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脊梁     
吴洪群 《老年人》2013,(1):14-14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读者想到他的作品大多是《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等,但我想到的却是他的《天堂蒜薹之歌》。十多年前我偶然淘到这部小说,读得荡气回肠,至今不忘。  相似文献   

2.
筱敏 《炎黄世界》2009,(5):44-45
我一定是个好学生,如果有机会做学生的话。我对所有的课程都感兴趣,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外语……全都那么诱人。我对万物的秘密怀有敬意,时至今日,《混沌》《时间简史》《科学革命史》以及《植物化石》《本草纲目》等等“杂书”给予我的阅读兴趣,一点儿都不亚于文学书籍给我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我对于卢梭的了解来源于高中的历史,他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他是一个平民,但是他所走过的道路是伟大的,他在启蒙运动时期提出的先进的、激进的思想总是让我热血沸腾。后来读了他的《忏悔录》,我才真正的了解这也是一个真实的人,他也有着我们每个人的缺点以及欲望。因此本文针对卢梭的《忏悔录》进行了粗浅的赏析。  相似文献   

4.
《老年世界》2006,(16):48-48
编辑同志:我的父亲自2002年退休后就结识了《老年世界》。每收到一期,立即认真阅读。他觉得《老年世界》不但是良师益友,而且自身就有几个“过得硬”。一是《老年世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办刊宗旨,有与时俱进的大家风范,政治上过得硬。  相似文献   

5.
于坚 《中外书摘》2009,(1):95-95
我之所以挑选这本书,是因为无论在我个人的阅读史中,还是在和我同时代人的阅读史中,这本书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印记。最早听说这本书,还是生活在同一条弄堂里的高中生告诉我的。他说你喜欢读书,一定要找到《基督山恩仇记》读一读。这是一本很好看的长篇小说,有四大本,还是解放前的版本,解放以后没再印过,我也只看过第一册,二、三、四册都没有借到。我问他,  相似文献   

6.
作家洪峰乞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我到他博客上翻了翻,发现他已自称老汉。这个词让我愣了半天。洪峰是我的校友,1993年我刚上大学的时候,他正因《苦界》一书被媒体连篇累牍炒得火热。后来又读了他的《瀚海》《东八时区》《和平年代》等小说,佩服得不得了。那时他才三十多岁,文风强悍、恣肆,充满大伤悲,像阳光下定格的荆棘,字里字外洋溢着年轻人的蓬勃生机。我对他的理解,也定格在i十多岁,根本没意识到他会成为“老汉”,转眼间,他已人到半百,不是老汉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感谢     
编辑同志: 我从1993年退休后,就订阅了《当代老年》,这10多年的阅读中,我深刻感受到《当代老年》是关心老年人,为老年人说话,替老年人撑腰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8.
都嘎尔 《老年世界》2007,(23):45-45
我是一名离休干部,是《老年世界》的忠实读者。我认为贵刊登载的绝大多数文章是佳作,是我的良师益友。值得我们认真阅读。  相似文献   

9.
彭国梁 《老年人》2008,(1):30-31
前不久,打开单位的信箱,发现有一封未封口的厚厚的信件,内装一叠打印稿,还附有一信,寄信人叫唐异常。他说我发表在《老年人》杂志和《长沙晚报》上的文章,他几乎都看过,因此萌发了想与我交友的想法。我翻了翻他的那些打印稿,得知他是长沙县双溪镇人,1955年到成都的气象学校读了一年书,然后就去了新疆。  相似文献   

10.
2008年2月21日,惊悉浩然老师不幸去世的噩耗,我深感悲痛。浩然老师曾任中国文化传播发展促进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北京作家协会主席等职。他的代表作有《圆梦》《艳阳天》《金光大道》《苍生》……这样一个著名的作家,却没有半点架子,长期生活在基层和农村,特别是在生命的最后20年里,他专心扶持文学新人,并创办了《苍生文学》月刊。回想120多年前的一个秋季,  相似文献   

11.
我长期阅读《当代老年》,能真正感受到她给我带来的愉悦和启迪。  相似文献   

12.
陶冶 《老年人》2010,(9):43-43
我与作家韩少功久未谋面了,他不一定记得我,但我却时常想起他。 上世纪70年代,他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发表的《七月洪峰》、《月兰》等作品,我读过之后就爱不释手,对他心生一分敬慕之情,只想找机会见见他。  相似文献   

13.
重新开始     
《当代老年》2007,(7):1-1
英国史学家卡莱尔费尽心血,经过多年的努力,总算完成《法国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他将这本巨著的原件送给他的朋友米尔阅读,请米尔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14.
想起古华     
柯云 《老年人》2008,(3):27-27
作家古华和我是文友,我们曾密切交往了很长时间。可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他出国定居后,我们的联系就完全中断了。但我经常想起他,经常翻阅他给写我的信件,或是读读他的《芙蓉镇》等作品。  相似文献   

15.
周明 《老年世界》2008,(1):41-41
编辑同志:我的老友们都感到我晚年生活很幸福,那么,我的幸福生活是怎么得来的呢?我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们:这就是我最喜欢的《老年世界》带给的。自《老年世界》创刊起,我对《老年世界》每一个栏目、每一篇文章、每条消息都是非常认真阅读,《老年世界》早已成为我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6.
彭德新 《老年人》2005,(6):42-42
3年前母亲去世,由于我和妻子工作都忙,不能每天陪伴父亲。接他来住,他又不习惯。父亲一人在家,甚是孤独。于是,我给他置渔具,要他外出垂钓散心;给他买棋牌,要他约人玩乐解闷;还给他订了三五种报刊,让他打发时间。父亲最喜欢的是读《老年人》杂志。他说,《老年人》杂志办得实在,有品位,  相似文献   

17.
我与《老年世界》结识虽一年多,但对这本老年刊物情有独钟,每期必精读细览。在我的带动下,老伴也成为忠实读者,刊物一到便和我争抢着阅读。  相似文献   

18.
电影(苹果〉中梁家辉饰演的洗脚城老板陈东,居然是这样一个滑稽得有些可爱的角色。你看他拒绝安坤提出的精神损失赔偿要求时的那种庄严:你看他在得知刘苹果怀孕之后的那种喜悦;你看他与安坤签订协议时的那份天真:你看他带着大包小包去看刘苹果时的那种关切:你看他带领员工做操时的那种活泼;你看他听刘苹果胎动时的那种激动,那种专注,那种心花怒放;你看他将刘苹果接到自己家里坐月子时的那种体贴,那种勤快,那种无微不至:你看他得知他传宗接代的宝贝原来是安坤的儿子时的那种震惊,那种颓丧,那种气急败坏,那种魂不守舍……  相似文献   

19.
许树财 《老年世界》2010,(11):40-40
我刚出差回来,听说叔叔病重住院,我急忙赶到医院,但见叔叔倚在被子上戴着老花镜在看《老年世界》杂志。走进时,他没有察觉到,我向他问安时,才恋恋不舍地放下杂志,回应着我的问候。当时,我劝他在治疗期间好好静养,最好不要做其他事了。他淡淡地笑着说:“其他事可以不做,唯《老年世界》不能不看,她是我生活的一部分,给了我很大的关爱,在病中看看能给我慰藉。”  相似文献   

20.
几乎可以绕过《巨人传》去阅读巴赫金的《拉伯雷和他的世界》。这本书写的就是巴赫金的世界,巴赫金眼中充满神圣性与整体性,从语言到形式都渊源于中世纪的民间“笑文化”,而这种文化与中世纪的人们在狂欢节中体会到的世界感受关系极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