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绿野仙踪》版本分抄本和刻本两个系统,抄本一百回,刻本八十回。刻本晚于抄本。刻本是以现存之两种百回抄本中的俄亥俄大学图书馆藏本为底本删改而成的。作者李百川敢于在书中讥刺当朝皇帝,具有无畏的勇气和反封建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四川大学图书馆藏有清人武谦《抑斋日记》稿本一部二十四册、抄本一部一册、刻本一部一册,清晰显示了该日记从稿本到刻本的衍变。将三种形态的日记文本进行比对,发现在版本转化过程中,稿本中特有的文献因素和部分有价值的史料内容被剥落,文献的体例由以“时间”为纲转化成以“类目”为纲,而抄本中的批注、浮笺、圈点等,则具体揭示了这一转化过程。借此样本,可以一窥文献形制在转化过程中的沿承和变化。  相似文献   

3.
中华书局1982年版《全唐诗外编》(下称《外编》)补孟郊遗诗十首(句)。我在搜笺《孟东野集》过程中发现“补遗”间有疏误,兹勘正五条于下。 1、《失志夜坐思归楚江》《外编》第451页据元李治《敬斋古今黈》十,以《失志夜坐思归楚江》为题,录“死辱片时痛”四句作孟郊遗诗,误。这四句系北宋刻本《孟东野诗集》(北京图书馆藏),蜀刻残本《孟东野文集》(北图馆藏)所原有(见卷三),是《夜感自遣》一诗的  相似文献   

4.
南宋陈咏编的《全芳备祖》,是研究南宋以前我国农史、文学、植物学的一种重要资料。明天启间王象晋据之编成《群芳谱》,三十年代,赵万里先生编《校辑宋金元人词》就用过它。唐圭璋先生的《全宋词》,引《全芳备祖》的,所在多有。这本重要古籍,可惜得很,我国一向没有刻本流传,抄本倒是不少。据笔者所知,国内公私所藏,起码十个以上。一九七九年,日本友人将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所藏的我国刻本(残本)全部照片送给我国,农业出版社配以华南农学院农史研究室所藏徐氏积学斋抄本过录本为之影印,列为《中国农学珍本丛书》第一种。这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结晶,是一桩值得称道的学林佳话。  相似文献   

5.
关于《文心雕龙·隐秀》篇补文问题由来已久。至迟在元代,《文心雕龙·隐秀》篇已成残篇,现存最早的《文心雕龙》刻本为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本,此篇自“始正而末奇”至“朔风动秋草”的“朔”字共四百字整为阙文,此本每半叶十行,每行二十字,所缺四百字,正合一板。明代诸刻本也沿袭了这种状况。这种情况在明末清初得到了改变,据载,先是明末人钱功甫从阮华山那里得到宋刻本《文心雕龙》,  相似文献   

6.
赵执信是清初诗坛六家之一,他晚年删订的诗集身后由其后人刊刻为《饴山诗集》二十卷(含《诗馀》一卷),此种刻本是200多年来人们阅读赵执信诗作的通行版本。讷斋抄本《秋谷诗集》四卷,是新近发现的赵执信诗集抄本。四卷抄本中全部收录了刻本中第一卷《并门集》、第二卷《闲斋集》、第三卷《还山集上》和第五卷《还山集下》的192首诗作,此外,抄本中还有59首诗为刻本所不存。显然,抄本中保存的这些未刊诗被赵执信晚年删订诗集时舍弃。抄本中所保存的诗作是赵执信青年时期的作品,其中的未刊之作对研究赵执信生平、交游和文学思想具有重要价值,故将其整理刊布。  相似文献   

7.
论点摘编     
《查干图克》(白史)原名初考布仁门德在《民族研究》1990年第1期上撰文,对同名异体的三部少数民族历史文献中的蒙古族《十福经白史》的原名进行了考证。作者对《白史》名称先短后长的历史演变现象,从现有16种抄本中的9种名称考辨出,《白史》的原名为《十福经白史》。原名《十福经白史》源于古代吐蕃。七世纪初,松赞干布依据佛教“十善说”厘定二十条法律,史称《十善法律》,始创吐蕃的政教合一制度。“十福经”与“十善”同语,蒙藏尚白,以白色象征纯真善良,称  相似文献   

8.
论抄本《绿野仙踪》及其作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百回抄本《绿野仙踪》是一个非常罕见的海内孤本。它与一般通行的八十回刻本《绿野仙踪》相比,不仅内容充实,文字准确,而且还难得保存有作者李百川的一篇自序。这篇重要的自序,是目前探讨李百川的生平思想和创作的唯一资料,自然十分珍贵。因此,我们应该足够重视对这个不太容易为人见到的抄本的整理、研究,并与刻本相比较,以探讨其学术价值。《绿野仙踪》创作于清乾隆十八年(一七五三年)至乾隆二十七年(一七六二年)间,略迟于《儒林外史》和《红楼梦》,是清中叶一部比较重要的小说。郑振铎曾论到,《绿野仙踪》“决不至一以其荒唐无稽而弃之”。我们透过荒唐无稽的佛国神界的“仙踪”,看到小说反映的仍是人间“绿野”的广泛现实生活,而且在某些方面是很深刻感人的。因此可以说,达部小说不仅仅是“点缀以历史”,而是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它的价值是毋  相似文献   

9.
《儒林外史》就回目说,共有四种不同的本子。(一)五十一回抄本。吴敬梓的朋友程晋芳约写于1770——1771年的《文木先生传》有云:“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五十卷,穷极文士情态,人争传写之。”杨钟羲在其所著的《雪桥诗话》里,也有同样的记载。这种五十回的传抄本,至今未发现。(二)五十六回刻本。1803年卧闲草堂刊本,这种刊本是迄今能见到的最早的刻本。经校刊断定,这是以后《儒林外史》各种刻本的祖本。(三)六十回石印本。光绪年间,东武惜红生序本(即增补齐省堂本)。所增四回,叙沈琼枝与宋为富婚后生活。这四回诚如鲁迅先生指斥的“事既不论,语复猥陋”。所表现的  相似文献   

10.
《桃花扇传奇》作为历史名剧,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学术界在此书的版本问题上,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处于以讹传讹的误区中。在《中国版刻图录》等权威书目和海内外各大图书馆的目录中所谓的“康熙刊本”或“康熙戊子刊本”,其实是清嘉庆间重刻本,而真正的原刻本则是介安堂刻本。在《桃花扇传奇》诸种版本中,最忠实于原著,版刻最精的善本就是介安堂刻本,而不是如有些专家所推崇的所谓“康熙刊本”(即嘉庆刻本)。  相似文献   

11.
郭曾炘去世前两年所撰的《邴庐日记》稿本已不得见,今有最接近原稿的抄本和其子郭则沄整理的家集刻本。二者差异明显,时间上抄本在前而家集刻本在后,内容上二者互有增损改益,因家集刻本删汰、省略过重,故七卷抄本在卷帙、字数上远超过二卷的家集刻本。  相似文献   

12.
天津图书馆从清管延芬《待清书屋杂抄再续编》一书中发现的数页抄自明范大冲编制的《天一阁书目》资料,为研究天一阁提供了新的宝贵材料.但经与三种有代表性的天一阁书目的核对,管氏摘抄本只占康熙间抄本所录书目的百分之二、三,不能代表范编书目而称之为“现存最早”的天一阁藏书目录.而刘尚恒先生对范编书目的考证文章则一误将黄宗羲字“太冲”与“大冲”张冠李戴;二误范钦的生卒年。  相似文献   

13.
《世说新语》的文本传播在南宋绍兴八年(1138)董弅刻本面世后正式进入印本时代。然而,宋刻本对唐抄本的刘孝标注文有较为集中的删改,或为字句脱讹,或为大段删削。本文在文献比勘的基础上,对宋本删改刘注的特点和原因加以分析,其一为删除易让宋人产生歧义的官职、郡望名,其二为添加“别见”“已见”结构,使注文体例臻于完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减注”现象所折射出的文体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敦煌本《文選》李善注的兩個殘卷自鳴沙石室出土以来,立即引起学術界的重视。或為之撰(如劉師培)、或為之鳊敏錄(如王重民),至於用傳世的各種善本《文選》與之比勘並作深入细致的研究者,追今尚付闕如。此文以存世的國家图書馆藏南宋淳熙八年贵池尤袤刊李善注本《文選》(簡稱尤刻本)、臺灣“中央圈書馆”藏並影印宋紹興三十一年建刊五臣注本《文選》(簡稱五臣本)、日本足利學校藏汲古書院影印的宋明州州學刊五臣李善注本《文選》(簡稱明州本)、四部叢刊初鳊影南宋建刊本李善五臣注本《文選》(簡稱叢刊本)舆之比勘,既以敦煌本纠正傳世刻本的镨訛,又以傳世刻本订敦煌本之误失,胡克家《文選孝異》及高步瀛《文選李注羲疏》之记,凡有资参考者。亦間有所采摭。  相似文献   

15.
(一) 《红楼梦》的第一个印本,是程伟元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萃文书屋木活字本一百二十卷。第二年,即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程伟元因为“初印时不及细校,间有纰缪,今复聚集各原本详加校阅,改订无讹”(《红楼梦引言》),出了第二个萃文书屋木活字本。《红楼梦》的印本,因是程伟元所主持的,人称“程本”,为了便于区别,又把辛亥本称为“程甲本”,壬子本称为“程乙本”。一百多年来,几乎所有的《红楼梦》坊刻本,都是以程甲本为底本的;关于《红楼梦》的版本,人们也一致相信程伟元《红楼梦序》中的话:第一,“《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第二,此书开始的以抄本流传,“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第三,此书“原目一百廿卷,今所传祗八十卷,殊非全本”;第四,程伟元数年以来,“竭力搜罗”后四十卷,先是积有廿余卷,又“偶于鼓担上得十余卷”,“乃同友人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复  相似文献   

16.
梳理现存《新刻金瓶梅词话》是否为《金瓶梅》的初刻本相关论述,双方不少分歧属于对个别文献解读的仁智之见,沈德符所见“吴中刻本”就是《金瓶梅》的初刻本则是在不断讨论中形成的重要共识。实际上,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确定现存《新刻金瓶梅词话》刊刻完成时间以及沈德符“金瓶梅”条所记其得见“吴中刻本”时间。根据避讳情况,现存《新刻金瓶梅词话》刊刻完成在万历四十八年(1620)九月至天启元年(1621)正月之间;根据沈德符生平及其与丘志充交往情况,其得见《金瓶梅》初刻本并撰写“金瓶梅”条时间亦为万历四十八年。文献记载与实物证据的交叉重合,充分证明现存《新刻金瓶梅词话》就是《金瓶梅》初刻本,其最终刊刻完成时间为万历四十八年年底。  相似文献   

17.
西村时彦对楚辞学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村时彦(1865-1924),日本明治大正间汉学家,尤精于楚辞.他对楚辞学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采集收藏《楚辞》类典籍一百余种,其中有善本(明刻本、清初刻本)二十余部,日本刻印本十二种,西村手抄本二十七种,多为中国学者所未见;(2)西村藏书多有批校、考证,并完成研究性著作四种:《楚辞王注考异》一卷、《楚辞纂说》四卷、《屈原赋说》二卷、《楚辞集释》不分卷.  相似文献   

18.
中华书局编辑部于1959年出版的《史记》,以金陵局本为底本,进行加工整理,书末附“校读后记”,是较为完善的版本。对于三家注中的少量误点,尚有漏校,如“数”,谬。印本亦有误处,如“陕”误为“陕”,“祠”误为为“数落”、“责让”之意,而注为“频数”意,实“词”。  相似文献   

19.
短信     
清抄善本《三国志演义》问世从民间搜集的早期清抄绘图描金银《三国志演义》,现已由文物出版社依原书复制出版。据史学专家考证,此《三国志演义》抄本从用纸、装订、字体的规格,到40幅描金银彩绘人物工笔画的风格,都表明其为清中期偏后咸丰时期的皇家抄本。这个抄本也是由清代金圣叹作序,毛宗岗增删改订、逐行评批的完整本,其范本为毛评原始本,早于现在通行的任何一种毛评本,因而是集孤本、抄本、善本、绣像本于一体的早期本。我国典籍破损、流失者甚多,已经发行的明嘉靖元年版《三国志通俗演义》是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藏本,元代版的《三国志评…  相似文献   

20.
关于《文心雕龙·隐秀》篇补文问题由来已久。至迟在元代,《文心雕龙·隐秀》篇已成残篇,现存最早的《文心雕龙》刻本为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本,此篇自“始正而末奇”至“朔风动秋草”的“朔”字共四百字整为阙文,此本每半叶十行,每行二十字,所缺四百字,正合一板。明代诸刻本也沿袭了这种状况。这种情况在明末清初得到了改变,据载,先是明末人钱功甫从阮华山那里得到宋刻本《文心雕龙》, 并据此刻本抄补上了《隐秀》篇阙文。后来康熙时人何焯路过隐湖,从汲古阁书架上见到冯舒所传的钱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