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识公民教育的基本含义,把握公民教育的取向及其发展,对于有效地开展公民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公民教育的含义出发,在对我国公民教育的发展过程做阶段划分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公民教育的取向及其发展,并分析我国公民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公民教育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教育正在成为当前各国关注的焦点 ,选择公民教育有成效的 16个国家 ,从公民教育的价值目标、公民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公民教育的具体实施、公民教育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比较 ,阐明公民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以期为我国即将实施的公民教育 ,尤其在中小学公民教育的政策和实践两个层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从公民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上看,我国大多数学者都能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坚定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发展方向。从公民教育研究的视角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研究整体上划分为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两大视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重视培育公民意识以及注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公民·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公民概念在西方由来已久 ,它直接与国家相连并被认为是政治民主的一个关键因素。西方公民教育的核心 ,就是通过政治社会化形成公民意识。我国传统上只有臣民而无公民和公民教育 ,民国建立后所实施的公民教育也不成体系。真正将公民教育单独提出并加以强调 ,是在我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立足于公民的塑造 ,培养公民的意识、观念与精神 ,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5.
公民教育随着自身的发展有不同的取向。按照取向发展的不同,我国当代公民教育的发展分别经历了"公民素质取向"、"公民道德取向"以及"公民意识取向"等三个阶段。在这三个发展阶段,我国公民教育分别强调了公民素质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追求与取向。这种取向的强调是由当时的社会任务需要以及公民素质发展的要求所决定的。而公民教育取向发展的这种现实性特征要求我们要客观对待公民教育的发展过程,根据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确定公民教育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逐步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公民社会转型,大力倡导和实施公民教育成为越来越被关注的话题。从我国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实际上看,实施公民教育显得尤其必要,实施公民教育的路径应从开展公民教育课程建设、参与公共生活的训练和构建社会、家庭与学校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上着手。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公民教育实施途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公民及公民教育概念内涵的分析,结合我国大学生公民教育的现状,提出要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培养知行合一的现代公民。在开展大学生公民教育的过程中,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日常管理、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等多种途径,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民技能,增强大学生公民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美国大学生公民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公民教育比较成熟,具有合理规范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独特,能有效实施服务学习等特点。借鉴美国公民教育的经验,可以从以下方面提高我国当代大学生公民教育的有效性:通过传授公民知识、训练公民技能和培育公民意识来丰富公民教育的内容;从培养公民的主体性、政治参与性和道德性三个方面明确大学生公民教育目标;合理设置大学生公民教育的课程,加强社会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9.
公民是民主国家中拥有公民身份的人。公民意识是公民自身对其公民身份的理性认识与价值认同。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教育活动,以使公民获得对社会主义公民身份的理性认识与价值认同。公民意识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性,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重点内容是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正理念,中心任务是培养公共理性,宏观目标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0.
关注并加强公民教育,增强公民意识,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非凡。但在加强公民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加强公民责任性、自觉性、积极参与性的培养,避免公民教育的泛化。  相似文献   

11.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我国作为<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缔约国,对公民受教育权利给予积极承诺,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给予充分保障.接受教育是公民实现劳动权利的前提;教育是公民政治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教育是公民享受文化权利的基础.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公民意识是现代化国家国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应该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为我国尚未成熟的公民意识教育提供试点,另一方面它对于大学生个人、教育体制以及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与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即培养具有积极、理性与有责任感的公民。公民教育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公民社会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市场经济体制良性运行的内在保障。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内容含混、效率低下以及公民教育缺失的困境,亟需加强公民教育。我们需要澄清高等教育中公民教育的理念;加强资源建设,夯实公民教育的基础条件;优化内容以提升高校公民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制度建设强化师资力量;培育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公民教育提供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公民身份的认定,公民的理性政治参与、管理社会事务能力的缺陷凸显出来。而实施公民教育是消除这些不利因素,促进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必然途径和有效方法。现阶段我国的公民教育已取得很大成果。但无论是从人们对其的轻视态度、政府领导上的缺位,还是学校的教育实践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社会环境到学校教育全方位加强公民教育,保证公民教育的效果,以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当代西方公民德性理论与我国公民精神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公民德性是保证民主制度有效运行的重要条件,也是公民教育的直接目的。20世纪90年代公民德性问题在西方引起广泛关注,其代表性的理论有自由主义的公民德性理论、社群主义的公民德性理论、左派的公民德性理论、共和主义的公民德性理论。我国公民教育应立足于中国的传统与现实,借鉴西方公民德性教育理论,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德性要求,并通过家庭、学校教育,政治参与,加入公民社团等多种政治社会化途径培养公民素质。  相似文献   

16.
建设现代化的政治文明离不开较高的公民意识,即人的现代化。由于对公民意识不正确和不全面的理解,及现阶段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对落后,造成我国公民意识的严重缺失。因此,必须推动传统的政治教育向着现代化的公民教育转化。而推进公民教育必须有完备的教育体系、公民教育教材、高素质的教育队伍和民主实践的教育途径作为保证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政治民主转向中的公民教育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的民主化是公民教育得以兴起和发展的决定因素,民主政治制度必然给社会提出发展公民教育的要求,也只有在民主的政治制度条件下,公民教育才能存在和发展.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使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发生了民主化的转向,这既使公民教育在我国的兴起成为必要,也培育了适合公民教育产生的环境和土壤,使公民教育的兴起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面临着急剧的社会转型,加强公民教育,增强公民意识是发展市场经济、提高行政效率、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要根据社会转型时期的特点,从政治、道德和智慧三个方面完善公民教育的内容,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搞好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19.
公民教育与国家政治契合一直是西方社会的传统,公民教育实质就是公民意识的培养教育.从政治-文化角度探讨公民教育就应充分认识到公民文化对公民意识形成的重要性.在我国践行公民教育,政府应从集权过渡到放权,学校应从"政治"教育过渡到公民教育,公民则应从义务本位过渡到权利本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国学生公民意识现状的调查和分析,说明加强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提出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对策,以增强对我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