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陵瞭望》2008,(15):17-17
“这个孩子从小就很独立。也有自己的想法。练上手球就是他自己选的。”妈妈张玉梅说得很平静,“初三暑假,我们家本来计划等他从苏州比赛完回来的第二天全家一起去九寨沟旅游,但张星到家后拿出来一份东西.我们一看。是江苏省手球队的大名单.上面写着第二天要去苏州报到。我们就问他自己的想法.孩子自己说.他要去苏州练手球。”第二天,  相似文献   

2.
正儿子从上初中起,就自己缴学费。儿子考上大学时,闲话中忽然说:"从上初中开始,我一直用自己的钱缴学费。"我和妻子都吃了一惊,我们真是活得又忙碌又糊涂。我问他:"你哪来的钱?""平时的零花钱,还有以前过年的压岁钱,攒的。""你为什么要用自己的钱?"我犹然不解。他不语。事后妻子告诉我,儿子说:"我要像爸爸那样一切都靠自己。"我对他肃然起敬,并感到他一下子长大了。男人长大不是身体的放大,  相似文献   

3.
贾平凹 《社区》2010,(35):10-10
对人生我确实不是特别乐观.但是你还得活下去,你总不能成天愁眉苦脸的。我当年第二个孩子出生的时候,我就不主张再生孩子。我说大人都活得累,你何必再生个孩子,不光是你把她养起来.咱也要受很多罪,孩子长大了也是。  相似文献   

4.
顾城 《阅读与作文》2007,(3):M0003-M0003
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你说它在窗帘后面被纯白的墙壁围绕从黄昏迁来的野花将变成另一种颜色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你说它在一个小站上注视着周围的荒草让列车静静驰过带走温和的记忆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你说它就在大海旁边像金桔那么美丽所有喜欢它的孩子都将在早晨长大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我们去寻找一盏灯@顾城~~  相似文献   

5.
1 卢梭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特别是父母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卢梭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负有不可推卸的教养责任。他说:“既然真正的保姆是母亲,则真正的教师便是父亲。愿他们在尽责任的先后和采取怎样的作法方面配合一致;愿孩子从母亲的手里转到父亲的手里。”①而“不能借口贫困、工作或人的尊敬而免除亲自教养孩子的责任。”②卢梭对那些借口工作忙,放弃对孩子管教,而拿钱去雇人来代替他们完成所担负的责任的父母,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满身铜臭的人,你以为用钱就可以给你的儿子找到一个父亲吗?你不要犯这样的错误了,你给你的孩子雇来的这个人,甚至不能说是教师,他是一个奴仆。他不久就将把你的儿子培养成第二个奴仆。”③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乡下,谁家里生了小孩,特别是男孩,长辈们就开始替他种棵树,树长大了,孩子也成人了。孩子长大后,自己也种树,树长大了,孩子也该盖房成亲了,选一两棵成材的树伐了,做梁做柱。  相似文献   

7.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他的孩子都已经十五六岁了,却一点男子气慨都没有。他去拜访一位禅师,请求这位禅师帮他训练孩子。禅师说:“你把孩子留在我这里三个月,这三个月你不能来看他。三个月后,我一定可以把你的孩子训练成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相似文献   

8.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儿子苦恼,都已经十六七岁了,却一点男子汉的气概都没有。对此,他毫无办法,于是就去拜访一位拳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希望能把儿子塑造成男子汉的形象。拳师说:把你的男孩留在我这里半年,这段时间你不要见他。半年后,我一定把你的孩子训练成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相似文献   

9.
刘发祥教子     
刘发祥同志是公安部离休干部。他的长子刘继荣是教师,我们常有来往,因而与老刘也就认识了,并多次在一起谈心。现在,老刘虽已过世数年,但他从严教子的往事,却深深记在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忘怀。 刘发祥是洪洞县南王乡南王村人。他告老还乡后县上领导常去看望他,并几次提出要给他当民办教师的长子刘继荣转正指标,以示关怀与照顾。而老刘总是在表示了对领导的感激之情后说:“孩子的转正要靠他自己去拼搏,什么时候具备了转正条件,什么时候办好。”从此以后,刘继荣一直当民办教师,一直干到1986年,因被评为县里一级教学能手,才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  相似文献   

10.
等我长大了     
硬要骑在父亲肩头,让他给我当木马时,他笑道:“现在我让你骑,长大了我可就经不住你骑了啊!”我一本正经地说:“等我长大了,我让你骑,我驮着你去公园玩儿!”结果,我真的长大了,却别说让他骑,就连好好陪他走一圈公园都没有过。  相似文献   

11.
粉嫩女追男     
是谁开始先出招, 没什么大不了; 见招拆招才重要, 敢爱就不要跑; 爱情36计,就像一场游戏, 我要自己掌握遥控器。……与其天下人爱我,不如我爱天下人,这就是80后粉嫩女生的自我宣言。在花开授粉的季节,她们在风中不安摇摆,想要一个温暖怀抱,想要一双盛接青春莫名泪滴的手掌,想要一段有人陪伴的时间。她们说: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在不停地寻找自己的另一半, 所以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与其坐着等待不如自己去追求幸福,追求爱情是一件很荣耀的事,一点都不丢脸。你的另一半也许就在你身边,运用你的小智慧,就算甜言蜜语也要把他骗过来,好好爱不要让他  相似文献   

12.
摆地摊不知为何,8岁的侄子一心想长大后摆地摊。他妈妈训斥说:“以后不准说摆地摊,没出息!再有人问,你就说长大后要出国念书,上哈佛大学!”后来,再有人问他:“小宝儿,长大后干什么?”“出国念书,上哈佛大学!”那人又问:“那上学回来呢?”侄子白了那人一眼,说:“摆地摊啊!”  相似文献   

13.
朋友和老公吵架,原因是日子过得艰难,租房子,孩子用不起尿不湿而改用尿布……妻子伤感地告诉女儿:“长大了再不要嫁穷人。”老公反唇相讥:“你有能耐就不要靠别人……”于是妻子寒心了,为了一个男人吃了这么大的苦,他竟然连句漂亮话都不会说。  相似文献   

14.
趣事     
《人生与伴侣》2013,(12):61-61
“熊孩子” 【靠谱的】我们班有一小男孩,貌似特别喜欢我。有一天,他突然对我说:“老师,等我长大了我要和你结婚!”我心里有点小激动啊,正要说点儿什么,旁边一个小女孩幽幽地来了句:“等你长大她就老了,你还是找个靠谱的吧。”  相似文献   

15.
阳光 《今日南国》2009,(4):59-59
亲爱的孩子,今天你来跟我告别,说为了给男友庆祝生日,你要提前赶回学校去,给他挑选合适的礼物。我只不过是回了一句.,你从来不记得给妈妈买生日礼物呢,你便生了气,说,为什么别人的妈妈,都从来没主动向孩子索取过礼物呢?他们疼自己的孩子还来不及呢,哪像你一样,时时地抱怨?况且,亲情怎能拿来与爱情相比呢?  相似文献   

16.
章中林 《社区》2014,(25):55-55
如今,赏识教育、快乐教育被举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但是惩罚依然是教育孩子必不可少的手段。一棵树没有经过风雨,它就扎不牢根,一个孩子没经过惩罚,他就长不健康。适当地惩罚对孩子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它能让孩子找到做事的界限,成长的方向。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接受过惩罚,自我意识就会膨胀,为所欲为而没有规矩。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不会和人交往,更不能适应社会。那么,父母应该怎样惩罚孩子呢?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到“六要”。  相似文献   

17.
江南 《社区》2012,(2):37
女儿出生后,我有初为人父的喜悦,有缺乏经验的忧虑,但也有着天下父母同一个心愿,那就是愿女儿茁壮成长。随着女儿慢慢长大,我觉得,要注重让孩子赢在终点。俗话说,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面临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如何才能让孩子从容面对,在他长大成人后靠自己的努力,为自己生存、生活构建一个良好环境?如何才能让孩子坚韧自强,不被生活、困难所压倒,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打造出自己的灿烂人生?在我的意识中,孩子要赢在终点,从小就要有爱心、有亲情感、自信、乐观、勤劳……  相似文献   

18.
我退休不久就有了孙子,一位老友道喜之后又诙谐地说:“当你的职称晋升为爷爷时,你的职务就变成孙子了。”这是他的经验之谈,我当时没有这种体会。孩子生下不久,他的父母先后到外地读研究生去了。待硕士、博士毕业后,又在外地工作,孩子就全权  相似文献   

19.
正18岁的时候,宋月第一次见老沈。是想和别人一样客客气气地称呼他老沈,或者礼貌些称呼伯父,可是宋月是带着恨意的。如果不是刚刚辍学,即将南下打工,那个秘密应该会随着故去的母亲,不,是养母,在9九年前一并带入黄土。可是邻居大婶看着宋月长大,这么好的孩子,不去上学实在可惜。那个闷热的午后,大婶悄悄地说:"宋月,我带你去找你的生身父母吧!"宋月就愣了。长到18岁,原来不是自己的家,不是自己的父母。养父说:"宋月,走吧!那本来就是你的家,好好上学!"  相似文献   

20.
最后的心愿     
26岁的母亲凝视着她那罹患血友病而垂死的儿子。虽然她内心充满了悲伤,但同时她也下定决心,就像其他为人父母者,她希望儿子能长大成人,能实现所有的梦想。如今这一切都不可能了,因为病魔会一直缠绕着他。即使如此,她仍希望儿子的梦想能够实现。她握着儿子的手问道:“巴柏西,你曾想过长大后要做什么吗?你对自己的一生,有过什么梦想吗?”“妈咪,我一直希望长大后能成为消防队员。”母亲强忍悲伤,微笑着说:“我来想想看能不能让你的愿望成真。”当天稍晚,她到亚历桑纳州凤凰城当地的消防队,找到了消防队员鲍伯,他有一颗宽大的心。这位母亲向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