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他的新作、长篇笔记小说《秦岭记》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秦岭记》是贾平凹第一部以“秦岭”命名的作品,也是他第十九部长篇小说。这一次,他重返生于斯、长于斯的秦岭,携带《山海经》和《聊斋志异》等传统古书中所蕴藏的传统文化基因,将秦岭里的物事、人事、史事娓娓道来,为读者奉献出一部在心里累积多年的秦岭山川草木志、动物志、村落志、人物志。  相似文献   

2.
石育良君的博士学位论文——《怪异世界的建构:从<聊斋志异>看志怪传统的文化特征》,是从文化学的角度,阐明《聊斋志异》的狐鬼花妖世界的艺术建构的文化根源和基本特点,以及其中蕴含的社会文化内蕴.  相似文献   

3.
<正>《聊斋志异》揭露和抨击了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的罪恶和弊端,这是很多评论者公认的.但是,对它揭露的广度和深度,认识就不一了.有的说,它的批判锋芒主要是指向“耳鼻并盲”的主考官:“做好文章的考不取,做坏文章的考取了”.有的说,蒲松龄的思想达到了他“那个时代能够达到的高度”,《聊斋志异》中揭露和讽刺科举制度腐朽堕落的某些篇章,“连《儒林外史》也不及它痛切”,以致可以说,《聊斋志异》中有一部“儒林外史”、“儒林丑史”、“儒林痛史”…….这种种说法都不无道理;但我觉得  相似文献   

4.
<聊斋志异>虽是文言小说,但在民间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和生命力.事实上,<聊斋志异>是文人品位与民间情趣的融合,是大雅大俗之作.这种含蕴丰富的兼容并包构成了其独特的魅力和风格,受到各阶层、各种文化层次人们的喜爱.本文探讨<聊斋志异>的民间情趣,探寻其在民间备受欢迎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正> 我们面前摆着两个事实:一是蒲松龄用文言创作了闻名于世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同时又用白话创作了几十万字的俗谣俚曲和杂著,文言和白话他都运用得很娴熟,他是个文白兼长的语言大师.二是白话小说早已在先于蒲松龄五六百年前的宋代出现,明代更是大量流行,短篇、长篇都产生了堪称世界文学的名著;尤其是文人独创的白话长篇小说《金瓶梅》,更是标志着我国白话文学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些,都是我们在探讨《聊斋志异》语言时,不可忽视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6.
(1) 在《聊斋志异》艺术形态的研究方面,我国学术界存在着一种圆凿方枘、龃龉难合的现象。已出版的大量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小说史中,《聊斋志异》一无例外地被看作是短篇小说集,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这样指出:“蒲松龄的代  相似文献   

7.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享有“我国古典短篇小说之王”(刘欣中:《短篇小说之王——<聊斋志异>漫淡》,花山文艺出版社)的盛誉。在小说中,作者借助浪漫主义手法,以轻灵活脱的笔调,塑造了一系列花妖狐魅的艺术群象。马丁·布贝尔在德译本《聊斋志异》弁言中说:“最多的与最有意义的,乃是那些精灵的作品:动物的精灵,植物的精灵,水中的精灵,云中的精灵,画中人,瞳人,离开人世的死魂灵。”鲁迅先生也在其《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处,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在这些异类群象中,“塑造得最成功、数量最多的是狐鬼花妖变的妇女形象”(《白话聊斋》上集,第2页)。这些形象,实质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聊斋志异》与中国古代神话的关系.以人物的描写刻画、写作的手法以及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等为切入口,浅谈中国古代神话对《聊斋志异》的影响,从《聊斋志异》中看中国古代神话在清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聊斋志异》这部流传广影响大的文言小说集,过去虽有多种文言注本及现代汉语选注本,却一直无现代汉语的全注本,实为一憾。现在,由我校朱其铠主编,李茂肃、李伯齐、牟通等参加校注的全本现代汉语新注《聊斋志异》,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0.
<正>王立教授等新著《〈聊斋志异〉中印文学溯源研究》(以下简称《溯源研究》)作为季羡林主编"北京大学东方文化集成"之一,于2011年1月由昆仑出版社付梓刊行了。这是著者收入"集成"的第二部专著(首部为《佛教文学与古代小说母题比较研究》),亦为国家社科基金结项  相似文献   

11.
1958年60岁 一月,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歌中苏拥抱》诗集,内收载田汉《歌中苏拥抱》诗一首。 同月,撰《关于<丽人行>的演出》。载于本月二个三日《人民日报》。 又,撰《<丽人行>的重演》。载于本月二十四日《光明日报》。  相似文献   

12.
雷成德教授翻译的《<战争与和平>创作过程概要》新近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此之前,译著者已在1980年到1983年先后翻译出版了《<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过程》和《<复活>的创作过程》,这样,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3部名著的创作过程已经雷成德教授之手而置于中国广大读者面前了。这确是文学界一项功德无量的盛举,它填  相似文献   

13.
《聊斋志异》评点与清代学风——以冯评、但评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的经世致用、考据、崇尚古文之学风深深地影响了《聊斋志异》评点,具体表现为:在《聊斋志异》评点中贯穿着极强的经世致用的清代实学精神,评点者把评点的目光投向了广阔的社会现实,尤其对现实中的阴暗面进行了批判;《聊斋志异》评点中运用考据学方法之处很多,其常见形式有注释名物、制度等和附述相类故事两种;古代优秀散文,尤其是先秦散文成了评点《聊斋志异》的最重要的参照标准和以古文文法评点《聊斋志异》乃是崇尚古文之风所致。在清代学风的文化背景之下来观照《聊斋志异》评点,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把握《聊斋志异》评点的理论价值,并进一步探讨小说评点在理论史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4.
蒲松龄的半部《聊斋志异》手稿于1950年冬在辽宁西丰县发现,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幸事。1955年,北京的文学古籍刊行社将这半部手稿影印出版,终于使国内外的研究者和广大读者得以睹见未经通行的青柯亭本改窜的小半部《聊斋志异》的本来面目。但使人感到遗憾的是,对于这半部手稿的性质,影印本在其《出版说明》中并没有  相似文献   

15.
《聊斋志异》中的婚恋故事多被看作是作者的婚恋理想寄托,但其中仍然有不少篇目保留着浓厚的民间故事的特点。本文以《小翠》为例分析《聊斋志异》的民间故事特点。认为《小翠》在叙事视角、叙事程式上符合民间故事的叙事特征;是多个民间故事类型的组合;故事的主人公契合民间故事的审美趣味,流露出《聊斋志异》浓郁的民间文学特征。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厦门通信》最初发表于《波艇》月刊创刊号。由于该期刊物未注出版年月,这篇通信的发表时间也就成为悬案。一九五六年七月出版的《鲁迅全集》第三卷作过注释:“本篇最初发表于《波艇》月刊第一号(原刊未注明出版年月,应为一九二六年末)。”一九五六年十月,俞荻在《文艺月报》上发表的《回忆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一文中说:“十一月间,草绿色封面的、精致可爱的《波艇》月刊创刊号,终于在鲁迅先生的支持下出版了。”一九五八年八月出版的《鲁迅全集》第九卷对此又作注释:“《波艇》……一九二六年冬出版两期后即因鲁迅和负责撰稿的学生陆续离开厦门而停刊。”(《两地书·七三》的《波艇》注)此后,这问题似乎就没有人再探讨了。一九七六年九月,内部印行的《鲁迅在厦门资料汇编》(第一集)中的《培育两株文艺幼苗——<鼓浪><波艇>》(以下简称《幼苗》)一文,重新考证出《波艇》的出版日期:“创刊号出版是在一九二七年一月十五日左右。”以后,内部印行的《两地书》(征求意见本),《鲁迅手册》(试编本)中的《鲁迅著译系年》,丁言昭同志的《鲁迅和<波  相似文献   

17.
清人关于《聊斋志异》的评点主要着眼于三个方面:为《聊斋》正名,极力肯定小说的价值和地位;对小说思想价值的揭示;对小说创作特色的分析。清人《聊斋志异》评点开启了后人研究的无限眼界、无限文心。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国水利类《建筑材料》统编教材已出三版.第一版34.6万字,于1979年6月出版;第二版29.8万字,1985年5月出版;第三版40.2万字,1993年出版.三版均由武汉水利电力  相似文献   

19.
根据描述翻译学理论,从历时性角度出发,将其分为肇始期、高潮期与平稳发展期三个阶段,全面客观地描述1842-1946年间《聊斋志异》的各种英译版本的发表或出版情况、译者身份、翻译载体、翻译策略等等详情,以期对《聊斋志异》百年英译历程形成更深的理解和更为准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20.
<正> 任何一部伟大作品要想为世人接受,大半必须有一番波折的经历.沃尔特·惠特曼《草叶集》出版最初那些年代人们的评论很能证明这个看法.《草叶集》从出现到为世人所接受这一复杂的过程,一方面说明了独创性的作品即使鉴赏力极强、有很强理论水平的人也需要时间理解;另一方面,众多的评论、纷纭的观点正好说明了它的博大精深.本文试图粗线条地介绍这些评论,以求利用他山之石更进一步探讨《草叶集》诗歌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