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汉论坛》2005,(11):144
饶芃子,文艺理论家,1935年生于广东潮州。195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1958年调暨南大学中文系任教,曾任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副校长、学位委员会主席,广东省社科联副主席、广东省作协副主席。现为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顾问,广东省中国语文学会副会长,广东省文艺理论研究会会长,广东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家教委高校人文、社科“八五”、“九五”规划项目中国文学学科专家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九五”…  相似文献   

2.
当代学林     
《学术研究》2016,(4):2
周启超,新时期中国第一位俄语语言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全国巴赫金研究会会长,全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论委员会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多年从事俄罗斯文学、俄苏文论、现代斯拉夫文论、比较诗  相似文献   

3.
世纪之交的文化挑战——记广东省比较文学研究会97年学术研讨会刘介民1997年10月25日,广东省比较文学研究会在暨南大学中文系会议室召开了题为“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的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学会名誉会长饶子教授、胡经之教授,学会会长、暨大副校长蒋述...  相似文献   

4.
<正>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二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8月25日至29日在西安召开。会议讨论了“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接受理论与中外文学的关系”、“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三个专题。其中,中外学者争论较多的是学派问题。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佛克玛教授认为,学派之争是一个历史  相似文献   

5.
比较文学系谱学建构的基本宗旨,就是对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起源、发展、演变加以系统的评述与研究,寻索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演进的内在逻辑,并对中国比较文学加以定性和定位。在本文的比较文学系谱学体系建构中,比较文学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的"文学比较"、近代的"比较文学批评",现代由"文学批评"转换为"文学研究"并走向学科化;学科化之后又形成了三种学术形态:法国学派的"文学史研究"形态,美国与苏联学派以理论研究与体系建构为宗旨的"文艺学"形态,当代中国比较文学则超越学派畛域,形成"跨文化诗学"这一新的学术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6.
1917—1927: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理论资源的引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进才 《中州学刊》2002,18(3):69-73
“五四”新文学第一个十年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及文学研究的理论资源,其来源是多方面的,译介的范围既有对日本、欧美等文艺思想和文学理论的输入,也有对其他一些弱小民族的文艺思想和文学理论的吸纳。正是这宏阔的译介眼光,为中国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与突破传统的文艺理论框架,促进中国现代文学批评范式的多元化格局,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梁实秋的文学货色论尽管与政治相关,但本身却无政治性,它是一种关于文学发展、文学批评及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在梁实秋看来,文学批评、文艺理论是对文学作品、文学现象、文学事实的阐发,并一直为文学现实所牵引;梁实秋主张文学艺术应该自由发展、独立成长,反对政治体制及各种先在的理论对于文学艺术的侵扰与限制.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等文学现实现象之间本应该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梁实秋只执其一端,明显自陷偏颇.但是,由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论一直存在着理论过于导引创作的倾向,在这种大的文化背景之下,梁实秋的文学货色论事实上反而具有了某种纠偏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十二月1日广东经济学会开会传达“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讨论会”精神。1日广东历史学会和《学术研究》编辑部联合举行广东青年史学工作者座谈会。3-8日文学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在暨南大学召开。3-8日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第四次年会在广东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首府通什镇举行.4-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在广东进行调查研究,勉励社会科学工作者为社会主义经  相似文献   

9.
当前正在中国兴起的文化研究热潮,对整个文坛,尤其是对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研究有什么意义?我的直感是:文化热潮的酝酿与日益繁盛和文学的成熟与文学研究的深化是同质、同向的。文学研究工作者在这一热潮中,可以进一步揭示文学的本质特征,加速文学自觉意识的觉醒进程。说文化研究正在中国兴起,似乎视野还不够开阔。其实这是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和理论研究的新动向。如果象人们所说的那样,把德国的赫尔德关于“文化是人们活动的产物,同时又是人们活动的刺激物”的论断  相似文献   

10.
本刊作者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4):F0002-F0002
刘锋杰1953年生。现任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重点学科“文艺学”学科带头人,苏州大学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负责人,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外文学理论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文学理论、中国现当代文论史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6项,  相似文献   

11.
李菲 《天府新论》2001,(5):92-93
川南的宜宾 ,人文荟萃 ,人杰地灵。金沙江和岷江在此汇为长江 ,滚滚东流 ,象征着中国文学融入世界文学。2 0 0 1年 4月 2 7日至 4月 2 9日 ,第四届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在宜宾学院 (原宜宾师专 )隆重召开。四川、陕西、重庆等省、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学者 40余人出席会议。本次大会的议题为“当代语境中的比较文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曹顺庆教授在《比较文学第三阶段》中指出 ,目前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正处在自主发展并开创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新阶段的关键时机 ,他希望四川学者以自己的实绩站在比…  相似文献   

12.
经过一年的筹备,闽粤港三方的比较文学学者于1994年11月18日至11月20日在依山面海大自然环境极为壮美的厦门大学欢聚一堂,切磋学术。这次研讨会由福建省比较文学学会、广东省比较文学学会、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香港中文大学人文研究中心、香港岭南学院现代中文文学研究中心和福建社科院文学所、厦门大学中文系联合发起。由福建省比较文学学会主办。会议的三方规格及代表的广泛性受到多方面的重视。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国际比较文学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著名教授乐黛云写来了热情洋溢又富于理论色彩的贺信;四川、山东、北京分会及《中…  相似文献   

13.
由广东省社科联和暨南大学、中山大学、佛山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的1990年比较文学研讨会于3月28日至31日在广东省佛山市召开,我省有关学者应邀参加了会议。研讨会除了讨论比较文学以外,还涉及到中西文化的比较和多学科、跨学科的比较文学研究。现将会议的主要讨论内容概述如下: 一、中外文学理论与文学作品的比较研究 中国与外国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方面,由于各自所处的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思维  相似文献   

14.
朱宁嘉 《社会科学》2004,(11):125-128
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主办,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报、中山大学中文系、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文化研究网等单位参与主办的“多元对话语境中的文学理论建构国际研讨会暨中  相似文献   

15.
金红 《学术论坛》2007,(5):135-139
文学比较是评论界从事文学研究的方法之一,它与比较文学不同,却又多方面地受比较文学理论的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是一个民族内部的文学所经历的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发展过程,它在文学自身的演变轨迹中行进,体现了不同阶段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的创新和传承。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上月二十三日在广东迎宾馆举行,二百多名社会科学工作者参加了会议。这次学术讨论会是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在此之前,省社联所属各学会分别召开了纪念毛泽东同志九十周年诞辰学术讨论会,并提交学术论文108篇,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中共广东省委常委杨应彬、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陈越平、省社联主席张江明、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相似文献   

17.
经过一年的筹备,闽粤港三方的比较文学学者于1994年11月10日至11月20日在依山面海大自然环境极为壮美的厦门大学欢聚一堂,切磋学术。这次研讨会由福建省比较文学学会、广东省比较文学学会、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香港中文大学人文研究中心、香港中南学院现代中文文学研究中心和福建省社科院文学所、厦门大学中文系联合发起,由福建省比较文学学会主办。会议的三方规格有代表的广泛性受到多方面的重视。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国际比较文学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著名教授乐黛云写来了热情洋溢又富于理论色彩的贺信,四川、山东、北京分会及《…  相似文献   

18.
近年以来,暨南大学的比较文学研究异军突起,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注目。以1984年12月举办全国文学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为发端,1985年发起成立了广东省比较文学学会,创办了《文学比较研究通讯》,展开了与香港及海外的交流,最近,又以《中西戏剧比较教程》的出版受到广泛的重视、显示了新的实绩。为此,笔者访问了这支新军的领头人,暨南大学副校长饶芃子教授。问:饶先生,听说由您主编的《中西戏剧比  相似文献   

19.
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是中国文学理论现代性追求道路上的重要成果,是现代性道路的不同选择在文化上的体现,是建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学科的重要理论资源。本文拟从理论基础、基本精神和价值立场三个维度对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作比较研究,以廓清学术界长期存在的关于二者关系问题的误区。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比较研究,对于建设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内蒙古文学批评与理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初,文学批评在追寻文学本体面貌的同时,必须发挥引来思想解放的舆论导向功能。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的探索,为这一学科的建设做出了可喜的贡献。文学民族性问题,是内蒙古文学批评传统的话题,在新时期走向宏放和深入。在民族文学研究方面,将蒙古族文学建设推向新的高度,对内蒙古当代文学展开全方位研究,达斡尔族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文学史。文学理论自身建设方面,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主导,观念和方法多维开放的格局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