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徐市是江苏省除南京市以外城市中高校最多、学生人数最多的地区。徐州市高校报刊协会从1993年5月正式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21个春秋。21年来,该协会作为驻徐高校报刊编辑之家、驻徐高校大学生记者团活动中心,紧紧依靠和团结会员单位高校报刊编辑部同仁和大学生记者团学生记者,在服从服务各团体会员单位高校教书育人中心工作的同时,积极响应徐州市社科联和徐州市社会组织管理部门的号召,积极为徐州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三农"服务,为  相似文献   

2.
盐城市儒学街,有一古式府第:假山流水,疏梅修竹:微型池边,一尊清癯俊雅的塑像,微髯长须,持卷沉思。此即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宋曹。而今宋曹故居,为盐城市书画院所在。其院长,就是中国著名书法家、辽苏省政协委员臧科先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借用叙事学文本分析理论,对徐訏的诸多小说,从叙述体式和结构模式两个层面进行探讨,总结和归纳出徐訏小说叙述的设置类型、确立程式,以及这种叙述人在小说中的自由变化对小说文体的影响;不同于一般的文本技术研究,本文从“叙述接受人”角度分析徐訏小说的魅力和文学史意义。在此基础上,又从小说的构思和文本建构角度剖析徐訏小说结构的“倒叙模式”,对此模式的设计方式及其对小说时空的影响等进行了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4.
王俊雅同志今年72岁,原任运城地区纪委副书记,曾在党政机关工作40多年。1995年,老王和妻子退休后,毅然决定一起回到家乡稷王山区的刘和村,住进土窑洞,过起了田园生活。老王从小生长在农村,和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乡情、亲情时刻牵挂着他的心。  相似文献   

5.
<文选>对于梁代作品的选录是文选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日本以清水凯夫先生为代表的"新文选学派"常以之佐证<文选>的撰者非萧统.清水先生的见解在中国既有附合者,亦有持异议者.笔者不同意清水先生的有关解释.本文即从徐悱作品的选录对清水之说作一驳议.本文认为,从徐悱之作的艺术性、徐悱在梁代诗坛的地位看,<文选>选入徐悱之作是有充分理由的.徐悱之作的入选不能证实<文选>的撰人是刘孝绰而非萧统.  相似文献   

6.
鼓楼区是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市的主城区之一,在2000年4月,该区毅然决然地将区机关从市中心繁华地段──古彭广场北侧,搬迁到环境较差的北部,开创了徐州市城区政府外迁的先例。这是为什么?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中共徐州市鼓楼区区委书记、区人大主任徐崇先。 记者:鼓楼区为什么要将机关北迁? 徐崇先(以下简称徐):实施“发展重心北移”,目的是一手抓旧城改造,提高主城区中心地位;一手抓北部大开发,扩大生存发展空间,这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吻合当前省委、省政府推进苏北大发展的战略部署,更是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  相似文献   

7.
徐訏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一位个性独特的作家.从早期社会改革的实践者到晚年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徐訏以其卓尔不群的人生追求与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把宗教关爱的目光投向生命的终极意义和对理想人生的憧憬.徐訏的很多作品传达出强烈的宗教感,在佛教意味、道教色彩和基督教情怀的交融中抒发对于人性与心灵深处的探询和对于人生哲理的宗教式感悟.  相似文献   

8.
学作品是由语码符号组成的,但并非是一个平面的图式,而是包含着不同的层面,最深层面的符码往往规范着学作品的意蕴和美学风格。徐訏小说最深层面的符码即为徐针立足于宗教化对人生与世界的独特理解,它极大程度上抟塑了小说中追寻救赎的生命意蕴和史诗美学。本试图从这个途径来把握徐訏小说,力图还之以更深入、本真的徐訏。使人们重新认识徐訏小说的思想、美学价值,为重写学史做点扎实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梁朝宫体赋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宫体之文与宫体之赋 “宫体”之名最早出现在《梁书·徐摛传》中,《徐摛传》说:“摛幼而好学,及长,遍览经史。属文好为新变,不拘旧体。”“摛文体既别,春坊尽学之,宫体之号,自斯而起。”以后的学者在论述宫体诗时,都习惯引用这段话来作为宫体诗兴起的原始依据。其实这段话并没有说“摛文”仅仅是指诗。在中国古代的文学观念中,诗和文显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可以包括诗在内,但并不就等于诗。“宫体”最早是对徐摛之文的称谓,但徐摛的作品大多散佚了,无法从他的作品中来考察其“宫体之文”的范围。因此,我们只好从文的概念入手来考察其范围了。  相似文献   

10.
案情:年近8旬的徐老汉于2000年购买了二份大额人寿保险,保险金额均为30万元,其中一份30万元指定他老伴许某为受益人,而另一份30万元则没有指定受益人。去年7月15日,徐老汉因病去世。债主们听到徐老汉  相似文献   

11.
徐斡汉末哲学家、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伟长,北海(今山东寿光县东南)人。其所作《中论》历来被视为宣扬儒家道德论的学术著作,无人顾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因此,结合徐斡所处的历史状况,社会思潮与当时的文化心理去辨识《中论》的产生及对其文艺观之影响,殊为必要,而择此研究课题,还须从魏文帝曹丕对徐斡的两则评论谈起。一、从曹评谈《中论》的产生及性质曹丕对徐斡的第一则评论是作于建安22年的《典论·论文》,首次提出“建安七子”和对七子文学风格的分述:“王粲长于辞赋,徐斡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  相似文献   

12.
从进入新闻职业领域一直到1948年前,徐铸成一直恪守“独身主义”和“超然于党派”之原则。1948年初,他却突然放弃其恪守的原则,开始了“左转”和走向中国共产党的步伐。从表面看,这一转变似乎出于时局变化下的不得已,若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徐铸成“左转”实为具有历史必然性的选择;其“左转”表面看有点突然,但若放在其新闻生涯的整个过程来考察,放在其对国民党和共产党的认识与态度的历史演变过程来看,其实并不突然,而是有一个认识和态度逐渐转变的过程。具体来说,徐铸成对国民党的认识与态度经历了从赞扬、拥护到不满、批评,再到失望、绝望的转变过程;对共产党的认识与态度经历了从敌视、误会到逐渐了解、有一定程度的好感,再到认识逐渐加深,并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情感接受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徐铸成曾倡导和支持“第三条道路”,但随着“第三条道路”的破产,他最终认识到,走向中国共产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领导,既是他自己的唯一出路,也是中华民族的唯一出路。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毅然选择“左转”、走向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3.
作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红极一时的作家,徐訏小说的异域色彩和浪漫情调早已为学界所熟知并广泛论及,从生态批评的视角重新审视徐訏小说,会发现其所蕴藏的浓厚生态内蕴。徐訏笔下的审美性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意境、富于生态意蕴的生命形象以及对人精神生态的关注,都寄寓着他浓厚的生态关怀,从而赋予文本深刻的生态审美内蕴,彰显出徐訏小说的丰富魅力,而这对于反思当代人类文明的发展也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4.
阿静  陈晓农 《新天地》2011,(11):28-29
阿静离异多年,为了孩子一直未再婚,等孩子成年有了归宿,再次走进了婚姻。然而再婚带给她的更多的是苦涩。以下是她的讲述。2010年5月,我和55岁的徐加林在一次业务活动中相识了。从相识到相知,渐渐地我对他有一种无法自拔的依赖感,而在我身上,离异已久的徐加林也找到了久违了的轻松。经过半年多的相处,我们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我们心里  相似文献   

15.
徐(讠于)小说表现了他由一个人道主义者转变为自由主义者的创作轨迹,记录了作家对人性、爱情、宇宙、宗教、生命等的哲理思索,同时也表现了徐(讠于)在美好理想与悲观现实,善与恶、美与丑之间无法选择,最后走向虚无、走向上帝的感情历程.徐(讠于)的大部分小说是一种阐发哲理的"玄思小说",是现代人的"灵魂之舞".  相似文献   

16.
"铁道游击队"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徐广林、徐广松、徐广田、徐广才兄弟四人均是"铁道游击队"队员,被称为"徐半班"。"徐半班"为游击队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在徐訏文本中,始终存在一个自我寻找的内在结构,孤独的生命体验使他对人生和命运有着不断的追索与探问,寻求着意义,也寻找着自己的最后归宿,这种弥漫渗透着的情绪使徐訏最后走向了皈依之路。文章从体验的角度察悟徐訏文本中潜隐的生存痛感、对人生茫然感觉的思索与追寻,以及他对人的存在价值与命运的关注,对生命的宗教沉思及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8.
萨空了、恽逸群和《立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5年9月20日在上海创办的《立报》,是我国新闻事业史上的一朵奇葩。这张四开四版的日报,政治上高举抗日的旗帜,新闻业务上也有不少独创,最高发行量达二十万份,创当时全国报纸销售量的最高纪录,是最著名的抗日救亡报刊之一。 1932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已经无法公开独立出版自己的报刊。一些共产党员利用记者的身份,进入不同政治态度的新闻机构,曲折地宣传党的主张.恽逸群和徐迈进就是在《立报》工作的共产党员.恽逸群主编国际新闻版兼写社论,徐迈进主编社会新闻版。虽然《立报》是由成舍我集资创办的,但实际上由萨空了、恽逸群等进步报人和共产党员主持编辑  相似文献   

19.
吴国庆 《老友》2021,(2):34-35
江西省浮梁县王港乡坑口村有一位名叫徐桃花的村妇,她常年悉心照顾瘫痪母亲和重病婆婆的事迹感动了乡邻,因而获得"第六届江西省道德模范""第六届景德镇市道德模范""浮梁县五好家庭"等荣誉。2020年11月,徐桃花家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近日,笔者前往徐桃花家中进行了探访。  相似文献   

20.
早期中国的记者被称为"访员"、"访事人,"19世纪后半期,上海的报刊均称记者为"访员"。1905年郑贯公已经使用了"记者"这一称呼。从"政论报刊时期"到"新闻消息报刊时期"的过渡,是"访员"成为"记者"的新闻业界背景。从"访员"到"记者"称呼的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对记者职业认识水平的变化和这个职业社会地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