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6年初,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最新公布了《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文章论述了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出台的背景、意义、内涵、决策过程及出台的时机,提出贯彻落实《决定》精神需要做好的几个方面工作,包括依法组织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生育服务管理制度、加强妇幼健康计划生育服务、做好政策衔接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帮扶、加强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夯实基层基础、加强生育保障.我国的人口国情决定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今后的人口计生工作应该转向调控总量、提升素质、优化结构、合理分布、注重服务家庭,政府、社会和公民多元共治.  相似文献   

2.
黄匡时 《人口学刊》2015,37(4):5-11
如果生育控制政策会导致出生性别比升高,那么"单独两孩"等生育调整政策必然会对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势头产生缓解效应。为了检验这一假设,本研究采用2014年各省(区、市)的最新数据来探讨单独两孩政策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结果发现,单独两孩政策对一胎出生性别比有缓解作用,但对二胎出生性别比可能存在恶化的效应。因为单独两孩政策实际上给了有男孩偏好的单独夫妇一次选择性生育的机会,客观上恶化了二孩出生性别比。因此,治理出生性别比的关键在于改变男孩生育偏好的生育文化。  相似文献   

3.
刘爽  朱宇  郑澜 《人口研究》2016,(6):99-110
文章基于全球视角,利用联合国等机构发布的人口政策及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数据,阐述国际社会人口调控与政策干预的总体变化趋势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中国计划生育的改革发展进行了思考,发现:近30多年来,在人口增长、生育水平、老龄化、生殖健康/计划生育以及国内乡-城迁移等人口政策的各个领域,全球采取不干预立场的国家数量和比例均在大幅下降,人口干预是世界性的时代潮流.全球超过90%的国家或地区都在践行计划生育,展现出这项实践的普适性、包容性和强大生命力.生殖健康促进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传统计划生育实践.建议中国的计划生育在人口政策等基本概念的区分、整合服务、“外围”政策支撑以及发挥社会组织“实体性”作用等方面推进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多方案预测21世纪我国人口变动趋势的基础上,发现2016年起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对从宏观上减缓老年抚养比的影响要大于减缓老年人口系数的影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2100年的影响将会进一步显现.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虽然会使我国在2030左右提前关闭“人口红利”的机会视窗,但它能减缓21世纪下半叶的总抚养比,从长期看有利于人口均衡发展.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从微观上对增强我国家庭养老功能的影响更大,有利于提高“四二二”家庭结构比例,增强2040年后大批独生子女父母进入高龄时的家庭养老功能,规避与生育政策有关的独生子女不幸死亡和伤残给家庭养老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以往采用宏观汇总数据和微观个案数据研究生育政策调整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在缺少两代人生育史的数据条件下研究"单独"二孩生育政策目标人群总量、结构是非常困难的。本文以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2013年国家卫计委生育意愿调查、2014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和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不同来源的相同队列"单独"、"双非"育龄妇女比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国家统计局2014年和2015年抽样调查数据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在"单独"二孩政策调整前,如果单纯使用2005年和2013年调查数据将高估独生子女比例和"单独"一孩育龄妇女总量。根据2014年、2015年调查数据推断这两年"单独"一孩育龄妇女占全部一孩育龄妇女的比例在10%左右,"单独"二孩政策目标人群在1 500万以内,达到或超过1 500万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2015年"单独"一孩育龄妇女生育二孩总量在50万左右,远远低于国家卫计委200万左右的预期。2015年"双非"一孩育龄妇女占全部一孩育龄妇女的比例为85%左右,全面两孩政策新增目标人群在8 500万左右,达到或超过9 000万的可能性很小。即使没有全面两孩生育政策,2015年非农业"双非"生育二孩也在130万以上,而农业"双非"生育二孩在250万以上。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生委2016年调查数据,对兵团5397位育龄人群进行二孩生育意愿因素分析,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兵团育龄人群的个体特征、社会特征、以及“一孩”特征都对二孩生育意愿产生显著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最终取决于育龄人群二孩生养的预期成本,包括实际成本预期和机会成本预期两个部分,通过完善兵团妇幼保健医疗体系、制定兵团育龄人群生育二孩的激励政策、采取育龄人群分类管理、分类激励等措施,有助于提高兵团育龄人群的二孩生育意愿.  相似文献   

7.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下的中国人口发展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实施背景下,文章运用分家庭类型的分年龄别孩次递进生育率模型测算政策目标群体并根据其再生育意愿和计划完成时间推测新增出生人口,得出生育水平、生育模式,并对未来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十三五期间将累计多出生近2100万人,总人口峰值将推迟到2030年的14.66亿,略大于不调整政策的情况.同时,“全面二孩”生育政策一定程度上放缓了总人口和劳动力人口的减少速度;增加了2035年之后的劳动力供给、减轻了劳动力负担和人口老化程度.但预测结果也显示总人口的减少趋势并没有改变,2030年后我国人口将以平均每年640多万的规模持续减少,到本世纪末人口减少到10.16亿.  相似文献   

8.
陶涛  杨凡  张现苓 《人口研究》2016,(3):90-100
基于2015年底北京市空巢家庭调查数据考察“全面两孩”政策背景下空巢老年人对子女生育二孩的态度,结果表明:空巢老年人的政策知晓率极高,支持、反对和不干涉子女生育二孩的各占约1/3;一旦子女生育二孩,近七成空巢老年人愿意提供物质或劳务支持;养老等功利性目的并非希望子女生育二孩的首要原因,经济负担、健康顾虑和照料匮乏是阻碍子女生育二孩的主要因素.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考察影响因素,与子女关系好、身体健康、有配偶等因素会显著提高老年人对子女生育二孩的支持概率,而养老观念开放、受教育程度高和空巢时间长等因素则会显著降低支持概率.空巢老年人的性别、年龄、经济水平、养老选择等因素对因变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原新 《人口学刊》2016,(5):5-14
我国在全国范围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始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是在经济发展水平长期低迷和人口"爆炸"强烈反差下被迫做出的选择。计划生育政策根据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形势进行动态调整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人口发展规律的要求。全面二孩政策是生育政策调整的延续,终止了紧缩性的生育政策,开启了相对宽松性的生育政策时代,其政策实施的人口效果预期利远大于弊。评判人口均衡发展要遵循人口发展的规律性。全面二孩政策和未来生育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对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我国需要坚持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11.
杨慧 《人口与经济》2017,(4):108-118
由于育龄妇女同时承担人口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双重职责,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生育对女性就业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基于角色冲突理论和帕累托改进理论,运用最新调查数据交叉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生育过程对就业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生育已对四成以上城镇女性就业带来不利影响.比较生育过程对就业各层面的影响机理发现,城镇女性因怀孕而失去工作的比例最高,分娩对收入影响最大,育婴对就业影响最具替代效应.为减少生育对就业的不利影响,建议政府完善生育保障制度,通过财政兜底提升城镇女性就业稳定性与个人收入;发展公共托幼事业,减轻育婴对女性就业带来的冲突.  相似文献   

12.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由“提倡一孩”向全面“提倡两孩”的调整,必然要求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做出相应调整.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调整,应当遵循科学衔接、公平公正、国家尽责、社会关注的原则,形成以国家为主导的社会保障机制,弱化乃至消除奖励扶助政策中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民族差别,真正体现其国策地位和公平公正原则.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的基本走向应当是由奖励“一孩家庭”转变为鼓励按政策生育.需要重点修订的内容,一是“双轨制”,以新法实施为标志,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二是包到底,重点解决好历史形成的独生子女家庭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实际困难;三是增重点,把解决伤病残独生子女家庭的实际困难放在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3.
全面二孩政策下重新审视公共政策中缺失的性别平等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我国家庭可能将要面临的负担进一步加重,女性是这一负担的最直接承担者和受影响最大的群体.文章通过讨论发达国家不同的家庭政策对其人口变化(特别是生育水平变化)的影响,强调了在公共政策中蕴含性别平等理念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指出,虽然我国在有关生育福利保障的一些政策中纳入了性别视角,但其在帮助家庭成员实现工作-家庭平衡、支持家庭发展的作用有限.由于我国的公共政策中缺失性别平等理念,我国的劳动就业市场存在着对女性的隐形歧视,不利于女性地位的提升和长期的人口发展.文章最后建议,在今后的劳动就业、儿童教育以及养老支持等一系列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都应当纳入性别平等理念,引导社会价值观念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2014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按层次递进的方式,分析当前我国育龄夫妇类型和生育状况,得出单独两孩政策目标人群和全面两孩政策的目标人群及年龄构成,利用分类型分年龄的生育意愿数据,分析单独两孩政策对近几年我国出生人口的影响、全面两孩政策对近几年我国出生人口以及未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等人口结构的影响.文章认为,单独两孩政策对出生人口的增加影响有限,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出生人口较多的几年,大约相当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人口较少的年份,之后,预计出生人口将会逐步减少并趋于稳定;总人口峰值出现年份略有后推,峰值数量稍有增加;该政策对今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优化、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平衡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单独二孩"与"全面二孩"政策家庭生育意愿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育意愿是影响实际生育水平的超前变量,为预测生育水平提供重要参数.通过对山东省符合"单独二孩"政策和"全面二孩"政策家庭的大样本生育意愿调查,结果显示,两类政策家庭的二孩生育意愿和理想子女数基本相同,且愿意生育二孩的主观因素、地区差异及户口性质、文化程度、现有1孩性别等对两类家庭生育意愿的影响是类似的;生育安排、不愿意生育的主观因素、属相偏好等则存在显著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现有1孩性别、年龄、地区因素、主观因素等对两类家庭二孩生育意愿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全面二孩"政策家庭更主要从一个孩子的风险性方面考虑二孩生育,"单独二孩"政策家庭则更多从自身养老和精神需求的角度做出二孩生育选择.  相似文献   

16.
通过2000、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数据结合各年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对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新增出生人口进行估算,预测2017-2050年总和生育率的变化趋势.进而利用队列要素法预测了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2017-2050年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内部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虽然无法改变未来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下降的大趋势,但是能够减轻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的程度:到2050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低方案、中方案、高方案分别比现有政策不变时多出2993万、5374万和7585万劳动年龄人口;与此同时,该政策的实施能够提高青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比,降低高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对于优化劳动年龄人口结构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7.
全面两孩政策落地实施后,政策效果明显,出生人数符合预判.在育龄妇女减少的情况下,出生人数增幅明显.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有序推进,鼓励按政策生育的制度体系和社会环境正在构建,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陆续推出.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当前5个领域的重大问题急需关注和研究:一是把握人口自身发展规律,保持适度生育水平;二是厘清人口与社会发展关系,构建家庭友好的社会政策环境;三是科学研判人口与经济互动关系;四是探索流动人口和城镇化问题,提供促进人口合理分布的创新方案;五是把握世界人口发展趋势,将中国人口发展纳入全球视野观测和分析.中国处于人口发展的历史转折期,计划生育、改革开放等取得丰硕成果的开创性实践,为中国人口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为人口研究取得前沿性突破提供了良好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