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古人企图化东海为桑田的神话,最初见于《山海经·北次三经》: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土交);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这个神话的缘起是由于炎帝的女儿被东海淹死,为报复东海为虐,死后化为精卫鸟,日衔西山(即发鸠山)木石填塞  相似文献   

2.
在远古时代,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边游玩,不幸落入海中淹死了。女娃死后,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便叫此鸟为“精卫”。  相似文献   

3.
论艺术想象     
“艺术是靠想象而存在的”文艺是真实的领域,但也是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古往今来的文艺作品,不知给我们展现了多少琳琅满目、瑰丽多姿的形象画面。例如:《精卫填海》,描绘了一个坚强不屈的精灵,一个由落水女娃变成的精卫鸟,整天衔着西山木石去填东海的壮烈行动;《后羿射日》,描绘了一个为民除害的英雄,一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神箭手,“仰射十日,中其九日”的宏伟场面;屈原的《招魂》,描写了“长人千仞”“一夫九首”、  相似文献   

4.
"精卫填海"神话反映了炎帝神农氏与东夷蚩尤氏冲突的历史,炎帝携女娃东巡蚩尤族领地导致了女娃被害的惨剧,炎帝借用鸟图腾和人死化生的观念,虚构了精卫鸟衔西山之木石以复仇东海的故事。女娃被害促进了炎黄部落的联合,引发"黄帝擒蚩尤"的战争,而决定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战争的胜败,乃在于南方苗蛮集团中的一支——处于良渚文化圈的女魃部落加入战斗,但战争并没有给女魃部落带来利益,导致了其不能回故土又被迫北迁的结局,这也解释了良渚文化突然由盛转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传统观点认为《精卫填海》描写的是:炎帝的女儿精卫由于在东海玩耍不慎淹死,为报仇,她化作精卫鸟,经常把小石子、小树枝之类的东西投入东海,以向世人昭示自己永不屈服,委婉地表达了同大自然作斗争的决心。如果《山海经》是夏代益所作,那么这种理解,流传至今,至少也有四千年了。这个古老的神话故事,对中华民族不计力量对比大小,勇于复仇的意志,起到了鼓舞作用。  相似文献   

6.
传说远古时代,炎帝的女儿溺死东海,化作精卫,每天衔西山的树枝、石块来填东海。而今天,在地处黄海之滨的江苏省国家级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产业区等园区火热的工地上,开发大军用装卸车、挖掘机和推土机,真实地向人们演绎了一个现代版的“精卫填海”。从2004年初春开始,这片沉睡千百年的盐碱滩上奏响了春之曲,成为苏北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7.
传说远古时代,炎帝的女儿溺死东海,化作精卫,每天衔西山的树枝、石块来填东海。而今天,在地处黄海之滨的江苏省国家级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产业区等园区火势的工地上,开发大军用装卸车、挖掘车和推土机,真实地向人们演绎了一个现代版的“精卫填海”。从2004年初春开始,这片沉睡千百年的盐碱滩上奏响了春之曲,成为苏北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8.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蒋寅:《作为文学原型的精卫神话》精卫是中国早期神话中少数仅存活于士大夫精英文学中的原始意象之一。精卫填海的痴举使它的形象充满英雄气概,成为蕴含巨大精神内涵同时也存在多种解释  相似文献   

9.
郭锡良等编写的《古代汉语》是目前发行量最大,影响广泛的古代汉语教材之一,但书中文选部分的注释也不无可商榷之处,现就若干注释提出一些商榷性的意见,以就正于编者、读者。 《精卫填海》:“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教材6页注[6]:“以,介词,表示两事物间的关系,后者是前者的目的。略等于‘用来’。” 这里的“以”是连词而不是介词。连词“以”表示”常衍西山之木石”的目的是“堙于东海”。  相似文献   

10.
说说我自己     
话说1993年9月的一天清晨,伴着一阵“哇哇”的啼哭声,一个小女娃来到了这个世界。由于当时外面正下着雨,于是这孩子的父亲给她起名曰——王雨,呵呵,小弟小不才,这个叫王雨的女娃就是我。  相似文献   

11.
南疆北国,东海西漠,九洲腹地,100多所高校、300多所中小学校园内,丰碑般矗立着一千多座“逸夫楼”。它们无不外观漂亮、“内脏”先进,令人眼亮心跳。 当千千万万受惠的神州学子安坐在宽敞明亮的厅堂里,追逐着跨世纪的梦想时,那位名曰“逸夫”的老人却在遥远的香江拈花微笑,并在为下一座“逸夫楼”的建造筹划蓝图。  相似文献   

12.
“焉”是在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可以作兼词、人称代词、疑问代词、连词、结构助词和词尾等。能准确地分辨它在具体句子里的词性、词义和语法功能,对于阅读和教好古代散文,都是有益的。下面分别谈谈“焉”的各种用法。 一、作兼词。 兼词是一个字兼有两类词的意义和作用。“焉”用作兼词,它兼有介词“于”和代词“之(此、彼)”。“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个词,“之(此、彼)”指代什么,都必须依据具体的文义来判定。就语法功能来看,兼词“焉”通常用动词、动宾结构或者形容词之  相似文献   

13.
成语溯源     
移山填海,为“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二典语之缩合。辞书中所举其处皆非其源。其源是:唐·王达《题禅师房》诗“浮生不住  相似文献   

14.
荀子《劝学》篇中有这样几句话:“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古今训诂家们对其中“木”字,避而不解,或解而不顺,或解而谬误.荀子说射干是木,然而它实际上又确是草,是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自《神农本草经》以来,其根茎都是入药的.《日华诸  相似文献   

15.
太行儿女赞     
山顶登楼,胸满豪情,玉宇湛。蓝望漳泽湖水,镜飘云汉;古城上党,树抱楼。山湖绕田园,城环漳水,南北城湖画斑。斓回头看,喜东山吐瑞,雨后虹。弯高楼如此凭栏,牵遐想悠悠接昊。天念填海精卫,鸠山神女,射日后羿,赤狄伟。男恒志常存,神力不。灭化作驱穷手里。鞭商潮涌,看太行儿女,浪里扬。帆太行儿女赞@牛成孝~~  相似文献   

16.
成语溯源     
移山填海,为“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二典语之缩合。辞书中所举其出处皆非其源。其源是:  相似文献   

17.
“感物”是指艺术家对客观现实的感受 ,亦即创作主体对现实存在这一客体的感受。感物说最早见于战国时代的《乐记》,“乐者 ,音之所由生也 ;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这一比较完整的感物理论 ,在六朝时渗透到艺术创作理论中 ,从而对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东汉班固认为艺术创作“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西晋陆机提出“瞻万物而思纷”;梁刘勰认为“物色之动 ,心亦摇焉”,“情以物迁 ,辞以情发”;唐李白也认为“哀怨起骚人”。宋苏轼主张“其神与万物交”、“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明宋濂认为 :“及夫物有触 ,心有所向 ,则…  相似文献   

18.
山东大学2005级文艺学博士生孟庆雷在《儒家的尚“中”与道家的崇“大”———论儒道两家和谐观的差异与融合》的来稿中指出:如果说在《易传》中尚“中”与崇“大”两种思想还处在并行阶段,尚未完全融合,那么到《中庸》则完成了这一融合。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中庸》其主要思想自然是儒家方面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对于《中庸》的这一主题思想,朱熹认为,“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中庸…  相似文献   

19.
原文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注释抢,突过。按蜩与学鸠之“抢榆枋”,犹鹏之“徙于南冥”,“榆枋”与“南冥”都是指的止息之所。“抢”当释为集,“抢榆枋”等于说“飞集于榆枋”。《释文》引司马、李云:“抢,犹集也”,又引崔云:“抢,著也”,“著”与“集”义近。原文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相似文献   

20.
夫子何命焉为这句出自部编中学语文课本第六册上的《公输》。课本是这样注的:(有)什么见教呢?“何……焉为”疑问语气的一种格式。“焉”和“为”合用,表示疑为语气。按照这个注释看来,“焉”和“为”都是疑问语气词。我们知道古书上语气词连用的情况不少,但“焉为”合用确实难见。愚意认为这里的“焉”不是疑问语气词,而是代词。杨树达《词诠》“焉”字下第一条解释说:“指示代名词,用与‘之’同。”。《辞海》“焉”的第二个意义也说“犹言‘之’”。“何命焉为”的“焉”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