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晓祯  赵晨滨 《社区》2009,(30):55-56
案例:王老太太今年70多岁,因为患骨癌截了肢,瘫痪在床已经10年,一直依靠儿子儿媳照顾生活起居,对此王老太太很内疚,认为自己成了儿子的累赘。最近王老太的儿媳和儿子因为照顾老人闹了些矛盾,老人知道后就更内疚了。这些日子,家人发现老人吃药时,把药拿在手里,边吃边说:“不想再给你们添麻烦了,不如我赶紧死了呢!”之类的话。  相似文献   

2.
邓伟  石苑 《百姓生活》2012,(3):38-39
儿媳患病瘫痪,全身只有眼珠和嘴唇能动;儿子撂下“难题”外出。长年累月不回家。湖北省+堰市郧西县观音镇黄土梁村的许德洪、汪传慧老两口,15年来给儿媳当保姆。对儿媳胜过自己的亲生女儿。在当地被传为美谈。  相似文献   

3.
在太行山区、丹河水畔,传颂着一位儿媳16年如一日侍奉公婆的感人事迹。这位孝敬公婆的好儿媳就是三十多次受到省、市、县(市)嘉奖,被高平市、晋城市妇联评为“三八红旗手”、“十佳好儿媳”、“十佳道德标兵”荣誉称号的高平市政协常委张敏同志。“老人们需要关爱”张敏的家是一个特殊的家庭。她有两个公公、一个婆婆,且三位老人都是七八十岁以上,体弱多病。为便于照顾,十几年来,她一直和三位老人生活在一起。1989年7月,她的亲公公因患脑血栓后遗症,半身不遂,大小便失禁。那时张敏的丈夫经常下乡,不在家,遇到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高明轩老人今年84岁,和三儿高斌儿媳冯美兰一起住在侯马市公共汽车公司家属楼。高老的老伴已去世多年,近年来高老的身体日渐虚弱,特别是到了冬天更是难熬,稍微有点伤风感冒,便诱发了老病,一病就是三四个月。但儿媳冯美兰侍候公公从未有过不耐烦。除了及时请医诊治,日常的护理也是无微不至。我和高老是至友,常去高家探视老人,每次去都能见到美兰在床前侍奉老人的身影。有一次,当我推开高老卧室的门时,看见高老正坐在椅子上,面前放着洗脚盆,美兰正在细心地为高老洗脚。这个场面真是令人感动。高老的桌子上放着一个笔记本,上面…  相似文献   

5.
李镜 《山西老年》2011,(6):16-16
离休干部老王,今年82岁,身体倒也强健。他三年前丧偶,从此独居。一个月前,经不住儿女们相劝,老王决定到大儿子家住些日子。他原计划住个一年半载的,结果不到一个月,便回来了。问他为何匆匆而归,他说":不如一个人自在。"究其原因,老王娓娓道来。原来,儿子儿媳都很孝顺,特别是儿媳待他更是不错。儿媳常常变着花样给他做饭,还给他换洗衣服。但是,儿媳就是有个"毛病"———爱干净。老王用过的马桶,她还要重新冲洗一次。有一次,老王在吃饭时打了个喷嚏,儿媳不由地皱眉,儿子忙说:"以后要打喷嚏去卫生间。"老王有点耳背,有次打电话时声音高了些,儿子便出来干涉,"低声点,  相似文献   

6.
孝子黄集金     
李秋秋  黄永东 《老友》2012,(10):30-31
有这样一个老人,她很不幸,年轻时生养了几个子女,都夭折了;老伴去世后,自己又于1998年瘫痪,卧床至今已14年之久。然而,她又很幸运,虽然她没有亲生儿子,但却有一个待她比亲生儿子还好的养子。在老人瘫痪在床的日日夜夜,养子每天为她端屎端尿擦身更衣,每餐一口一口地喂她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我与丈夫现年均为71岁。我们唯一的儿子大学毕业后,经过多年打拼与儿媳3年前在城里按揭购买了一处房屋。由于我们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收入几乎为零,不得不于去年年底,退掉租住的房屋,搬过去与他们共同居住。可因为儿子和儿媳的工作、还贷、养儿等压力较大,尤其是儿媳甚至不时故意刁难。近日,儿子、儿媳再次与我们发生争执后,儿媳以房屋系他们所购,我们并未出资,其有权决定让谁居住为由,逼迫我们搬离。儿子则置之不理。请问:儿媳的理由  相似文献   

8.
尚彦昌 《老友》2011,(3):24-25
李占先是河南许昌市一位普通妇女,5年来,她精心侍奉瘫痪在床的母亲……连夜转院,母亲转危为安2005年9月,李占先70多岁的母亲突然病倒了。医生诊断说,老人是突发性脑梗塞,属于糖尿病的并发症,同时还伴有肾病、高血压、长期便秘导致的消化道出血等。  相似文献   

9.
要善待老人     
报载:广东省肇庆市某镇的陈老伯夫妇含辛茹苦地把儿子抚养成人,不料,儿子结婚后竞拒绝赡养父母。一日,儿子作了一首打油诗:“爹同志,娘同志,爹娘两位老同志。新时代兴新办法,各人挣钱各人花。”对此,陈老伯很气愤,“以牙还牙” 地回赠了一首:“儿同志,媳同志,儿媳两位少同志。生儿育女我有罪,二十年后你尝味。”这两首打油诗一下子在当地传开了,谁是谁非,泾渭分明。城市里也有不孝之子:某省一位副处级干部用超标准的生活水平侍奉小狗以寻新欢,却让老娘在烈日下沿街乞讨,严冬里久不能归,乃至引起公愤。茶余饭后,笔者也时常听闻一些“做家务时争着要娘,给饭吃时兄弟推让”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风华正茂的儿子突遇车祸,瘫痪在床的同时还丧失了呼吸功能,每天只能靠医院里收费昂贵的呼吸机维持生命.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三天两头过节。这不,10月31日才过完鬼节,11月27日又是感恩节。 感恩节是法定公假之一,儿子儿媳不用上班,孙子孙女也用不着上幼儿园,一家人快快乐乐过节多好!一大早,全家人忙开了:整理内务的叠好被子铺好床,家俱擦得一尘不染,房前房后收拾得干干净净;负责采购的不但买回牛奶、面包、肉类、蔬菜、水果,还特别加买了南瓜饼和火鸡;负责做饭的我看到这只八九磅的火鸡心里直发怵,真不知道如何烹饪为好,幸运的是儿媳说:“奶奶,我来,我在美国同学家学习过烤火鸡。”谢天谢地,她这轻轻的一句可帮了我的大忙,免不了心生感激;两个小孙子跟在大人身后跑前跑后,甚是高兴。  相似文献   

12.
邻居刘大妈年轻丧夫,今年已70岁了。独生儿子讨了个老婆,夫妻俩与她关系处得并不好。但老大妈很要面子,在邻里面前,从来不说儿子、儿媳半个“不”字。  相似文献   

13.
好儿媳     
陈小丽 《老友》2009,(2):29-29
永丰县古县镇石井下王村有个数十年尽心侍奉伤残婆婆的好儿媳。她叫陈脚英,今年58岁。提起她,村里人个个都会竖起大拇指,特别是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们都说:做她家的老人真幸福!  相似文献   

14.
2009年5月19日,北京市民魏文秀将她的前儿媳张梦告上法庭,要求认定张梦购买自己住房的购房合同无效。这是自2007年以来,在魏文秀、她儿子及前儿媳张梦之间,所打的几场官司中的一场。这曾经的一家人之所以反目相见,全因魏文秀的亲生儿子魏巍为了筹得毒资,  相似文献   

15.
郑胜玲 《可乐》2008,(7):59-59
乌鸦一家住在白大妈家土墙小院的槐树上。乌鸦一家五口:两只老乌鸦和三只小乌鸦。白大妈一家也是五口:儿子、儿媳和孙子、孙女。城市里空气不好,乌鸦从城市迁徙到这里。乌鸦没在乡村待过,不知道乡下的规矩。按说,这种鸟是不能在人家里安家的。乌鸦不知道这些,看中了白大妈家这棵浓荫匝地  相似文献   

16.
蔡运光  罗依群 《老友》2008,(10):51-51
案情:去年3月24日,刘老汉的独生儿子因心脏病突然发作,不治身亡,留下未满5岁的儿子刘斌(化名)。今年元月,刘老汉的儿媳找到了男朋友并准备结婚时,其男朋友拒绝接受小刘斌随母同住。对此,使得刘老汉的儿媳十分为难。经过一段时间的再三考虑,她  相似文献   

17.
家有好儿媳     
真是做梦也没想到,我和老伴快70岁了还能出国旅游观光。这份福气来自儿子儿媳们的孝敬。赴欧旅游归来,有朋友关切地问道:“儿子为你俩出资受累,媳妇同意吗?”这一问,倒提醒我早该夸夸我家的3个好儿媳了。我的家庭是重建港湾。27年前,我一个男孩,她两个男孩,3个都在上小学,5人合  相似文献   

18.
潘波 《山西老年》2011,(2):53-53
案例:詹阿姨在儿子、儿媳两口每天上班后,都会从家骑两站地的自行车,到老两口刚给儿子、儿媳买的"婚房"里,帮着扫扫灰尘、擦擦地板、晒晒被子,忙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9.
北京劲松社区的高君今年75岁,她最偏爱4个儿女的小儿子高利。1989年高利结婚,高君和老伴把原单位分给他们的房子让给小儿子居住,自己居住在购买的房子里。1996年6月,高君的老伴突然病逝,她一时六神无主。这时候,小儿子高利一家三口搬来与她同住,答应照顾她,负担母亲的全部生活费用。没想到不到3个月,儿媳就开始  相似文献   

20.
《老友》2014,(1)
正编辑同志:我儿子在3年前离婚。根据离婚协议,5岁的孙子由其母亲抚养,我儿子每月支付抚养费600元,并且每个月可以去探望2次。儿子离婚后,因为工作忙,探望对他来说,不过是一纸空文。我和孩子的奶奶非常想念孙子,隔三岔五就会去看下孙子。以前前儿媳还配合,可是现在她又找了个对象,准备再婚。为了不让我和老伴妨碍她以后的婚姻生活,前儿媳多次拒绝了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