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的失业保险就其目标定位和运行状况看,基本还是一种“生活保障型”的失业保障制度,其“再就业导向”功能明显不足,甚至严重缺失,难以适应我国劳动力市场不断攀高的失业人口的压力。必须进行制度设计理念的转变和功能调整,按‘就业是最好的失业保险’原则,重构以促进失业者尽快就业和鼓励企业扩大雇佣、稳定就业为导向的“就业保险型”失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失业问题的贝弗里奇曲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颖  李晶 《西北人口》2007,28(2):1-4,7
中国的失业问题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劳动力的超额供给,表示失业和空缺岗位关系的贝弗里奇曲线更能解释现今普遍存在的结构性失业与摩擦性失业现象。贝弗里奇曲线既可以用来区别失业的类型,还可以反映劳动力市场运作效率的变化。本文通过贝弗里奇曲线位移的分析,着重从工作搜寻活动、产业结构调整及劳动力队伍中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三方面分析了中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的匹配效率是如何影响失业的。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中国如何提高供需双方的匹配效率从而抑制大量失业与大量空缺岗位并存的现象、降低自然失业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劳动力市场"去管制化"出发,提出对中国"知识失业"现象的解释。理论模型发现,随着劳动力流动和工资"去管制化",受教育人口不断增加,与之伴随的则是"知识失业"的出现和增加。但当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去管制化",知识失业率在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开始下降。因此,"知识失业"是劳动力市场"去管制化"的结果,"知识失业"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暂时的、阶段性的,继续推进劳动力市场改革,"知识失业"现象就会减少甚至消弭。微观数据实证分析证实,劳动力流动"去管制化"和工资"去管制化"都是2002年样本劳动力市场出现"知识失业"的原因,2009年样本劳动力流动"去管制化"仍是"知识失业"出现的重要原因,但工资"去管制化"效应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4.
张红 《西北人口》2007,28(1):58-62
本文主要从辽宁省基本社会特质入手,从制度的角度展开“新失业群体”存在的根源分析。主要是从东北老工业基地特有的三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来分析“新失业群体”何以在辽宁省特别突出。即由于劳动力市场三元分割,使得“新失业群体”在不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职业流动发生障碍,导致了“新失业群体”的失业。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现实,在工作搜寻理论指导下,通过构建考虑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大学生个体择业行为模型揭示"知识失业"的原意。研究表明:第一,高校扩招只是导致"知识失业"的诱因,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导致了大学生整体的保留工资对其劳动力市场供给数量的变化不敏感,使得市场无法出清,才是出现"知识失业"的真正原因;第二,从分割的劳动力市场来看,公共部门和垄断行业的工作因为得到社会主流的认可,其待遇变化对大学生的保留工资会有较大影响,当其与竞争部门的工资差距不断拉大时,"知识失业"情况将会出现恶化;第三,"知识失业"降低了大学生深造的机会成本,劳动市场分割则提高了大学生深造的收益预期,进而造成局部和短期的所谓过度教育。  相似文献   

6.
作为影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及二者关系的重要因素,数字基础设施的广泛应用能否矫正中国长期以来存在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本文采用“宽带中国”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利用中国284个地级市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基础设施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加剧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这一结论在控制了潜在的内生性之后依然成立,并且通过稳健性检验。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的广泛应用有助于推动就业结构高级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但由于人力资本提升、劳动者技能调整的速度滞后于数字基础设施应用过程中技术扩散及其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供需不匹配产生的劳动力错配加剧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目前,数字基础设施带来的加剧效应大于矫正效应,可能造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更加严重。据此,本文建议政府加快配套的制度建设,促进教育改革跟上数字技术变革、强化数字基础设施的包容性供给、深化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失业”与“下岗”的新特点现代经济学家认为,实现充分就业只是一种理想,实践中很难做到,无论是西方国家的失业或是我国的下岗,从90年代以来,都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1.诱导原因:我国下岗职工与国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有着密切联系,目前我国不景气行业...  相似文献   

8.
转轨时期的就业政策选择:矫正制度性扭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城市劳动力市场形成一种二元结构:国有企业与非国有经济的就业体制与工资形成机制并存且彼此消长。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改制导致失业、下岗现象的严峻化,迫切要求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本文通过对就业及其体制现状的分析,提出进一步改革从而根本解决失业现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回顾与前瞻:中国的成人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手段,成人教育则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所在。通过成人教育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城镇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解决;并对产业进步、企业发展及完善劳动力市场发挥积极作用。成人教育未来走向是贯彻终身教育理念,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关注老年教育。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2001年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调查数据进行失业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相对于城市本地劳动力,农村外来劳动力的失业风险更低.但是,这种"优势"依然折射出外来劳动力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劣势地位.  相似文献   

11.
对"人口老龄化"之说的几点质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淳 《人口研究》2001,25(6):16-21
笔者认为,对Aging一词的理解应注意分辩不同的学科视角,面对跨世纪的人口老龄化走势,我们对人口老龄化的认识亦不应滞留于以往的解释,而有必要对老龄化的概念本身、理论依据、基本因子、生成条件以及参量指标等再做考察,并进行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examines common assumptions behind the notion of "gay community," contrasting these views with the experiences of homosexual men originating from Southeast Asia on the commercial gay scene in Melbourne, Australia. The narratives here reveal fragmented social networks involving various social groups, categories of people and an "In/Out" culture where informants were culturally marginal. Fitting into the scene culture involves processes of assimilation, and loss of connection even with supportive ethnic networks. While all men who look for a place to belong on the scene generally feel pressure to assimilate to a predominantly white middle-class gay culture, Southeast Asian men generally had more cultural distance to cover. Men who are not well assimilated face exclusion, invisibility and discrimination. Differences and discrimination within Southeast Asian based networks also contributed towards fragmented relations. This article raises questions about dominant gay cultural forms, assumptions of gay solidarity, and how ethnic minority men make sense of and negotiate their sexual and social experiences.  相似文献   

13.
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实现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两个转变”,“知情选择”是一个有效的切入,提高育龄妇女“知情率”是关键环节,实现了“要我计划生育”到“我要计划生育”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4.
由路遇、滕泽之合著的《中国人口通史》一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重在考证人口数据,揭示历史人口发展规律,意在为解决中国人口问题提供历史借鉴。 一、该书着重于历代人口数量的考证,形成了一个代代相连的人口数据链,从而展示中国历史人口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对秦朝以来一些重要时刻的人口数据,作了初步考证,提供了一个基本上能反映各个历史时期人口发展变化的数据系列,展示了中国人口发展历程中的四个高峰期。二、 该书通过对中国人口历史发展变化的研究,试图揭示人口发展的历史规律。在中国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由于生…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国高校偏重的是高层次学历教育,培养的重点是研究型人才和治理型人才,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导致大学生很难学以致用,人才供给与需求出现偏差。造成我国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的问题十分突出。日本是世界上职业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社会发展中受惠于职业教育最多的国家之一,在职业教育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借鉴日本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三要素”人力资源定义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的人力资源定义,讨论的侧重点是知识、能力等"共性化"要素。我们认为,个性、兴趣、价值观等"个性化"要素和努力、态度、情感等"情绪化"要素,也应该包含在人力资源的定义中。"个性化"要素和"情绪化"要素对人力资源的"贡献弹性",具有明显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三要素人力资源定义,可以提高人力资源概念对人力资源构成要素的覆盖能力、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解释能力和对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前瞻能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单独二孩”政策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学刊》2015,(5):5-17
目前中国的总和生育率约为1.4,而国际上公认的合理的总和生育率应为2.1左右,加上当前老龄化问题突出,国家推出了"单独二孩"政策,政策效果如何亟待研究。本文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单独二孩"政策进行仿真实验,发现在此政策下新出生的二孩数量并不能实质性地改变中国的人口结构,为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我们又做了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比对试验,结果发现在全面放开的情况下出生人数增长较快,年末总人数有所增长但不会出现爆炸式增长情况。总体来说,在当前形势下,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作用比单独二孩政策大。所以建议将"单独二孩"政策过渡到"全面放开二孩",在此基础上通过配套措施解决育儿成本过高、申请手续复杂等社会问题,同时通过宣传教育等改变经济理性环境下享乐主义等不健康的育儿观念,将我国的总和生育率恢复到应有水平。  相似文献   

18.
19.
广州市外来白领群体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历次人口调查资料,描述了外来人口当中的白领群体的基本特征,指出他们是介于本地人与外来蓝领之间的一个特殊阶层.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导致他们虽然长期生活在大都市,并且非常可能长期居住下去,但又不容易完全融入居住地的困境.文章指出,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给长期居留的外来白领城市户籍,是解决问题的最根本办法.  相似文献   

20.
Contributors and editors were asked to respond to a series of questions concerning male sex work in order to stimulate an informal "conversation." Some of the topics explored include: why people seek the services of prostitutes; is the term "sex work" favorable to "prostitution": is it right to pay for sex; and is exploitation a necessary part of the sex worker/client interchange'? Contributors' responses were compiled and listed in the order they were received. Common elements of their responses are summarized and the advantages of this informal approach are articul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