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其逻辑起点是人的需要,贯穿主线是实践,逻辑终点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准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民生观的逻辑结构,是构筑马克思恩格斯民生观的前提,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2.
旧哲学以“抽象的人”为其人学理论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以“现实的人”为其入学理论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人”与“抽象的人”有明确的内涵,二者不可混淆。但是,换个角度说,“现实的人”也是“抽象的入”,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的。  相似文献   

3.
历史唯物主义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解放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最高宗旨。要恢复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就必须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符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有助于确立人在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能更好地体现实践唯物主义的根本特征,能够使唯物史观理论体系得以合乎逻辑地展开,能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能动性动因,同时也体现了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美好生活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生活理想,新时代美好生活展现着丰厚的意蕴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创造性发展的独特主题,构筑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之上。就逻辑起点而言,新时代美好生活深植于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过程之中,内嵌于“现实的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不断深化拓延的结构之内;就价值旨归而言,人民群众是美好生活的需求主体、创造主体和享受主体,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及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主体”的根本政治立场成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价值旨归。立足新时代,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引,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一前提条件与第一要义,方能确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展现人的解放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深入美好生活的内在本质,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批判吸收黑格尔“抽象的精神的人”和费尔巴哈“抽象的自然的人”的基础上提出了“现实的人”这一范畴。“现实的人”作为历史范畴,至少包括实践性、社会性、自然性、精神性、历史性等特征。它既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及共产主义学说的前提和落脚点,同时也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基石,体现了人类社会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的有机统一。对马克思“现实的人”的探讨,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新哲学体系的起点,不是“物质”,而是“现实的人”。这是马克思新哲学面临的根本任务和研究的主要对象所规定的,也是马克思新哲学的研究方法所要求的。马克思所理解的现实的人,是自然和社会的历史发展的共同产物,必须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去把握其本质。作为马克思新哲学体系起点的“现实的人”,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的范畴按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结构而组成的范畴群。  相似文献   

7.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立足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和我国不断发展的实践所提出的重要命题,蕴含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涵。“现实的人”是其价值起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充分展现了对“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生态需要和生活方式的关注。人的主体性发挥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实现因素,包括主体能动性、主体自主性和主体自为性三个方面。其中主体能动性侧重于指人具有改造自然的意识;主体自主性侧重于指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主体自为性侧重于指人能根据目的对自然进行改造。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价值旨归,通过满足人所需的物质条件、生态场域和精神享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生态维度的鲜明特征,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资本主宰”的固化逻辑,彰显对人的现实关切和终极关怀,闪烁着耀眼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光芒,充分展现人民群众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利益主体、实践主体、享有主体和评判主体,为建设真正属人的地球生命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8.
论"以人为本"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逻辑一致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到科学发展观倡导的“以人为本”,这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发展逻辑。本文从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理论依据、核心理念入手,阐述了“以人为本”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由此可以得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最高命题的逻辑要求。  相似文献   

9.
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论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指导、“三个面向”的价值取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理论特点、马克思主体—客体理论的哲学基础、“美在心物联系”说的美学基础构成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逻辑基础。“文学生产”理论的主体理论、语言艺术科学的学科特质、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建构原则、人对文学需要的逻辑起点、文学理论系统的学科形态是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逻辑支柱。体现上述逻辑基础、逻辑支柱要求的逻辑体系是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逻辑体系,此逻辑体系在本文中以简纲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10.
人与物及其关系,包含三个实质性问题:人的本质,社会的本质,人与社会关系的本质。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和一致性。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的活动本身及其结果。它又具有同人的相对独立性;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是社会存在;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是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研究人与物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具有理论与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其研究对象是人与自然以及作为人与自然交往的基本手段、形式和中介的科学和技术.应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门类的一级学科.  相似文献   

12.
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面临生存困境。消除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笔者指出,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提出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为实现“人类同自然界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人类必须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必须尊重和掌握自然规律,深入地支配人们的生产行为以及预测可能引起的比较长远的社会影响;必须协调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的关系;必须认识到私有制是生态危机产生的社会根源,从而建立社会主义。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阐述对于探索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深化认识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重大意义,至今仍是我们解决生态问题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从人的社会劳动实践角度考察人的社会本质 ,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 ,形成马克思的科学自然观。马克思的自然观强调人在社会实践中要以“两个尺度”改造自然 ,协调、均衡人与自然的关系。罗马俱乐部在考察当代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时提出“人类困境”的思想 ,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状态 ,引发人们的深刻反思。社会发展观与自然观的有机统一是人类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4.
西方学者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归结为"生产中心主义,忽视环境保护",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歪曲。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很早就关注资本主义工业化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观:从属性关系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为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和谐统一;从主客体关系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为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和谐统一;从本体论关系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为有机体和无机体的和谐统一;从历史观关系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为自然史和人类史的和谐统一;从价值取向关系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为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的和谐统一;从现实性关系上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目标是实现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和谐统一。马克思主义和谐自然观是一种从根本上超越了有机论自然观和机械论自然观的新范式,为当代生态伦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5.
天人关系不仅是汉文化系统的主要问题,也是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思想所具有的内涵之一。西南少数民族先民对天与人有着丰富的认识,在天人关系上表现为天人同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等思想。特别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不仅具有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内涵,而且具有宗教神学的意蕴,为西南少数民族的信仰提供了理论支撑。这种把天地人看成一个统一的宇宙图式的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天人观的主旨是相一致的。通过对西南少数民族天人观的探讨,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西南少数民族思想文化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同时也为现代社会的生态保护、养生理念、人生境界等方面提供了文化资源与借鉴,凸显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经济学界关于经济人假设争论的述评,提出了经济人假设基本上适用于我国现阶段经济活动中的人。接着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理和党内存在的大量腐败的事实,指出经济人假设也适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党员,且与党员的先进性并不矛盾。因此,各种制度安排应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克服党员经济人的局限性,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相似文献   

17.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由来已久,自从人类从自然界进化出来以后,人与自然便建立起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从最初的原始统一到后来的"人类中心主义",人与自然愈益疏远,陷入了现代文明的悖论:人追求理想的家园,却破坏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的生态环境。面对危机和困境,人类必须要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认识到人与自然通过互为对象的关系而内在的形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建立低碳社会,创新发展模式,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缓解人与自然矛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的任务。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质量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 ,不断改善人和环境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互为前提、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对“主体性原则”进行了实践的批判,强调了人类应该尊重客观规律,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统一,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后现代主义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对“主体本位性”进行了批判或“解构”,提倡“主体间性”,主张人与自然应保持一种平等与和谐的关系。尽管它们是不同的流派或思潮,思想理论有本质的差异,但就人与自然和谐圆通、共同发展方面而言,它们有其相通之处。可谓不同期而相遇。  相似文献   

20.
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紧密的伦理关系。人是以文化的方式在自然中生存的,人类是自然界总体最先进的部分,代表着自然界总体向更高级的方向发展,其他物质群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人类对自然的保护是积极能动的,自然也以对文化的选择来实现对人类的制约,规范着人类发展的方向。维护自然是人类最高的自我实现,人类应该使自己的行动自觉遵从“天人合一”的法则,为科技注入伦理精神。这样才能解决人与自然的深层次矛盾,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性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