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现场实测方法对大宁煤矿大采高工作面开采造成的地表沉陷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大宁煤矿开采3#煤层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及开采沉陷地表移动变形参数,掌握了3#煤层开采对地表的影响范围和大小.为大宁煤矿合理留设保安煤柱保护地表建筑,减小或避免地下开采的造成的有害影响提供了实测依据.  相似文献   

2.
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可对地表建(构)筑物产生损坏,地下开挖地表移动变形分析对地表建(构)筑物的安全评价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利用概率积分法推导出山区地表移动变形的数学模型,分析山区地下开采地表移动变形特性,利用该数学模型对具体工程实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表自然坡坡角不同时,最大水平拉伸变形不同,随着坡度的增加,最大水平拉伸变形减小;在靠近山脚处水平变形较大,水平移动系数对地表的水平变形影响显著。该数学模型可很好地分析山区地下开采地表移动变形,为矿区地表建(构)筑物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煤炭开采不仅会污染空气、水等自然资源,而且由于开采沉陷能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土地复垦能有效恢复矿区土地的生产力,恢复生态环境。因此,应尽量减轻煤矿开采对矿区环境和地表破坏的影响,根据各个矿区的实际情况,应用合理的采矿方法和工艺来防治和控制开采沉陷,并建立科学、有效、全面的复垦方案。  相似文献   

4.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是21世纪战略能源和资源的重要基地.然而,因其交通不便、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复杂,滑坡、地震、岩爆等地质灾害频发,地下资源开采问题突出,沿线建设过程中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问题愈加显著.NPR新材料的研发,突破了锚索拉伸大变形、滑坡监测、巷道支护等的技术约束,避免了由于岩土体大变形而导致锚索断裂、失效现象,研制了具有恒阻、大变形、抗冲击、吸能等显著特性的NPR锚索,取得了岩石力学理论和岩土工程大变形灾害控制的重要突破.基于NPR锚索的牛顿力监测是一种有效的滑坡监测手段,目前已成功预报多次滑坡事故;基于双体灾变力学理论,牛顿力监测方法非常有希望在地震预报监测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基于NPR锚索支护、聚能爆破等技术的110工法N00工法,突破了传统采煤方法和技术的约束,已在国内煤矿广泛应用和推广,大幅降低了吨煤成本,提高了煤炭回收率,提高了企业效益,改善了地表开采沉陷.因此,上述岩石力学与工程问题的突破和解决对"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进行不间断的采矿生产,煤矿地质灾害也愈演愈烈。矿区灾难不仅造成当地经济的严重损失,也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探讨煤矿地质灾害的特征和防治措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煤矿地质灾害的主要特征,并针对其防治措施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运用循环经济理论,以煤炭资源为开采主线,纵向构建矿区生态产业链;以煤炭伴生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为主线,横向耦合多条共生产业链.依据量本利模型分析方法,拟定煤炭矿区的生态产业链网模型内各企业单元之间的资源流入及流出资源控制指标,构建了生产单元评价模型来进行生产规模的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地下煤炭资源被采出后,开采区域周围的岩体的原始应力平衡状态受到破坏,应力重新分布,达到新的平衡。在此过程中,使岩层和地表产生连续的移动、变形和非连续的破坏,通过对已获得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各种因素对移动过程的影响规律。本文通过对东曲矿14402工作面岩移观测站数据的分析,求得边界移动角,进而运用到解决开采沉陷问题中去。  相似文献   

8.
虽然煤矿开采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其也影响了矿区周围的生活环境。因此合理的开采煤矿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是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煤矿开采的现状以及给矿区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而且也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煤矿地质灾害是地质灾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由于人们在采矿时采用不正当的方法造成的,煤矿地质灾害对人们的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并对国家的财产造成了损失。近年来我国不断开采煤矿,也使得此类灾害日趋严重,所以对其分析及其预防工作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就煤矿地质灾害的特点,分别介绍了煤矿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并提出了对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综合分析煤炭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成因机理的基础上,提取水资源数量、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的特征要素建立煤炭开发对水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应用所建立的模型对神府-东胜矿区煤炭开发引发的水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神东矿区煤炭开发引发的水环境影响程度已达中级.按照目前的煤炭开采规模和速度,预计未来10年,神东矿区煤炭开采破坏的地下水资源量将达29亿m3.合理有效地开发煤炭资源,保护水资源,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西北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贯彻的方针.  相似文献   

11.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强有力地推动了新疆的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负面的环境效应。文章系统分析了目前新疆矿山开采过程中环境效应的分类、分布特征及产生原因,初步提出了完善矿山环境管理体制、加强矿山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增强经济手段、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矿区废弃物综合利用五个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煤矿开采对大同矿区水资源的影响情况,并针对大同矿区供水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提出了有效保护水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煤炭开采和洗选加工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煤矸石,约占全国工业废渣排放量的1/4,且仍以每年亿吨以上的速度递增。煤矸石若不加以利用,长期堆放于地表,不仅占用大量耕地、影响自然景观、破坏小区内的生态环境,而且还会造成大气、土壤、水体污染及地质灾害的发生。煤矸石若加以充分利用,则将变"废"为宝、化害为益。  相似文献   

14.
软土地区CFG桩施工,桩顶以上部分空桩孔不及时回填会造成群孔效应。通过单孔和群孔效应数值模拟,并加以工程实测分析,初步得到了群孔效应引发周边土体变形机理。土体变形由空桩孔孔壁内缩引起,并在竖向和水平向应力拱的作用下达到稳定状态。单孔孔壁变形最大值和最大值位置主要受孔深影响。多孔共存孔心距较小时,周边土体水平和竖向应力拱相互影响削弱导致每个空孔的内缩变形均大于单孔时的变形值,这是群孔效应引发周边土体变形严重的主要原因。随孔数增多,周边土体的竖向和水平向变形均增大,最大变形值位置与地表间距离减小。孔数超过400后,最大值位置位于地表。孔底标高以上且距群孔边界2倍孔深以内的区域为群孔效应的主要影响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晋城矿区综放开采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研究成果及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提出了晋城矿区综放开采技术尚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首先简要介绍了前朱家山石灰岩矿的地理、地质背景条件,讨论了由于以往矿山不规范开采活动而造成的土地占用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和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并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特征和灵璧县城镇发展规划,本着"宜建则建,宜水则水,宜林则林"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建设用地工程、道路工程、水塘工程、边坡防护工程、植被绿化工程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布局,最后进一步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实施后其减灾、经济、环境等预期成效,强调了地质环境治理对恢复矿区生态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环境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安徽地质灾害具有灾种多、活动频繁、群发性强的特征,主要灾害种类有水土流失、江湖崩岸、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泥石流及土地盐渍化等.文章通过对安徽省环境地质灾害现状及危害的分析、研究,提出了防治安徽省地质灾害的对策,以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和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三峡地区是中国山地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历代史料中不乏对这些灾害的记载。通过对这些史料的整理、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这一地区的山地地质灾害情况,总结灾害规律,进而预测未来三峡地区可能发生的山地地质灾害。文章主要依据历代正史、方志、现代灾害史料汇编等资料,详细分析了历史时期三峡地区山地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灾害特点,发现历史时期三峡地区岩崩滑坡灾害较多,且集中在重庆城区及云阳至秭归一线,而从灾害发生的时间来看,主要集中在夏季。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和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新建隧道下穿既有建筑或构筑物也大量出现。浅埋、松散砂土地层隧道施工中,随着地层应力状态的改变和调整,引起地层和地表在一定范围内的不均匀沉降变形,它对既有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功能及安全使用则可能产生较大影响。介绍石家庄市热力隧道下穿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建设中的主要相互影响因素、设计中重点研究的问题,分析了位置关系、隧道施工变形、隧道防洪与防渗等设计处理措施,供类似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充分收集北李煤业矿区及周边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地质、水文观测、天池水源地划分等方面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北李煤业矿井开采现状,并就北李煤业开采对天池水源地的影响进行了评价,提出合理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