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城市,城市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城市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博物馆,博物馆彰显一座城市的底蕴,给城市注入了新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巨大财富。今天,人们给予城市文化更多的关注和厚爱,给予博物馆建设更多的关注,城市文化也为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博物馆促进着城市文化发展,城市文化改变着城市,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丰富着整个城市的修养,了解博物馆、城市文化和城市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才能更好地感受我们的城市,使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2.
正一、引言从城市产生之日起,文化便影响着城市,如今文化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新一轮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策略和趋势。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全球城市文化发展趋同,传统文化在特色文化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每个城市的特色文化资源建设特色文化城市,是增强城市文化底蕴、发展文化产业以及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城市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是我国文化事业肌体的细胞,蓬勃发展城市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是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浓厚社区文化氛围,建设城市精神文明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本文立足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探讨进一步发展我国城市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命题。  相似文献   

4.
正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博物馆已成为城市文化的标志和形象的代表。城市博物馆,在塑造社会文明方面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博物馆文化事业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我国已建有博物馆4165家,其中国有博物馆3354家,非国有博物馆811家。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城市博物馆传统的收藏和展示功能正面临着强劲的冲击,一味靠政府资助的运营模式更是受  相似文献   

5.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形态。从文化层面来看,文化软实力为城市发展提供了软环境,有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城市凝聚力。从理论视角来看,文化软实力体现了一个城市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文明,是历史文化和人文素养长期积淀和不断塑造的结果。“十二五”期间,上海定位于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以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为主要目标。从实践角度来看,上海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面临着如何突破改革创新,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以期构建智慧城市和创新城市。  相似文献   

6.
何玉珍  林昆勇 《城市》2015,(2):70-74
芝加哥作为美国第三大城市,是美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和著名旅游城市.纵观芝加哥发展历程,其20世纪50年代曾是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城市,后经改革管理方式,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引导文化产业发展,注重多样化城市空间建设和营造城市独特文化魅力,有效吸引了优秀人力资源,最终实现了向全球性文化创意驱动城市的成功转型.客观分析和参考借鉴芝加哥成功转型的实践经验及动力机制,明晰我国城市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有利于加快我国城市文化建设步伐,对加速推进我国城市文化朝区域性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推进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高标准、高层次的课题。在我国,城市数量的增多以及规模的扩大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重物质、轻文化的城市建设模式。如何在城市发展中摆脱物质的控制,建设更加符合人与自然与社会更为和谐的城市文化,成为了当前城市建设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了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对策:1、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整合城市文化资源;2、立足科学规划,塑造城市文化形象;3、抓好文化教育,提高市民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8.
王枫云 《城市观察》2011,(4):120-125
对我国城市文化建设中商品性文化生产的"授益诱导型"政府监管模式推行的必要性及其内涵、特征、类别、功能以及制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展开了论述,以期有助于提升我国城市政府对商品性文化生产监管的有效度,推进城市文化建设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9.
汪寿松 《城市》2006,(4):63-65
文化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城市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城市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加快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大力推进,城市文化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所重视,用文化的理念评价并提升城市质量品位已成为新的时尚标准,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无一不包含着城市文化的要求,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如何用文化的理念建设城市,用城市建设的形态营造城市文化,是时代赋予城市建设者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我国迅速发展的城市面临着人口的迅速增加,资源和环境的急剧恶化,经济发展的转型和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的滞后,为城市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自从2010年以来,我国许多城市相继制订了智慧城市建设方案,为城市可持续、稳定的发展探索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本文通过理清智慧城市建设思想的起源与特征,阐述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基础及其应用,比较了我国28个智慧城市建设起步阶段的成效,提出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2013年第9期发表《试论我国城市的文脉与文态》文章后,总感到还没有把城市文脉与文态的想法说完整,中间还需要一个联结城市主文脉和充实城市文态的环节,从而形成能够保护和展示城市文化发展的空间系统,给人们一个能够直接体验城市文化的空间场所,这就是城市文化发展的街道脉路、水系脉路和绿道脉路等。它们以纵线或横线联结着城市文化发展过程中留存的自然和历史文化亮点,形成充分反映城市文化脉动、形态特征、形象特色的展览路线。在当今建设美丽中国、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城市旅游事业长足发展的形势下,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对上述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笔者阅读了陈迎《重新解读历史文化散步道》介绍东京文化散步道的文章后,很受启发,感到探索、建立、拓展城市文化发展脉路是十分必要的,便以城市中轴线文化步道、文化水道、文化绿道等进行构思和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范学刚 《现代交际》2014,(11):64-6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城市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化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风向标,而在城市建设中区域文化的融入凸显了城市建设特色,因此对于地区城市建设中如何充分发挥区域文化作用的研究将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课题,本文立足吉林地区城市建设现状,多角度分析在吉林地区城市建设中区域文化未能得到充分体现,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的问题所在,及时找出对策,为吉林地区城市建设更好地发挥区域文化作用,提供可靠的理论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璐 《科学发展》2012,(1):77-80
我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城市化,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城市就业逐步转化为新市民,他们在享受城市化生活的同时也面临了许多困境,在文化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本文将主要分析这部分新市民的城市归属感、子女教育、现代化市民教育和文化生活孤岛化等四个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五个对策以加快推进新市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小平 《城市》2005,(5):28
社区作为城市中的基层组织,它的文化建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社区文化是一种地域性的群众文化形态,它的文化行为的构成体现了社区居民的价值观、文化传统、社会心态以及审美情趣.搞好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精神境界,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城市快速持久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5.
李鑫 《现代交际》2016,(4):58-59
城市公益广告的发展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形象品位,并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发展内涵,因而积极推介地方城市公益广告的发展常态化有利于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文章以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城市公益广告建设发展为例,探索分析了取得成功的相关经验以及存在的个别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其他地方城市发展公益广告事业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在追求"国际化大都市"的热潮中,对国际大都市要追求什么的认识存在着一些片面的、错误的认识:一是每年一度的城市竞争力排序,把城市"硬实力"作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对国际大都市文化建设的认识,还缺乏"文化精神"的意识,缺乏对"文化精神"境界的追求。国际大都市应追求什么?国际大都市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本文认为,文化精神是国际大都市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发展的"软实力",文化精神是国际大都市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我国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特点的梳理,指出了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实现城乡文化融合关系到我国整体文化的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长远大计,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正文化是城市的内核和灵魂,它涵养着每一座城市,是城市发展永不衰竭的动力。纵观世界城市的发展崛起,文化的力量都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迈向世界城市,我们必须尊重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遵循城市及文化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和利用文化的力量加快武汉发展,实现复兴大武汉的宏伟目标。以文化的力量推动城市转型发展。我们这座城市依然处于要素驱动的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在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工业化迈向后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中,武汉  相似文献   

19.
自城市科学概念提出以来,在一批致力于城市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经过20多年的迅速发展,城市科学为振兴城市经济、促进城市建设、繁荣民族文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指导和推动着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入,很多社会功能向社区转移,社区地位凸显并成为城市社会的基石,肩负起更重要的时代责任。快速城镇化和经济社会的"双转型"是目前我国城市发展的两个基本背景,而文化是城市发展最突出的标志,研究城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究文化。伴随快速城镇化,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不同地域背景、文化属性的人群在城市中碰撞和摩擦。与此同时,对很多城市片面强调经济建设而忽视漠视城市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