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土地流转: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群 《学术交流》2013,(2):96-99
土地流转通过土地规模化经营,加速农民非农化进程,上呈城镇化,下启农业现代化,实现我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进而促进"三化"的协调发展。城镇化建设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应与推进土地流转相互协调,才能更好地调节农村劳动力供给与城市劳动力需求平衡。土地流转是城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现代农业的基础和前提,必须通过土地流转的桥梁作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农业与工业的对接,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许辉 《学术交流》2004,(8):70-72
实现农业产业化是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现代化,使我省农业与国际接轨的客观要求。黑龙江省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制约因素,要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应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调整产业结构,确立主导产业;建立专业化、规模化的商品生产基地;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完善市场体系,健全产业化经营机制;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化组织选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发展现状,可以归结出基于农户与企业利益关系的演进规律,分析规模化组织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确立产业化经营的不同发展阶段的规模化组织的选择.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化组织将向农地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股份合作经济组织两种形式转变,这将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4.
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证明,在小规模的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单靠农户自身的力量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农业合作组织形式,利用社会服务化的手段,使个体农户组织、联合走向市场经济,实现农业产业化,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欧美及亚洲的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因此,认真借鉴国外农业产业化的成功经验,对于积极引导我国农业产业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韩启民 《社会》2015,35(5):122-141
本文要讨论的问题是,在农业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只有老人和妇女留守农村的情况下,中国农业将如何转型,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服务将如何实现?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与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无疑会促进农业生产服务的规模化,而规模化服务并不以土地的集中和小农经济的消亡为前提。乡土社会网络降低了农业规模化服务过程中的组织成本,在农村乡土社会面貌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了农业生产服务的规模化,从而建立了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生产在土地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特定条件下,如何在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同时,通过稳妥而积极的改革,逐步实现农业的专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是农业和发展亟待解诀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在实践探索中,广大农民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生产经营形式,即农业产业化。这种经营形式.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正日益显示出它的强大生命力。农业产业化问题也越来越为理论界所关注,成为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试就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问题谈几点看法。一、农业产业化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意义深远,是实现我国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有效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7.
《求是学刊》2019,(4):64-71
新型城镇化与中国式家庭农场是互相促进的耦合发展关系。新型城镇化从土地资源、劳动力供给、基础设施建设和科学技术等方面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而家庭农场也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农业生产效率等方面为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公平和效率、加快产融结合发展和实现城乡结合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因此,需要以城镇为依托构建土地交易平台,解决土地流转问题,促进家庭农场发展并反哺城镇化;以城镇为依托构建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促进家庭农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和城镇化的共存发展;结合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建立成熟的农产品销售市场,实现城镇商业销售渠道与农村农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对建立黑龙江省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新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立黑龙江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新模式 ,首先要建立以股份合作制经营为基本形式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 ,新模式的目标是形成产权结构合理 ,利益机制有效 ,风险补偿有利 ,投入良性循环 ,资产保值增值的内源增长型投入机制。应该遵循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等原则  相似文献   

9.
农业现代化与现代化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或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经验看,农业必然要从传统农业发展为现代化农业.农业作为基础生产部门必须要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协调发展;同时实现农业现代化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条件有两个,一是物质条件现代化;二是劳动者智能化.其中劳动者智能化的过程就是农民现代化的过程.现代化农民的实现途径主要通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农民进行现代化教育;通过对农民身份和职业的转换逐步"消灭"农民阶层.  相似文献   

10.
刘涛 《创新》2021,15(4):35-45
当前,小农户依然是中国主要的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现代化需要充分维护小农户的利益,要在保护家庭经营和乡村稳定的基础上,引导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河南省M村的集体经济实践,建立起了村社集体为组织、家庭经营为基础、社会化服务为保障的统分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具有全员效率最优化、农业服务规模化、农业转型动能内生塑造的综合价值.通过村社组织统筹能力的再造、多层次利益联结机制的建设、经营方式的创新等形成的村社集体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复合机制是中国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切合人口庞大、小农户占主导的中国国情和农情,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明朝治理边疆思想的时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凡 《学习与探索》2006,(3):165-168
明朝的治理边疆思想既有对以往封建王朝治边思想的继承,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取代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元朝之后,边疆局势与其他王朝有许多不同之处,治理边疆理念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明朝统治者不仅从“天命论”的角度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而且提出“华夷一家”的理论,这是对元朝“大一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标志着民族融合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层次,中华整体观念已深入人心,同时也为清朝的治理边疆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枯竭包括物理意义和经济意义两种方式.在判定资源枯竭的类型以后,应在政策上区别对待处于不同发展时期的资源型城市,着力解决接续产业的选择与发展问题.应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进行分类研究,科学地判定并实施不同的转型策略,发展不同的接续产业.  相似文献   

13.
人们对实践概念内涵的理解通常是来自传统哲学教科书的定义,哲学史上各派哲学家对实践的解释仅限于道德领域和认识论领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对实践概念的内涵作一全新、整体的理解,把实践概念内涵和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把实践理解为人类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总体性活动。  相似文献   

14.
居民消费信贷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住房贷款是居民中长期消费性信贷的主要内容.贷款利率水平、通胀率水平、房价水平与中长期居民消费性贷款水平进行的协整检验与Granger因果分析表明:信贷利率是影响消费性信贷的主要因素,而通货膨胀率上升刺激消费信贷的作用仅仅是相对较为明显,房产价格尽管对消费性信贷具有相关性,但是这种影响是微乎其微的;银行贷款利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消费性信贷增长之间的影响存在着较为复杂的互动关系.实施"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鼓励合理发展消费信贷;完善住房公积金、建立住宅储蓄银行制度等内容有助于提升宏观信贷调整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的政治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土地冲突,一是在城郊和沿海发达地区围绕土地征收而发生的土地冲突,二是一般农业型地区农民为农地权益归属而发生的冲突.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冲突,也服从完全不同的两种土地政治学.而就一般农业型地区农民之间的冲突而言,在取消农业税前后也有很大的差异.只有深入了解农村土地冲突的不同类型及不同时期的划分,了解农民土地权利意识的变迁,才能真正理解围绕农村土地冲突的群体性事件的不同性质.  相似文献   

16.
法的本质是法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对法的本质的界定,又必须从人性、一般性、渐进性三个方面来进行。马克思主义法本质观认为,法是阶级意志与国家意志的统一,它体现了法本质中最为核心的内容。然而,意志本身必须受到制约,这包括两个方面:理性是制约法的意志性的内在因素,而物质生活条件则是制约法的意志性的外在因素,由此来保证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企业年金热的背后,存在着若干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尤其是存在明显的将企业年金简单化、短期化和技术化的误区。国外企业年金发展中值得认真吸取的一个教训是,一些国家明显低估了企业年金计划的复杂性和职工的高度敏感性。即便是在规范的市场环境和习惯于遵循规则与法制  相似文献   

18.
组织生活在根本上具有价值性质,对组织生活的管理是一种价值实践过程.价值冲突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它内在于各种价值相互作用的整体运动的过程之中.管理价值冲突的原则是一种正义原则,针对的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实质关系.正义地管理组织生活的各种价值冲突,是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所有的价值冲突都存在着对组织整体发展的一般关系,都涉及所有价值主体的共同本质要求,因而存在着管理所有价值冲突的普遍正义原则.价值冲突的性质类型不尽相同,这决定了管理它们的具体正义原则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9.
从应用统计和比较方法的角度来看,明清两代实录对东北历史记载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修纂主体和观察视角的不同,《明实录》和《清实录》对东北历史的记录和反映出现了从远视到近观,从模糊到清晰,从笼统到具体的差异和转换。贯穿起来看,东北历史及其地位在明清两代的《实录》里,呈现出从边缘到中心的演变过程,原先朝贡的边夷成了中原的统治者,本来缺乏记载的明朝边缘转而成为清朝发祥的中心终获大书特书。  相似文献   

20.
胡杰 《求是学刊》2013,40(2):93-99
社会组织本质上是一种个体权利之间的聚合与表达。作为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社会组织的孕育和发展为社会进步与人类的文明提供了极大的助益。社会组织的起源应当从人类学的视角去寻找,亦即基于人的社会性需要而引申出了人的结社本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多元化的社会组织。而社会组织作为一个法律问题的正当性证明则应当从法律的基本范畴即权利和权力的层面去揭示。对社会组织的分析应当超越传统的社会学进路,将其置于权利保障、国家公权、沟通理性与善治主义的视角下而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