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表明,输入型通胀通过国际农产品价格和工业原料价格的传导途径对我国CPI和PPI的压力较大;通过国际金属价格和原油价格对我国CPI和PPI的压力相对较小;由于央行的积极调控和汇率制度改革,输入型通胀通过贸易收入和稳定汇率的货币供给途径对我国CPI和PPI的压力较弱。鉴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在保持汇率稳定的同时对缓解输入型通胀所起的积极效果,我国政府应在保持人民币基本稳定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人民币汇率的深化改革,完善汇率的形成机制,增强汇率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2.
陈博闻 《南方论刊》2011,(7):25-26,24
4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中,备受关注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3%,虽比3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依然超出市场普遍预期,显示短期内通胀压力难以缓解。温家宝总理此前提出,要"消除通货膨胀中的货币因素"。而今年以来的前5个月,央行5调存款准备金率和2次加息均表明了中央政府决心治理通胀的鲜明态度。目前来看,尽管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但仍掩盖不了物价上涨所带来的通胀之忧,因此,当前不仅要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更重要的是要运用政策调控的灵活性,审时度势,有针对性地缓解通胀压力,并有效地保持经济增长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CPI、PP居高不下,人们已经形成强烈的通胀预期.加上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央行将大量货币投放市场,通胀压力日益加大.本文运用历史的分析方法,在定性分析1992-1995年我国出现通货膨胀成因的基础上,找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能造成我国通胀的因素,然后基于1990-2009年的数据,运用Granger检验法进行因果检验,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财政支出的扩大、外汇储备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增加均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具有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是造成我国通贸膨胀的一般性原因.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物价持续低位运行,CPI与PPI出现史上最长的背离现象,国内关于是否进入通货紧缩的争论此起彼伏。就业、收入、消费、CPI和PPI构成等多角度的数据表明,当前国内处于低通胀阶段,没有进入通货紧缩时期,物价低位徘徊既有良性因素也有不利因素,但通货紧缩的风险不容小觑,需要高度警惕。须采取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实施物价区间管理、加强定向调控等一系列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防止低通胀演变为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5.
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攀  白亭菡 《南方论刊》2008,(10):21-23
中国经济连续多年实现了“高速经济增长+持久低通胀”的理想组合,这让世界各国都颇为惊奇和羡慕。但事实上,我国的部分通货膨胀被种种因素压抑着推迟着,通货膨胀大规模全面爆发迟迟没有到来。2007年,伴随着猪肉价格、粮价等物价的快速上涨,普通百姓的生活切实地受到了影响。而相当多的学者则称之为“结构性通货膨胀”,声称通货膨胀是结构性的而不是普遍性的,CPI很快就要回落的。笔者将从我国CPI设计缺陷及全面通胀的表现入手,分析本轮通胀的形势,然后分析此次通胀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的迅速转换也导致了宏观调控的剧烈调整。在Phillips曲线的框架下,分析经济增长速度与CPI的关系,认为经济增长速度与CPI虽然存在一定的替代性,但是供给冲击对这种替代性有显著影响,积极的供给冲击将实现较高增长水平下的适度通货膨胀。因此,应该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制度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积极的供给冲击来解决通胀问题,而不能单纯以牺牲增长降低通胀。  相似文献   

7.
刘伟 《兰州学刊》2011,(8):39-43
近年来随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不断上涨,我国的CPI也随之攀升,攀升中的物价水平已经对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经济的稳定增长构成威胁,为了能够准确把脉我国输入型通胀产生的各个环节,以便能够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来应对通货膨胀,为此深入研究我国输入型通胀传导机制,撰写此文。文章以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大宗商品指数(CRB)、美元指数(USDI)以及美国GDP、中国GDP和印度的GDP的传导机制(即因果关系)为研究对象,以计量模型为工具,旨在证明出大宗商品指数是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原因,美元指数与美国、中国和印度的GDP增长分别是大宗商品指数的原因,进而为我国在应对通货膨胀方面提出更加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实证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8.
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及新疆的居民消费价格(CPI)持续上涨,通胀预期增强。文章分析了物价上涨的主要特点,导致物价涨幅偏高的原因,预测2011年新疆物价走势,并提出稳定物价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以来,我国的农产品价格步入新一番上涨周期,一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过快,助长了通胀预期,同时,推高了CPI涨幅,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大大超过PPI和CPI涨幅,冲击普通群众生活,阻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农业基础成本高,农民具有天然弱势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推动率曾达到82.38%。经SPSS软件统计分析农产品价格、居民消费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表现出明显相关性。坚定不移地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城镇低收入及特殊群体,给予适当补贴,而不能用压低农产品价格来解决农产品价格上涨影响到低收入群体生活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极为复杂的形势,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的2015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上涨1.2%,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4.6%。透过宏观形势和相关数据不难看出,CPI低位运行表明货币政策操作仍有空间,"新指标"显示的经济回暖意味着降息降准暂近尾声。  相似文献   

11.
《四川社科界》2009,(5):44-46
为应对本次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中央实施了4万亿投资拉动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战略方针.为我国经济止滑提速、在全球经济中率先实现复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4万亿投资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必然给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通胀压力。省经济委员会唐浩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的中期成果《合理发挥4万亿投资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建议》认为.要科学合理利用4万亿投资的投资乘数和引致因素产生的超大规模投资。消除通胀隐患,必须通过三化联动和三产互动,保障产业、民生和基础并重。加强预警机制建设等有效化解通胀压力.确保经济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本文认为2011年我国经济在转型过程中继续向好的方面发展,流动性过剩、物价上涨、房地产泡沫化问题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增速平缓下调,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力度加大。全年经济增长率预计略高于9%.CPI上涨5%左右。预计2012年物价涨幅总体趋降,CPI涨幅在3%左右;经济增长速度继续下降,GDP增长率略高于8%;经济发展面临着企业困难加大、就业压力加大、金融系统风险加大等突出问题。须统筹协调好控物价、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下称通胀)压力逐年加大,国人因此优心忡忡。我国通胀何以持续多年,日益趋重呢?调查分析不难发现,“农业滞后型”通胀(又称“农产品短缺主导型”通胀)是我国通胀的明显特征。而农业基础虚化,农业投入弱化,农业生产条件恶化和农产品供求矛盾激化则又是其症结所在。这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八十年代所告诫的那样——一、九十年代中国如果出问题,可能出在农业上通胀是个国际性问题,而近年我国通胀是有其自身特殊性的。即通胀与农业、粮食有很大的关连,农产品短缺价扬成为通胀的主导因素。1994年的严重通胀更是这种主导因素的连锁反应,农产品价格急剧爬升成为一系列物价上涨的“带头羊”。1994年以粮食为基础的食品价格上涨35%,在整个物价总涨幅中占60%左右。涨势尤甚的是1994年一至三季度.9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9.2%,粮食上涨62.8%,油料上涨72.5%,猪肉上涨94.3%,蔬菜上涨55.4%.农产品价格如此高涨,不能不说明我国通胀的特殊性为农业滞后及农产品短缺所致.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长期保持在50%以上,即人们生活消费有50%以上的支出花销在食品方面.因此,以粮食为基础的食品价格上扬幅度无疑是人们感受高通胀的“压力表”.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近年来工业品消费市场与农产品消费市场相比,其价  相似文献   

14.
基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这一微观视角,通过对我国本轮通货膨胀成因的分析可知,由于中央及地方政府推动导致的投资扩张,引发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加之投资乘数的放大作用,诱发投机性融资需求,进而导致信贷规模扩大乃至广义货币量的增加,最终形成通货膨胀。因此,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地方政府的治理并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从源头上缓解通胀压力。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在这一严重形势面前,中国没有果断地让人民币大幅升值,从而把通胀因素拒之门外或输出国外,是非常令人遗憾的。究其原因,是一些经济学家、金融学家夸大了人民币升值风险,致使舆论上下普遍讳言人民币升值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房价波动对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两个方面——人民币对内稳定与对外稳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且影响弹性都比较稳定,房价过快上涨对人民币币值稳定造成了较大的压力。房改以来,房价对CPI有较强的正向影响力,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起到了对抗通缩、拉动内需带动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在近年来经济繁荣时期,由于这种正向影响力较强,房价过快上涨推动了CPI快速上扬而诱发了超温和的通货膨胀,干扰了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汇改以后,房价对人民币汇率有较强的正向影响力。这一影响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热钱为获取人民币升值和房价上涨的双重收益,从而对我国人民币币值稳定构成很大的压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我国正常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CPI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国家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研究通货膨胀水平、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指标之一,科学合理地编制CPI对于宏观经济分析和预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CPI编制中存在着食品价格所占权重过高、编制方法存在缺陷等问题,比较和借鉴国际上CPI编制的方法,我国编制CPI应适度降低CPI中食品价格权重、住房价格不应计入CPI、完善CPI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在这一严重形势面前,中国没有果断地让人民币大幅升值,从而把通胀因素拒之门外或输出国外,是非常令人遗憾的.究其原因,是一些经济学家、金融学家夸大了人民币升值风险,致使舆论上下普遍讳言人民币升值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改革开放前期的快速发展没有带来高通胀,但新时期我国进一步发展不可避免带来一定的通货膨胀。在发展和通胀的关系处理方面,应着重于发展导向,以发展抑制通胀。中外通胀形势和发展情况对比表明,中国的相对通胀水平并不高,中国的实际消费福利仍呈上升态势。我国当前的政策导向既可以通胀换发展,以发展容纳通胀,更可以发展抑制通胀。  相似文献   

20.
关于反通胀的深层思考张爱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要求我们明确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保证的大道理,并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而目前通货膨胀(以下称通胀)的压力,已产生影响稳定的因素且危及改革与发展。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稳定的基础是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