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经济增长的差距:经济增长速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从改革开放以来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增长速度来看,“六五”时期(1981-1985年),全国GDP平均增长速度为10.7%,东部为11.3%、银川高15.0%,比东部地区高3.7个百分点。“七五”时期(1986-1990年)全国GDP增长速度为7.8%。东部为8.2%,银川市为9.7%,比东部地区仍高出1.5个百分点。“八五”时期(1991-1995年),全国GDP年均增长速度为11.9%,东部为15.6%,银川市为11.4%,比东部地区低4.2个百分点,银川市经济增长速度开始落后于东部。“九五”时期前四年(1996-1999年)全国GDP年均速度速度为8.3%,东部为10.4%,银川市为9.6%,比东部地区低0.8个百分点,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又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2.
一、计算上误区笔者经常在一些作为“三铁”(铁帐、铁款、铁算盘)喉舌的金融杂志上看到一些统计指标在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百分率、百分点等上使用不当,或者明显算错、归并错。现仅就手头上几份杂志和资料,略举数例:例一:“党政群机关人数近年来急剧膨胀,79年为基期,至89年增长了83%,平均每年增长8.3%;84年为基斯,至89年增长了46%,平均每年增长9.2%、”(《浙江农村金融》93年第12期69页。着重点是笔者所加,指误算数,下同)、正确数应分别为“6.23%和“7.86%”。即例二:“1991年农村社会总产值中,乡…  相似文献   

3.
义乌市八十年代初提出并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了“兴商建市”的战略方针。这一战略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产业格局,解放了生产力,使国民经济的发展步入快车道。1994年进入全国百强县第47位、全省第8位。199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90.4亿元,是1978年的75倍,年均增长28.53i。一、“八五”时期产业结构特点义乌市自1987年改变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后,特别是进入“八五”时期,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纵观“八五”时期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产业结构日趋优…  相似文献   

4.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降低了人口增长率早在五十年代,我国就曾提出要建立节制生育机构。但由于当时原苏联人口理论对我国影响很大,加之受“人多是好事”观点的影响,对人口发展未能有效控制,相反还对多子女家庭给予了多方面的照顾,使得我国人口增长较快。从1949年到1973年,我国人口增加了3.5亿,年均增长21%。1973年末,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计划生育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晚、稀、少”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为控制我国人口过快增长起到了一定作用。从1974年开始,人口年环比增长率降到2%以下,1980年降…  相似文献   

5.
《四川统计》2013,(1):10-14
2012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2384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6%,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8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继续领跑前十位经济大省。 2012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四川将“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呈现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局面,为2013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浙江统计》2000,(2):3-6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 1999年,全省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处于比较好的、基本正常的状态。 1.生产供给平稳增长。全年基本完成或超额完成主要经济增长目标。1999年全省GDP为5350亿元,同比增长10%,比计划目标高出1个百分点。 (1)农业生产基本稳定。1999年,全省农业增加值为636亿元,增长4.3%,粮食总产量1393万吨,减产2.9%,棉花总产量减产37.8%。油料、糖料、水果等经济作物增幅较大,分别达到52.2%、14.7%、35.3%,蔬菜和茶叶产量分别增长9.8%和4…  相似文献   

7.
李俐 《浙江统计》2008,(8):41-42
1.服务业规模不断壮大,推动经济增长作用日趋明显。进入新世纪,服务业发展明显加快,“十五”期间云和县服务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12.5%,比“九五”时期年平均增速高1.4个百分点;2007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达8.32亿元,比上年增长16.2%,比“十五”期间的平均增速高3.3个百分点,比GDP增速高4.2个百分点,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达到49.6%,拉动GDP增长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十五”时期,化隆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开拓创新,团结奋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成就。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是化隆县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至“十五”末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41亿元,年均增长22.01%,财政总收入达到4196万元,年均增长14.0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419万元,年均增长15.28%。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7360元,年均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98元。年均增长17.94%,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的15%提高到“十五”末的25%。各项指标的超额完成已成为化隆县历史上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已初步构建了具有一定经济规模和资源特色的县域发展格局,为“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十五”以来。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政策和两个一号文件精神,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通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三化”进程。引导和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实现了农民增收由缓慢向平稳快速发展。为加快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5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86元.比上年增长15.6%(可比价格,现价为22.0%1.比2000年增长68.4%。“十五”期间实现年均增长11.0%。尤其是近两年农民收入实现了14%以上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0.
全区工业企业科技统计年报显示:2006年,宁夏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在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中,代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与试验发展(以下简称R&D)活动经费支出为4.2亿元,比上年增长63.5%;投入强度(R&D与产品销售收入之比)为0.5%,比上年上升0.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计始加剧,促使其朝着不断缩小的方向转变,不仅是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以及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的重大现实问题。一、我国地区差距扩大的原因1978年到1995年,我国东部与中部地区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差距由33.l/迅速上升到45.5%,而东部与西部地区间的相对差距则由45.9、增加到56.5%,二者分别扩大12.4和10.6个百分点。造成地区差距扩大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东西差距是过去较长历史时期形成的。建国以来.我国地区…  相似文献   

12.
陈丹 《四川省情》2010,(9):27-28
外贸发展现状及外贸依存度变动趋势 作为西部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特别是“九五”以来,四川经济取得了高于全同年均增长的快速发展,GDP年均增长9%以上。2009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4151.3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8个百分点。涉外经济快速增长,外贸进出口节节攀升。  相似文献   

13.
江平区位于杭州市的东郊,是一个城乡结合的城区,共有4个乡镇和7个街道,有31万人口.近年来,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已逐步为领导所认识,使第三产业有了较快发展.本文通过运用这次三产普查资料对江干区第三产业作一较全面的描述和分析.现状与格局到1992年底,江干区共有第三产业单位(不含个体,下同)2259家,比1991年增长26.77%;从业人员26281人,增长17.74%;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0459万元,增长35,41%.同期农业增加值增长12.16%,工业增加值增长49.61%,建筑安装业增加值增长95.94%,三产的增长快于一产,但侵于二产.从行…  相似文献   

14.
如果要选出2010年中国互联网行业最热门的两个词汇,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围脖”(微博)和“抱团”(团购)。2010年年末中国微博用户数达到7500万.年增速837.5%,比微博增长更为迅猛的是“团购”。  相似文献   

15.
“八五”时期我区以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和物价上涨幅度的双重回落划上了句号,于是“九五”时期又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九五”计划开局之年,1996年我区整体经济保持着一个较平稳的增长势头,通货膨胀率也继续回落.“九五味来几年内我区经济增长趋势将如何呢?为能准确的判断,应对影响经济增长趋势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预测。一、内驻古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经济发展很快,从1980年到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10.3%的较高速度增长,尤其“八五”期间,我区国民经济总体实力更加增强,GDP年均递增9.8%,财…  相似文献   

16.
抓住机遇打好攻坚战工业结构调整研究课题组1980年以来的十几年间,我国工业增加值以平均每年12.2%的速度增长,特别是“八五”时期工业增加值平均每年增长17.7%,与“六五”时期9.9%和“七五”时期9.2%的年均增长速度相比,几乎翻了一番。工业对整...  相似文献   

17.
在一定历史阶段,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就是工业化进程,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正如经济学家钱纳里所指出的,“从历史上看,工业化一直是发展的中心内容”。工业化进程也是产业结构随科技进步不断升级、优化的过程,实现工业化意味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意味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一、对德清县工业化程度的判断改革开放以来,德情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快速成长时期,1978年以来的16年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GDP)年递增13.8%,继1983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总产值,实现由“一、二、三”农业型产业结构向“二、一、三”工业型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8.
一、财务指标现状(见表1)表1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财务指标(单位:亿元)从表1分析可见,渐江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所有者权益每年平均递增36.13%,由此可得出以下三个结论:①所有者权益增长较快主要是靠投资者增(追)加投资所致,高于全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5.44个百分点,但其中80.59%[(1207.39-674.19)÷(1437.12-775.46)]是靠投资者增加资本金(年递增率33.82%)投入所致。如果资本金的投入按全国平均264%的水平递增,对所有者权益年递增率仅为比全国工业企业低2059个百分点。②产品销售收入及其利润分别增长18.02%、34…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期间,攀枝花市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实力不断;肚大,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正朝着更加殷实、宽裕的全面小康生活目标迈进 。2010年攀枝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882元,比“十五”末(2005年)增加7758元,增长85%,年均增长13.1%;超过“十一五”目标882元。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是陕西非公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省委省政府连续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全省非公经济焕发出旺盛的发展生命力。统计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陕西非公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占比逐年提高,非公经济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2%,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43.3%提升到2010年的49.5%,提高了6.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