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叶键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2):91-94
"线条美"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特征.钢琴艺术作为西方文化的产物来到中国,在其本土化进程中融注了中国音乐文化的风格特质.表演艺术讲究程式与方法,用什么样的方式(演奏技巧)来表现中国风格钢琴曲演奏中的"线条美"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叶键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2):91-94
“线条美”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特征。钢琴艺术作为西方文化的产物来到中国,在其本土化进程中融注了中国音乐文化的风格特质。表演艺术讲究程式与方法,用什么样的方式(演奏技巧)来表现中国风格钢琴曲演奏中的“线条美”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5.
陈一平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1):24-28
“一国两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文化基因,如爱国主义的价值观、辩证法、和合原则及思维模式等,是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思想的重要思想材料。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脉渊源基础上,邓小平以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精华,解决了现实政治的难题,勾画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大思路。 相似文献
6.
刘可英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95-197
本文从声乐的角度出发,以演唱风格为主要思路,主要研究昌吉地区回族“花儿”的音乐特点、演唱风格及演唱技巧。重点研究昌吉地区回族“花儿”的演唱风格,通过研究新疆“花儿王”韩生元的表演风格特色及声乐演唱技巧,力图挖掘昌吉地区回族“花儿”不同于其它地区的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的宗教政策,即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理"与"力"的结合,"理"是基本的,"力"是必要的,两者缺一不可。从人权的视角看,中国特色宗教政策之"理"体现在逻辑上和道德上、理论和实践中其内容的正当或正当性;中国特色宗教政策之"力"体现在其"理"的基础上的生命之"力"、逻辑之"力"、道德之"力"以及法律的保障力等。同时,论证的过程也是"中国特色"的界定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面对学校主流文化由内向外的“规训”时,学生不仅会接受与内化,同时也会派生出独具“风格”的亚文化与之“抗衡”。 研究以参与式观察为主要研究方法,深入班级,倾听学生关于校服的“言说”,记录他们通过改造校服“抵抗”学校规定的具体事件。 在此基础上,以社会分层理论为分析框架,深入挖掘学生对待校服的“态度”与“行动”背后的社会意义,勾勒出销匿在学生亚文化“风格”中的社会分层图景。 在对原生家庭阶层文化认同的“自甘”态度下,学生以校服为载体采取“对峙”的行动方式与学校主流文化相抗争,最终在结构性的制度壁垒与自致性的能力抉择的双重“施压”下形成具有生产性的学生文化。 相似文献
9.
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怀忠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3):16-19
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它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从“国情的特色性”、“理论的特色性”、“实践的特色性”、“目标的特色性”和“历史地位的特色性”等五个层面系统地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Sharpe(1992)风格模型,笔者对投资基金的风格漂移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封闭式基金还是开放式基金,实际的资产配置结果与所承诺的名义风格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基金生命周期内的资产组合配置属于黑箱过程;尤其在市场波动剧烈条件下,基金更加倾向于选择能动性较强的资产配置方式,进而导致更大程度的风格漂移。有效识别基金的名义风格与实际资产配置方式的差异,了解基金投资组合构建的黑箱过程,有助于投资者进行更加科学地选择基金与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11.
李雁南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2):78-82
2008年7月中国籍旅日作家杨逸成为日本芥川文学奖首位外国人得主,她的获奖作《时光渗透的早晨》以及其它作品描述了当代在日华人真实的生存状况。杨逸作品语言生硬、结构粗糙、对中国民族文化理解浅显,而要博取日本主流文化认同的倾向却十分明显,这主要表现在作品中的语言应用、对迷信和无知等"中国特色"的有意渲染以及对主人公在重大政治事件中的立场及行为的描述上。杨逸笔下的人物对日本和中国的态度都充满矛盾,但作者对这一矛盾未做任何解释。杨逸获奖的原因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2.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5-45
李存山在《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撰文指出,中国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有“变”亦有“常”,“变”就是文化发展的变革性、阶段性,“常”就是文化发展的继承性、连续性。孔子论三代之礼的相“因”与“损益”,符合文化发展之“变”与“常”的辩证法。自汉代始立的“三纲”,并非中国文化所“因”的常道,而是汉儒为了适应“汉承秦制”作出的“损益”。在中国近代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中,从“中体西用”发展到“标本并治”乃至“重估一切价值”,“哲学”观念和进化论的引入对这一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以儒家学说为主流的中国文化,其常道并非“三纲”,而应是崇尚道德、以民为本、仁爱精神、忠恕之道、和谐社会,这也是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的优秀传统,而我们也应在文化上作出与现时代相适应的“损益”。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梦战略的强大历史背景,中国梦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创新,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其发展目标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和价值观念。中国梦是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不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成果。中国梦彰显“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全面理解中国梦战略的民族文化特色,弘扬“中国精神”,通过多种途径丰富中国梦的民族文化特色,同时反对复古主义与虚无主义,科学地对待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周希贤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1):7-11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位一体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十八大的重大历史和理论贡献。"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其科学内涵和内在联系。"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与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时代命题之中,理论自信是自信的灵魂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就是要排除各种错误思想理论的干扰,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对实现中国梦充满自信。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觉是理论自信和实现中国梦的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成熟是理论自信和实现中国梦的支撑;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是理论自信和实现中国梦的基础;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同是理论自信和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力量源泉;国际社会对"中国理论"和"中国梦"的空前关注是理论自信和实现中国梦的外在动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东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10-112
文章针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简要论述了"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定义,外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的作用以及中国文化融化英语教学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最终克服"中国文化失语症"。 相似文献
17.
牛玉芬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1-43
"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范畴,是儒、释、道三教共通的哲学思想和理念,不但代表天人合一的本体世界,代表人文环境的整体和谐,而且代表人性之美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氛围,是一种高尚的格调。而充分体现"和"的这些文化内涵的莫过于中国茶道,中国茶道的核心就是"和","和"文化在中国茶道中得到了完全体现。 相似文献
18.
虞敏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9(5)
古拙风格在中国绘画史中享有崇高地位.它的产生总是针对着繁缛、空洞的形式主义的流行与泛滥,因此古拙风格蕴涵着批判意识.它根植于中国传统的艺术感知方式,这使其既高不可及,又无法被继承超越.而中国近代、当代艺术界古拙风格的频繁出现,其实隐藏着本土文化衰落的深刻危机. 相似文献
19.
20.
朱海风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当代中国大学文化正面临着多重的挑战和考验。如何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正确认识和处理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困惑与问题,创造性地构建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鉴于此,我校邀请几位专家以"当代中国大学文化建设"为主题进行了座谈,就当代中国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实然"与"应然"、"定位"与"使命"、存在的问题与建设的路径、大学文化的性质以及以策划来统领大学文化建设的整体工作和构建富有特色的大学激励文化等,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深度解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