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黄河故道是历史上黄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发展,积淀了内涵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再加上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凭借政策的支持,开发黄河故道旅游资源已成为文旅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传播黄河文化、实现共同富裕、展现民族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当探寻旅游资源开发策略,进而推动黄河故道旅游发展,以更好地保护黄河故道生态和弘扬黄河文化。  相似文献   

2.
<正>“全局上下担当作为、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刚刚结束的黄河河口管理局工作会议上,我局再次荣获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河口黄河河务局局长李敬义在2024年工作会议上自豪地说。2023年,河口黄河河务局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纵深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见效,在推动河口黄河保护治理现代化新征程上迈出坚实一步。  相似文献   

3.
黄河绵亘中州大地,黑水蜿蜒北国边陲,从地理位置上看黄河和黑龙江相隔遥远,然而从历史文化上考察,它们却是紧密相连的。黑龙江流域出土的古代陶豆、陶鬲,就是黑龙江和黄河流域文化密切联系的实物证据。  相似文献   

4.
提起祖国母亲河——黄河上之三门峡与砥柱山,可以说是早已名闻遐迩,载入史册。三门天险,或被誉为大禹遗迹,或被叹为鬼斧神工;而中流砥柱,则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之象征。可见这一位于中原大地上之胜绩,早已成为炎黄子孙们心目中的圣地。而与之相较,以三门峡命名而建置的地级市——三门峡市,其出现却要晚近得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伴随着黄河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而于1957年由国务院批准建立的。由此可见,要对这一新设立的市级政区修志,其难度要比一般设立时间早又相对较为稳定的地、市…  相似文献   

5.
<正>《黄河东流去》是著名作家李準创作的、围绕黄河进行叙事的长篇小说。作品重现了中原地区的黄河儿女遭受苦难,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故事,也表现了他们坚韧不拔、与命运斗争到底的精神。《黄河东流去》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体现了作者在文化创作领域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还代表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长篇小说领域的审美水平。本文从不同角度对《黄河东流去》的创作特色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齐爱民,河道修防工高级技师,1986年到封丘黄河河务局工作。他始终扎根一线、勤奋工作,践行和弘扬工匠精神,在平凡的治河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不畏艰险勇护黄河安澜哪里有险情,齐爱民就出现在哪里;哪里险情严重,齐爱民就冲锋到哪里。在一次次急、难、  相似文献   

7.
<正>黄河九曲,奔腾万里,滋养生灵万物,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属于资源性缺水河流。历史上黄河流域旱灾频发,有“十年九旱”之说。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开展了空前规模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大批引黄涵闸陆续建成投入使用,黄河水成为幸福水,泽被四方,保障了沿黄大中城市和能源基地的供水安全,解决了亿万农村人口饮水问题。位于黄河西岸渭北旱塬的陕西东雷抽黄工程便是黄河灌溉的缩影。  相似文献   

8.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传世佳作《凉州词》中的名句“黄河远上白云间”,还是“黄沙直上白云间”的争论,历经千载,近年来又时起波澜。 《凉州词》从《国秀集》始,见于历代选本及笔记传闻的内容,大抵有以下几种: 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直上白云间。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相似文献   

9.
<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文明。黄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用灾难考验着沿岸人民。历代文人墨客对黄河故事的书写不曾间断,进入新时期以来,对于黄河故事的精彩书写更是大量涌现。其中“以黄河为叙事背景或叙事对象、抒情对象,讲述黄河及黄河两岸所发生的人和事,展示黄河民俗风情,颂扬以黄河为象征的民族精神,关注黄河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小说、诗歌、散文、话剧、报告文学等,可统称为‘黄河文学’。”  相似文献   

10.
<正>黄河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亲河,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兴衰。遏制黄河水患,让黄河安澜是从古至今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为了讲好黄河故事,继承和发扬黄河治理文化,我们必须阐明黄河治理文化的精神内涵,明确黄河治理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价值,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黄河治理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黄河治理中体现的先进精神,这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人民群众凝聚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山西位于黄河中游地带,黄河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这对山西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十分有利。本文通过介绍山西黄河文化旅游资源,分析山西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发展的意义,并提出了山西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发展的策略。山西黄河文化旅游资源简述  相似文献   

12.
<正>法者,治之端也。黄河的岁岁安澜离不开法治护航,沿黄人民群众的福祉也需要法治保护。2023年4月1日,《黄河保护法》正式实施!九曲黄河,奔腾向前。随着《黄河保护法》的施行,古老的黄河正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开启中华民族治理黄河史上的新篇章。梁山黄河河务局扛牢责任、使命在肩,精心谋划、多措并举,  相似文献   

13.
<正>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灿烂丰富的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因此,对黄河非遗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和弘扬是新时代的使命担当。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场所,具有公益性质,是为社会公众进行信息资源保存和传播的主要机构。本文分析弘扬与发展黄河文化的意义,提出图书馆可从加强新媒体宣传、举办公益讲座、改善馆藏环境、完善机制建设4个途径弘扬与发展黄河文化。  相似文献   

14.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挟带大量泥沙,使黄河下游经常发生淤塞。明末顾一柔在他所著的《山居赘论》中谈到:“大河之流,自汉至今,迁移变异,不可胜纪。至孟津以西则禹迹具存,以海为壑则千古不易也。自孟津以东,由北道以趋于海,则渲、滑其必出之途;由南道以趋于海,则曹、单其必经之地。……要以北不出漳、卫,南不出长、淮,中间数百千里,皆其纵横糜烂之区矣。”道出了黄河易泛,河道易变的特性。但黄河河道在金代以前,皆由东流或北流入海。而入金以来,开始南流夺谁入海,开辟了黄河最南的河道,这在黄河变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金代…  相似文献   

15.
<正>最近,随着北方气温持续走低,黄河内蒙古河段流凌密度持续增加,黄河进入封河关键期。回顾这一年,模型黄河在黄河凌汛期为决策者调整防洪防凌部署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2023年3月,郑州模型黄河试验基地开展万家寨水库冰凌模型试验;5月,开展黄河下游小浪底至陶城铺河段洪水预演实体模型试验,对河势变化及可能发生的险情进行科学预测,彰显模型黄河在幸福河建设中的硬核力量。  相似文献   

16.
<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黄河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标志性的文化符号。新时代,传承与弘扬黄河文化对于传播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郑州市处于黄河流域的重要位置,且郑州市正致力于打造国家黄河文化主地标城市。因此,新时代赋予郑州市传承与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历史使命,郑州市应立足于当地文化特色挖掘黄河文化内涵,创新传承与弘扬传播形式,为新时代建设黄河文化城市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7.
藏族游牧文化包含有科学的生态观念,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积极作用。黄河首曲高寒牧区是我国重要的草原生态系统之一,也是黄河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基于多次田野调查的一手资料,以黄河首曲藏族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为研究对象,形成《黄河首曲藏族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研究》一书,全面反映当前黄河首曲藏族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丰富黄河首曲藏族传统文化与生态方面的研究,提出黄河首曲藏区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生态环境对策建议,为黄河首曲藏区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献计献策。自序进一步概括性强调了藏族传统文化对黄河首曲生态保护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是建设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客观要求,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基础与精神动力。本文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着力分析当前保护传承黄河文化过程中的困境与挑战,提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路径,为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黄河文化博大精深,滋养丰盈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从地理位置来看,陕西地处黄河流域的中部,这里文化资源数量丰富、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在黄河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鉴于此,文章探讨陕西黄河文化的优势、现状与路径,深挖黄河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讲好陕西“黄河故事”,更好延续黄河历史文脉。  相似文献   

20.
<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蕴含着中华千古文明史。黄河文化是人类在治理、开发和保护黄河实践中形成的基本精神与价值理念。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所谓根,是指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文化;所谓魂,是说中华文明的基本内核、价值观和黄河文化一脉相承。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省(区),横贯我国西中东三大地域。作为黄河流域的中心腹地、黄河中下游的交界处,郑州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