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认识的主体性原则愈来愈突出地表现出来,并因而成为人们热烈探讨和深入思考的一个“热门”课题。近年来,国内许多刊物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不少好的文章,提出一些发人深思的观点和见解。但是,要深化这一讨论,并取得新的进展,我以为必须超出单纯的认知本身,把问题放在一个更大的范围之内,这就是说,要把认识的主体性原则纳入主体的整个意识之中,作为意识主体这一整体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加以考虑,才能真正理解认识的主体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人首先成为意识的承担者,而后成为自我意识承担者的意义上讲,主体是意识活动的承担者。从大体上说,在表明人对世界的认识关系方面,没有比“主体”和“客体”更为广泛的哲学概念。列宁的著名学说,人的意识不仅在于反映世界,而且在于改造世界,给主体概念扩充了丰富的思想内容。人的意识对世界的反映是改造世界的必然前提。这种反映在结构和进化方面把人的意识同它的发展过程联系在一起。在一定意义上讲,反映是一切物质所固有的属性。而我们首先要阐述的是这种反映发展的一个阶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主体认识论思想发展了毛泽东认识论思想 ,它包含丰富的哲学、价值、政治和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4.
认识论的认识和认识主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什么是认识和认识主体,是认识论研究中两个常被忽视的根本性问题。维也纳学派认为知识性认知才是认识论所探讨的认识,而摒除了直观体验,这是应该予以肯定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则阐明了认识的主体不是个体、个人,而是人类总体。只有立足于人类认识的总体,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否则必然陷入主观主义、相对主义的泥淖  相似文献   

5.
正一、大爱无疆毛泽东是武汉城市发展第一次历史性转型的推动者。他是湖南湘潭人,但他有很深的湖北武汉情缘。从1918年到1974年,曾到武汉40多次,其中新中国成立后亲临武汉38次。特别是1956年夏季在武汉畅游长江之后,他几乎每年都到武汉来一两次,甚至三次。他畅游长江共达18次。据曾任武汉市委第一书记、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的王任重回忆:毛泽东生前曾经多次到武汉视察工作,他很喜  相似文献   

6.
康德认识论中的主客体概念有三层含义:(1) 人与外物(物自体);(2) 能思主体与自在客体;(3) 人的先天认识形式与作为现象总和的自然界。对康德哲学可以从主客体问题的角度进行诠释,从而看出它与前辈哲学的关系。在康德那里,科学知识具有两大成分,一个前提,这体现出康德对经验论和唯理论所具有的一种能动综合的哲学意识。  相似文献   

7.
进化认识论是西方 2 0世纪 6 0年代末~ 70年代初出现的一股认识论思潮 ,代表人物有福尔迈、坎贝尔等人。进化认识论首先是一种认识理论 ,因此 ,它所要解决的问题 ,大多可以从近代认识论中找到。但是 ,作为一种认识理论 ,它又主要依赖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它力图从进化的观点去理解和说明人类认识结构 (能力 )的起源及其发展。它不仅对一系列的经典认识论问题 (认识的本质、客观认识的可能性、天赋观念等等 )作出新的解答 ,而且试图对许多科学理论问题 (科学理论的评价、科学的进步和客观化、归纳问题等等 )作出自己的解答 ,此外 ,它也充分地考虑到了语言问题在认识论当中的重要性。进化认识论具有历史性、实证性、跨学科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略论康德认识论中的主体能动性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剖析了康德哲学中的两个重要问题:科学知识的构成和想象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坚持唯物主义本体论的前提下,探讨了作为认识论范畴的主体和客体的规定性、主客体范畴的关系结构及其历史性质。文章认为,人作为主体的本质规定是从他的社会本质、社会联系中获得的。人通过劳动创造自己的社会本质和本质力量,从而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认识论意义上的客体,并不等同于物质或物质世界,而是指那些进入主体对象性活动领域、为主体对象性活动所现实地指向的客观事物。文章还指出,在认识论范围内,主体和客体作为对象性活动结构的两极,其相互关系是复杂的,并经常处于变化之中。文章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表面上排斥本体论而实际上又把认识论中的主客体关系本体论化的倾向,作了批判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儒家管理认识论中精神主体内在机制如何 ?探讨这一问题有助于我们从深层次对儒家管理的哲学论和儒家哲学的管理观加以理解把握 ,且在管理实践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儒家三纲领八条目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传统认识论是诉诸感觉的主客符合论观点,是一种抽象类主体的方法,它必然导致认识的唯我论,进一步必然割裂认识与客观实在的联系;后现代认识论在超越传统认识论的唯我论倾向上有进步意义,但后现代认识论的方法论基础是抽象类主体际方法,它脱离了自然历史的感性实践活动,因而它把所指看作是概念的塑造,把认识等同于主体际信念的协同性,对认识的理解陷入概念、信念的形而上学。我们认为,认识是对客观事物一定运动方式的主体际自然历史性反映,是对实践中人与物、人与人相互规定的互动关系的能动反映。在对认识的分析中,我们诉诸自然历史性的感性实践活动,并采取了自然历史性的主体际方法论  相似文献   

12.
传统认识论诉诸感觉的主客体符合论观点,是一种抽象类主体的方法,它必然导致认识的唯我论,进一步必然割裂认识与客观实在的联系;后现代认识论在超越传统认识的唯我论倾向上有进步意义,但后现代认识论的方法论基础是抽象类主体际方法。文章认为,认识是对客观事物一定运动方式的主体际自然历史性反映,是对实践中人与物、人与人相互规定的互动关系的能动反映。在对认识的分析中,我们诉诸自然历史性的感性实践活动,并采取了自然历史性的主体际方法论  相似文献   

13.
长时期来,人们已经习惯于以经典数学的精确方法来对待我们所面临的弥漫性世界。特别是人们在从事各门科学的探索时,大多具有以下基本信念:各类客观现象的每一个案的类属或性态,相对于不同的类别划分标准来说,均具有非此即彼的性质,因此,可以在某一点或若干点把某一类客观现象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把该类客观现象中的每一个案都唯一地划归某一类别,恰当地运用经典数学这个工具,各门科学均可以获得较为精确的知识形式;一门科学只是当它成功地运用数学工具时,它才达到较为完善的地步。在谈到设立“经济科学”诺贝尔奖时,埃里克·伦德伯格教授曾代表诺贝尔委员会为这一决定作出以下解释:“经济科学已日益朝着数学的精确性以及对经济内容的定量分析方向发展”,这种数学分析的技术是如此成功,足以使那种“模糊的、用文字表达的经济学”相形见绌了。这里,埃里克·伦德伯格所表达的,正是上述基本信念。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回顾了后现代认识论"语言学转向"、"解构"和"建构"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在审视后现代主要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后现代认识论"建构"阶段的最新发展--体验哲学认识论,探讨了其产生背景、发展概况和基本主张,提出了国内学者加强对体验哲学研究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观点.  相似文献   

15.
“认识如何可能?”这是近代认识论史上的重大问题。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机械性和消极性,决定了他们无法正确解决这一问题.康德认识论凸现主体能动性的伟大作用。从而唯心地在主体自身达到主客体的同一.只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实践观去说明人的认识活动,才真正解决了主、客体的同一。唯物主义认识论经过的认识论的中介环节,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走过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才成为科学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16.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含在辩证唯物主义中,不能真实地反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关系。 首先,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式和创立过程来看,马克思于1845年春天写出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当然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诞生。可是,在此之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为创立新哲学体系所进行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则集中表现为唯物史观的逐步形成。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神圣家族》等著作中,都体现出了唯物史观从萌芽到根本形成的过程。所以,就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立与唯物史观创立的关  相似文献   

17.
科学决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决策科学是保证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 ,也是人生把握机遇 ,布设胜局的关键。本文从哲学世界观的高度说明了科学决策的含义及其历史发展 ,分析了科学决策的特点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从而为决策者 ,正确决策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8.
《开封师院学报》一九七八年第四期发表了《直接经验,认识论的基石》一文,从文章的标题到文章的内容,作者都是把直接经验看作认识论的基石的。文章一开头就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把实践当作认识的泉源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正确的标准,把实践得到的直接经验当作认识论的基石”。我们认为,用直接经验取代实践作为认识论的基石,是值得商榷的。这里,我们只就认识论基础问题谈点看法。 我们知道,认识论是研究人类的认识怎样产生、认识的内容以及认识发展过程的哲学学说。它是哲学基本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认识论上,从来就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  相似文献   

19.
现代认识论是建立在主客体内在同一的主体间性思维方式基础之上的新一代哲学认识论.它从人的现实生存活动出发去探索人、世界、人与世界的关系,强调人的本源的生存方式是"世界"、"人"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奥秘和深层根据,从而使哲学重新回到了人间,为人类生存提供意义与价值支撑.  相似文献   

20.
机器伦理的兴起引发了人工道德主体的道德责任问题的争论。我们分析了争论的哲学假设,并认为这种哲学假设的特点导致了明显的概念和术语上的混淆。这种混淆与我们如何看待一些核心概念和术语之间的联系密切相关。反过来,这造成了一种缺乏基础的评估,这种评估在何种程度上提出,以及争论的立场是否兼容或者它们是否从根本上在解决相同的问题?这使得人工道德主体道德地位问题的争论受益于诸如概念、认知、实践,以及道德推理和道德立场等之间的关系上根本方法论的评估。因为这场争论在关于各种生命的道德地位方面具有相似之处,需要承认存在着涉及"什么是人工道德主体?""我们能够和应该赋予它们道德地位吗?"等问题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