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老年人勤于用脑,孜孜以学,不仅可增长知识,还可延缓衰老,健体健心。在美国,成千上万的老年人重新走进课堂。美国教育协会对60岁以上的老年学生们进行了调查,认为“老年人受教育就像锻炼一样,学习是一种退休后开始的锻炼项目,它能改善健康状况”。老年人在学习活动中,各种信息不断刺激大脑,使大脑保持灵敏,这符合生物“用进废退”的自然规律。美国专家对3000多名长寿者的调查表明,勤于动脑的好学者可延缓衰老,而懒惰可使人加速衰老。研究发现,老年人旧的大脑细胞神经根,在新的刺激下能萌发出新的神经。专家们还发现,勤于思考的老人,脑血管经…  相似文献   

2.
黄俊明 《老友》2015,(2):65
退休以来,我天天都在千方百计找乐子。如今我已70多岁,精力旺盛,身体也比较健康。概括起来,得益于"五乐"。一是看报乐。我每天都要看《参考消息》《江西日报》《江南都市报》《赣南日报》等报纸一小时以上,随时了解国内外和身边发生的事情,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看报已成为我每天生活的必需,是我生活中的一大乐子。二是写作乐。我原是市文化馆的文学创作人员。退休后,我仍笔耕不辍,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发表了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等各类作品100多  相似文献   

3.
我今年85岁,已是耄耋之年了。朋友们说,老肖退休后身体越来越好,脸色红润,精神焕发,头脑清醒,步履轻盈,不像一个80多岁的老人。这大概得益于我坚持自我养生。老年人都有自己的养生之道。我的养生之道是以养心为主。心是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七情六欲的主导。心健一切健,心好一切畅。我的养生法是寄情于三个方面:一是看画,二是听乐,三是读书。这本是情趣  相似文献   

4.
健康文摘     
《老友》2006,(5)
怎样达到心理健康1、坚持适当的活动(包括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老年人退休后不能无所用心,要多用脑,如读书、看报、写字、绘画、下棋等,可以使脑功能正常,延缓衰老,促进身心健康。老年人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是社会的需要,也是老年人自己身  相似文献   

5.
胡孝芳 《老友》2014,(12):63-63
正退休20多年来,我的身体有3个"没有":一是体型仍然挺拔,没有弯腰驼背;二是体重常年保持在60公斤左右,没有骤升骤降;三是血压稳定在120/70毫米汞柱左右,没有大的波动。我身体的各项检测指标都在正常值范围,无门诊和住院记录。平时我步履轻松,耳不聋、眼不花,精气神都很不错。这大概得益于我退休后坚持了五个"一点"的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6.
徐特立的养生之道为“基本吃素,坚持走路,心情舒畅,劳逸适度”。朱德一生经历了众多艰难曲折,但一直身体健康,活到九十高龄。他的养生特点是:胸怀宽广,气量过人;坚持锻炼,风雨无阻;勤奋俭朴,喜欢劳动;爱好广泛,兴趣高雅。毛泽东曾称赞他:“意志坚如铁,度量大似海。”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享年九十四岁。他的长寿诀窍是:坚持户外散步,增加活力,呼吸新鲜空气;心胸开朗,乐于助人,从不发大的脾气;每晚饮少量低度米酒,以小酌小饮为乐。著名女作家冰心的养生之道:一是看轻功名利禄,奉行“宁静而致远,淡泊以明志”的名言。二是保持着“天地有正…  相似文献   

7.
以追求“一般性”为核心的“知识教育学”造成劳动教育、体育教育之困,以“个性、感性”为核心的“身体教育学”在“单向度的人”的现代性社会日益凸显其价值。劳动教育和体育教育属于身体教育学范畴,在“五育”中具有战略支撑地位。劳动和体育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是身体理论及身体教育学,从本质上讲,二者皆为实现人类自由充分发展的“游戏”活动,持续加深的社会转型是劳动和体育协同育人的现实需要,建国初期实施的劳卫制为劳动和体育协同育人提供历史借鉴。新时代加强劳动与体育协同育人有助于青少年体质健康,有助于畅通城乡体育资源,摆脱体育教育和劳动教育之困,有助于实现体育生活化,构建美好生活方式,对于退役运动员就业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高炎生 《老友》2011,(8):65-65
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自幼爱好书法,尤其对毛体书法情有独钟。我1968年参军,1994年转业到南昌市地税局,2009年从调研员岗位退休。从此,我练习书法的时间更加充裕。我每天坚持早睡早起,早上锻炼1个小时,早饭后练习书法2个小时。我大多数时间是站着写,先用废报纸练,待熟练后再在宣纸上写。  相似文献   

9.
我自写自选了一本《霜叶诗词集》。回溯退休后四年来我和诗词的缘结,心情总很激动。临退休时,有老友关切地说:"你不打扑克、麻将,退休后怎么打发日子呢?"当时我确也一怔。退休后通过早锻炼,很快结识了几个太极拳友剑友,但早晨几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那一整天干什么呢?后有人邀我去钓鱼,我以为这也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乐趣,就去钓鱼。但钓鱼有时间性,且日日钓鱼也乏味。想起自己是个语文教师,何不轻车熟路,在文学方面找点事做呢?我原本喜爱诗词,但又觉  相似文献   

10.
黄必康 《老友》2013,(8):67
年轻时,由于有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我的身体很瘦弱,体重一直不足百斤。我很想要改变这种状况。于是,40岁那年,我暗下决心,实施两项措施:一是戒烟限酒;二是坚持定时定量健步行。根据当时的身体条件和工作情况,我把健步行的标准定为每天两次,每次1小时,时速5公里,也就是每天行走10公里。健步行半年以后,我的体重便上升到52公斤,精气神比以前好多了,体质也  相似文献   

11.
郴星 《社区》2010,(3):52-52
从强身健体的意义上说,温和运动很适合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气管炎或肺气肿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温和运动节奏舒缓,动作轻柔,这种锻炼还能促使大脑分泌更多的心理“愉快素”,给老年人带来快乐;老年人体弱多病,精力日减,锻炼的重点在于预防骨质疏松、胆固醇升高,延缓衰老,“温和运动”能够逐渐增加体内血红蛋白细胞数量,改善大脑和心肺的生理功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还可以避免年老体弱者在剧烈运动中发生肢体扭伤、闪腰或骨折等运动损伤;同时也是预防衰老的最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国利 《老友》2009,(6):41-41
多年来,我与老伴一直坚持着下跳棋的活动,我俩成了名副其实的"棋"迷,因为它给我们的退休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乐趣。记得那一年,按政策家属"农转非",老伴便走出农村进了城,成了吃商品粮的。她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为给她解闷添乐,我买了一副  相似文献   

13.
稻香翁 《山西老年》2011,(10):55-55
退休后,我和老妻过起了真正意义上的“解甲归田”生活。为了顺利度过“退休初级阶段”,我和老妻制定出了我们的“四点暮年”生活计划:健点身,做点事,会点友,找点乐。计划实施几年来,我和老妻深受其益,可谓苍龙日暮情方好,老树春深荫更浓!  相似文献   

14.
人的一生由健壮走向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是如何延缓衰老,健康长寿,则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人们为了健身强体延缓衰老,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健身之道,各有一套。然而对于我来说,七十多年的生活经历,得出的深切体会是“走为健身之首”。  相似文献   

15.
大家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身体,因为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及学习。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是提高人的身体质量的关键,也就是“防患于未然”。下面就如何对疾病进行预防及自我保健谈点认识。 一、每天进行必要的锻炼是提高身体素质的前提。 常言道:“流水不腐,户枢不朽”。人的身体就像流水与户枢一样,也要进行不停的活动。过度安闲,不参加劳动及运动,人体气血不畅,脾胃功能就要减弱,而出现食少乏力,精神不振,肢体软弱,或发胖臃肿,活动后心慌、气短、出汗等症状。自古对于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就有记载,古代名医华佗发明了“五禽戏”,即像熊一样攀吊,像鹤一样左顾右盼,牵引腰体,活动关节……,发展至今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总理工作起来很少休息,世人都很钦佩他过人的精力。在一次他与友人对话中我们得知了他的养生秘诀。他对友人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是按东方人的习惯生活的!” 的确,周恩来的体格同他那坚强的革命意志一样,是发扬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刻苦锻炼的结果。 少年时期的周恩来居住在天津、沈阳等地,为了抵御风寒,他每天很早起来跑步,风雨无阻,坚持锻炼了很多年。全国解放后,总理的工作虽然非常繁忙,每天只能睡几个小时,但他仍然坚持散步、做体操和打乒乓球。  相似文献   

17.
闻华 《老友》2009,(9):61-61
刚退休那阵子,我的身体很糟糕,精神状态也不好,总觉得退休就意味着生命进入了倒计时阶段。尤其让我烦心的是经常感冒、发热、恶心、出冷汗,打针吃药,一闹就是半个月。我常常问自己:这个样子何时  相似文献   

18.
罗慈海 《老友》2011,(11):56-57
我今年七十有五。10多年前,我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活到今天。那时,我身体很不好,病魔缠身,天天服药不断,几次疾病发作使我濒临死亡边缘。现在,我身体虽算不上特别健康,但的确好多了。久别重逢的老同事、老朋友见了我都感到很惊喜。他们纷纷追问我的身体变健康的缘由。要说缘由,我认为除了适当锻炼、合理饮食外,我还尽量做到“三个一点”。  相似文献   

19.
养生二十言     
我认为人类养生虽是从年轻时开始,但主要的是人到老年或退休以后。这时养生得当,才能长寿。退休的老年人,会有一种失落感,给精神上增加顾虑和忧郁感,破坏了多年的、紧张的、一贯性的生活规律。如果此时不注重锻炼,填补其空虚,人就会衰老加快,或发生疾病。我对来诊的退休病人,劝他们在身体条件  相似文献   

20.
少萍 《老友》2009,(10):61-61
临川二小宿舍一楼小院,住着五户退休老师,共九位老人,被人们称为"长寿小院"。其中男老人人均83岁,女老人人均80岁,而且个个都健康硬朗。我经过采访,感到他们之所以如此健康长寿,并非偶然。一、坚持慢跑慢走,适度锻炼和劳动是他们的常事。姜宏今年85岁,熊贤章83岁,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