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广西民族地区语文德育存在的问题是:完整的目标体系和可操作性差的矛盾;抽象的道德概念与具体的现实生活的矛盾;大一统的道德理想与独特的道德意识的矛盾;高尚的道德信念与实用的现实原则的矛盾解决民族地区语文德育问题的关键在于发掘语文德育资源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就是重要的语文德育资源,其中蕴涵的语文德育养分值得语文教师用心挖掘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的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作为我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拟通过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板鞋竞速走进全国民运会为例,揭示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良性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铜鼓是南方少数民族使用了两千多年的打击乐器,至今还在广西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民俗节庆活动中使用.广西也因此成为目前国内外发现铜鼓最多的地区.铜鼓所表征的民族文化与汉族的中原文化有很大差别.铜鼓的民族性、地域性决定了其基本特征,从而产生出特殊的历史功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少数民族吉祥物是中华民族吉祥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有许多共有的吉祥物。汉族一些吉祥图案 ,受到许多少数民族喜爱 ,一些少数民族吉祥图案 ,也被汉族吸收。汉族和少数民族吉祥物既有同一性 ,也有差异性。我国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创造的吉祥物 ,是本民族象征文化的集中体现 ,展现出各民族文化的特质。少数民族吉祥物是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一项有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术语规范化既是一种文化创造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传播活动,少数民族语文术语规范是少数民族社会文化活动的基础建设和重要内容。名词术语的规范化对促进民族语文的规范化、标准化,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处理、知识传播、技术传递、科技文化教育、新闻出版,以及消除本民族语文内外的交流障碍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少数民族语文的名词术语规范化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对术语规范化工作的现状、重要性、原则及方法进行探讨,提出规范名词术语的一些可行性建议,以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使名词术语规范化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云南是一个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已开始了社会、文化转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巨大中击.实现社会,经济的现代化,是每个民族兴旺发达之路.没有现代化、就意味着贫穷与落后.但是,一旦丧失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就意味着该民族文化的消亡.如何帮助这些少数民族稳定地进行社会、文化转型,促进经济发展,又要在转型期注意保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建设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大省,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民族档案学是档案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民族国家,除汉族外,还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等5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近一亿。人他们都有自己的悠久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也有自己丰富的民族档案和档案工作。民族档案学是以我国55个少数民族档案及少数民族档案工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所谓民族档案,那是指自古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的社会组织及其成员,在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字符号的原始记录。民族档案工作就是民族档案的收集、整理、  相似文献   

8.
人们需要节日是因为节日可以调适社会群体的生活,广西11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节日中可资利用的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广西在旅游开发中可以直接利用节日期间的民俗风情、民俗工艺品、民俗民艺表演,使之成为旅游者愿意消费的旅游产品;可以以一个民族的节日文化为主体,综合运用各民族的民族文化,使其汇聚在一起,让节日显得更加五彩斑斓;可以推出原汁原味的节日民俗动态性、参与性旅游产品.以民俗旅游的大市场需求为载体,把广西少数民族珍贵的节日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9.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是生活在广西境内的11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的文化,属于"那文化"的范畴。广西的"那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在与汉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农业社会的文化、自主创造的文化、开放兼容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民族教育中,人本德育的核心是如何在与外族的世界性交往中不断提高少数民族自身的道德素质与文化竞争力,使少数民族青年学生在立足于本土化植根的基础上,通过保全自身传统德育内在规定性,促进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与德育价值取向上的引领性。在民族教育中,德育理念人本化是人本德育价值取向的本质要求,德育内涵人格化是人本德育价值取向的必然要求,德育方式人性化是人本德育价值取向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1.
师范生要取得实习成功,除了在知识储备、工作能力方面有足够的准备之外.还必须重视人际交往。要正确认识教育实习中人际交往的特点,认真研究教育实习中人际交往容易出现的问题,学习并掌握人际交往的相应技巧。  相似文献   

12.
广西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是生活在广西境内的11个原住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的文化,属于"那文化"的范畴.广西的"那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在与汉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农业社会的文化,自主创造的文化,开放兼容的文化.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表达环境与发展议题的关键。广西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教育在选择优先发展的项目和利用现存的自然、社会资源的优势上理应体现自己的民族特色:把人的可持续发展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加强广西民族地区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民族传统文化进入学校课程;鼓励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师进行双语教学;强化民族地区教师充分利用本地区课程资源的意识;鼓励支持民族地区教师根据民族学生的认知和生活需要进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4.
大明山龙母文化与华南族群的水神信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母文化的实质是水神信仰。中国华南族群的水神信仰按发生时间先后大致分为:泛水神图腾信仰、龙母信仰、妈祖信仰等三种形态,其共同渊源应为壮族先民古越人信奉的水界之神图额。广西大明山龙母文化具有鲜明的原生态水神信仰特征,并以其山神和水神融合,生态美和道德美统一,而成为中国华南龙母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区域,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大明山龙母文化是大明山自然生态环境、壮族先民的信仰思维、农耕稻作文化、生态审美意识诸因素形成的民间信仰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论驯鹿鄂温克人的兽皮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在大兴安岭中的驯鹿鄂温克人是鄂温克族中的独特群体,千百年来一直以饲养驯鹿和森林游猎为生。他们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特殊的生存条件以及特有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了适合于他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兽皮文化。  相似文献   

16.
黄姚是广西一个保留了古老建筑风貌、历史传统、社会习俗特征的村镇。最早的居民是壮族和瑶族。宋代以后,大量汉民南迁,黄姚的汉族大姓则主要是清代以来从广东辗转而来。古镇建筑呈现出东南汉族风格,尤为讲究“风水”。古镇地处偏僻,但居民多以经商为生,在保障生活较邻区富裕的同时,在外界文化不断的冲击中,保留了较为完整的传统风习。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个族群,几乎都有自己的文化和语言,但有文字者不多见,中国当代的民族有56个,其中很多有自己的语言,30多个民族有自己的传统文字或新创文字。以家族为单位的更小族群,几乎没有自己的语言,特别是文字,这也是目前学术界对这类民间文化现象涉及较少而没有引起重视的原因。本文以白云家族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其家族语做一些现象语言学的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8.
花腰是彝族中的一支,他们属于典型的山地农耕民族,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区位以及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其村落文化除具有一般农耕民族的特点之外,还具有本民族的一些特质:随和、自由与约定俗成的婚恋文化,顺应天时地利的建筑文化,娱神娱人的宗教文化,古朴功利的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