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南 《经营管理者》2009,(21):231-231
制度建设包括制度设计和执行。所谓执行力,就是用制度落实管人、管钱、管物、管事、管权的力度。现代某些企业存在一个怪圈,即制度越来越多———管理越来越复杂———执行力越来越差———企业效率越来越低。要提高行业制度的执行力,我认为应从制订制度“三兼顾”、管理过程“四注重”以及健全工作机制等方面着手思考。一、制订制度“三兼顾”现代企业强调的是一种和谐管理,就是要以制度管理为基础,实现制度与人性这种刚性和柔性管理的最佳结合。因此,在制订制度的过程中,要做到“三兼顾”。1.制度内容要兼顾员工期望。“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再多再好的规章制度,都要依靠全体干部职工“这根针”去努力、去实践,也就是靠全体干部  相似文献   

2.
<正> 目前,我省企业中忽视内部管理和经营管理的现象比较突出,集中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滑坡。企业整顿时期建立起来的各项规章制度、基础管理、现场管理等,相当一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没有保持住,滑坡严重。以“改”代“管”、只“改”不“管”、因“改”丢“管”的现象不少。二是不适应。企业管理跟不上市场经济的需要,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效益提高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管理思想落后,经营观念陈旧;二是管理不  相似文献   

3.
企业高管副职内耗的原因,不仅有企业制度建设方面的因素,也与高管的不同个性特质及偶发性的工作事务性冲突息息相关。基于此,企业高管副职内耗的治理对策有:在制度设置上,要公平合理;在人才选聘上,要有共同愿景;在文化建设上,要加强沟通。  相似文献   

4.
一直不断思考,企业要大发展,要后来居上,要赢得在行业的江湖地位,必须首先从"标准、流程、制度"上做出深刻变革. 造钟修路重制度,构建企业软实力.人类的发展,需科技与文明并进;国家的昌盛,需经济与文化统一;企业的强大,需硬实力与软实力结合.要打响企业品牌,就要求企业要不唯上、不唯下、不唯书、只唯实,下大工夫、花大力气,在继承发扬自身企业DNA和优秀基因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其他优秀企业的制度,"嫁接"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5.
理论界和企业界对中小民营企业有很多批评,其中之一就是会“管”不会“理”,管理总是滞后于企业发展。企业营销:会“销”不会“营”。营销应该是“营”与“销”的组合,一方面要在营造好企业良好的生存空间的同时销售产品;另一方面要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积极营造企业良好的生存空间。企业的生存空间就是市场,就是客户!只销不营是短期行为,是急功近利。然而中小民营企业恰恰是只顾“销”只要“销”,不愿“营”不会“营”。企业战略:能“战”不懂“略”。许多民营企业往往是事到临头,才临阵磨枪。销售旺季来了,就想打广告、做宣传,竞争对手大军…  相似文献   

6.
管理语丝     
<正>企业领导者培植下属就是提拔自己。领导的实质是领导"人心",管理的实质也是管理"人心"。所以,作为既是领导者又是管理者的企业领导者要轻"领"重"导"、轻"管"重"理"。企业领导者:要管"事"则要先管"人",要管"人"则要先管"心",要管"心"则要先知"心"。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企业领导者,才能有望不断超越自己。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发展,高管薪酬激励制度也不断完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选取适合自己的高管薪酬激励制度.综而观之,完善年薪制度、完善福利计划激励机制、实行股票期权制度等已成为许多企业完善高管人员薪酬激励制度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高负债经营偏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负债经营偏好是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一个共同性的问题。其主要形成原因:一是现代企业经营机制不健全;二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三是积累能力低。“债转股”的作用有限,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必须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士官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士官已成为部队建设的中坚力量。当前,加强士官队伍管理,要认真贯彻新颁发的《士官管理规定》要求,切实把士官管理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在“管”字上下功夫,在“育”字上做文章,不断提高士官队伍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袁恩桢教授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改革中的一场攻坚战,它关系到改革的最终方向和成败。 袁恩桢教授认为,建立适应市场的现代企业制度,关键是要围绕企业权力同题真正实行产权明晰,政企分开。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分离”是明晰产权方面的重大突破。他认为,“法人产权”是指企业除有经营权(包括支配权和使用权)之外,还要有占有权。把占有权归属于企业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条件。企业拥有了占有权之后,对用留成利润购置的固定资产,不权  相似文献   

11.
跨境电商正成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撑。合肥综试区的工作亮点主要为:抓服务——统筹推进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建设;抓主体——不断推动跨境电商主体壮大发展;抓创新——不断激发外贸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抓生态——不断培育跨境电商新优势。当下存在的短板与问题主要为:跨境电商企业物流成本偏高;跨境电商物流支撑能力不强;通关口岸便利化程度不高;部分跨境电商企业"脱管"隐患风险大等。为此,要做到:强化跨境电商工作顶层设计;加强线上线下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打造"跨境电商+产业"模式;提升跨境电商物流服务水平;加大跨境电商主体培育力度;推进集成式跨境电商制度创新等。  相似文献   

12.
2009年,苏州谋划城乡一体化发展有了质的飞跃,作出了“加快城乡一体化同质发展”和“把苏州建设成为城乡一体的示范区”的战略判断和目标定位。要始终坚持制度创新,不断推进城乡制度全面接轨;要始终坚持城乡关系的辩证统一,不断扩展同质状态的内涵;要始终同步推进包括城乡领导体制一体化和镇区行政管理体制一体化等公共管理综合配套改革等等,以提升城乡一体化同质发展的水平和示范性。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几年来,三九集团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而又比较成功的探索和实践,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国有企业创造了新鲜经验。三九集团的机制转换使原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发生了变革,建立了初步具备现代企业制度特征、框架结构及各个要素的三九机制,为集团高速度高效益发展提供了动力。 三九机制从它的市场经济属性来看,体现了知识型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使管理的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由传统的“管物”向“管人”的转变,由“限制人”向“激发人”的转变,把尊重人、依  相似文献   

14.
<正> 国有企业面临许多困难,时日久长,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并不能解决所有国有企业的所有问题,因此,国有企业自身当务之急要做的,应该是增强企业自身的“抗病’能力和“免疫”能力,与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相适应。也就是说,国有企业要从内部管理着手,练内功,从管理中要效益,抢利润。  相似文献   

15.
范琦娟 《决策》2014,(10):23-25
不管是针对政府自身的“权力清单”,还是面向企业投资者的“负面清单”,都强调放管并重,这就意味着既要积极主动地放掉该放的权,又要认真负责地管好该管的事,以更有效的“管”促进更积极的“放”。  相似文献   

16.
国家经贸委主任李荣融日前在郑州强调,国企三年改革脱困目标实现以后,一定要解 决好企业“三年河东,三年河西”的问题,关键是要抓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个核心。 李荣融说,有的企业提出要建“百年企业”,这不是一个人就能做到的,关键还要靠 制度。比如技术改造,企业如果没有好的机制,改造后也许两年情形不错,但三年可能就会 出现问题。 李荣融强调,调整重组过程中也要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放在重要位置。“十五”期间 ,结构调整的主体不是政府部门,而应该是企业。他说,国有企业尤其是大企业集团,归根 结底要把技术创新能力搞…  相似文献   

17.
第一,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要摆脱简单思想教育和“洗脑”的思维。在开放和信息化的环境下,由企业的制度和管理不合理而造成问题,很难以简单的思想教育式的“企业文化建设”予以解决。如果不注意这个前提,企业文化建设一定会变成一个“博傻”的游戏。  相似文献   

18.
<正>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贫困山区企业改变经营管理落后、发展水平较低、总体效益不高的必然选择。如何紧扣思想政治工作这根“生命”之线,促进贫困山区企业发展?笔者认为必须在五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抓关键——加强班子建设。领导班子建设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当前,要不断拓宽用人渠道,打破职业、身份、区域等界限,面向社会,不拘一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石化企业大都是大型国有企业,这些企业规模大,政策性强,产品特殊,因此,改制时一要慎重,二要实际。天津石化公司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改革中探索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主要是:“以人为本”,将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有机结合任何管理制度、体系都会存在盲点,将人始终控制在管理者视线中的管理方式是不可取的,也是不能实现的。因此,企业实行严格管理制度的同时,还应不断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只有赢得员工的心才能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如果一个企业对员工失去凝聚力,人力资本的经济利用价值将一落千丈。现代心理学家研究人的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20.
<正>高校财务预算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高校的预算管理工作存在预算编制思路冲突、预算各方信息不对称加剧、“放”和“管”的边界模糊和“服”务规模有待保障等新问题。在“放管服”政策导向和人工智能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应以构建分布式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明确“放”与“管”内容边界、推进财务助理制度和开展常态化的预算内容培训等举措予以优化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