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著名的太平天国问题研究者柯文南博士所著的《太平造反:李秀成亲供》已于1977年由剑桥大学出版。 作者曾于去年参加南京举行的太平天国史讨论会,今年又来进行学术访问。 柯文南先生曾把他所获的忠王李秀成的宝剑赠  相似文献   

2.
一个多年争论的问题太平天国曾否开过“女科”事,是太平天国史上一个多年争论的问题。一九六一年出版的商衍鎏《太平天国科举考试纪略》、一九六三年出版的郦纯《太平天国制度初探》(增订本)两书,对该问题都着重研究。最近徐川一、周也夫撰文《太平天国‘曾开过女科’吗? 》,又提出与新版《辞海》编者商榷。我回顾对这问题四十年探索的经过。最初误信汪堃《盾鼻随闻录》和沈懋良《江南春梦庵笔记》两书,把他们捏加的部份,写在《太平天国史稿》上。到一九五一年,我考出这两部书的问题,在《太平天国史料里的第一部伪书——〈江南春梦庵笔记〉考伪》一文里提出看法: “《盾鼻随闻录》所记太平天国开女科举及女状元榜眼探花姓名一事,是十分可疑的,大概就是汪堃捏造的”,《江南春梦庵笔记》更是“进一步虚上加虚,假中更假”。商衍鎏先生自述他的论证是从我这一个看法“再作进一步的分析”得来的。我读郦纯先生的论证,知他也是从我这个看法来的。但是,我本人在两年后,因看到新史料对这个看法已有改变。  相似文献   

3.
郭存孝同志的“太平天国望王黃文安后裔口碑考”一文(《学术月刊》1960年第9期),提供了一些真实的口碑資料,对太平天国史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里,对这些史料的考釋,我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見,請郭同志和其他同志指正。一、黄文安到南京后总理鑄钱,并不“带兵”。口碑說,黄文安“跟随天王洪秀全来到南京,当了叫佐将的官”。郭文考釋道:“黄文安进南京后,当于不久做了带兵的‘佐将’。”这种臆测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黃文安于太平天国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我們了解到南京老虎桥住着一位八十三岁高龄的太平天国后裔,連忙去查訪,可惜老人与世长辞了,否则我們从他口中要搶救出不少太平天国史实口碑。經了解这位老人叫黄朋生,他是太平天国望王黄文安的儿子。 黃朋生虽然死了,但是在他生前終算被南京博物院搶救了一段很有价值的口碑。据黄朋生說:其父黄文安是广西郁林州博白县蘆花村人。黄文安参加了太平天国的金田起义,后来跟随天王洪秀全来到南京,当了叫佐将的官。  相似文献   

5.
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起义,从广西开始,波及大半个中国,震撼了清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太平天国起义后,在南京建立政权,维持十四年的政权,其政权的重要制度——职官的设置和具体情况,最早有清政府的御用文人张德坚的《贼情汇纂》,较系统地记述了太平天国前期职官的设置、官爵名称、人员的情况等。后来治太平天国史者一直是将其作为重要的史料。20世纪30年代以来经过太平天国史研究泰斗罗尔纲先生等几代学者的努力,先后出版的专著有郦纯的《太平天国制度初探》、简又文的《太平天国典制通考》等,此外,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萧一山的《清代  相似文献   

6.
简又文在他的巨著《太平天国全史》和《太平天国典制通考》的导论中,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和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理论提出尖锐的批评,他说:“我遍寻一切可能有的史料,找不到太平天国内有任何资产的或无产的阶级性质或意识之存在。不知他们究竟如何能断定这(按:指太平天国)是‘阶级斗争’?”“岂以其太平军兵员多农民出身,遂称之为农民革命乎?然攻灭太平军之反革命的湘军兵员又何尝不是湘乡一带之农民?分明是农民打农民也。何况韦昌辉、石达开、胡以晃等辈皆当时的特大地主乎?”“又如他们的思想和建设仍是传统的封建的,不过以封建代封建罢。这又奚能说他们是‘反封建’?”简又文研究太平天国史半个世纪,把他这些观点不断发挥和宣传,至今仍有颇大影响,值得讨论和辩释。  相似文献   

7.
太平天国北伐战略目标新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对太平天国北伐的战略目标,有攻打北京和攻打天津之说。攻打北京说以《清史稿·洪秀全传》中“师行间道,疾趋燕都,无贪攻城夺地糜时日。”为据;攻打天津说以李开芳供词中“洪逆在广西,便欲到南京,到南京意欲不动,打发我们过黄河,到天津扎住。”为凭,各道各是,难下结论。笔者据最近新发现的一份档案史料,对太平天国北伐的战略目标,作如下考察分析,以供同志们参考和讨论。这份档案史料的主要内容是:  相似文献   

8.
林启容是太平天国优秀将领之一。他踞守九江达六年之久,与清军展开了数以百计的规模较大的激烈战斗,牵制了敌军主力并给以重创,在扭转太平军西征军的被动局面、屏障天京等方面,建立了丰功伟绩。 林启容是广西人,一八二○年出生。当洪秀全所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兴起时,他就积极参加了太平军,一直随军战斗,英勇杀敌。太平军夺取南京后,林启容于一八五三年四月始授土官正将军,接着于五月又擢任殿右八指挥。  相似文献   

9.
继去年在南京举行太平天国建都天京130周年学术讨论会后,由于省市委领导的关怀,各兄弟单位的支持,以及各地史学界专家学者们的督促,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省历史学会、南京大学历史系、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历史学会和南京市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等六个单位联合发起,组成了南京太平天国史学会筹备委员会。经过整整一年的酝酿和筹备,南京太平天国史学会正式成立了。一九八四年五月十一日,南京太平天国史学会成立大会在瞻园隆重开幕。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0.
僧格林沁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曾先后参加过镇压太平天国北伐军和捻军及抵抗英法联军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然而关于这位历史人物,其生年却不得而知,汉文史料未见记载,满文、蒙文史料又尚未发掘。最近,吉林大学政治学系佟佳江撰文提到,内蒙古自治区科左后旗政协副主席泉山同志,根据民间流传的僧王属羊及十五岁当王爷的传说,结合文献记载,考证出僧格林沁生于嘉庆十六年,即一八一一年。他还考证出清代史料记载的僧格林沁生父名为毕启实属音误,应为布和德力格尔。  相似文献   

11.
《起事来历真传》是至今流传下来的太平天国作家所写的唯一的一篇小说作品.在封面上刊有“太平天国三年新刊”字样,可知写成于清咸丰三年(1853),亦即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天京)这一年.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阿英先生曾见到过这篇小说的一个孤抄本,他当即写了一篇介绍文章,连同小说原文公布于世,并指出这是有关太平天国的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献.这篇小说今见于他所著的《小说二谈》中,至于其原抄本已不知下落.  相似文献   

12.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领袖,他的历史功绩是可以肯定的。但是,洪秀全在太平天国革命中也犯了不少错误,对于太平天国的失败,负有重大的责任。本文对他所犯的错误,作一浅论。太平天国初期,洪秀全利用宗教组织群众、号召群众,对太平天国革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太平天国革命不断发展。然而定都天京后,情况就起了变化。本来打下南京后,形势极为有利。太平军“既众且整”、“直望无际”。清军则是“望之夺气”。(汪士锋《乙丙日记》卷一)但洪秀全一进入南京城,就“直入两江总督衙门,以为天王府,改南京为天京,正式于此建…  相似文献   

13.
论石达开     
对于太平天国历史人物的评价,一百多年来,史料记载繁多,诛誉各有不同。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经过我国史学科学工作者,对史料大量辑录、考订、发掘和整理,取得很大成就,丰富了史学宝库,为研究太平天国史作出重大贡献。这里,我想从所接触到的一些史料,来探讨一下对石达开的看法。自从一八六三年石达开在四川大渡河败死以后,对他的记载就很多,评论也各有不同。清代官书、奏稿,诬太平军为“粤匪”,指  相似文献   

14.
李文彩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彩是太平天国时期壮族起义的英雄人物,在所见近人撰述的太平天国史中还没有提及。年前与广西民族学院、广西博物馆、玉林师范的同志们谈过这事。我曾据当时人苏凤文写的《平桂纪略》考出李文彩在太平天国庚申十年(1860年)前的活动,据《平黔纪略》考出他在庚申十年后的活动,并据清朝四川总督骆秉章《攻克发逆坚巢疏》考出他在四川的活动。由于史料太缺,只勾稽出一个轮廓。李文彩的历史,有待于广西同志们的发掘。这篇极为粗略的小传,不过是表示一种抛砖引玉的希望罢了。  相似文献   

15.
清代的南京诗人金和(1818—1885)经历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他出于封建偏见,对农民革命抱着敌对的态度,曾阴谋与清军里应外合,事泄几乎被杀。他的诗长于叙事,收入《秋蟪吟馆诗钞》中的,类多抵毁太平天国之作,如《原盗》《痛定篇》《江宁死事诗十四首》等。  相似文献   

16.
近代文献对钱江有大量记载 ,其中在记述他与太平天国关系的问题上互相矛盾 :一说他曾入江北清军雷以幕府 ,为之策划“厘捐”以济军需 ,对抗太平军 ,是“厘捐”制度的始作俑者 ;一说相反 ,称他是洪秀全的高级军师 ,在武昌为洪秀全策划了进攻并建都南京的战略。罗尔纲曾因此撰《钱江考》予以考证 ,否定了后说 ,但所据史料不充分 ,问题未根本解决 ,迄今异议仍存。本文运用在太谷学派遗书中发现的新史料 ,考证太平军占领武昌之前到建都南京之后 ,钱江在扬州与张积中、李龙川、雷以均有直接交往 ,补充并纠正了《钱江考》论据的缺失和部分判断的失误。钱江确是“厘捐”的策划者 ,而未加入太平军。  相似文献   

17.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位于南京夫子庙西侧,是一座馆园合壁的博物馆馆址瞻园是南京地区仅存的一组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典园林建筑群,与上海豫园苏州拙政园等并称“江南五大名园”。初为明中山王徐达府邸之“西圃”入清为江宁布政使衙署。乾隆皇帝南巡时曾驻跸于此.御题“瞻园”匾额太平天国时期曾为东王府、夏官副丞相赖汉英衙署和幼西王府。民国改元这里又成为江苏省省长公署、国民政府内政部等机构所在地。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自1950年12月开始筹建。1956年10月1日由国家化部批准成立,是全国惟一的太平天国史专题博物馆。馆内设:办公室、究…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太平天国起义140周年,值此之际,对建国以来40年太平天国史研究进行回顾,总结经验教训,思考未来,是很有意义的.一、四十年来太平天国史研究的回顾太平天国史的研究在解放以前早已开始了.最先重视太史研究的是孙中山先生,八十多年前,他在为刘成禹撰写的《太平天国战史》所写的序言中,一反封建统治者长期诬蔑太平天国的不实之词,充分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正义性.以后他在不少著作中,又不断总结太平天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在孙中山先生的号召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罗尔纲.简又文、萧一山、谢兴尧、程演生、王重民、向达  相似文献   

19.
著名历史学家、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人。1925年考入上海浦东中学高中特另班,1923年就读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1930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中文系,后在北京大学文科研究年、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曾兼任广西通志馆编纂太平天国史料工作,并负责太平天国纪念馆筹建。任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1954年调入近代史研究所工作,为一级研究员。先后完成并出版学术专著40多种,发表论文400多篇,研究涉及太平天国各个领域,重要著作有:《太平天国史纲》、《湘军兵志》、《李秀成自述原稿注》、《绿营兵志》、《晚清兵志》、《水浒传原本和著者研究》、《金石萃编校补》、《太平天国史论文集》、(十集)、《太平天国史》等,观点独到,史料翔实,对太平天国研究起到开拓与奠基的作用,在史学界有重大影响。其治学方法是:“断不盲从,断不轻信,去伪存真,实事求是。”著名史学家刘大年先生评价《太平天国》时说:“它不止在著名的研究工作中是带总结性的,在新中国的太平天国史研究中也可以认为是带总结性的。”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一九五二年一月,南京堂子街发现了太平天国壁画。那些壁画最特删的地方是有许多画面非有人物不可的地方都不绘人物。例如有一壁山水画,江上正行驶着几只帆船,但船上却空无一人。行驶着的帆船断不可能没有人驾驶。又有一壁绘太平天国江上防守圜,江岸上有一座作瞭望和指挥用的五尺高的望楼,望楼下江面排着一列太平天国战船。在望楼台上、在战船上都必须有防守的太平军,但画面上只有旗帜高扬,而却没有一个人。这一种独特的作风,在中国画史上,是不合常规的。我们根据那一个曾居住过天京(太平天国的首都,今南京)的涤浮道人在清咸丰六年(即太平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