看包括社会现实环境的直接纵容。基于亚里士多德平等公式的运用与采取统一标准的空想性,应当回归人性,树立对待二元分裂婚恋观的理性态度。  相似文献   

6.
《现代交际》2005,(8):11-11
为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闪婚”?这种新的婚姻形式是否会取代传统婚姻?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传统婚姻是两个家庭的结合,需仔细审查.而现在只是两个人之间的结合,婚姻是一种个人行为。“闪婚”,顾名思义就是快结快离,李银河认为这不仅仅是因为离婚手续简化,现代社会的离婚只要能达成协议即可.  相似文献   

7.
城市青年隐婚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在城市青年中,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隐瞒自己的已婚事实,而以单身面目出现在各种场合,这种现象引发人们的思考。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隐婚现象的特点,其之所以出现的动机和条件,并从隐私权、生活方式选择、婚姻质量问题和劳动用工制度的改良四个角度对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成员的择偶观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人们不再迷恋于“青梅竹马”、“从一而终”、“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婚恋方式。出现了“恋爱快、结婚快、离婚快”和“草率结婚、草率离婚”的行为与现象,加之一些人对离婚的道德问题认识不够,离婚纠纷明显增多。据江苏省盐城市城区离婚登记情况调查得知,该区近3年的离婚上升率达20%以上。其中属婚姻道德的喜新厌旧、婚外恋、第三者插足案件,约占30%。男女双方感情是否破裂,是准手离婚与否的条件和标准,也是办理离婚的必备要件。但双方感情产生裂痕的原因是谁引起、是…  相似文献   

9.
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青少年相比,当代青少年道德观念发展呈现一些新的特点,比如较多关注道德的协调功能而对道德进取性功能注意不够;在与父母关系上更倾向于尊重父母而较少强调个人独立;在中国传统价值与现代西方价值观念的选择上更多倾向中国传统价值观念而对其实质了解不足;在婚姻观念上显得更加开放和包容而对婚姻的社会因素较少考虑;对道德牺牲行为表示尊重和赞赏而较少投入需要更大道德牺牲的行为等,在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观念中也存在着明显的道德相对主义、自然主义和个人主义等思想倾向,这些与我们社会所倡导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存在着较大差距,影响青少年健康发展,应积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引导,提升青少年教育的社会内涵,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和社会教育,为青少年道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小林 《伴侣(A版)》2007,(6):16-17
在广东省东莞市打工的两个已婚男女,为了打发身心寂寞的时光,各自“隐婚”,以恋人的名义同居。为了避免日后产生感情和经济上的纠葛,两人还签订了一份同居协议。这个看上去很完美的“隐婚”同居协议,真的能让他们既解决在外漂泊的寂寞,又能保全彼此的家庭吗?  相似文献   

11.
『导语』在人际交往频繁而复杂的现代社会,七情六欲老是困扰着我们,为传统婚恋观所不客的“婚外性”随之增多。然而,古往今来,在任何一个文明社会里,婚姻都是神圣的。在现实世界里,“婚外性”无论会展现出何种美丽、迷人的面目,都只能是一场梦幻,不可能带给你多少切实而持久的幸福。尤其是在法律和道德的双重约束下,“婚外性”之路只会越走越狭窄。最近,笔者访问并了解了4个已婚男士女士,他们向我坦言了自己的情感隐私,并一致表达了一个观点:“婚外情,婚内性”。  相似文献   

12.
易卜生是现代戏剧之父,《玩偶之家》是一部典型的现实主义戏剧,主要以家庭背景为内容,进而围绕家庭和婚姻等问题而展开的情节,其中包含的社会与道德内容十分丰富多彩。本文从几个方面来分析《玩偶之家》中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城市的婚姻出现如下趋势:一、初婚年龄下降——这主要是因为80年代前的晚婚急剧增加具有“超前”性,非正常年代贬抑爱情的舆论导向以及强行晚婚的社会控制等促成了不少人并非自觉的晚婚行为,故此后的平均初婚年龄的提前是自然、正常的;二、自己结识的夫妇增多但介绍婚姻仍将占主导地位——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和闲暇方式的多样化、异性间的互识、沟通机会增多,但受现阶段社会消费水平及闲暇时间等限制,两性在工作之余的交往仍不充分,而传统的社交及表爱方式则仍束缚着男女间的主动交际和大胆求偶,由此也减少了夫妇自识结合的概率;三、婚姻满意度降低但质量提高——婚姻质量的提高集中体现在人们婚姻价值观的衍变上,即维系婚姻的感情因素比重上升、性的生理和心理价值被承认、当事人更看重婚姻的内涵而不是形式以及社会不再把道德作为评价婚姻质量的唯一指标,四、离婚率上升但稳定趋势依旧——这是因为及时解除死亡婚姻,使感情破裂的已婚男女及其子女从积聚着对抗的反常家庭中解脱出来,对于当事人重新获得幸福、对于治愈孩子的身心创伤、对于在新的基础上巩固家庭关系和稳定社会都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有着传统的美德,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事迹被人们广为传颂。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些年来却出现了许多的道德滑坡现象,“见危不救”、“见死不救”和“见义不为”等事件已经是屡见不鲜。至今,这种道德滑坡现象仍然在蔓延,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性也日益严重。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重新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与解决道德滑坡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笔者将上述三种不义行为统称为“见危不助”.本文主要通过对见危不助现象的分析,建议通过法律来规制道德失控所带来的问题,旨在逆转恶劣的道德风气;引领高尚的、正确的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5.
社会问题历来是社会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试图着重研究社会问题一般,即试图从实际存在着的各种社会问题中揭示、抽象出共同本质和特征,而不着重于某一个或某几个具体社会问题的分析和探讨。 “社会问题”是个使用得极其广泛的词汇,我们经常在各种报刊书籍中看到这一字样,  相似文献   

16.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20世纪末的中国,“非婚群落”已经在我们身边出现。我们所称的“非婚群落”,是由这样一些人组成的──至少有过一次婚姻而后离婚并声言拒绝再婚者;从未有过婚姻而声言拒绝婚姻者。在我们的采写过程中发现,“非婚群落”的主角大都有过至少一次婚姻,只有极少数人从未有过婚姻。而对婚姻说“不”,也只是他们对婚姻的当前态度。也就是说,不能从理论上完全排除他们走入婚姻的可能性。本次采访分北京、广州、兰州三个地区进行。采访地区的选定完全是一个偶然,并无刻意安排。特此说明。1999年4月20日·广州·林达“独身…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问题由来已久,以往理论界对食品安全内涵都是从技术层面来界定的,存在严重的道德缺陷,伦理学的角度的“食品安全”是指人类赖以存活和发展的食品领域内围绕人类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伴随食品的供应、生产、流通以及质量等问题而产生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道德关系和行为规范。从“食品安全”的伦理概念出发,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伦理困境主要是消费者生命健康权与企业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食品添加剂和食品添加剂背后的社会道德缺失现象。  相似文献   

18.
A、性道德,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在婚姻关系中,性关系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男女两性因有爱情而结合为婚姻,又因无爱情而离婚,其中,性关系成为一个不可回避且日趋重要的要素。在探讨婚姻道德建设问题时,回避性道德问题显然是不明智的。对此,德国近代最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早就精辟地指出:  相似文献   

19.
婚姻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景和认定。 大多数女人都对婚姻有着美好的愿景。但是一旦走入婚姻,特别足遇上问题的时候,女人往往急转而下,开始否定一切。比如很多女人此时会“恍然大悟”道:哦,果然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相似文献   

20.
网络社会与青少年亚道德——兼谈网络道德教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2000年到来之际,一种全新的社会生存形态———网络社会正逐步介入人们的生活空间,这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生存”方式以其特有的魅力冲击和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人类数千年来逐步凝结而成的道德体系在网络社会中也正面临着失范的考验,这既是一种威胁也是一种机遇,网络规则、网络道德理应依照人类共享的道德准则加以建构。青少年作为网络社会的拓荒者,在网络社会中他们有条件、也有资格参与网络道德的建构,然而,青少年的网络道德相对于社会主流道德而言是属于“亚道德”范畴,它不能主导社会主流道德的方向,只能对其加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