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江苏省江阴县是全国闻名的土布产区。据1954年的调查,全县手工织布业共开动各式织布机28,548台,全年出产“改良土布”(洋纱、手织、规格与电机织布无甚差别)2,480,667匹,小土布(洋经、土纬,阔8时、长4—5丈)146,982匹。以每人每年—套衣服计算,江阴土布足可解决一千万人的穿衣需要。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特别是在棉织工业中,江阴土布占有重要地位。手工织布业在江阴本地尤其占有重要地位,因为田少人多的关系,织布收入一向是江阴人民仅次于农业收入的一项主要生活来源。1954年手工织布业专业和兼业的从业人员共达36,757人,估计依靠织布来维持生活和辅助生活的人口总数在10万  相似文献   

2.
冀中定县农村手工业的经营方式,为中国近代手工业生产的变化提供了重要例证。其中绝大多数是以全部自家劳动或以自家劳动为主兼雇临时工的家庭手工业,也有少量农家合作经营的家庭手工业、走街串巷式的流动手工业和商人雇主制的家庭手工业,还有手工作坊经营;在社会分工方面,既保留了传统方式,也产生了进步因素,反映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手工业生产横向的多元并存和纵向的进步演化。值得注意的是,农民最重要的手工业——土布业所采取的经营方式仍是传统的家庭制,没有采取高阳等织布区的商人雇主制,这是颇为费解的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3.
包买制作为一种生产组织形式,直到近代才在我国手工业中广泛存在,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组织形式。高阳手织布区包买制的兴起,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小布生产转入洋布生产过渡期;二是撒机制的兴起。包买制的兴起与机纱和铁轮机的内力推进、商人资本和商会团体等外力的推动密切相关,市场需求状况关乎包买制的兴衰成败,包买制的几起几落与政治局势、国内外需求以及包买制的自身特点都有关。  相似文献   

4.
一、江苏资本主义经济在几个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变化1912年到1937年的26年间,江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不同时期.①1912—1920年辛亥革命后.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德、法、俄各国其时忙于欧战,输入中国的货物急剧减少,反而需要中国供给食品及用品,这使以轻工业为主的江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了发展的良机.首先得益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而这一时期的缫丝业因国际生丝市场衰退,我国生丝出口量剧减,处于不景气状态.②1921—1926年,西方各国的战后恢复期,暂时仍无力东顾.而日本却乘大战之机在我国扩张自己的势力,积聚了足够的经济实  相似文献   

5.
解放后,江阴手工织布业发生了根本的变革,这种变革是与整个中国让会政治经济的根本变革相联系的。人民政权建立的直接后果是劳动人民翻身作主,扬眉吐气,而剥削者则有所忌惮。解放前原来是主宰织者命运,长期骑在织者头上的剥削者,解放后除一部分畏罪逃亡外,有罪恶有民愤的都受到了群众的斗争,进行放纱剥削的地主、富农、高利贷者,根本就不敢出来公开活动,继续开业的纱布商、颜料商等等,至少在态度上就不得不比以前规矩得多,解放前司空见惯的公然对织者讹骗的事例,解放后已经大大地减少了。人民政权建立的进一步的后果是在广大农村进行了土改。经过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经济、限制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一些学者对中国近代乡村织布业给予积极评价,甚至认为乡村工业是一种可以替代城市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并且可以替代城市大工业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而本文认为,近代中国乡村织布业的繁荣具有历史过渡性,它与城市棉纺织机器大工业的"一荣俱荣"是传统耕织结合自然经济分解过程的一个阶段。从长期来看,同城市大工业比较,其生产效率的劣势是明显的,它的衰落不可避免。城市大工业的优势会至少一直延续到刘易斯拐点出现为止。  相似文献   

7.
随着1860年天津口岸开埠通商,在对外贸易与近代工业化发展的刺激下,华北地区的传统手工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手工纺纱业逐步走向衰落,而手工织布业由此而兴盛起来;部分手工业如地毯业、草帽辫、花边和发网等因出口贸易的发展而兴起。  相似文献   

8.
一、十年改革成绩显著长岛县位于渤海海峡与黄海交汇处.县境水域宽阔,适合人工养殖的浅海区近六万亩.海峡是众多鱼类回游必经之路,海洋捕捞业得天独厚.海中贝类藻类等资源也很丰富.全县经济历来以渔业为主.但解放前渔农业倍受摧残,工商业更难发展,1949年全县工农(渔)业总产值仅有250万元.建国后,在恢复发展生产的同时,对生产资料进行了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捕捞业、养殖业和工业、农业、商业的发展.到1978年,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国农村大地正酝酿一次深刻的变化,即由家庭企业化逐渐向村级经济联合体转变.这一变化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如何认识这个变化,怎样引导其转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想就此谈些个人的浅见.一、对农村家庭企业化的简要评价80年代初期,我国农村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成为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在发展商品经济中,家家搞生产,户户搞经营,这些以家庭为单位,以企业面貌出现的生产组织,可称为农村家庭微型企业.农村家庭企业既有专业性的家庭农业企业,也有兼业的家庭农业企业;既包括种植业企业,也包括家庭饲养业、手工业、渔业等各类企业.各种类型的农村家庭企业构成了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主要形式,这就是农村家庭企业化.农村家庭企业化的出现,同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相适应的.首先,它适应农村多层次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在我国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主要是依靠手工和畜力,手工劳动占很大比重,只有少部分地区初步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其次,它适应农业生产分  相似文献   

10.
《备荒通论》是人们常常引用的资料,因为它比较具体地记载了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中国江南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状况。但它的作者是谁?解放前和解放后大都说是章谦。其实,不是章谦而是章谦存。这在魏源编次的《皇朝经世文编》的不同版本中有直接证据,而在其它的一些书中也有旁证。解放前和解放后在哪些书中把《备荒通论》的作者误写为章谦呢?略举一二如下:  相似文献   

11.
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英  肖德仁 《理论界》2005,(2):182-183
影响农民增收缓慢的主要因素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因此,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治本之策。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单一粮食生产”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在我国,虽然有些地区的农村经济搞起了多种经营和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但就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经济仍然是“单一粮食生产”,这种经济结构格局没有根本上的改变。而这种“单一粮食生产”由于土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使得多投入而不能多产出,导致农民收入不能增加,甚至减少。第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停滞,城镇化滞后。从较发…  相似文献   

12.
1897年设立的中国通商银行标志着中国近代银行业的产生.辛亥革命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国银行业进入了发展时期,这种发展首先表现在银行数量增加和资本额扩大.从银行家数看,1925年发展到141家,较1911年原有的12家增加10倍多.这一时期,1920年以前银行家数平均年增加率为13.6%,1920年以后,年增加率略有降低,但仍维持在8.9%.同时,增设了上海、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就地兼业转移曾由于其转移成本偏低,吸纳了千百万贫困农民,极大程度地推动了乡村工业与小城镇的发展。目前,在农民工已逐渐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主体、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就地兼业转移的作用?笔者认为:大规模流动人口进城就业并逐步迁徙定居,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但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靠发展大中城市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不现实,就地兼业转移将仍然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农村养老模式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1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同时,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推广和深入,老年人口比重不断提高,而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由解放前的35岁增长到现在的近70岁),又加快了人口的老龄化。据1990年的人口普查,我国农村现有60岁以上老人7285万,占农村人口总数的8.2%,并且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城市人口的老龄化速度比农村还要快一些,预计到本世纪末,我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  相似文献   

15.
从1953年江阴手织业资本主义自发势力泛滥时期的情况,可以此较清楚地看到,由于各个织者所处经济条件的差异,事实上他们对于同一价值规律自发调节作用的反应,是十分不一致的。兹先考察散机户之间的差异。散机户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织布机有种类(腰子、手拉、铁木)的不同,新旧的不同,铁木机之中二号机与三号机的不同,竹扣与钢扣的不同,织布劳动有强弱高下的不同,家庭经济情况、织布资金的贫富、多寡的不同。散机户这些经济条件的差异、特別是布机和织布资金的差异,在1953年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盲目泛滥时期,突出地反映出价值规律自发调节作用对他们带来的不同后果。  相似文献   

16.
所谓游牧业,是指采用原始方法,利用简单工具,依靠自然因素而进行的一种畜牧业生产。它与现代工厂化养畜业,甚至一般舍饲养畜业相比,不但流动性大,周转慢,生产效率低,而且从事这种生产劳动的牧民,生活是十分艰苦的。因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而言,游牧业必然要不断地被改造,甚至最后被淘汰。但是在我国,特别是就新疆的现实情况来说,由于游牧业是利用天然草原游动放牧的,投入人工少而所得甚多。由于  相似文献   

17.
我国手工棉纺织业为什么长期停留在家庭手工业阶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纺织业是较早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行业之一。十七世纪,英国毛织业中就出现了放纱的包买商;十八世纪后期,日本棉织业中也有了商人放机收布。我国自明代起,棉布即逐步取代麻、丝,成为人民最重要的衣被材料;清中叶,已有每年约三亿匹(按标准土布每匹3.633方码计)商品布的广大市场,并出口国外。但是,它基本上停留在农民家庭手工业生产方式,二十世纪初,有了机制棉纱以后,才出现放纱收布和放机收布的包买商,1930年以后才推广。  相似文献   

18.
张秋实 《江汉论坛》2003,1(8):57-58
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翻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1辑《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第80页页脚第3条注释认为,1922年4月是瞿秋白与张太雷一起陪同达林到广州的。根据对有关资料和文献的分析,这条注释可能有误。瞿秋白当时正以北京《晨报》记者身份在莫斯科采访调查,并没有回过国。这条注释的说法来自达林的《中国回忆录(1921—1927)》,而回忆录显然出现了记忆误差。  相似文献   

19.
乡镇工业是我国近十多年来迅速崛起的一支新兴工业力量,它对于改变农村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加速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进一步发展乡镇工业.也是走有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但是,要使乡镇工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就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它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非生态化问题。乡镇工业发展中的非生态化问题.是指在乡镇工业发展进程中,由于其规划和安排忽视自然生态规律的要求,其生产行为引起环境质量恶化和生态系统失调的问题。乡镇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不合理地开…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实行了以家庭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责任制,为农业生产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二、三产业的迅速崛起,给农村劳力结构和经济构成带来了深刻地变化。面对这变化了的新形势,如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我们认为,在城郊地区,兴办农业企业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程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