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山东近代教育改革发展 50 年,经历两个最显著的时期。20 世纪 30 年代山东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点: 内行专家办教育,仿照吸收欧美学制及办学理念,突出基础教育和民众教育,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结构。40 年代中共领导的山东民主政府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突出特点: 以乡村为中心、以干部和群众教育为重点同时又兼顾普通教育。这其中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思考回味并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大就是好"的哲学观与"规模效益"理论的直接影响,催生了起于19世纪横跨20世纪至今的美国"农村学校合并运动"。深入剖析美国"农村学校合并运动"走过的历程,对于我国现阶段开展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应提高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资助,构建责权明确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提高小规模学校师资力量。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女权运动中,女权主义组织对女权运动的成功起了重要的作用。女权运动的影响与成就大部分是女权主义组织的活动带来的。一般认为以下妇女组织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女权运动中产生了相对重要的作用,全国妇女组织、妇女争取平等行动联盟、妇女解放运动、妇女健康运动等组织。他们集会、发行书籍,表明自己的主张;组织妇女活动,显示女权组织自身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杨天平  孙孝花 《学术研究》2007,22(2):149-152
在美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以20世纪80年代为界,此前,多局限在协助学校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方面,还徘徊于学校教育的边缘地带,是学校管理的局外人;此后,从参与学校教育逐步介入学校管理,从消极被动参与转为积极主动参与,进入决策的核心层,协同管理学校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从而实现由局外人向局内人的角色转换,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民主开放型的教育管理文化,并昭示了教育管理发展与演进的路向。  相似文献   

5.
张琳 《南方论刊》2012,(5):66-67,69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里克纳品格教育成为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显著特征。面对美国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的混乱状况,根据时代的需要,里克纳提出学校应担负起儿童的品格教育任务。里克纳品格教育理论来源于亚里士多德的德行理论和当代美国品格教育理论,是对美国传统品格教育历史传统的批判继承和复兴。  相似文献   

6.
祁玮 《理论界》2008,(9):158-159
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的教育产了深远的影响,它推动了中国的教育改革,是教育改革的灵魂。在20世纪20年代杜威教育思想影响了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为中国的教育带来了教学方法上的革新,引发并推动了轰轰烈烈的平民教育运动。但由于国家体制的不同,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没能长久地坚持下去,但它对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7.
美国多学科艺术教育模式将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与美学四门学科的内容整合、互补,把创造性活动与艺术评价和审美学习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提高人文素养的角度,分阶段分重点地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广为流行。这种模式对我国艺术教育有着诸多启示:之一,借鉴美国多学科艺术教育模式,建立我国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完整、系统的学校艺术教育体系;之二,课程设置方面,借鉴美国多学科艺术教育模式,构建起符合我国实际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之三,努力提高艺术教师的理论修养和教学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艺术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末韩国的教育改革政策和21世纪课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 90年代金泳三政府运用市场主义竞争原理 ,主张在学校和教育消费者之间引进竞争机制 ,提倡教育的自主管理和自律化。金大中政府的教育改革首先改革大学考试制度 ,“创造新学校文化”。面向 2 1世纪教育课题是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 ,以及改善提高与人才培养有关的一系列条件  相似文献   

9.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美国的教育舞台上,最耀眼、最具争议的事件无疑当属进步教育运动了,以谢尔顿的奥斯维哥运动、帕克的昆西运动为肇端,直至哈维的波特小学实验、华虚朋和贝蒂的文纳特卡制、柏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约翰逊有机教育的实验、丹佛学校课程改革实验……异彩纷呈、纷至沓来的各种实验、方法似乎都可以归在"进步教育改革"(progressiveeducation reform)的麾下.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50年代,学习前苏联教育经验作为改革原有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它为新中国重庆高校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照依据,推动了重庆高校的改造和正规化发展的步伐.但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存在着形式、教条主义的倾向也出现了一些重大失误,这对于当今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