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后GDP时代,居民主观幸福感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通过编制海岛居民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海岛舟山群岛新区的600名渔农村居民进行了调查。通过对影响海岛居民主观幸福感的7个因子和总体幸福感的6个维度的路径分析,搭建了海岛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模型,同时就海岛地区如何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无居民海岛物权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无居民海岛作为一类具有综合价值的自然资源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无居民海岛作为—个专门、独立的资源类型,其物权既不同于传统民法上不动产物权也不同于其他自然资源物权,必须从明确无居民海岛的归属关系和使用关系人手,构建无居民海岛物权体系;通过修订《物权法》和对无居民海岛进行特别立法完善无居民海岛物权制度,以提高其使用效率和效益,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3.
我国海域辽阔,海岛众多,大量的无居民海岛资源亟待保护与利用。2009年《海岛保护法》的颁布是我国海洋法制建设史的里程碑。加强对无居民海岛的保护与管理,规范开发利用秩序,必须结合《海岛保护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无居民海岛的权属制度,健全对无居民海岛的保护立法,建立合理利用无居民海岛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海岛居民旅游资源环境感知调查、态度分析,能了解当地居民环境教育与能力建设的程度。以东山岛为例,从当地居民旅游资源、环境感知的视角,结合实地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法,得出一些基于居民视角的海岛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居民关注本地生态环境,有了一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但是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海岛旅游生态环境问题仍然严峻,政府在海岛环境方面应当更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海岛妇女生活方式的演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世纪是中国广大渔农村妇女生活最跌宕起伏的世纪。海岛妇女,作为其中的一群,她们的生活与当时社会总体生活方式是一致的。但因其独特的生存环境和“渔民老婆”这个独特的身份标志,在1949年前、1949-1978年、1978年后三个历史时期又呈现出不同的富于海岛特色的生活演变图景。  相似文献   

6.
广西北海涠洲岛作为我国最大、地质年龄最年轻的古火山海岛,在海岛旅游发展的驱使下,逐渐成为北海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和休闲旅游度假胜地。随着涠洲岛旅游的纵深发展,旅游对岛屿上社区居民的获得感逐渐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前,在共同富裕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如何理解和提升海岛旅游目的地居民的获得感,对这一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文章以北海涠洲岛居民为分析对象,基于扎根理论,对其旅游获得感进行建构,提出了居民的获得感主要由经济获得感、社会获得感、文化获得感及环境获得感四个维度构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海岛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获得感的有效措施,促进海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浅谈无居民海岛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岛不仅是“国防前沿阵地” ,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还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区域 ,是国民经济走向海洋的“桥头堡”。目前海岛的开发利用中存在不少问题 ,特别是无居民海岛的盲目性和破坏性开发严重。 2 0 0 3年 7月 1日实施的《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管理规定》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无居民海岛管理的国家制度 ,该规定的实施开辟了中国海洋法律制度一个新的领域 ,将在调整中国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秩序 ,保护海岛生态环境 ,维护中国主权权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提出对无居民海岛实施保护性开发的对策和措施 ,加快海岛立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长沙市五类社区的调查,运用对应分析法分析五类社会空间居民的生活满意度,认为社区类型与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相关关系;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总体上比较高,但弱势心理降低了中高档社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但也明显高于低档社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的措施,一是应加大对贫困群体的支持力度,提高低档社会空间的档次;二是应大力推进城市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空间融合;三是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消解中高档社区居民普遍的弱势心态。  相似文献   

9.
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日益增加,海岛作为海洋经济中重要的空间资源要素备受关注。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系统的海岛空间资源价格评估体系,使得对无居民海岛估值认定缺乏规范性,进而影响估价的准确性。因此,为体现自然资源的市场价值,促进海岛使用权市场化交易进程,亟需建立无居民海岛空间资源估价制度,从评估管理、评估理论、评估技术三个层面构建我国无居民海岛空间资源估价体系框架,为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有偿出让提供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
建立海岛生态补偿机制是无居民海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和促进海岛资源永续利用的重要保障。运用无居民海岛生态补偿利益主体非对称性演化博弈分析的复制动态模型,重点探讨利益相关主体间的行为及相互影响的动态演变过程,讨论演化参数结果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双方博弈策略的选择很大程度依赖于系统初始状态,并与博弈双方支付矩阵的关键参数变化有关;利益群体各决策选择的比例是稳定均衡策略的重要决定因素,增加无居民海岛生态补偿利益主体选择“保护”和“补偿”策略的比例,可加快稳定均衡策略的有效形成;加强对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利益主体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有利于实现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  相似文献   

11.
把一个人拥有的社会关系和参与的社会团体作为生活结构的构成要素,来考察城乡居民的生活结构,可以发现:越是农村特征显著的地区,居民的生活越依赖于非正规性社会关系;城乡居民都没有积极地参与社会团体,生活结构主要由以亲戚、邻居为主的非正规性社会关系构成;城市居民因形成的社会关系少,又没有积极地参与社会团体,因此与社会结构的结合相对松弛一些;城乡居民拥有的社会关系和参与的社会团体因个人社会特征而不同。这种差异是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动在城乡间、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物质领域和意识领域不同步,以及城乡居民在社会结构中的不同位置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影响江苏人寿保险需求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人均寿险保费收入与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利率、通货膨胀率、社会保障支出以及险种创新等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江苏人寿保险需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利率水平、上年保费收入和重大的险种创新对江苏省人均寿险保费收入正相关,上年通货膨胀率、当年通货膨胀率和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对江苏省人均寿险保费收入负相关。最后,我们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贵州省684名农村成年居民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在福利基本价值上的集体主义价值认同表现得较为强烈,具有明显的社会公平取向特征.农村居民对社会福利的预期功能的高度认同与其对现行社会福利制度实践效果的低度评价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反差,这表明作为公共物品的社会福利在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世界中的相对匮乏.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福利制度背景、文化传统和人口结构特征等不同层次因素对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价值认同均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1年甘肃T县247份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西北地区农村居民幸福感总体满意,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在收入水平、阶层地位、收入分配公平感、生活水平比较、地位变动感知以及地位决定因素认知等变量上差异显著。经济收入较高、生活水平自评较高或自我感知地位上升对幸福感具有显著正效应。职业身份为干部和教师、拥有农用货车的农村居民幸福感较高。不同收入阶层依照不同参照群体的经济地位构建主观地位结构,且对自身的主观幸福感评价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运用北京、郑州和昆明三城市的调查数据,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城市居民安全感的结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1)城市居民安全感主要包含4个因子,依次是饮食安全、人身安全、家庭安全和社会安全;(2)城市居民安全感总体水平较高,但饮食安全问题非常突出;(3)年龄、健康状况和社区环境是影响城市居民安全感的重要因素;职业、教育和收入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北京一个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田野调查,基于本土居民适应的视角,讨论分析了本土居民与外来移民在共居状态下日常交往的内容与层次,并进一步阐述了外来移民对本土居民的家庭生活、社会交往以及社区认同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在客观层面还是主观认同上,"社会距离"真实地存在于本土居民与外来移民的社会交往中;同时,由于与外来移民打交道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本土居民之间的互动和社区参与受到制约,邻里社会资本这类传统的社会连接纽带遭到破坏,本土居民的社区认同与归属感降低,社区整合与秩序受到了挑战。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新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社区教育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全体社区居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教育活动。新农村社区教育是在县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城乡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县域内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县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社区教育活动。文章从目标任务、功能定位、管理体制、办学形式和保障机制等方面阐述了新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运作机制和工作方略。  相似文献   

18.
许多学者都认为农村社会诚信度的缺失会对农村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形成一定的影响,但这一结果仅限于定性的分析,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定量的角度进行说明的较少。笔者尝试通过建立一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村经济主体———农户的诚信度进行量化。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农村居民诚信度高低与其收入水平之间呈正向相关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诚信作为一种社会资本对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城乡问题的探索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各国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对其所采取的策略与模式也有所不同。城乡统筹既要体现在区域规划、基础设施、教育条件、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协调与统筹,还应体现在居民生活的舒适与便捷程度上,尤其是乡村居民的消费安全。在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有必要重新激活起基层供销社的活力,积极发挥其组织体系和经营网络优势,恢复重建基层供销社,使之真正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城镇化语境中的乡愁,是城乡居民对原乡生活的记忆留念、乡土家国的眷恋情怀和精神家园的文化皈依,存在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之分。究其生发缘由,受传统文化的心理惯性、城乡生活的身份迷失和城乡二元制度的掣肘。要放大乡愁的正面效能,消弭乡愁的负面效应,就需走向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通过优化城乡二元关系、提高城乡居民素养、激活乡愁文化记忆等方式来守望乡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