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人》是"脚踏中西文化"的著名学者林语堂先生的作品,也是其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林语堂先生出生于福建漳州的一个传教士家庭,从小便接受了良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后又受到了西方高等教育的洗礼。在此书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中国文化为出发点,对中西文化做了广泛深入的比较,旨在借此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以使西方人能比较确切而客观地了解中国与中国人。  相似文献   

2.
赛珍珠以写中国题材的小说而闻名于世,她的第一部小说《东风·西风》主要描写了两代人的三种婚姻家庭观念.赛珍珠希望通过塑造书中的人物,从婚姻家庭这个角度切入,来体现她对异质文化所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评论界对赛珍珠及其作品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她是传教士的女儿,又在教会办的学校里教过书,充当了文化上的侵略者;有人批评她把苦力和保姆当做中国人的代表,把中国人写成半边黑半边白的形象,丑化了中国人;熊玉鹏在题为《赛珍珠与中国小说:读〈大地〉》一文中认为,她的《大地》三部曲谈不上是史诗,因为它偏离了二、三十年代中国  相似文献   

4.
异乡人的写作——对赛珍珠作品的一种社会学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赛珍珠一直是一个异乡人。正是这一身份特点,决定了她在讲中国人、中国故事 时的写作风格。她的聚焦表面、具体细腻、冗长反复的写作,并不是出于对大多数不了解中国 的西方读者的考虑。面对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她也在这样主体性地讲着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我希望,真诚地希望,中国人从我们那里获得科学。作为回报,他们也应该给予我们一点其忍耐的精神和沉思反省的恬静心境。”——罗素:《中国问题》“如果我们不能了解过去,我们也就没有多少希望掌握未来。”——李约瑟:《中国与西方的科学与农业》  相似文献   

6.
关于赛珍珠研究的几个有待深入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赛珍珠研究还有几个有待深入的问题:1 关于赛珍珠可不可以写入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问题,可以从作家对自我身份的认定以及从作品的性质来决定。赛珍珠多次说自己"也是一个中国人",而她的作品大部分跟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乡土文学"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因此她可以写入中国文学史。2 如何评价当年的西方传教活动及赛珍珠的传教士身份,总体上说,西方的传教活动对开启民智、加速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进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赛珍珠是一位真诚善良、热心为中国人民服务的人。3 怎样评价赛珍珠的贡献,要看到她的"人桥"作用的特点本意在中美双方的"沟通"上,但重在对双方文化的匡正和建设上。4 要加强有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赛珍珠及其成就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知名度,对18~24岁的大学生以两种途径进行调查问卷,一是在大学生常用的网络论坛以及个人博客上发帖;二是随机选取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宿州学院等高校进行实地散发问卷。结果显示,有29%的受访者"从未听说过"赛珍珠,26%的人只知道她的一些经历,但没读过她的书,对她很了解或感兴趣的人仅占3%。有17%的受访者曾读过赛珍珠的书,除《大地》以外,绝大部分大学生不知道赛珍珠的其他作品。受访者中,有41.2%的人知道赛珍珠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但有54.2%的人不清楚赛珍珠的其他成就。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赛珍珠的宣传不够,她和她的成就在课本、书店和互联网出现频率小,导致大学生对其不感兴趣。提高赛珍珠在大学生中的知名度,需要在坚持文化包容的前提下,通过各种媒介宣传她的人生态度和文学成就、慈善和博爱情怀。  相似文献   

8.
林语堂:学贯中西的奇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个风格独特的奇才,1975年其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在维也纳第40届国际笔会上被推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作品,本人也被公认为“幽默大师”和“二十世纪最有智慧的人物”之一。林语堂在其长达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据不完全统计,他一生出版了中文著作17种,英文著作及译著达51种。林语堂一生致力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通,自谓“最长处是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而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抨击者和兜售者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系,来探讨中…  相似文献   

9.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以其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大地》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沟通与交融,她的由其精通中西方语言文化的父亲根据自己中文姓名“赛兆祥”的风格,为其命定的中文姓名“赛珍珠”,也因为融汇中西方文化要素而增添出的新生内涵,成为宋元明清以来中西方文化交流进程的标志,并获得赛珍珠对这一中西合壁姓名的由衷喜爱.赛珍珠将这一姓名用于一生的各种场合,从中或隐或显地寄寓着丰富复杂的情感心结.而她生前对中国最后的倾诉文字,以及她为设计自己墓碑所亲手书写的中文字“赛珍珠”,则是其各种情感心结的最集中展示.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林语堂的生活经历是很独特的.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国外度过的,他的大部分作品是用英文写的.小学、中学、大学,林语堂进的都是教会办的学校,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学校当三年英文教师,然后赴美、德留学.1923年回国,自信“对于我们自己的文明之欣赏和批评能有客观的、局外的观察态度(《林语堂自传》)”开始了他借助西方文化反观中国文化的“精神漫游”.1936年赴美写作.海外30年写作生涯,林语堂共完成散文著作36部,其中长篇小说与短篇文学传记十种,散文集9种,学术著作10种,英译中国文学7种.1966年回台湾定居到1976年去世,除完成《当代汉英词典》外,主要作品只有《无所不读文集》.纵观林语堂一生,著作等身.林语堂的《剪拂集》则是他杂文创作的第一个集子,共28篇杂文.多数是政论性的杂文.我们从其若干篇文章中,似乎可以了解到他  相似文献   

11.
林语堂用英文撰写的《生活的艺术》是他最为畅销的作品,创作该书时他有着强烈的个人动因和民族动因。在书中讨论人性和人生哲学时,林语堂不止一次地提到了美国作家梭罗,由此可见林语堂对梭罗怀有不同一般的感情。在林语堂眼中,梭罗并非完美无缺,但他对梭罗基本上持一种褒扬的态度。林语堂创作《生活的艺术》的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从西方读者的需求出发,用英文展示中国人艺术生活的魅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最终目的,其余的一切都不过是在跨文化语境的创作中采用的传播手段和叙事策略而已。出于在异质文化语境下跨文化传通的考虑,林语堂选择了与中国人的人生理念极其接近的梭罗作为一个有力的佐证。梭罗成了林语堂在向西方输出中国的生活艺术时,下的一颗棋子,铺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赛珍珠创作了若干关于中国的小说,在美国出版后比较畅销,其中一些被翻译成中文.但当时,鲁迅、巴金等对赛珍珠的作品持否定态度,并作出负面评价.茅盾则以自己小说<水藻行>中的中国人形象,反驳赛珍珠<大地>中的中国人形象,表达中国文化人的政治立场和道德追求.重新回顾赛珍珠在当时中国的接受情况有助于我们重新反思自身的文化立场和政治诉求.  相似文献   

13.
在东西方两个不同世界里成长起来的赛珍珠,既能感受到这两种文化的差异,也能在异质文化碰撞中获得超越性视界。她所期待的是一种多元文化的景观,希望东西方在文化碰撞中相互增进了解和促进发展。这种认知在文化霸权扩张的今天尤其具有特殊意义。从赛珍珠一系列"中国叙事"的作品分析入手,体察赛珍珠对于文化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研究和喜欢赛珍珠的人都可能会说出赛珍珠和林语堂之间的交往,赛珍珠和老舍,晏阳初,甚至徐志摩的交往。赛珍珠和鲁迅似乎没有什么具体的有文字可考的交往,但鉴于鲁迅先生在中国文学殿堂的地位,在一封书信对赛珍珠的简短评价,影响了此后中国学术界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笔者试图从中国二三十年代的时代大背景以及两人各自的成长经历,抱着宽容理解的心态来分析鲁迅先生的评价以及两人不同的文学视角。从而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更深刻地理解赛珍珠在文学和文化领域的贡献以及研究其作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活的艺术     
于丹 《社区》2012,(26):52-53
上个世纪初一位著名的大学者、一个以幽默享誉世界的中国人——林语堂先生,他写过一本著名的书《生活的艺术》。  相似文献   

16.
赛珍珠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所作题为《中国小说》的演讲,只是她介绍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许多演讲或发表的许多文章的一篇。最近发现她1930年发表在《金陵光》上的英文论文“中国早期小说的起源”以及她在北京华文学作演讲和生活两个月的情况的有关资料。中美三所与赛珍珠有关的大学拟联合出版这些材料。  相似文献   

17.
关于赛珍珠非小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君伟认为新时期以来,中国学者已经在赛珍珠非小说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成绩,从而促成了赛珍珠研究"从小说到非小说"的转向.但是,我们亟须加强对其非小说的研究,因为赛珍珠的这类作品非常丰富,而且它们更直接地体现了她毕生所倡导的异质文化差异共存和互相尊敬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8.
赛珍珠的《大地》三部曲史诗般表现了王龙、王虎、王源等几代中国人的欲望、光荣与梦想,勾画出从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换的运行轨迹及上升曲线.基于对中国社会的长期观察与了解,赛珍珠在作品中隐含了一个政治文化的视角,借助这一视角,赛珍珠深刻揭示了王龙发迹后蜕化为地主、王虎“革命”后摇身一变为军阀的内在原因,即使对理想人物王源,赛珍珠也真实描述了他摆脱传统羁绊的心理嬗变过程.赛珍珠对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观察与想象,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更高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同时带有前瞻性和预言性.赛珍珠的中国书写应该获得“民族寓言”的地位,为我们不断自省和超越提供了一个足资参考的坐标,有益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9.
论《旧与新》中的中西文化冲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赛珍珠最负盛名的作品是她的中国题材长篇小说 ,但她也发表过数量可观、质量上乘的短篇小说 ,它们以小见大 ,集中地体现出她的文化精神 ,值得深入研究。但迄今为止 ,这方面的研究仍基本付之阙如。本文尝试讨论赛珍珠最重要的短篇小说集《结发妻及其他故事》的上部《旧与新》 ,认为她在这组短篇中未像在《东风·西风》等小说中那样去刻意表现异质文化的融合 ,而是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描写新旧之间的冲突以及旧在与新的冲突中的败退  相似文献   

20.
我谈一个稍微具体一点的问题,就是中国人的信仰问题.这个问题在最近这些年比较突出,有一种说法叫中国人没有信仰,中国人不讲信仰.因此觉得中国的未来、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有很大的悬疑.我在1987年出版的《价值论》中,曾第一次肯定了"信仰"概念.我主张,人的价值观念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信仰,这是任何一个价值观念体系的灵魂.我在论文答辩时,人们主要怀疑这个问题,说你肯定信仰,是不是为宗教说话?我讲信仰和宗教应该区分开来的.二十几年前,我用信仰和宗教的区别来为人的信仰权利争辩;二十几年以后,我又要用这种区别来为中国传统文化做一点辩护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