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中国文学童话的产生。中国文学童话创作始于19世纪20年代。本世纪初开始的外国童话译介启动了中国文学童话的产生进程。“五·四”运动前,此进程较为缓慢,童话理论研究方面有所进展。“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兴起,带动儿童观、教育观、儿童文学观的转变,间接或直接促成了中国文学童话的诞生。以叶圣陶的创作为标志,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文学童话,开始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五·四”运动到现在整整六十年了。它既是一个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爱国运动,又是一个划时代的新文化运动。它揭开了我国文学史上新的一页。我们在纪念这个伟大的新文化运动的同时,不能不想到的是五四时期的民间文学工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五·四”时期作家的文学活动及主张 ,并认为新浪漫主义文学从兴到衰的历史过程已成为新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一周恩来同志从青年时代起,“就献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 (《周恩来总理生平大事记·前言》以下简称《大事记》是“五·四”青年运动的领袖之一。在他的青年时代诗作中,字字闪烁着革命青年的锋芒,句句显露着“五·四”精神的光华;内容博大渊深,感情强烈豪放,表达了“五·四”青年的革命思想,展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博大胸襟。本文试就其青年时代诗作的革命思想与精湛艺术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诺贝尔文学奖女得主作品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文学遗赠,1901年开始颁奖至今,一个由90人构建的“诺贝尔文学大家族”赫然屹立,光耀夺目。这个文学大家族里有八位女作家,他们是西尔玛·拉格洛夫(Selma Lagerl f。获奖年1909)、格拉齐亚·黛莱达(Grazia Deledda.1926年)、西格里德·温茜特(Sigrid undset.1928年)、赛珍珠(泼尔·西登屈里克 Pearls.Buck.1938年)、加夫列拉·密丝特拉儿(Gabriela Mistral.1945年)、奈莉·沙克丝(Nelly Sachs.1966年)、纳丁·戈迪默(Nadine Gordimer.1991年)、托妮·莫里森(ToniMonson.1993年)。 诺贝尔文学大家族里女性成员的创造史,可以被  相似文献   

6.
<正> 秦汉时期的官吏依制享有定期或不定期的休假,当时称为休沐或告宁。本文试对这一问题略作考述。 一、休 沐 休沐即官吏定期休假,官吏一般利用休假日洗沐,故称休沐或洗沐。《汉书·霍光传》:“光时休沐出”,王先谦《汉书补注》引《通鉴》胡注云:“汉制中朝官五日一下里舍休沐。”又《初学记》二十引《汉律》曰:“吏五日得一下沐。”由此可见,秦汉时期的官吏,无论职位高低,每五日休息一天已成定制。 除五日一体的例假外,还有节假,一般夏至、冬至日休假。《汉书·薛宣传》:“及日至休吏,贼曹掾张扶独不肯休,坐曹治事。”颜师古注曰:“冬夏至之日  相似文献   

7.
近岁缘工作之故,时检《辞源》(新版),有所疑则笔录之,久亦盈囊.今辑出数条,略加董理,以就正于大方,不敢日必是,故名之曰“疑误”云尔。一、释义之误[郢都]春秋楚都.1、楚文王十年自丹阳迁此.至昭王十年,吴师入郢,楚迁都于鄀。故址在今湖北江陵西北。参阅《水经注·沔水》.2、楚文王迁郢,后九世平王立别宫,亦称郢。故址在江陵东北。参阅《资治通鉴·三·周赧王十六年》.案:“郢都”有二义。一义为专名,即《辞源》所云之“春秋楚都”。此郢亦被称为“纪郢”(见《史记·楚世家》)、“南郢”(见《越绝书·吴内传第四》、《新序·卷四》)、“哉郢”(见安徽寿县出土之。“鄂君启节”、湖北  相似文献   

8.
鲁迅思想应分为早期、“五·四”时期和后期三个阶段 ,但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将其分前期和后期。此种观点滥觞于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特定的观照视角 ,使瞿秋白忽略了鲁迅思想从早期到“五·四”时期的重要转折 ,也使他轻忽了鲁迅“五·四”文化批判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圆点前为期数 ,圆点后为页码 )文学·文化·艺术·语言现实主义 :从欧洲到中国肖 鹰 (1·3)90年代中国文学 :自我认同的尴尬与出路刘俐俐 (1·10 )周作人散文研究述评安文军 (1·14)“诗界革命”创作中的“新名词”及其对古典 诗歌创作的影响李开军 (1·18)《西游记》作者和主旨再探张 燕 胡义成 (1·2 1)批评之四维 ———大众文化批评的原则许文郁 (1·2 6 )对商琦《拟夏王圭溪山清远图》的考察与鉴赏梁晓玲 (1·30 )《边城》 :两种文化景观中的人生形式王俊峰 (2·82 )南社作家王钟麒的小说戏剧理论和创作颜廷亮 赵淑妍 (2·85 )…  相似文献   

10.
一茅盾作为文学研究会的一个主要成员,他早期(一九一九年至一九二四年)对文学的基本主张是与这个文学团体所揭示的“为人生”的宗旨相一致的。他认为,文学的根本目的不仅要“表现人生”,而且还要进一步“指导人生”。由此出发,他对外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以直面社会人生,“对现实抱批判的态度”的写实主义(也即批判现实主义)为主。但是,他在同一时期内(主要是一九二○年),也就是他尚未接触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与深入了解无产阶级文学以前,又曾一度提倡新浪漫主义。茅盾早期所提倡的新浪漫主义,以罗曼·罗兰、法朗士、巴比塞等法国作家为作表,具有社会主义思想色彩的新理想主义文学为重点。但他也按一般的说法,将十九世纪末戏剧中出现的反抗自然主义的象征主义运动称之为新浪漫主  相似文献   

11.
类诗与类曲·阴山文化研究”论词体特征在金元时期的膻变—………·赵维江(2,29)论隋至清北狄裔族的地位及其 论诗歌自律和主观选择对韩愈“以文为诗”历史贡献………………………杨东晨 杨建国(l,61)的》响””””’”……’·’………………………赵彩娟(3,22)_、;___。I-I,,。__.J-。、,。n。、韩愈之后第一人包头方言中的儿化现象………………………沈文玉(388),。一,。。。___.——论欧阳修对韩愈及古文运动的论秦汉时期内蒙古地区的民族一—一’一 一 一’-’承继与传扬………………………………… 李秀m(3,26)与文…  相似文献   

12.
<正> 秦汉以后,中国有四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即:十六国北朝,唐末五代,金、元阶段,满清时期。在此期间,社会风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格局,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盛行的戏谑风气促进了俳谐文学的发展。中国很早就进入了阶级社会,从商周到秦汉,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严肃。“君臣无戏言”成为统治阶级的行为准则,君主必须具备的一种美德就是“不好戏弄”(《国语·晋语》8)。历代汉族王朝固然不乏滑稽诙谐之士,但少  相似文献   

13.
1947年4月23日至5月五日,内蒙古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在王爷庙(乌兰浩特)举行,会议选举产生了以乌兰夫同志为主席的内蒙古自治政府,以此为标志,内蒙古民族解放运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胜利,在我国建立了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它标志着旧中国的民族压迫制度在内蒙古终结,开创了内蒙古历史的新纪元。史称“五·一”大会。适逢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回顾这段历史,总结“五·一”大会的基本经验,对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开创内蒙古历史的新篇章”意义重大。从本质上讲,“五·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发展大体上可分为四个时期:19世纪40—80年代,是中国近代民主思想萌生时期;80-90年代中后期,是近代民主思想初步发展时期;90年代末至 20世纪初,是近代民主思想发展、成熟和广泛传播时期;辛亥革命以后,是近代民主思想深入发展时期。这四个时期是“五·四”运动前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15.
《金瓶梅词话》是中国著名的古典长篇白话小说,也是一部最具争论性的小说。自诞生以来,眨之者诋为“市诨之极秽者”(明李日华·昧水轩日记),“当急投秦火”(明薛冈·天爵堂笔余);赞之者誉为“伟大的写实小说”(郑振铎·谈金瓶梅词话),“同时说部,无以上之”(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其实,除去书中一些不文的性事描写,《金瓶梅  相似文献   

16.
应璩诗论略     
应璩(190——252),字休琏,汝南(今河南省汝南县东南)人。其祖应奉,字世叔,“才敏,善讽诵”,世称“应世叔读书,五行俱下”(《三国志·魏志》卷二十一《王卫二刘傅传》裴注引华峤《后汉书》,“后”字原脱,据《隋书·经籍志》补);从父应劭,字仲瑗,博学多识,撰有《风俗通》、《汉书集解》等书,为世推重;其兄应(王易)(?——217),字德琏,“学优以得文”(《文心雕龙·才略》),建安七子之一;其子应贞(?——269),字吉甫,“善谈论,以才学称”(《晋书·文苑传》);汝南应氏,真可谓“世济文雅”(张溥《应德琏·休琏集题辞》)了。关于应璩的生平,本传(附见于《魏志·王粲传》下)极为简略,但从裴松之所引《文章叙录》中,我们可得一梗概:  相似文献   

17.
学界一般以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为标志,把“五·四”运动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即前一阶段是以学生为主力军的各类知识分子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后一阶段是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的包括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而六月三日则被作为这两个阶段的分界日。笔者对划分的标志没有异议,但对六月三日作为“五·四”运动后一阶段的起点觉得不够准确。理由是: 首先,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不是六月三日而是六月五日。史料记载,六月三日乃至四日,国内工人并无政治罢工的举动和有组织的政治斗争。工人阶级的政治罢工开始于六月五日,即上海日资内外棉第三、四、五纱厂和口华纱厂、上海纱厂等处的工人罢工。以后罢工运动才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18.
1946年4月3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互派7名代表,在承德就抗战胜利后内蒙古自治运动的方向、路线、政策等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举行了会谈并形成了《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的主要决议》。这是党在解放战争初期,根据全国的政治、军事形势,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原理,以民族区域自治为指导方针,成功地解决内蒙古东西部自治运动统一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史称“四·三”会议。适逢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研究“四·三”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进而正确评价“四·三”会议的历史功绩,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在齐梁文坛上,任昉曾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当时人看来,他的成就并不亚于谢朓、沈约,所谓“沈诗任笔”(《诗品》)或“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文章”(《梁书·沈约传》),是当时人普遍的看法。梁简文帝萧纲在给湘东王(元帝萧绎)的信中曾称:“至如近世谢朓、沈约之诗,任昉、陆倕之笔,斯实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梁书·文学·庾肩吾传》)。即使在北朝,人们也认为他是梁代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如北魏济阴王元晖业说:“江左文人,宋有颜延之、谢灵运,梁有沈约、任昉,我(温)子升足以陵颜轹谢,含任吐沈”(《魏书·文苑·温子升传》)。所以北齐文人邢劭和魏收,一个爱慕沈约,一个  相似文献   

20.
龙州青年刘浪,是大革命时期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学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了题为《囚心》的新诗。全诗六段五十四行。一九二八年出狱后将这首署名“浪人”的诗寄给鲁迅。不久,全诗发表在当时由鲁迅主编的《语丝》杂志第四卷第四十九期上(1928年12月17日出版),并给作者寄了约五、六元稿费和一本《语丝》杂志。《囚心》一诗无情地暴露了在那“铸造冷酷人生的艺宫”、“扼窒生命巨流的荆丛”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