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决策导刊》2010,(4):49-49
黔龙阳光花园是重庆黔龙阳光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的互动公园式社区。互动公园式社区是宜居社区的一种新形式,是对宜居社区的具体化,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人与景观的互动、人与人的互动、人与社区的互动。  相似文献   

2.
陈勇 《决策导刊》2010,(5):11-12
正宜居是城市建设的最高境界。酉阳自治县紧紧围绕"五个重庆"建设总体部署,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把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打造中国西部的"养生之地、休闲之都"作为"宜居酉阳"建设新  相似文献   

3.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社区建设的优选统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玖平  马艳岚 《管理学报》2009,6(2):170-181
对灾后社区建设情况展开问卷调查和访谈,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寻找社区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依据"大统筹、抓应急、控风险、论结构、尊文化、重意愿、分重点、利资源、细统计、构人网、通物流、建系统"的优选统筹思想与方法,构建灾后社区建设的基本框架,就地震灾后社区建设的战略、战术和战斗3个层面,从纵、横2个逻辑结构进行分析讨论,建立其建设的优选统筹模式.该模式分为临时建设、过渡建设和全面建设3个阶段:临时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安置房建设和人员安置;过渡建设包括管理机制和公共服务建设与完善;全面建设包括永久房建设、管理升级和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有其现实诉求和重要意义,有助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个案中,H组织以主导、支持、推动等发展性角色从三个层面积极推动自下而上、以社区居民为主体的社区治理行动:对龙舟文化进行包装,满足现代文化消费需求;搭建主体性参与的平台,增强社区参与的自主性与长效性;从主导转向提供协助性服务,搭建社区自治的内生组织。从利益契合到公共精神培育再到组织化行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在利益契合层面是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诱发性动力,在公共精神的培育层面是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思想转变,在社区为本的组织化行动层面是多元行动者参与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5.
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日前召开的"宜居重庆"建设动员大会上讲:"去年我市提出建设森林、畅通、健康、平安和宜居这‘五个重庆’的建设,就是重庆人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答卷"。"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但惟  相似文献   

6.
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提出建设"宜居重庆"的重大决策,对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规划作为龙头,必须增强其科学性、权威性,以一流水平引领城市宜居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提出建设"宜居重庆"的重大决策,对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规划作为龙头,必须增强其科学性、权威性,以一流水平引领城市宜居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宜居作为一座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其工作内容涵盖居住舒适度、出行便利度、环境适生度、服务满意度等人类生存的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动态、持久的民生工程。"宜居黔江"建设总体目标是:到  相似文献   

9.
在日益注重生活品质的今天,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居住环境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和社会等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支撑。要衡量一个居住环境是否宜居,不仅要看住区的硬环境建设,还要看住区的社会、文化软件环境。徐州市"南三环"板块近几年来,随着"泉山美墅"、"山水华美"等大型小区纷纷建成,居民人数激增,而硬件设施和软环境方面却没有及时跟上。本文主要对这一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如何改善该区域社区成长与民生状况的建设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赵宝权 《科学咨询》2009,(11):I0002-I0002
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日前召开的"宜居重庆"建设动员大会上讲:"去年我市提出建设森林、畅通、健康、平安和宜居这‘五个重庆'的建设,就是重庆人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答卷"."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但惟有"能给后人留下赞叹,而不给后人留下遗憾"的答卷才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最佳选项.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12,(36):20-21
近年来,湖北咸宁市从市级层面统筹推动城乡新型社区建设,区级层面积极贯彻落实,特别是以“45666”工作法为代表,对城乡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推进了社区建设的力度和社区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促进了社区服务功能的不断拓展,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和上级领导的肯定。  相似文献   

12.
城市宜居水平从来都与商业发展水平密不可分。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建设宜居商业以促进新时期城市发展,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和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务实、创新之举。本文重点讨论了广州城市宜居商业建设方面存在的差距,并提出了优化商业发展布局、注重民生消费安全、发展满足高端品质需求的商业、打造文化体验型宜居商业、加快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优化便利交通体系等一系列提升广州宜居商业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前,相当一部分社区社会组织具有行政延伸特性,但也呈现出更加多元的趋势;社区社会组织逐步嵌入社区治理网络之中;社区社会组织开始在社区管理服务中发挥积极作用;社区社会组织发展预期较好;党建对于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公共议事具有显著作用。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与参与社区治理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没有处理好发展数量与发展质量的关系、政府视角与居民视角的关系、互益性服务与公益性服务的关系、参与服务与参与管理的关系。推动社区社会组织有效参与社区治理,在政府层面,应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完善购买服务制度;在社区层面,应加强党建引领,完善社区治理结构;在社区社会组织层面,应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提升参与和服务能力;在居民层面,应推动居民参与,培育社区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4.
信息窗     
《决策探索》2013,(8):27
永城市司法局"四个建设"推进法律进社区活动为进一步推进"法治永城"建设,永城市司法局突出重点、创新形式,强化"四个建设",大力加强社区群众法制宣传教育,使"法律进社区"活动经常化、多样化、制度化。一是强化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建立由政法干警组成的社区法律顾问团以及社区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协助社区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参与基层社区民主决策,为社区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提供法律帮助。二是强化法制宣传阵地建设。三是强化活动载体建设。在各社区开辟法律诊所,以"专家坐诊"的形式,邀请资深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法律专家坐堂会诊,  相似文献   

15.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社区日益成为人们活动的主要场所,社区所承担的城市建设、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在基层政权建设中的基础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发挥党的社区建设和管理上的组织领导作用,搞好社区建设,巩固基层政权,保持社会稳定已成为党在社区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颜强 《决策导刊》2010,(8):23-24
2010年.宜居大足建设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宜居重庆的决定与工作部署。立足“全国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和“联合国人居范例城市”的总体目标,坚持“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原则,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苏州市吴中区越溪街道溪江社区居委会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对城市社区"合作治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受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城市社区"合作治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改革城市社区"合作治理"体制、培育社区民间组织、强化市场化运作、建立有效对接机制等方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要以人为本,必须为人们创造和建设宜居环境。不论城市或农村,都应有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要构建宜居环境必须利用好风、水、阳光,利用好自然景物。建设和谐现代城市、建设和谐新农村必须建设好宜居环境。  相似文献   

19.
陶桦铭 《科学咨询》2009,(17):17-17
科学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要以人为本,必须为人们创造和建设宜居环境.不论城市或农村,都应有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要构建宜居环境必须利用好风、水、阳光,利用好自然景物.建设和谐现代城市、建设和谐新农村必须建设好宜居环境.  相似文献   

20.
《领导文萃》2013,(10):140-142
金山街道现辖9个社区,其中有6个"村改居"社区。"村改居"社区占社区总数的三分之二,决定了街道党工委在抓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要着眼于这一客观现实,努力探索"村改居"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新模式,并以此指导其他社区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所以,我们高度重视高林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