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西藏通史》~①正式出版了,可喜可贺!这部历时14年、由近百位藏学家和各领域专家共同完成的巨著,不仅是首部完整、全面、系统阐述西藏历史的通史著作,亦是进入新世纪后能够代表我国民族研究最高水平的著作。在以下两个方面,该著作表现出明显的特点。一是摈弃西藏历史上的唯心史观与有神论思想,充分发掘、正确诠释包括汉文、藏文在内的大量史  相似文献   

2.
西藏人民的现实斗争生活,一直是我们所渴望了解的。这是因为,作为祖国多民族大家庭一部分的西藏,在这些年里经历了翻天复地的变化;作为我们亲爱的阶级弟兄的藏族劳动人民,已经从沉重的封建枷锁中解放出来,走向欣欣向荣的新生活。全国各族人民对此莫不感到欢欣鼓舞。这  相似文献   

3.
陈兆复 《中国藏学》2007,(1):109-110
我国学者对西藏岩画知道得比较晚,了解得也比较少。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考古工作者才首次在西藏西部的阿里地区发现岩画。这次发现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在国外也引起了反响,导致法国的一个考察小组在与西藏相邻的境外拉达克地区发现了一批岩画。后来这个考察小  相似文献   

4.
邓锐龄 《中国藏学》2005,5(2):18-25
<西藏志>是清早期一份关于西藏史地民俗的全面记录,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向为学术界所公认.本文在介绍<西藏志>抄本、成书时间、文献价值之基础上,推定为此书乃驻藏大臣衙门内某一名(或数名)官员所编,并就其与<西藏记>、<西藏考>、<西宁府新志>、<西藏见闻录>之异同详加分析.  相似文献   

5.
藏族是我们伟大祖国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光荣的成员,远在七百多年前,西藏就成为我们伟大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的历史十分悠久。在聂拉木、那曲、林芝、昌都等地的考古发掘中,曾发现新、旧石器时代的遗存。根据古藏文历史文献记载,西藏山南地区古时为六牦牛部落居住,《后汉书·西羌传》称其为“发”羌。公元六世纪时,山南地区的雅隆部落首领为当地部落联盟的领袖,号称“赞普”(王)。在赞普的  相似文献   

6.
“西藏歌謠”是西藏人民献給偉大祖国建国十周年的珍貴礼物。它热情洋溢,表达了勤劳勇敢的西藏人民对党和毛主席的无限感激和拥戴,表現了他們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无比幸福和自豪。喜馬拉雅山再高也有頂, 雅魯藏布江再長也有源; 藏族人民再苦也有边, 共产党来了苦变甜。这支卷首歌,恰好是“西藏歌謠”的思想內容的艺术槪括。西藏人民有血泪的过去,也有幸福的今天和美好的未来。不論过去的日子怎样苦,他們总沒有丧失生活的信心和斗爭的勇气;一旦得到解放,他們就朝着美好的前程闊步迈进。“西藏歌謠”里,有贊揚共产党、毛主席和解放軍的頌歌,也有詛咒农奴主統治、渴望自由解放的怨歌,有贊美家乡、反映解放后美好生活的散歌,也有表現忠貞不渝的爱情的情  相似文献   

7.
永红 《中国藏学》2007,(1):113-115
《雪山中的转生》是有关历辈达赖喇嘛生平事迹的一套资料性丛书。此套丛书包括了从藏文传记中翻译的一世达赖喇嘛的两种传记、二世达赖喇嘛的自述、三世达赖喇嘛传、四世达赖喇嘛传(以上合编为一册),五世达赖喇嘛的自传(上下册),七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族》2014,(1):80-80
这部带有浓郁康巴文化色彩的作品,可谓其有典范的意义——它没有用书写藏族题材时常见的所谓“魔幻现实主义”。也不是新中国初期藏旗文学中的风情展示,且越过了“藏族新小说”的技术创新探索.而是回归到朴素清新而又别具意蕴的本土风格,可以视之为数十年来藏族题材小说经历主导性话语和西方风潮洗礼后沉淀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胡岩 《中国藏学》2003,(2):101-105
为《西藏追踪》写一篇读后 ,已经成了我数年来的一件心事。《西藏追踪》的作者帕特里克·法兰区 (PatrickFrench)不是藏学家。他的这部书 ,原名为《荣赫鹏 ,最后一位伟大的帝国探险家》(Younghusband ,TheLastGreatImperialAdventurer) ,1 994年由哈勃—科林斯出版社 (HarperCollinsPublishers)出版 ,不久又先后有了海外和国内的中文译本 ,取名《西藏追踪》(译者为郑明华 ,将荣赫鹏译作“杨赫斯本”。海外译本书名为《西藏追踪———追寻杨赫斯本探险传奇》 ,竖排上下两册 ,马可波罗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 999年出版 ;国内译本书名为…  相似文献   

10.
书籍是迄今为止人类文明传播的最重要的载体,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似乎一下子拥有了太多太多的书。而要在这茫茫书海中觅得一本令人开卷怦然心动,读罢难以忘怀的精品,已绝非易事了。巴荒的《西藏古文明之旅》正是这样一本书。  相似文献   

11.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图书馆事业从无到有,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更是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对"十一五"时期西藏图书馆事业进行了全面回顾,指出图书馆的发展正逐步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型。通过具体介绍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古籍普查保护工作和三大书屋工程的建设状况,全面阐述了西藏图书馆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局面,并对"十二五"时期西藏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郭兆利 《西藏研究》2010,(3):107-113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已为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初中级技术人员和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西藏职业教育相对内地发达地区来说存在很大差距。研究西藏职业教育问题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西藏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著作和论文,并作简要评价,提出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刘志 《青海民族研究》2006,17(2):103-105
本文从法制角度出发,论述清政府对西藏地方的法律制度,以阐明西藏从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了西藏历史上各个时期双语发展的轨迹,认为西藏双语的发展是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西藏社会谋求强盛、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西藏世居穆斯林是生活在西藏的特殊族群,长期以来学界非常关注并产生了一些比较有影响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有助于全面、深入了解西藏世居穆斯林及其文化,而且还有助于进一步运用人类学、民族学理论阐释族群关系.这种研究对促进西藏的发展和稳定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历史脉络、主要观点、特点分析和研究展望四个方面,对国内关于西藏世居穆斯林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述评.  相似文献   

16.
依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主题为"旅游(西藏)"目录下模糊检索到的论文样本,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30年来西藏旅游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后,得出:30年来,西藏旅游研究文献在数量上随时间推移呈不断加速的阶梯型上升趋势,在研究水平上也随时间推移呈现出跨越式的提高,在旅游研究方法上也逐渐向定量化、个案化、理论化转变,呈现出不断趋向良性、繁荣的发展态势.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学科框架体系不均衡、研究焦点与热点相对滞后、研究视角单一等问题.未来西藏的旅游研究重点为:在特殊地域及民族文化条件下旅游产业水平提升研究、区域旅游联合发展的研究、旅游管理机制转化研究、"跨越式"发展战略下的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研究.西藏旅游研究亟待关注的空白点:旅游危机管理、旅游援藏、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等问题和学科.  相似文献   

17.
毕华  杜渐 《中国藏学》2004,(4):39-46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04年5月23日发表了《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为配合白皮书的发表和纪念《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20周年,深化对西藏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和实践的研究,5月28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民族区域自治在西藏的实践"座谈会,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中共中央党校、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中国西藏》杂志社、中央统战部、国务院新闻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民族发展研究所、全国人大民委法案室、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3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结合《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阐述了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必然性和民族区域自治在西藏的实践,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8.
《西藏西部的佛教史与佛教文化研究》一书由则武海源编著,于2004年在日本山喜房佛书林出版社出版(日文)。这是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和研究西藏阿里地区佛教发展轨迹和它与周边地区关系的重要著作。从吐蕃的松赞干布开始,直到现存的古代遗迹,纵横双向地详细分析了整个西藏西部在佛教传入之后,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和在与周边地区交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地方特点。  相似文献   

19.
瑶族在生态环境的驱逼下形成了自己"吃了一山过一山"的游耕策略,并根据这一策略形成生产、习俗、信仰相配合而运作的完整的生计策略系统,从而使瑶族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standardisation of stories about diaspora return (also called ‘co-ethnic migration’ or ‘repatriation’). Using the concept of ‘standards’, the author analyses how the German state distributes certain texts about diaspora history over others, forming a legible and homogenous narrative of co-ethnic migrant identity.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texts relating to Russian–German history and analysis of biographical narratives of co-ethnic Germans residing in Germany. The study identifies mechanisms by which states homogenise narratives, and to understand which co-ethnic history and identity constructions are reproduced by the state, and which are silenced. This approach enriches the study of diasporas in two ways: first, it sheds light on how states govern diaspora members who have migrated ‘back’ to their ‘origin’ countries; second, it departs from the state-centric approach prevalent in the study of diaspora governance by focusing on stories told by diaspora memb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