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先锋戏剧20世纪80与90两个年代"先锋性"的差异,可以从戏剧语言艺术手法比对中得出。从语言修辞看,80年代中国先锋戏剧语言较严肃,语言更加雅化和红色政治化,体现出强烈的交流、教育、启蒙倾向;而90年代中国先锋戏剧语言,则大量出现审丑语言,在语言手法上使用升格、降格来变态语言面貌,呈现出庸俗化、游戏化的语言现象,在语言狂欢的背后隐藏的是精神意义的匮乏和抛弃。20世纪最后20年戏剧语言的发展变化,也反映出世纪末中国当代先锋戏剧的发展态势和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2.
先锋戏剧是艺术创新的风向标,它起着变革戏剧的导向作用。新时期中国先锋戏剧家们表现出追求艺术卓越、求新求异的大胆开拓精神,为中国戏剧的繁荣发展以及艺术上的创新做出了贡献;同时,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中国先锋戏剧也存在着被市场经济异化、挤压,最终出现退化、妥协、庸俗化的去先锋现象。  相似文献   

3.
"现代都市"是工业化形成与发展的结果,它紧紧勾连着"现代化"以及"现代化"所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巨大变革.先锋戏剧和现代都市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关系--现代都市的诞生,深刻地改变着时空的观念;现代都市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相互关系,构成了新的都市群落和文化症候;戏剧舞台和都市地图之间存在着迷人的相似和激烈的斗争……这些都成为了先锋戏剧表现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先锋戏剧展示了深广的潜力和远景.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侵袭和文化底蕴的缺失,使得中国先锋话剧简单地搬演和追随西方现代话剧,成为只供观演双方娱乐的平面模式.如果听任其发展,那将是先锋戏剧的末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际化、信息化的深入,榜样教育出现现实困境,呈现弱化趋势。先锋教育脱胎于思想政治教育榜样教育法,是榜样教育的发展与深化。从总结榜样教育的现实困境和先锋工程教育实践出发,提出先锋教育的概念;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同辈群体理论和观察学习理论是其理论依据;进一步分析先锋与榜样、先锋教育与榜样教育的关系;阐释先锋教育的重要价值;提出先锋教育实施的基本思路与框架,以及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中国先锋戏剧明显受到西方文化思潮和西方戏剧的影响,同时探询中国先锋戏剧的民族品格。当时中国特定的国情决定了此时的先锋戏剧多从“人”出发,对人性进行探讨,对普通人的焦灼生存状态和人的精神世界的多面性进行展示,从“人”、异化、心理、社会批判四大基点出发,在思想层面形成明显的主题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先锋戏剧在艺术层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这其中首先是对传统经典文本进行不遗余力的颠覆与彻底解构;其次是借助多样的表现手法将戏剧进行立体化呈现,使戏剧在娱乐性与思想性、舞台性与现实性之间进行饶有趣味的跳接;最后是彻底打破传统常规的戏剧结构,在对其进行颠覆与解构的同时传达出全新的艺术理念。  相似文献   

8.
大众化是中国左翼戏剧运动中所提出的最重要,讨论也最广泛的理论问题.它在戏剧与大众关系的向度上,有着独特的精神动力、主体诉求和现实归趋,并在其极端化倡导和原创性实践中显露出先锋姿态.  相似文献   

9.
先锋戏剧中的时间就像魔方上每一个小方块,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被打破原有连贯性,随意拼配,时间混搭、虚实转换间,戏剧正如魔方,被赋予无限可能.形式新颖、时间混搭是表象,先锋戏剧通过这种方式,对传统戏剧的时间结构进行颠覆性的破坏与重建,具有未知的深度与强度,它或者帮助我们反思传统内里,或者极大地开拓全新的时间结构,涵盖了更广阔的生活场景,具有更深的艺术承载力;同时时间的灵活组合,也推动话剧紧紧抓住观众的心理态势,使观众对话剧所要表达的主题与深意有强烈的共鸣与冷静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以来,长期垄断戏剧领域的僵化创作模式,早已成为横在艺术家心中的一道迷墙,阻断艺术天性接通真实、自然与梦境的才力."第四堵墙"便不仅仅是"第四堵墙",它不仅使戏剧囿于封闭的思维定式,限制了艺术家驰骋的想象力,更是一种阻挡历史前进的陈旧的、需要与之革命的意识形态的象征体.传播的藩篱需要有先锋的冲击,实验的精神借着对固有艺术体制的深刻怀疑,寻求戏剧生长的诸多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论凉山彝族家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山彝族家支外部文化过去已有不少论著涉及,而家支内部文化则很少论及,就凉山彝族血缘关系家支和部落联盟关系 家支以及姓氏与家支关系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论人口素质与生活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质量分为主观感受型生活质量和客观条件型生活质量,在生活质量概念中人口是生活质量的承担者,也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人口的素质与生活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人口素质主要体现为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它们从各方面影响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所以我们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人口素质,为生活质量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内部公道的研究对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关系到企业的繁荣及可持续发展。企业内部公道的基本内容包括公心、公开、公正、公平四个紧密相联的方面。公心是公道的思想基础,是公道的“初始境况”;公开是公道的先决条件,为企业内部公道的展示提供自由的空间;公正是公道的有效手段,体现了企业内部公道所要求的人人平等;公平是公道的最终目的。文章正是基于这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内部打造公道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雷蒙德·威廉斯在早期的文化研究中注意到对大众文化的探讨从观察的出发点上就存在一系列值得质疑的问题,通过对大众概念的剖析和指出大众文化研究中观察的局限,他提出了自己的观察立场.对其"大众观察"理论的归纳是希望对我国的文化研究状况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影响外语语法教学的三对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结构派和功能派影响, 语法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经历了从“过分强调”到“倍受冷落”两种不同的境地, 如何客观辩证地看待语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便使外语教学更有效一直是个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理论和实践从语法教学与教学对象, 语法教学与教学目的, 语法教学与课型三对关系探讨了语法教学的不同地位和作用, 指出要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必须重视在语法教学上区别对待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目的和课型, 并就此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于省吾先生认为形声字的起源,是从某些独体象形字已发展到具有部分表音的独体象形字,然后才逐渐分化为形符和声符相配合的形声字。并且这些具有部分表音的独体象形字是界乎象形和形声两者之间,他称之为"独体形声",并举羌、姜、天、麋等字例。在"独体形声"说的启发下,作者对甲骨文进行了穷尽性考察,发现一批这样的字例,这类字构形比较特殊,将之称为"声符形化字",它们可以解释甲骨文形声字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针对现实社会分别提出了各自的社会理想,两者虽然存在某些区别,但也存在很多相同或相通之处,正是这些相同或相通之处促进了儒、道两家相互吸收、相互提高、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国现行立法,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不一致表现出有三大类案件不能纳入人民法院的司法审查范围,导致部分行政权不能得到有效的司法监督。导致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立法技术上的缺陷,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长期的行政权的膨胀。然而依法治国方略意味着控权制度和权力制衡原则被遵守,所以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就应当一方面保障行政复议制度的中立性和公正性,另一方面扩大司法审查的范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监督权力,实现保障公民权利的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19.
九十年代专书词汇研究的进展,表现在题材范围扩大、内容的完备化、方法的科学化、价值的多元化四方面。专书词汇研究的不足表现在缺乏完善科学的理论体系,对专书词汇的研究应寄望于未来。  相似文献   

20.
刘士林认为,北方话语哺育了中国民族的道德实践能力,而从江南话语中则开辟出这个以实用著称于世的古老民族的审美精神一脉。江南话语是中国诗性话语体系的一个专门执行审美功能的元叙事。要使江南按照它的本来面目在当代世界中澄明出来,一种关于江南话语的语言本体论意识是惟一的桥梁。徐雁平认为,以学术和文学为特色的江南世家图景的绘制工作,才刚刚开始,它的展开与深入,必须建立在对清人诗文集和家谱族谱等文献的梳理排比基础之上。只有在注意到每个诗学世家的不同性(如海宁查氏、德清俞氏)的同时,又能以多视角观照问题,才能绘制出细节丰富的江南世家图景。朱逸宁认为,在江南文化的发展史上,晚唐五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阶段,因为正是在这一时期,江南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文化现象和人物,江南的精神气质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并从此开始取代北方成为中国诗性文化的象征。耿波认为,在明清时代的江南城市文化语境中,士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变成了互利互惠的组织化。士人之间互通声气,互相援系,为了能在城市文化生产的逻辑中生存而结成了一个"共同体"。江南士人在城市文化语境中所产生的那种在张扬个体和"士志于道"的事业之间寻求调和的深微刻苦精神心态是城市文化中最富诗意的因素。江南士人的情性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