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做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战略部署。《地方志工作条例》把编纂地方综合年鉴作为政府地方志工作的任务之一。年鉴作为社会公益性文化产品,继改革开放第一个热潮后,又将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但就综合年鉴自身而言,要有新发展、新突破,唯有创新才能取得。年鉴要创新,首先要创新框架。框架是年鉴内容和结构的总体设计,是年鉴的“骨架”。它不仅体现了年鉴的体例,而且框定了年鉴的内容,并明确了信息资料的归属和层次。  相似文献   

2.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而文化创新的推进和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又是以人们思想的解放为前提的。所谓解放思想,从哲学的角度来说,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从保人民文化利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出发,把文化建设摆上空前重要的位置。报告首次把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在党的代表大会上作为重要任务提出来,首次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  相似文献   

4.
在党的十七大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时刻,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黄山市建成“文化繁荣的先行区”。这是在深刻把握我国文化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新要求新期待,从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的高度,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对黄山市未来发展提出的战略目标。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我们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调研,对发展的目标和思路做了进一步梳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站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高度,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前所未有地将文化发展提到了重要的战略高度,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和奋斗目标。新华书店作为文化战线的重要阵地,应该积极抓住机遇,妥善应对挑战,创新机制,推进和谐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创新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斯丽 《南方论刊》2009,(2):91-91,96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博物馆肩负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在社会文化多样性的今天,如何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博物馆的独特作用?笔者认为,关键是以人为本,创新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和战略任务,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七大又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新要求,十七大修正的新党章总纲也增写了党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内容。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功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项长期历史任务中,应该承担起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8.
蒋瑛 《理论界》2010,(1):148-149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作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大部署。而30年改革开放史使我们得出一个重要的历史结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社会主义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因此,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解放思想,是推进文化创新的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这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联系永州实际,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我认为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确立"文化强市"战略,并以此作为抓手来推动永州文化大繁荣、经济社会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阐明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大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从国内看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需要,也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从国际看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我们应按照十七大报告作出的战略布署,从以下四个主要方面着力,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弘扬民族文化,激励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向全党发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这充分表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文化建设摆上了空前重要的位置。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相似文献   

12.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旨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战略命题。高校文化建设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通过培育人才、传承文化薪火、创新文化精神等途径,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高校文化建设必须适应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要求,具体包括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与社会总体发展结合、与人民需求结合。同时,高校文化建设需要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包括多元中立主导,继承中谋创新,交流中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化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内源动力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报告首次把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这是我们党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战略思考,也是对文化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提高文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各有关部门必须切实从各地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建设做起,自觉认真地思考在地域文化建设中所承担的任务以及所面临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进一步要求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需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培育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本文通过分析建设和谐文化在和谐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阐述了构建和谐文化的必要性,同时也指出当代和谐文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并简要介绍了构建和谐文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努力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这是新形势下不断提高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新要求。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党的建设的新任务,思想政治工作惟有创新才有出路。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  相似文献   

16.
黄玉玲 《理论界》2008,(12):71-72
党的十七大把“生态文明”明确写入了报告中,提出以此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标志之一,因此,要求全社会成员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国有企业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努力树立新的文化观,构筑企业文化建设新高地。  相似文献   

18.
中共十七大报告再次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突出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1](P33~34),并明确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论述和要求,充分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对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工作任务和更高的工作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应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论断和新要求,牢牢把握党的十七大对反腐倡廉建设作出的战略部署,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相似文献   

20.
佟维 《兰州学刊》2008,(Z1):33-35
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个新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诠释和运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和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