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南剧,是湖北省四大地方剧种之一,从清乾隆年间至今,在恩施及武陵山区流传已逾270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恩施南剧以其独特的民族地区戏曲  相似文献   

2.
王晓春 《中国藏学》2002,(2):97-102
民国四川藏族档案,主要是指民国时期形成的反映四人藏区藏民族活动及藏族事务的历史档案,相对集中于四川省档案馆和甘孜、阿坝两州档案馆。不同载体的汉藏文档案史料,上起民国元年(1912年),下迄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内容可大致分为政务类、经济类、军事类、司法治安类、民族类、宗教类、文化教育类、涉外事务类等,多侧面展示了民国川西北藏区和康区(川边地区)的历史概貌。  相似文献   

3.
藏族首饰以其独特的风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着藏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这种气质集中体现在其装饰语言即首饰纹样上。藏区地域广袤,不同地区的群众所佩戴的首饰在形制和纹饰上有很大差异。文章以田野考察为依据,从区域文化特点入手探讨了嘎玛藏族传统首饰纹样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4.
涂妍  鄢杰 《民族论坛》2003,(10):51-52
嘉绒藏族属于藏民族的一支,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嘉绒”是“东方嘉尔木察哇绒”的简称,意为藏区东部与汉区的结合部,世居此地的藏族被称为嘉绒藏族。嘉绒藏族世居在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的15个乡镇,总共有5万多人,长期以来与汉族、回族和羌族等民族杂居,生活水平十分低下。最近在藏民族地区的实地考察发现,嘉绒藏民族利用其特有的民居建筑———碉式藏寨———这一独特的人文资源,发展“民居接待”的特色旅游业。这是少数民族地区农牧民增收方式的一次重大创新,是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民居接待产业化”发展模式值得推…  相似文献   

5.
迪庆藏回的形成是回族以少数者身份进入藏区,与藏族相比,在人口数量上占绝对少数,他们长期与藏族生活在一起,在藏族文化的影响下,其藏化现象比较普遍,他们讲一口流利藏语,穿藏服,绝大部分回族与藏族有亲缘关系,回藏通婚非常普遍,一些回族家庭成员中既有信仰伊斯兰教者,也有信仰藏传佛教者。部分改信藏传佛教的回族,其民族属性也改为藏族。  相似文献   

6.
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以及历史上藏族与周边地区频繁的政治接触与文化交流,使来自不同地域的艺术传统和文化元素在西藏高原激荡碰撞、互动交融。尤其自元代对西藏主权控制的完成,使大量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中原文明源源不断的渗入藏区,融入藏民族博大的精神世界,形成独具特色的藏族装饰图案艺术。藏族装饰图案在吸收内地文化艺术元素的同时,又保持、发展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充分体现出藏族装饰图案在多元文化互动下的交流融汇和本土化的发展创造。  相似文献   

7.
云南藏区暨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云南省纬度和海拔最高的地区,素称“高原之患”。历史上为我国西北和西南古代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的通道,汉藏友好往来的桥梁。由于她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自身的既有别于西藏又不同于其他民族地区的几个重要特点。本文根据藏汉文史料,试就云南藏区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这些特色及其成因进行归纳研究,以为引玉之砖。一、云南藏族历史的几个特点(-)多民族多元文化交汇发展的特点。演藏(迪庆藏区)不同于西藏也不同于内地的主要特点是,这里在两千多年前…  相似文献   

8.
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与藏民族的发展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所周知,每一民族的教育对该民族政治、经济、义化、思想等各个领域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藏族是一个几乎全民信仰佛教的民族,藏族传统教育的基本特点是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在民族文化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寺院教育在藏族教育中的这种特殊地位,使它对藏族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影响体现出与其他民族的教育对各民族上述各领域的影响的诸多不同的特征。本文拟就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对藏民族的发展进步问题作一初步的探索。不当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一)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不但在解放前对西藏及国内其他藏区的政教合一或政教联盟的政…  相似文献   

9.
嘉绒藏族是藏区的一部分,嘉绒藏区本部在今四川省西北高原之大小金川流域。嘉绒藏族举行婚礼,其婚仪的内容极为丰富,尤以礼仪中的颂辞最为精彩。长期以来,嘉绒藏族婚仪仅被视为民间习俗,很少有人对它从历史和宗教的角度去进行深入地研究,更不知道它的渊源何在。笔者在撰写《金川县志》的“民族、宗教”篇时,查阅了部分藏、汉文字资料,又到嘉绒藏区调查考证,发现这些地区的婚仪与苯波教的婚姻仪轨在很多地方相一致。苯波教是中国藏区古老的原始宗教。在世俗眼光看来,藏区的宗教典籍中不可能夹杂婚仪内容,可是,在苯波教大本营嘉绒…  相似文献   

10.
我国藏族除聚居在西藏外,还分布在云、川、甘、青四省边界地区。安多藏区位于西藏的东北,川、甘、青三省边界上。藏史称多康中之多麦即安多地区。当今辞书对安多(aredo)也有解释:说青海、甘肃南部和四川北部一带藏族地区;或说甘、青、川三省讲藏语安多方言的地区。其实,两种说法一个意思。这一地区到底有多大?  相似文献   

11.
藏族拉弦乐器有牛角琴、铁琴、二胡、霍琴、藏京胡、根恰等。究其历史渊源 ,有些是在藏族本土产生并得到发展的 ,属本土乐器 ;而有些原本属于外来乐器 ,当传入藏区以后被藏族艺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改造和发展并使之藏化 ,成为藏传乐器。藏族拉弦乐器除牛角琴外 ,其余均从相邻地区或国家传入藏区的。其演奏风格、演奏姿势、定弦、音域等均有自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藏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藏民族通过生产生活寄情于歌舞,以歌舞形式述说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崇尚,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美好理想.藏民族歌舞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时代特征,它以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而著称.由于藏族的生活地域与生产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各地区民间歌舞不同的风格与流派.  相似文献   

13.
“安多藏区藏族文化面向21世纪 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 中国藏区是由卫藏(西藏自治区)、康巴(四川甘孜州、西藏昌都地区、青海玉树州、云南迪庆州等)和安多(青海藏区、甘肃藏区和四川阿坝州等)三大藏语方言区构成的。安多藏区是中国藏  相似文献   

14.
藏族有句谚语“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痛”,由此可见,茶是藏族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近年来,随着藏区经济的飞速发展,藏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能喝上有质量保障的“低氟藏茶”更是藏区人民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5.
<正>嘉绒是藏族的一个重要分支。作为地理概念,嘉绒指嘉绒藏族居住的地方,即嘉绒藏区,主要包括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马尔康、金川、小金、汶川、理县、黑水、壤塘、松潘、阿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色达、道孚、康定、泸定、炉霍和雅安专区的宝兴县等的部分地区。作为一个族群称谓,嘉绒指生活在以墨尔多神山为中心,大、小金川流域的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嘉绒藏区处于"藏彝走廊"地带的特殊地理位置及汉藏民  相似文献   

16.
四川藏区"跳锅庄"的发展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瑾 《中国藏学》2002,(4):79-84
"锅庄"是藏族民间歌舞,它流行于四川、云南等省的藏族地区及西藏昌都一带.本文通过对四川藏区传统民间歌舞娱乐方式--"跳锅庄"的探析,试图探讨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藏区的传统民间娱乐活动的发展演变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族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适应过程和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7.
红军长征时经过苗、瑶、壮、彝、藏、羌、回等十余个少数民族聚居和杂居的地区,在滇、川、康、青、甘藏区转战达一年半以上。红军经过这些藏区时,对藏族上层人士开展了细致入微的统战工作,双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为后来新中国巩固对民族地区的管理,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顺利解放西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贾剑秋 《民族学刊》2016,7(1):36-41, 103-105
新世纪藏区社会日益多元的文化发展和民族文化基质的现代开掘,以及多民族交融的不断深入,藏区藏族作家在不断超越过去封闭性、本位性较为明显的创作传统时,试图在现代多元民族文化的书写中构建更为深广的文学意义.基于多元化开放性的文化意识和现代性视域的构建,藏区藏族文学创作也呈现出两个新的纬度——聚焦现代意识烛照下的文化冲突,构建多民族书写的文学图谱.  相似文献   

19.
藏族习惯法在部分地区回潮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认为 :藏族习惯法在有的藏区回潮 ,有其民族文化心理与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 ,同时 ,藏族习惯法自身也有适应藏区的某种特性。必须充分认识习惯法回潮的负面效应 ,坚持社会主义现代法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
阿来,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省阿坝藏区的马尔康县,毕业于马尔康师范学院,曾任成都《科幻世界》杂志社社长、总编辑,现任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就新时期藏族文学而言,阿来的作品承接与拓展了藏族作家扎西达娃开创的艺术道路。而放眼全国民族文学,阿来的创作表现了我国当代民族文学所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