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话题设计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一“)六尺巷”的故事:清朝康熙年间,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其在桐城的祖居与吴姓人家为邻。对方欲越界盖房,家人遂驰书京华禀告,张英写了一首诗作复:“一纸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诗,让地三尺;吴姓人家深感其义,也退让三尺,这样就诞生了“六尺巷”。(二)小学课本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小花羊和小白羊从桥的两头同时走上了独木桥,走到桥中间碰头了,两只羊都争着要先过独木桥,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打起架来,结果同时掉进了河里。请以“争与让”为话题…  相似文献   

2.
[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一)“六尺巷”的故事:清朝康熙年间,官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其在桐城的祖居与吴姓人家为邻。对方欲越界盖房,家人遂驰书京华禀告,张英写了一首诗作复:“一纸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诗,让地三尺;吴姓人家深感其义,也退让三尺,这样就诞生了“六尺巷”。(二)小学课本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小花羊和小白羊从桥的两头同时走上了独木桥,走到桥中间碰头了,两只羊都争着要先过独木桥,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打起架来,结果同时掉进了河里。请以“争与让”为话题作文,…  相似文献   

3.
康乾盛世时期,桐城文学繁荣,桐城文派执清代文坛之牛耳,而张英号称“龙眠五子”之一,其诗文作品繁多,影响很大。文章通过对张英著述的解读,旨在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张英其人、其文、其诗,从而进一步认识清代的文学发展与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4.
清代道光进士何绍基,学识渊博,著述甚丰,而且写得一手好字,草书被誉为“一代之冠”,是当时颇有名望的人物。他在京当编修其间,忽有一日收到来自湖南乡下的一封紧急家书,说邻居强行侵占了祖居三尺屋场地基,几乎要动干戈,要他速归故里助威,想法子打赢这场官司。何绍基看罢信淡然一笑,提笔简复一信,并附诗一首:“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有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此诗言简意  相似文献   

5.
唐祖宣 《社区》2012,(11):13-14
张英(1637—1708年),安徽桐城人。康熙进士,曾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著有《聪训斋语》《恒产琐言》以及《笃素堂文集》等。他学识过人,为政清廉,品德高尚,在朝野享有很高声誉。其养生六法。一直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6.
相容乃大     
江边 《社区》2003,(17):36-36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家人之外,相处最近、接触最多的就是邻居。邻居之间,朝夕相处,磕磕碰碰总难免。如何处理好邻里矛盾,确实是一件费神伤脑的事情。要想处理好邻里关系,就要与邻居及时沟通、愉快相处、互相关照、互相帮助。清代张宰相与叶侍郎是邻居,叶家建房占了张家一墙,为此事张夫人很恼火,写信到京城,张宰相阅后作答:“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夫人接此信后,心生愧意,立即令家丁将自家的墙后退三尺。叶侍郎家见此情景,也感惭愧,跟着把院墙后移三尺。这样一来,张、叶两家院墙之间就多了一…  相似文献   

7.
杨医师:林师傅在厂里是个人见人爱的“热心人”。他宽容、豁达,为人忠厚,精通业务,年轻人都爱向他讨教。对此,林师傅也乐此不疲,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技术;在与家人、邻居相处时,也总是互谅互让,不计得失。可退休不到几年,赋闲下来的林师傅却像换了个人一样,经常和家人、邻居争  相似文献   

8.
吴生著《诗义会通》旨在会通前代诸说,探明《诗经》原义。他运用桐城文法的理论来评诗,从结构、章法、气象等方面解读《诗经》。进而,他在文学解读的基础上探求诗旨,观点通达,论述精到。  相似文献   

9.
让他三尺又何妨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出了个张英,中了进士,当了“宰相”(文华殿大学士)。他很能体察百姓疾苦,什么地方发生水旱风虫灾害,他都恤贫怜苦,原原本本报告给皇上。可他老家的人,却常打着他的旗号,  相似文献   

10.
陶渊明在临终前写过一组《挽歌诗》,他设想自己死后的凄凉境况说:“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这里问:陶渊明的“亲戚”是谁?“亲戚”指哪个范围里的人!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1978年版)说:“亲戚——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陶渊明诗中“或余悲”的首先应该是他的家人,不是“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外人。现代汉语的概念套不进古代诗里去。  相似文献   

11.
1921年6月,闻一多在《评本学年<周刊>里的新诗》一文里说: 我想温飞卿、李义山这派人底思想根本上已经受毒了,所以他所见所闻的无往而非“章台舞絮,陌巷飞花”,这便是俗语讲的“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这种诗家究竟是时代底畸形的产物。有人说义山底作品是“美人香草”之遗音,未免污辱屈原的人格罢。对李商隐持否定的态度,把他看成有“毒”的“堕落的诗家”,嘲笑他“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但过了一年,即1922年11月26日,他在《给梁实秋的信》里说: 我想我们主张以美为艺术之核心者定不能不崇拜东方之义山,西方之济慈了。他又极力推崇李商隐,把他与西方一流诗人济慈相提并论了。但21年以后,他在《诗与批评》一文里说:  相似文献   

12.
清代安徽桐城张氏家族中,张英、张廷玉、张若霭,祖孙三代,侍值内廷,颇受康雍乾三帝的青睐,可谓“合家顶戴”,满门朱紫。尤其张廷玉,“登朝垂五十年,长词林者二十七年,主揆席者二十四年,凡军国大事,奉旨商度”。他久履揆席,“出云作雨,不见其迹”。张廷玉朝夕伴君,勤劳翊赞,对雍乾政治的参预和影响程度,决非满汉臣僚可比。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强化及清初政权的巩固,张廷玉起到了一种极为特殊的作用。剖析张  相似文献   

13.
桐城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了大量的谚语,它包涵了丰富的文化信息.从文化语言学角度研究桐城谚语所反映的生活状况、民风民俗和思想观念.通过分析发现,桐城人重文尚读,敬祖尊亲;在为人处世方面他们尚礼贵和,珍视名誉,提倡自强,地域特征十分明显.研究不仅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桐城文化,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安徽文化,对发展繁荣安徽文化,构建和谐、学习型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民间文学去了解地方的民间信仰是常用的研究方法。桐城歌是安徽桐城地区的地方民歌,歌词中保留有大量的关于民间信仰的信息,是我们了解桐城民间信仰的重要资料。桐城民间信仰在形式上虽和各地大致相通,在内容上却也有一些独特之处。本文拟通过对桐城歌的梳理,以此对桐城的民间信仰作简要探究。  相似文献   

15.
《老友》2014,(5)
正一字诗:最著名的一字诗是《生活》。这首诗的内容只有一个字"网"。一个"网"字把生活中的种种关系和滋味,都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来了。一字家书:著名作家赵树理,收到在外地的儿子一封向他要钱的信,信中就一个字"钱"!赵树理认为儿子已经自立,不能依赖大人了,于是回了信,信中也只有一个字:"零"。  相似文献   

16.
何雪婷  柳景春 《社区》2012,(13):46-46
“蒋师傅,又从单位赶回来烧中饭啊?…是啊,老太太下午还有别的事儿,所以今天得早点开饭了。”蒋师傅家住杭州市上城区清波街道清波门社区,到他家里的时候,已接近午饭时间,刚和邻居打过照面,他就一个人在2平方米左右的厨房间里又是洗菜、剥豆,又是切肉破鱼,忙活开了。红烧大排、清蒸鲈鱼、豌豆炒木耳、香菇炒青菜、番茄蛋汤……没过多久,四方形的餐桌上就被蒋师傅的“手艺”给占满了,今天的菜有荤有素还挺丰盛的。平日里,他中餐、晚餐都会烧个4菜一汤,除了自己和家人,他还会多准备一双碗筷给他口中的“老太太”。“老太太”姓阮,住在隔壁一个单元,今年72岁,是社区里的一位独居老人。当问起为何天天要请邻居上自己家吃饭,蒋师傅笑着说,他和阮奶奶的故事还得从2010年5月份说起。  相似文献   

17.
时间匆匆,冯至同志逝世转眼已快两月了。那天我随他的家人伴送他到火化场,从此就看不见他了。我和冯至同志相处有四十一年,占去了我生命的大半。他在北大担任西方语言文学系系主任的十三年中,我当了他十二年的副手。59年后共居一楼,又是长期朝夕相处的邻居。64年他奉调离开北大到城里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继续存在的工作关系和长期形成的感情并未使我中断与他频繁的来往。即使在他的推动下我去国外教书的两年时间中,也是信  相似文献   

18.
住在遥远山村里的父亲,进省城来的第一件事,便是让我带着他去拜访邻居。我为难,问他要拜访哪个单元哪个楼层哪个房间的邻居,父亲掰着手指头算了算,说,六层楼三个单元。总共36家.我估计不出一个星期就能将你的这些邻居拜访完了,要是在村千里,走平坦土路,我一天就能将全村人家逛个遍。  相似文献   

19.
董竹 《社区》2002,(18):29-30
在王军霞的眼里,赵本山是难得的好邻居 奥运会冠军王军霞和小品演员赵本山都住在沈阳的信盟花园,两家之间只隔着一条甬道,站在自家的阳台上,只要一抬头,就能望见对方的家。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成了邻居的王军霞一家和赵本山及其家人,自然而然地亲密起来。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说:“诗难,不易写,经历者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不足为外人道也”。在毛泽东的字典里,没有“难”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他在年青时代就开始作诗。他的第一首诗:五言古体诗是在1915年为悼念同学易昌陶而写的。如果说,这是他攀登诗峰的起步,那么到了1923年,他写《贺新郎》时,已达到了高峰。当代诗词评论家都把这首词称为千无古人的“绝唱”,足可见诗词造诣之深了。理论源于实践,认识开始于经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作讲话以前,据现在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