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两国之间友好往来,源远流长。古代中国悠久而灿烂的文化曾使日本钦羡不已,处处仿效。正如日本学者实藤惠秀所言:“千多年来,日本在思想、文学、制度,以及衣、食、住等日常生活上,都深受中国影响。日本人因而对中国敬仰有加,直到德川时代(1600—1867)末年,崇尚中华文物的风尚依然热烈。”①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西学在十六世纪下半期已先后不同程度地传入了中国和日本,从利玛窦1581年来华至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与日本相比,在接受西学方面走在前列,中国人和汉译西学著作对日本人了解西学曾起过重要的中介作用。十九世纪中期,中日两国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为了抵抗强悍的西方侵略者,就必须学习先进的西方,学习西方已成为两国的当务之急。这时魏源的《海国图志》及  相似文献   

2.
"中国威胁论"之虚实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放 《日本学刊》2004,(4):99-109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 ,有关“中国威胁论”和“日本产业空心化论”纷纷出笼。从一般分析看 ,发展中日经贸关系是各自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从两国贸易关系看 ,中国并未对日本构成威胁 ,增加日本对华投资也是有利于两国的举措 ,因而可以认为 ,当前中日贸易关系完全是建立在互补和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3.
2000年4月28—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日本日中技术留学交流协会主办的“第四次中日青年论坛”,在北京和平宾馆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转型中的中国与日本——展望21世纪的中日关系”。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的20多所大学及研究机构的50余名学者出席大会,国内外新闻单位及有关出版社也派员列席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40余篇。中日两国年轻学者认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中日两国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历程。在迎来21世纪的今天,整个国际环境以及中国和日本的国情都较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  相似文献   

4.
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中日两国陷入殖民地危机。然而,与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备受欺凌的历史遭遇不同,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二战以后,日本经  相似文献   

5.
金仁淑 《日本学刊》2011,(1):147-149
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中日两国陷入殖民地危机。然而,与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备受欺凌的历史遭遇不同,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二战以后,日本经  相似文献   

6.
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绝大多数经济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全球经济呈现衰退趋势.为应对金融危机,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各国根据本国的特点制定了积极的货币政策,并采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实现在稳定物价的情况下保持经济增长的政策目标.本文重点比较了中国和日本两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货币政策的变化和两国采用货币政策工具的差异,分析了两国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并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分期的意义。日美两国都由此向国家资本主义过渡。不同的是,日本加速法西斯化,美国则保持了资产阶级民主体制。日美两国政治走向不同,有诸多因素,不宜简单论之。本文试图对两国当时的反危机政策(“高桥财政”与“罗斯福新政”)略作比较。  相似文献   

8.
朱颖 《日本学刊》2007,(3):47-59
美国和日本是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占世界的40%。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崛起并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背景下,日美经贸关系的重要性相对下降,两国经贸关系已发生了新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90年代日本经济的停滞不前和中国作为贸易大国的出现改变了日美两国的关注焦点等。日美经贸关系也存在一些问题。处理日美经贸关系有双边和多边渠道,但建立日美自由贸易区是发展两国经贸关系的第三个渠道。中国应该考虑到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并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9.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中日两国近代文字的转型期。传统的文学观受到启蒙思想的挑战 ,于是 ,在启蒙思想的引导下 ,文体改革也随之进入了探索和实践阶段。中日两国所进行的文体改革都是学习国外近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有所不同的是 ,日本从师于欧美 ,而中国又向日本学习。  众所周知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大量吸收中国文化 ,其中包括中国的汉字、诗歌和散文等各种文学体裁 ,先后创造了变体汉文、假名、和汉混合文语文体。明治维新以后 ,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地位发生了逆转 ,中国要改变自己的落后地位 ,不得不向成功的邻邦日本学习或通过…  相似文献   

10.
中日农业现代化进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和日本都是亚洲人多地少的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起点也相似。但两国在历史上农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的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等方面表现出差异性。文章通过对中日农业现代化过程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金赢 《日本学刊》2005,(1):109-124
20 0 4年发生在伊拉克的三起日本人质事件 ,暴露出日本新闻界一系列潜在的问题。首先 ,被劫人质多为自由记者并非偶然现象 ,而是与伊局势紧张以来日主流媒体的临阵退却有直接关系。其次 ,从日本主流媒体在人质事件前后的作为可以看出 ,目前日本的媒体环境已相当危险 :主流媒体对政府的新闻管制不仅无所反抗 ,而且将捍卫国家利益视为新闻最高原则。通过对人质的打压 ,媒体成功地在舆论引导中将国家政策与个人遭遇割裂开来 ,在使政府免于因人质事件陷入政治被动的同时 ,也使海外派兵这一重大敏感问题免于受到舆论的有力冲击。在第三起人质事件中 ,曾经一度存在分歧的日本新闻界形成保守合流。  相似文献   

12.
《Social work with groups》2013,36(4):141-157
This aper presents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by relatives of hospital ICU patient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focuses on the nature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grief in a medical crisis setting. The interface between relatives and hospital staff around patient needs and family needs for information, guidance and support is also considered. A recommendation for group work intervention is made, and the role of the social worker as the appropriate agent of change in progress toward a hospital responsive to human need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14.
翟崑 《创新》2009,3(1):5-7
经过40余年的兴衰沉浮,东盟成为继欧盟之后第二个最成功的地区合作组织。其在通过自身一体化、东亚地区合作、大国平衡战略获得了一种权力——东盟权力之后,也在积极为保持这一战略优势,从锁定发展方向、巩固权力基础、应对新的挑战、增强领导力的建设等方面而努力。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succinct overview of the phenomenon of solidarization in crisis‐ridden Greece. Brief accounts of the pre‐ and post‐crisis situation in four core social policy areas (health, employment, housing, education) are 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ation of four illustrative case studies, one for each of the aforementioned areas. Drawing on a broad range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data, including 20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key stakeholders and end‐users of the actions examined, we argue that while the crisis provoked a further “residualization” of the institutionalized solidarity system, it also triggere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solidarity ventures, both by state and non‐state actors, often even including partnerships between them. These ventures reflect the building of a bridge between institutionalized and informal solidarity in Greece and the shift towards a new type of mixed, although fragmented, mode of solidarity.  相似文献   

16.
思竹 《浙江学刊》2007,(1):45-52
历史终结论一度是一种时髦理论,其中尤以美籍日裔作家福山为主要代表。历史终结到底意味着什么?根据当代思想家雷蒙·潘尼卡的理解,种种历史终结论大多仍在历史的神话内立论,事实上,终结的不只是一种历史概念,而是一种时间意识(最终来说,是人的一种自我理解)在人类意识中的主导地位。现代世界的困境不仅造成当代人的生存危机,也引起当代人的自我理解的危机,但危机同时也是机遇,一种突破历史神话的超历史意识也许是当代人得以获救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17.
都市里,一场杀伤力极强的危机正在悄无声息地蔓延开来。请别误会,我们说的并非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而是一个有可能发生在每个适龄家庭的"结构性中年危机"。而据称,此危机的危害力与"金融海啸"相差无几,甚至有过之无不及。"结构性中年危机"的寒流,主角是男人,但作为地球上二分之一的动物族群,女人们也不能袖手旁观,张贤亮老师不早说了吗,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嘛!  相似文献   

18.
宁全荣 《创新》2013,(2):18-21
当代生态危机根源于资本逻辑支配下的生产方式与大众的过度消费。要想有效地消除当代生态危机,就必须从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入手,即从生产角度说,应该改变资本逻辑支配下的生产方式;从消费的角度来说,应该倡导绿色的、可持续的消费观。忽视任何一个维度,都可能无法彻底解决人与自然的冲突。  相似文献   

19.
The development of liberalism in Russia occurred under substantially different conditions from those in the West. The history of liberalism in the West is already a century old; not only has it acquired there a sufficiently mature theoretical form, but it has even been translated into reality as civil society and the law-governed state. Liberalism cannot be reduced to any specific moral and political movement, but it can be understood as a special type of civilization, in contrast to traditional civilization. In Russia, however, liberalism evolved alway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highest achievements of Western liberal ideas; it remained an opposition movement, opposing the dominant values of society and supporting the country's transformation into a liberal civilization.  相似文献   

20.
危机问题的哲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永平 《求是学刊》2003,30(5):28-32
2 0 0 3年春天 ,一种后来被称作“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的传染病突如其来 ,全中国乃至全人类都被震惊了。由于党和政府的果断决策、医护人员的舍身忘我和全社会的通力合作 ,抗击SARS的战役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与此同时 ,社会各界包括人文社会领域展开了对于生命、伦理、环境、科技等方方面面的广泛思考 ,普遍认为 ,SARS对人们的挑战不仅在技术和社会层面 ,同时也在道德和伦理层面。本期以“关注我们这个时代的哲学 :SARS的哲学警思”为题 ,邀请郝永平、刘精明、杨通进、段伟文、张羽佳、张立波等博士发表各自的观点。郝永平博士从哲学的视角对危机的内涵、特征及现代走向等问题进行探究与追问 ,以强化人们的危机意识。刘精明博士从对社会突发的危情事件处理入手 ,探讨了生活世界的逻辑和科学技术世界中的逻辑两者之间的平衡与策略性的优先时序问题。杨通进博士评述了环境伦理学就保护动物提供的四种由弱渐强的伦理理据 ,并就具体的实践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段伟文博士提出 ,为了应对当代社会的“非典型风险”或“非典型变局” ,需要具有前瞻性和动态适应性的公共政策 ,而这更进一步呼唤一种“责任的公共政策哲学”。张羽佳博士把理论探索与典型分析结合起来 ,着重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 :在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