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经济基础.民生是国家的根基,是发展的根本.关注民生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障.是中央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持续发展,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依靠科技进步改善农村民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民生科技是最贴近人民生活、直接服务于人民的科技。从总体看来,农村民生科技工作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以关注民生为目标的民生科技,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既是紧迫问题,也是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3.
《老人世界》2010,(9):61-61
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近日指出,改善民生,既是我们的政治理想和奋斗目标,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始源和归宿。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就是在扩大消费,在拉动内需,在营造一个大市场。  相似文献   

4.
加快建立健全老龄服务体系,不仅是当前老龄工作的重要议题,也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涉及全体人民群众福祉的重要民生工程。当务之急是能否用有限的社会资源,满足快速增长且日益庞大的老龄服务需求。笔者以为,必须统筹社会资源,加快老龄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民,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因子,是这个社会的根基,推动着社会不断地前进,而保障民生作为国家最基本的责任,推动着社会整体水平的提升。纵观两会,我们不难发现,民生仍是重点,关注民生,保证民安,最终实现社会的跨越性发展。文中以两会为基点,重点分析我国现行的民生政策以及今后的民生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文化民生事关人民群众的精神信仰、思想状况、文化权益和生活品质,没有文化的民生是不完整的民生,是不健康的民生.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甘肃作为欠发达省份,要实现“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富民兴陇梦想,就要高度关注文化民生,实施好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富民、文化安民等文化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7.
一饭膏粱,维系万家;油盐柴米,关乎大局。把握民生脉动。关注民生诉求、不断解决好民生问题,见证、检验着中国各级政府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十七大报告紧密围绕“关注民生、重视民生”的主题,从多个问题、多种角度进行了深刻地阐述,作出了完善制度、推动发展的战略部署,字里行间都倾注了对老年人的关心和关爱,都体现出了对老龄事业发展的关注与重视。所以说,十七大报告不仅是我们党领导新时期各项工作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也是新时期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快速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9.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重要基础,是破解当前一系列突出矛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鲁锋 《现代交际》2010,(1):31-32
目前,由于对民生新闻的定位国内还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意见,这势必会对民生新闻的创作带来不利的影响。在报道内容和形式上,大多数民生新闻栏目都存在不少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市、县一级的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来说,他们不仅仅是受到民生新闻定位模糊带来的影响。同时,他们还受到省级甚至中央一级媒体的强有力的冲击。更重要的一点,由于对本身忠实受众对象的偏离,许多民生新闻栏目已经在走下坡路。目前国内对于民生新闻的研究已有诸多成果,但对于地方(市、县)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研究鲜有涉及。努力开拓这一领域的研究,成为社会极为关注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1.
民生问题,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性问题。在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对民生问题始终保持高度关注和重大扶持力度。民生工程建设的好坏程度与人民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解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时不难发现,马克思的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人类解放理论上,其思想精华表现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面对当代中国经济改革重要转型期,民生问题进一步凸显。深入理解马克思的民生思想,对坚持以人为本,推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民生新闻成为各大电视媒体最为普通的一种报道形式,也是老百姓最为关注最为喜爱的电视栏目.因为民生新闻节目关注的是人们的身边事,与平常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充满了温情的人文关怀.民生电视新闻主要着眼点在于"国计民生"中的"民生"二字,是新闻宣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真实体现.其呈现特点是以平民的视角观察、记录和报道普通百姓的生活.民生新闻作为一个大众化、生活化的节目,如何提高节目的品质已经是一个值得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文中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于民生新闻来说,其主要是将民本思想作为根基,从百姓视角出发,通过平民化的方式对百姓生存发展问题进行关注,秉承三贴近的原则,来关注和报道百姓所需要了解的新闻。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与发展,传统的晚报民生新闻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媒体背景下我国晚报民生新闻栏目存在娱乐化、同质化以及琐碎化的状况,使得民生新闻报道显得过于肤浅,很难对观众带来真正长久的吸引力。基于此,晚报民生新闻栏目工作者应当积极思考,探求新媒体时代民生新闻创新发展的策略。本文从报纸民生新闻的定义与内涵入手进行分析,探讨新媒体时代民生新闻发展现状,继而分析新媒体时代民生新闻创新发展的策略,以期为我国新媒体时代报纸民生新闻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民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让人民生活的更好,让广大人民的生活更有保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最终目标。而养老保险作为解决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已在农村普遍开始推行,它的一些不足.我们还要有清醒的认识,并能从中看到它更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老年世界》2007,(9):14-14
又是一年新春到,又是一波民生潮。今年的两会,民生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6.
张昀  蒙雪影 《职业时空》2008,4(2):43-44
十七大报告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更加突出了教育在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位置。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有几十处提到“和谐”二字,从中可以看出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愿望。作为培养人才高地的大学,是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构建和谐校园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10年世博会的举行显著改善了上海居民的生活,上海整体民生状况向上小幅改善。居民最为关注的三大民生领域是:医疗、社会保障、居住;关注最为广泛的问题依次有医疗费用负担、物价波动、食品安全、购房压力、青年人就业、贫富差距、居住区安全、教育费用负担、公交票价偏高、不文明饲养宠物;关注最为强烈的问题依次有购房压力、居住条件困难、医疗费用负担、家庭收入增长、动拆迁安置、食品安全、物价波动、贫富差距、医疗保险及救助、郊区农民养老保障;居民对民生政策措施的第一要求是公平性;感到生活变差的居民认为,物价波动导致生活开支增加是造成生活艰难的最主要原因;物价稳定是居民呼声最高的具体诉求。据此,提出进一步改善上海民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政府往往出于“推动民生工作”的需要而关注服务的覆盖面、时间跨度、经费使用、直接成效等显性结果,而社工机构出于专业助人的使命则关注服务质量和助人深度、过程导向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在叩晌和谐社会大门的中共十七大上,历经八十六年风雨的中国共产党绘蓝图、描愿景,切实解决有关民生的住房、医疗、教育等迫切问题,决定让普罗大众真正分享改革成果,迈向中国人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20.
《老年世界》2013,(6):9-9
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年来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作为离退休干部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高度重视离退休干部工作。始终把老同志的安危冷暖放到局领导班子的重要议事日程上,从关注民生的高度,认真落实离退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一是,新一届局领导班子针对区局离退休干部比较多、办公经费比较紧张的特殊情况,把离退休干部工作列为工作经费重点列支项目,开设“绿色通道”,做到急事急办,及时为老同志发放各种生活补贴。二是,迅速解决离退休干部家属楼生活设施老化的问题。201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