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阅读与作文》2008,(7):36-37
在机场,我无意中听到一对父女离别前最后的对话。他们就站在飞机门附近,女儿正准备登机。她说,“爸爸,我们一起生活了这么久.我感到很满足。您给我的爱,我知足了。爸爸,希望您也知足常乐。”  相似文献   

2.
"知足常乐"在古代是智慧的象征,古训的典范。当代人对"知足常乐"有着不同的见解,可以说是各抒己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知足常乐"有其客观前提,也有实现的主观条件。要真正实现"知足常乐",必须科学认识"知足常乐",并掌握实现"知足常乐"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作文》2007,(6):36-37
我是个只要身穿彩衣,献筋斗之戏,享受升平之世就知足常乐的侏儒? 祈愿让我如愿以偿。  相似文献   

4.
知足常乐,进取有为。有一个天使,送信的时候在人间睡着了。醒来后,它发现翅膀被偷走了。没有翅膀的天使,能力比普通人还要小。它又冷又饿,来到一户人家门口。“我是天使,请把门打开。”这家人打开门,看到天使被雨淋了,衣服皱巴巴的,却问:“你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相似文献   

5.
文章得失谈     
以一个普通的城市平民,穷不失志的清苦教师,教书而外惟读书,舌耕之余兼笔耕,在蒋光阴,不觉已到了八旬以上。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生得失,自有因果关系,何必怨天尤人,还是反求诸己。对于一己的人生得失,我至今仍是抱着知足常乐的旧观念,心中坦然。谈到文章得失,有时也不免认真起来。俗话说:“瘌痢头儿子自欢喜”;“文章是自己的好”。自我评价往往要超过别人的客观评价,沾沾自喜者常会贻笑于大方,还是应当贵有自知之明。因此,我在这里也谈一点自家文章的得失大概吧。“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的这一表白可以说十分…  相似文献   

6.
小狗花花     
我家的小狗叫“花花”,身上有美丽的大花纹,一朵是白的,一朵是黑的,黑白相间,很是漂亮。 它爱玩,也爱打架。有一次,妈妈喂米饭,小公鸡跑过来也想吃。小花就翘起尾巴直摇,“汪汪”地扑向小公鸡。小公鸡斗不过它,就拍着翅膀跑了。我要是碰到它了,它也“汪汪”直叫,像是要和我打架,但我很爱它,看着它这个样子,我很开心。  相似文献   

7.
道教以“得道成仙”为基本信仰,认为幸福不在于占有极大的物质财富,拥有极大的权力名 声,而在于保持身体健康和精神愉悦,故倡导顺应自然、清静自心、知足常乐地活着。千百年来,道教以 “知足常乐”为准则,把保重身体、快乐地活着上升到了人生幸福的高度,对生命的热爱形成了道教幸福观 的鲜明特点。道教对幸福与欲望关系之探讨,表达了对人的本质及生命理想的自觉意识,对现代人生仍 有独具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重视生活     
三毛 《社区》2011,(8):11-11
我认为写作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有人问我:“你可知道你在台湾是很有名的人吗?”我说不知道.因为我一直是在国外,他又问:“你在乎名吗?”我回答说,好像不痛也不痒,没有感觉。他就又问我:“你的书畅销,你幸福吗?”我说.我没有幸福也没有不幸福,这些都是不相干的事。又有别人问我:“写作在你的生活里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吗?”我说它是最不重要的一部分。他又问:“如果以切蛋糕的比例来看,写作占多少呢?”我说就是蛋糕上面的樱桃嘛!  相似文献   

9.
实证研究发现,海南温泉旅游者具有明确的心理幸福感,包含“知足常乐”“解压放松”“有价值的生活”“生活满意”“活跃享乐”和“自主能力”等六个因素,其生活型态包括“饮食习惯”“医疗保健”与“压力处理”等三个类型,可合理区分为“积极养生族”与“乐天活力族”两类.研究成果揭示,健康生活型态是一个有效的市场区分工具,可针对不同健康生活型态的游客设计幸福感体验的促销策略来吸引游客.  相似文献   

10.
留给明天     
“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高二快结束的时候,我和她不幸被歌德老人言中,“钟情”得厉害,“怀春”得一塌糊涂。我们间的“红线”是文学。校文学社的小报把我的文章和她的诗歌登在了一起,同为社员的我和她便在互评作品的时候有了较深的印象。她的诗清纯且有些朦胧,我的散文热烈奔放。经过一段时间的“切磋”与“碰撞”,我终于有感觉了,我有些喜欢她了。我很内向,又很胆小,不敢去她的教室解决秋水之盼,便心如长草般等待每周一次的文学社活动。我发现,她似乎对我也颇有好感。文学社20多位“文学家”,女才子占了一多半,她却偏偏坐在我…  相似文献   

11.
赵畅 《老友》2010,(6):20-20
前不久,单位一位老同志光荣退休。在欢送会上,说及退休以后干什么,他概括了"天伦之乐、知足常乐、老有所乐"这"三乐"。说得极为精彩,闻者无不动容抚掌。在我看来,"天伦之乐",是一种氛围;"知足常乐",是一种心态;"老有所乐",是一种动力。三者缺一不可,相生互动。但我以为,其核心该  相似文献   

12.
没有想到,我苦等几年,竟也成了一个新世纪的“秦香莲”。我对爱情的印象,原来是很浪漫很纯真的,只是很多时候,发觉嫁人是为了嫁给房子,至于男人的能力、长相或者脾气,都无关重要,这个时候就觉得自己很“伟大”,我为没有任何物质做准备的爱情相守了很多年。我和金子至多算是校友,他是从某个学校调来的,高三的时候插班到隔壁班,那时我们彼此还不认识。高中毕业之后,我们都没能考上心目中的大学,他不得已去了那家愿意录取他的职业学校,而我,选择了高复,因为我爸爸相信我很有潜力,我自己也这么觉得,我的英语与数学,不管在班上或者在学校,都是一等一的高手,我之所以考不好,纯属意外。  相似文献   

13.
(案例1) 《古井》这课刚刚教完,我请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我觉得这对老人很幸福。”“我也希望家里有一口这样的井。”“我将来也要像古井一样无私奉献。”  相似文献   

14.
鲁迅是很重视作品结构的,他认为在写作伊始,首先“应该是定格局”,然后再“一直写下去”①。这“格局”便是我们常说的“结构”。鲁迅是把结构视为写作过程中的一个头等重要的问题的。因此,他很讲究结构的技法,在与何白涛谈木刻时说,“我以为中国新的木刻,可以采用外国的构图和刻法,但也应该参考中国旧木刻的构图模样。”“艺术上是要有地方色彩的”②。这里说的“构图”也是“结构”。在结构艺术上,鲁迅很善于  相似文献   

15.
我曾经是上海一所中职学校物理成绩很出挑的学生,我想在毕业后考上理工科大学。两年前当拿到“秋考”成绩单时,我非常失意——高考落榜了。一连三五天,我像丢了魂似的,不和别人说活,也不愿意出门,总觉得很迷茫,父母看了也很心疼我。直到第二个星期,父亲看不下去了,主动问我:“到底是想升学还是再复读一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汉语中,“也”是一个十分常用的副词,它的语法意义主要有三种,一是表示相同。如:(1)你去,我也去(2)小王高兴,小李也很愉快(3)有香花,也有毒草“也”与“不但”、“虽然”、“即使”、“既然”、“宁可”、“尽管”等词配合使用时,也表示相同,如:...  相似文献   

17.
马士钧 《新少年》2010,(1):66-67
今年的新年联欢会很特别,黑板上没写“辞旧迎新”,也没写“新年快乐”,而是写着“请你猜猜我是谁”。  相似文献   

18.
《“格物”与“物格”》一文刊登在《荆州师专学报》83年3期上后,一位好友对我说:“还应该对格物与物格解释一下。”我想,这意见很对。不仅如此,对这个问题也没有谈透。好友的话使我想到以下几个问题:一、“十年格物”即使达到“一朝物格”,也只是说明艺术家具备了创造艺术品的条件,并不等于作品的诞生。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个“年轻型”老人,是一个闲不住的人。1993年底离休后,我的生活安排得仍然很有节奏,很有规律,既保证了身体健康,又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人们说我越活越年轻了。我的健康之道是“三字经”,即“唱、跳、写”,也就是体脑交替、体脑结合、体脑相济的健身方法。 唱。我国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喜欢听音乐和唱歌,  相似文献   

20.
饶华浪 《老友》2010,(3):24-25
我于1999年从万年县大源镇人民政府退休。10年来,由于"五乐"相伴,我的退休生活过得多姿多彩。一曰知足常乐。退休时我的月工资是610元,现在退休金每月1841元,是过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