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双方兵力悬殊不大赤壁之战,曹操究竟有多少兵力?曹操自己说八十万,那是虚数。古今史学界无一认同此数。曹操南征荆州时,从十五六万北方军人中抽调出步兵八万人、骑兵一万余人,但调集来南征的军队没有全部参战。旱路运输限制了出战的兵力。在一条线上,上限兵力只能是五六万,超过此数,不仅道路拥塞,后勤也无法保障。至于荆州兵,总数或许可达七八万,但长沙、桂阳、零陵、武陵等南四郡仅仅被抚定,曹军从来  相似文献   

2.
目前 ,学术界有人认为公元 2 0 8年曹操南征荆州是一个错误的决策 ,这导致了其兵败赤壁。曹操正确的决策应该是重兵西向 ,攻取汉中 ;也有人认为 ,曹操在占领江陵后 ,磨磨蹭蹭 ,耽误了几个月的时间 ,以至贻误战机 ,终致赤壁之败。本文认为 ,曹操南征荆州非常及时 ,也非常成功 ,赤壁之败不是南征荆州决策的失误 ,而是曹操在占据荆州后 ,立足未稳便急躁东进造成的恶果。  相似文献   

3.
三国初期关于争夺荆州的战争,从建安十三年(208)曹操挥师南下征刘表算起,经赤壁大战,襄阳之战,至蜀汉章武二年(222)刘备夷陵败北结束,前后达十五年,投入兵力数十万。荆州本是刘表的地盘,继而划入曹操名下,转瞬又为刘备、孙权联合夺去,最后则由孙权独霸,其主数易。争夺荆州的战争为何如此激烈持久,是因为在曹、刘、孙三方发展势力的过程中,荆州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它的归宿影响着三国鼎立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正>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据《三国志·袁绍传》记载,袁绍率“精卒十万,骑万匹”南下攻曹,而曹操投入此役的兵力则“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兵力对比约为十比一。因此,官渡之战被誉为是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官渡之战时,袁绍拥有冀、青、幽、并四州之地,众数十万,曹操则仅得兗、豫三州,况且后方又不稳定,总的力量对比,曹方处于劣势,无庸置疑。曹操说得十分明白:“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而诸葛亮也说:“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将寡。”不过就官渡战役而论,《三国志》记载曹操兵力如此少,恐有失实之处,且与有关记载亦有矛盾。对此,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曾经指出:“记述者欲以少见奇,非其实录也。”根据有关记载分析,我以为袁曹双方兵力对比并不十分悬殊,其根据是:  相似文献   

5.
爆发于公元二百年的官渡之战,为我国中古时期一次著名的战役。据《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记载,是役中袁绍方面投入的兵力约为十一万人,曹操的兵力则只有区区数千人,结果大败袁绍,对比极为悬殊。官渡之战中曹操是否真的以少胜多?千百年来,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因此有必要对曹操此役中的兵力情况重新作一番研究。这对科学地评价官渡之战,以及正确认识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都不失为一个有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一、曹操用人的优点 1、能够捨弃旧怨深仇,收用原敌对者例如操到南阳讨张繡,繡降而复叛,杀操一子一侄,但当绣再次投降时,操仍弃仇录用。又如官渡战前,陈琳为袁绍作檄辱骂操为“赘阉遗醜”。当时出身于阉宦之家,最为人所不齿,亦系操所最忌讳者,可是当袁氏败,操获琳,仍“爱其才而不咎”。 2、能够用忠于故君、孝顺父母和崇尚信义之士操南征荆州,刘琮迎降,琮将文聘耻于不能保全州境,不肯出降,直到操引军渡过汉水,聘始往诣操,仍郗歔流涕,操  相似文献   

7.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秋,关羽率军围攻樊城、襄阳,是为樊城之战.曹操、孙权暗中联合,徐晃正面紧逼,吕蒙背后偷袭,两面夹击之下,关羽兵败身死,痛失荆州.此战疑点颇多,近来讨论热烈,研究逐渐深入,但仍有值得商榷之处.文章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史料,从战前形势、战役进程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并尝试对有关疑问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8.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秋,关羽率军围攻樊城、襄阳,是为樊城之战。曹操、孙权暗中联合,徐晃正面紧逼,吕蒙背后偷袭,两面夹击之下,关羽兵败身死,痛失荆州。此战疑点颇多,近来讨论热烈,研究逐渐深入,但仍有值得商榷之处。文章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史料,从战前形势、战役进程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并尝试对有关疑问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9.
东汉末年,荆州这个重要地区,为曹操、孙权、刘备三大军事集团所争夺,以至于公元208年发生赤壁之战。曹操败于孙刘联盟,而最后取得荆州的是孙权。刘备的失败,是由于诸葛亮战略错误所致。  相似文献   

10.
一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夏秋之际,关羽兴师北伐曹魏,率众攻曹仁于樊,斩将虏兵,威震华夏,曹操急令群臣计议,准备徙都以避其锐,关羽大有毕其功于一役的可能性。但是战局的发展,力量对比的变化,却与关羽的主观愿望相反,出乎关羽所料的是曹操与孙权密谋采取联合夹击的战略行动,致使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于是年12月被孙权部将所擒斩,关羽父子双亡。荆州之失,使诸葛亮《隆中对策》“跨有荆益,保其岩阻……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的战略计划,彻底付诸东流,使力图复兴汉室统一中国的蜀汉政权的命运,遭受极为沉重的打击。迄今对这一古代战史—荆州之得失,进行再研  相似文献   

11.
论袁绍     
袁绍,字本初,东汉末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起兵讨伐董卓,成为北方最大的封建割据势力,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被曹操击败,从此退出北方舞台,两年后死去,前后仅十余年时间。与此同时,对手曹操却由一个从属于袁绍、兵不过千余的奋武将军,迅速壮大为统一北方的最大军事实  相似文献   

12.
蜀汉政权在不同时期,其军事力量的组成有所不同。刘备在荆州及初入蜀时期,主要由荆州兵和东州兵组成。士兵的来源主要由流民和将领部曲组成。其性质属于职业兵。诸葛亮时期及其后,蜀汉兵源主要依靠国家编户的丁壮。这一时期的兵制当为普遍征兵制度。此外,蜀汉政权注意征发人、青羌、斯臾等少数民族为前线常备兵。这一部分军队常以部落或“家”为单位。  相似文献   

13.
《隆中对》多被后人用来歌颂其成功之处,但往往忽略了它的几个致命缺陷:荆州、益州的相对隔绝无法做到“跨有荆益”;孙权的东吴集团对荆州有强烈的领土要求,蜀汉既要取得荆州又与孙权和平共处,显然不可能;荆州本来即是一个四面用兵的地方,要在荆州建立北伐曹魏的根据地,比较勉强;蜀汉本来就相对弱小,而诸葛亮却要从益州、荆州两路北伐,分散兵力,不集中力量进攻。因此,可谓成也隆中对,败也隆中对。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观点认为,曹操在赤壁失利,自华容道退走,即是赤壁之战的结束。这种观点,在时间上、地域上,都大大缩小了赤壁之战的范围,必须重新研讨。第一,从时间看,所谓赤壁之战,是指曹操发动的以争夺荆州为目的的一场战役。它的含义,就应包括曹、孙、刘三家初步瓜分荆州的全过程。对这个过程进行研究,它明显地可以分为南北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平定北方后,用荀或策:“今华夏巳平,南土知困矣。可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曹操从邺城出兵,主力屯集南阳——新野一线,伺机抢夺荆州。第二阶段,同年九月,曹操抓住刘表病卒的有利时机,闯入荆州,迫刘琮投降,又将轻骑急追刘备,抢占江陵,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荆襄突袭的战  相似文献   

15.
赤壁遐想     
赤壁,一个洋溢着传奇气息的古战场,历史因这儿的东风而改变其运行的轨迹。苏东坡在这儿奏响了豪情四溢的人生旋律;罗贯中的笔墨为这儿的景致增添了迷人的色彩……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儿太热闹,吸引了大诗人杜牧的目光。在杜牧看来,曹操举倾国之兵南下,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对江东美女二乔的倾慕。对于这一点,也确有明证,那就是曹操的儿子曹植所作的《铜雀台赋》,“揽二乔于东南分,东朝夕之与共”。曹操几十万大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占领了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荆州。此时的曹操似乎更加急不…  相似文献   

16.
襄樊之战是三国前期蜀汉、曹魏之间发生的一场统一战争。战争前期,蜀汉进兵襄樊首战告捷;中后期曹魏与孙吴联兵发动反攻,扭转战局,迫使蜀汉退兵南返。襄樊守卫战的胜利,曹魏稳定了南方中部防线,东吴则全据荆州统一江南,蜀汉事业遭到巨大挫折。从此,魏、蜀、吴三国统治区域正式确定。它对于发展南、北经济,积蓄统一的物资基础,对于三国的形成、发展和统一,具有一定的感义。一、襄樊之战主要背景蜀汉势力的迅速发展。赤壁大战“孙刘”联合,大败曹操,刘备乘机夺取了荆州长沙、武陵、桂阳和零陵四郡。不久,又“借荆州”掌握了南郡,有了立足之地,公元211年刘备起兵入川,消灭刘璋势力占据益州。公元219年刘备又打败曹军.兵定汉中,是年七月进位汉中王,上表于汉献帝,  相似文献   

17.
荆州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从大禹分天下为九州开始,荆州即为九州之一。自古以来荆州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尤为突出。当时的荆州辖九郡四十二州县,即现在的湖北、湖南两省及河南、贵州的一部分。曹操“破荆州威震四海”;孙权知道荆州“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  相似文献   

18.
荆州师专化学系简介荆州师专化学系始建于1978年。自开办以来,化学系始终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教书育人为核心,现已为国家培养普通专科生1100余人,函授生800余人。这些毕业生大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很大成绩,并已成为中学教学的骨干。为了切实培...  相似文献   

19.
“借荆州”问题是三国时代的一个事件 ,它使孙刘间的同盟关系复杂化 ,导致了荆州争夺战的发生 ,最后以孙吴全据荆州的长江中下游部分而告终。而孙权借荆州与刘备 ,被史学界一致认为是对曹魏的巨大威胁。岳玉玺先生“曹操不忧反喜”的论断是众多观点中独树一帜的新结论 ,本文拟结合史料对这一观点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20.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今河南桐柏县东)。关于他青少年时代的情况史无记载,他未成名之前究竟是谁的将领也无从知道。不过他既是河南人,家乡在曹操势力管辖范围内,或许是曹操军队中的一员下级军官。曹在赤壁鏖战败北后,士卒离散,他很可能于此时投奔在刘备麾下,一时没能得到重用,未显其能。因而仍然不被人知道。 赤壁鏖战后,刘备占有了荆州这块战略要地,声名大振,连孙权都有些惧怕,竟进妹固好。远在益州的刘璋,因与汉中张鲁有隙,企图借助与他有同宗关系的刘备势力来消除张鲁的威胁,派法正去荆州迎接刘备。建安十六年(211)刘备带领数万步卒进入益州,魏延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