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近几年,媒体关于高知人士和社会名人自杀的报道越来越多:台湾女作家三毛自杀,留美学者卢刚、留加博士谢童,杨舸自杀。上海,长沙两位热线谈心节目主持人、广州“培爱”防治自杀中收主任陈云清相继自杀……在一般人眼中,这些自杀者生前已是功成名就,然而─—自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古今中外各种形态的社会中都有。但是在现代社会中,自杀成了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甚至已成为人类死亡的十大原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资料表明,自杀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全世界每年大约有70万人自杀身亡,瑞士是自杀之冠;中国每天有560人自杀身亡,… 相似文献
3.
5.
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先后出现过“英雄神化”和“非英雄化”这两种错误的文学思潮。一个把英雄捧到了天上,远离了现实土壤的基础;一个否定英雄的客观存在,把鹰和鸡等同起来。他们各自从不同的方面割裂了崇高和美的多样性的统一、理想和现实的统一、优点和缺 相似文献
6.
7.
“网络上说西沙海战英雄患病贫困给人打工,我是觉得‘贫困’这个词太重了。失落是有一点,但我跟太太不喜欢他们(媒体)用‘贫困’这个词……港务局领导看到这些,影响不好” 相似文献
8.
9.
10.
最近,我们对沈阳市1982年自杀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在自杀已遂的317人中,30岁以下的青少年有153人,占青少年总数的十万分之十一点三,大大高于总的自杀率十万分之五点九八。本文试图对这问题进行一些分析。首先,描述自杀的状况。年龄:17岁以下的少年占8.6%,18至25岁的青年占60.9%,26至30岁的青年占30.5%。自杀的高峰年龄是人生最美好的二十岁左右,女青年尤其明显。性别:自杀的女性青年大大多于男性青年。在18至25岁的自杀青年中,女性是男性的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社会活动家和启蒙思想家,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到辛亥革命前这一嵤逼谀冢视φ味氛男枰晕按笕宋锖腿嗣袢褐谠诶飞系淖饔梦侍饨辛斯惴旱奶綅讨,形成己的思想观点,并借助他那支感情充沛的生花妙笔做过广泛宣传。有的学者认为,梁启嵆恼庑┕鄣悖鍪抢肺ㄐ闹饕宓挠⑿凼饭郏拇嫡庵掷砺郏笆俏朔炊悦裰鞲锩硕!保郏保菸腋鋈巳衔庵挚捶ㄖ档蒙倘丁A浩舫恼庑┧枷牍鄣悴皇谴看獾挠⑿鄢绨荩揖哂幸欢ǖ睦鷯史唯物主义或者说是比较合理的因素,虽然它们被历史唯心主义的外衣所掩盖。梁启超对他的思想嵐鄣愕男淙辉谥鞴凵喜煌耆俏私锩硕姆⒄梗诳凸凵先雌鹆艘欢ǖ耐贫鲘用。 相似文献
12.
没有一位总统知道胡佛究竟知道些什么,这是最大的恐吓。在胡佛任内,他经历了八位总统,这些总统有的仰赖他,更多的则是不敢解雇他。 胡佛在24岁就成为了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前身、司法部属下的调查局的局长,一做就是48年。 相似文献
13.
14.
15.
用眼睛可以看到事物,用智慧却能感知实质。中国人出门,尤其是出远门的时候总不忘给亲朋好友带点儿礼物回去,于是,在美国期间,购买地方特产便成了一项任务。可是,逛来逛去,东挑西选,发现这礼物还真不好买,衣服、玩具、皮包、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等,大部分都是中国制造,想找一个印着Made in US标签的东西真是很难。 相似文献
16.
17.
面对SARS病毒的肆虐,人类正经历着一场虽然没有枪林弹雨的硝烟但同样有生死决斗、同样是如火如荼的“战争”。特别是战斗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其战斗的惨烈程度不亚于一切真正的战争。在非典疫情突如其来的时候,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白衣战士舍生忘死、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地抢救病人,用宝贵的生命烙守着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8.
19.
因为一丁点小事,我对公婆非常不满。事情是这样的。之前每个月,我们都会给在老家的公婆寄上500元的生活费。可到了年底,二老将我们寄给他们的6000元钱当压岁钱送给了儿子,又说日子过得挺好,用不着我们寄钱。我们想着寄了钱他们也是攒着,然后再拿回来,就没再寄了。 相似文献
20.
说到“社区”,人们首先会提到“区域”,从而会发生一个疑问:社会学把“社区”来代替人们已用熟了的“区域”概念,是否故弄玄虚?或者认为这是生搬硬套美国的“Community”那个词,似乎有点食洋不化。其实,“社区”是个很好的翻译词,顾名思义,“社区”由“社”和“区”组成。“社”意即经济共同体、宗教共同体、家族共同体乃至政治共同体之类,“社”之古义即为以祭祀为中心的乡民共同体,“区”才仅是“区域”之意。所以,“社”与“区”合起来,构成地域共同体的概念,显然它大大不同于单纯的“地区”或“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