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国有企业职工失业与再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职工失业的三大特征,即严重性、潜在性、结构性。阐述了国有企业职工失业与再就业的六对矛盾:劳动力增加过快与需求相对减少的矛盾;亏损企业失业与盈利企业安置再就业的矛盾;进城农村劳动力与国有企业职工再就业的矛盾;企业改革与职工再就业的矛盾;劳动体制改革与劳动力市场培育缓慢之间的矛盾;失业职工流入社会同社会保障滞后之间的矛盾。研究了影响国有企业失业职工再就业的社会障碍和失业职工自身的障碍,并提出了解决国有企业职工失业与再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知识失业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失业是我国目前存在的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本文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知识失业产生的原因既有知识劳动力供给与需求总量的矛盾,又有知识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结构的错位。针对知识失业的成因,文章提出一些治理知识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张红 《西北人口》2007,28(1):58-62
本文主要从辽宁省基本社会特质入手,从制度的角度展开“新失业群体”存在的根源分析。主要是从东北老工业基地特有的三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来分析“新失业群体”何以在辽宁省特别突出。即由于劳动力市场三元分割,使得“新失业群体”在不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职业流动发生障碍,导致了“新失业群体”的失业。  相似文献   

4.
杨雪 《人口学刊》2006,(5):40-45
欧洲传统的福利制度造成了贫困陷阱和财政陷阱的产生,为了增加劳动力供给和鼓励就业,欧盟对劳动力税收和救济金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欧盟主要针对失业保险制度和社会救济金政策、最低工资政策、提前退休制度、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减免政策以及对有孩子家庭的激励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对改革的成效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改革对劳动力供给和需求所带来的影响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现实,在工作搜寻理论指导下,通过构建考虑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大学生个体择业行为模型揭示"知识失业"的原意。研究表明:第一,高校扩招只是导致"知识失业"的诱因,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导致了大学生整体的保留工资对其劳动力市场供给数量的变化不敏感,使得市场无法出清,才是出现"知识失业"的真正原因;第二,从分割的劳动力市场来看,公共部门和垄断行业的工作因为得到社会主流的认可,其待遇变化对大学生的保留工资会有较大影响,当其与竞争部门的工资差距不断拉大时,"知识失业"情况将会出现恶化;第三,"知识失业"降低了大学生深造的机会成本,劳动市场分割则提高了大学生深造的收益预期,进而造成局部和短期的所谓过度教育。  相似文献   

6.
中国失业问题的贝弗里奇曲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颖  李晶 《西北人口》2007,28(2):1-4,7
中国的失业问题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劳动力的超额供给,表示失业和空缺岗位关系的贝弗里奇曲线更能解释现今普遍存在的结构性失业与摩擦性失业现象。贝弗里奇曲线既可以用来区别失业的类型,还可以反映劳动力市场运作效率的变化。本文通过贝弗里奇曲线位移的分析,着重从工作搜寻活动、产业结构调整及劳动力队伍中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三方面分析了中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的匹配效率是如何影响失业的。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中国如何提高供需双方的匹配效率从而抑制大量失业与大量空缺岗位并存的现象、降低自然失业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杨雪 《人口学刊》2005,(6):38-42
欧盟自实施共同就业政策以来,就业状况不断改善。根据统计数据分析显示,欧盟国家20世纪90年代后的就业增长明显高于80年代,但是问题在于就业状况的改变是否是实质性的,结构性失业的减少是否说明就业的增加,经济周期中就业和劳动力供给的增加是否更多依赖于经济增长,对就业率和失业率变化、结构性失业和劳动力参与程度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欧盟共同就业政策的作用做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转轨时期的就业政策选择:矫正制度性扭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城市劳动力市场形成一种二元结构:国有企业与非国有经济的就业体制与工资形成机制并存且彼此消长。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改制导致失业、下岗现象的严峻化,迫切要求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本文通过对就业及其体制现状的分析,提出进一步改革从而根本解决失业现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问题的回顾及现状思考失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它是市场竞争和产业结构变动而形成的一部分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暂时分离。显然,就业与失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是否结合。在传统观念中,失业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现象,因为失业是相对资本的过剩人口。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方面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了,另一方面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却绝对地增加了,这样形成的相对过剩人口是产业后备军,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利用的费用—效益分析与促进就业的经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劳动力利用的费用与效益这一视角;分析了劳动力市场机制失灵的原因。认为政府行为对减少失业,增进社会福利具有重要意义。以此为理论依据,揭示了我国体制转型时期失业率上升的原因,并提出了促进就业的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1.
高慧  王桂新 《南方人口》2004,19(1):32-36
研究农民收入差异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而且也具有社会意义。本文主要根据浙江省柯桥、柳市两镇农村劳动力的实地抽样调查资料,以定量为主的统计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影响我国东部较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收入的个人因素以及各因素影响作用的相对大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赵凤 《西北人口》2007,28(4):51-53,57
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法,从性别视角对农民工流动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着重描述了婚姻状况以及城乡收入差距对男女两性迁移决策的不同作用。对于婚姻状况对女民工的影响主要从未婚与已婚两个变量支进行考虑,在此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证实传统性别分工对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作用;在承认女民工在流动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同时,本文也尝试提出了一些不同于主流思想的一些观点,即女性具有比男性更强的迁移动机,这主要体现在收入差距的解释变量中。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随着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不可避免地对城市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原因和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他们对城市就业究竟有何影响,并提出应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对城市就业的积极作用,从而不断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描述了征地失业者的区域空间分布、受教育程度和年龄结构方面的主要特点,并借助重庆市第六次人口普查长表数据系统探讨了区域分布、生活来源和个体特征对征地失业者就业意愿的影响,阐释了分析结果对提升征地失业者就业参与意愿的政策意义。总体而言,与其他主要失业群体相比,征地失业者在人力资本和年龄上都处于劣势;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区域发展水平越高、生活来源保障度越弱、受教育程度越低、外出经历越被动的征地失业者,其就业参与意愿的概率比更小。结合其他相关分析结果推断,失地农民的就业参与意愿或许是当前及今后征用土地都会面临的一个社会问题。在人口城镇化加速的背景下,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意愿对于土地征用的制度安排及其影响群体可持续生计获取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广东劳动就业的现状、特点与走势,指出广东未来将面临越大越大的就业压力,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缓解就业压力的主要出路在于农村剩余劳动的有序转移,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城镇化和民营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立足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失业妇女再就业的现实,采用甘肃省天水市1205名失业妇女的调查数据,借助统计软件spss16.0,探讨了影响西部欠发达地区失业妇女再就业的显著影响因素:年龄、文化程度和培训经历,明确了家庭规模、思想障碍和再就业之间的非显著的因果关系,最后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解决西部欠发达地区失业妇女再就业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7.
失业、待业者就业抉择的家庭推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旭升 《南方人口》2008,23(4):58-63,29
本文以杭州市的调查数据为基础,探讨了家庭因素对失业者再就业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的“推拉力”影响了失业者的再就业行为,相比而言,“推力”大于“拉力”;中年失业者面临在家照顾老人还是外出就业的“两难困境”:“就业依赖族”和“啃老族”的说法欠妥。  相似文献   

18.
S Ma 《人口研究》1986,(3):31-3, 52
A comprehensive method of calculating and measuring a country's or an area's health and literacy levels is examined. The method, known as population quality life inference (PQLI), was used to determine which of China's provinces has the highest and the lowest degree of population quality. The PQLI indicates infant mortality,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of 1 year olds, and literacy rates of those 15 years and older. Because developing countries traditionally have high rates of infant mortality and illiteracy and low life expectancy rates during their industrialization, measuring the degree of population quality of life improvement of such countries during this period was found to be significant. These factors (infant mortality, illiteracy, and life expectancy) will improve substantially as industrialization continues. In order to compare various areas, these 3 factors must be changed into "inferences" 0-100, "0" representing the lowest population quality and "100" the highest. These 3 inferences must then be averaged in order to calculate the PQLI. For example: life expectancy value 77 (highest in the world) minus 38 (lowest)/100 = .39. In order to measure the value of India's life expectancy: value of 1-year-old's life expectancy = 56 (1-year-old's life expectancy in India) minus 38/.39 = 46. The value of adult illiteracy does not need to be changed. Thus, the actual comparison will be based on the values of the 3 inferences. Using this method of calcul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QLI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Peking (93.04) is the highest in China and Yumnan Province (60.72) is the lowest.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定居性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在农民工大规模流入城市的现状下 ,调查发现 ,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并不十分强烈 ,反映出迁移决策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城市较高的收入预期是吸引农民工流入城市的直接动因 ,但定居性迁移决策更多受制于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和个人特征因素 ,本文依据对农民工定居意愿的调查 ,分析了影响农民工留城定居的内在机理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Mobilities》2013,8(5):596-611
ABSTRACT

The mobility and agency of the unemployed have rarely been examined together in welfare administration. Mobility research has much to offer the (im)mobility of low-skilled and unemployed workers. The article begins by critically examining dominant public discourse and policy reforms that stigmatise the assumed immobility of the unemployed. Drawing on empirical data from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people on income support payments in Australia, it then offers a critical view on the mobility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of these job-seekers. Building on previous research concerning the politics of mobility, it shows that structural inequalities impact mobility choices, making relocation difficult for many job-seekers. At the same time, it highlights the localised mobility that job search now involves, complicating orthodox associations between mobility and power – as well as assumptions that job-seekers are immobi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