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当前在我国国有林区,由于用材林资产市场不够成熟,交易行为不够规范,我国的用材林资产评估在实践中主要采用成本法,市场法少有运用.由于市场法遵循了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替代原理、供求平衡原理等理论,直接反映了资产的市场状态,而且评估值是以现行市价的形式直接表现,符合当事人各方的现实经济行为,其评估结果易被认可接受.市场法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资产评估方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缩小我国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用材林资产评估中应积极借鉴国际准则,大力发展用材林资产的市场法评估,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真正体现资产评估所要求的客观和公允.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经济活动的透明度不高,应用市场法评估所需要的市场信息资料系统不够充足,现阶段在我国全面推行市场法评估还存在很多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本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对用材林资产评估市场法进行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有的市场结构存在两大缺陷,一是经济集中型垄断不足,二是行政割据型垄断过度。为此,必须打破割据型垄断,培育集中型垄断。集中型垄断按集中程度可分为准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准完全竞争四种类型。如何把这四种垄断结构置于相应的产业中即构成了垄断模式。促使我国垄断模式的形成,必须建立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产业组织体系;加强资产存量调整,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加强资产增量调整,完善市场进入机制;破除条块分割,完善市场体系;加强宏观间接调控,塑造大企业成长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试论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点魏齐华中国的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在世界绘画史上形成了最为繁盛而特具风格的画种。以中国绘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体系,以欧洲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体系,成为世界两大绘画体系。中国画──我国民族传统绘画,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种,从...  相似文献   

4.
法国是社会学的故乡,也是教育社会学的发祥地。研究和了解法国教育社会学的有关情况,有助于我国当前开展教育社会学的实质性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法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以孔德为代表的教育社会学初创时期;以迪尔凯姆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社会学时期;二战后新兴的教育社会学时期。本文拟从这三个方而作一概括性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评估增值后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两种方法的分析,结合我国现状和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探讨了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评估增值后固定资产折旧应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我国古代奢俭的主要代表思想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归纳了其主要是以等级观念、基本需要的满足和收入来源方式作为划分手段,且存在着两种划分形式。本文对古代奢俭的划分标准形成的历史背景进行简略的分析,指出古代奢俭的划分标准在今天对我们仍然具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杨晓兰  温宏社 《社科纵横》2009,24(3):109-110
世界绘画主要分为东西方绘画两大体系。东方绘画以中国水墨画为代表,西方绘画以西洋油画为代表。本文从中西思维方式对比的角度入手,分析中西绘画艺术的差异,并阐释其对绘画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辨析国际体系及其相近概念出发,根据国际体系的主体、范围、以及体系内部的发展,将国际体系的转型及变革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指明目前正处在国际体系第三阶段的转型期,并深入分析了当前国际体系转型的具体表现及其趋势,进而理性阐释中国在新一轮国际体系转型期内的对外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9.
资产评估是经济体制改革中提出的新问题,经济体制改革中采取的许多措施都离不开资产评估。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1991年和1992年先后颁布了《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和《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细则》,从立法上给资产评估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但从几年来的资产评估实践看,实践中人们各行其是,理论上人们莫衷一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产评估的权威性和企业改革及证券市场的正常进行。本文试对几年来资产评估中较典型的问题做一探讨,以促进资产评估健康发展。一、资产评估的标准资产评估的标准取决于资产评估的目标。资产评估的目…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谈“价值论”——兼评“劳动价值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映梧 《求是学刊》2002,29(1):47-49
经济科学的两大学派———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市场经济学派与以马克思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派 ,各有自己的价值论。这两种不同的价值论有一个根本区别 :前者是为市场交换制定一套规则 ,后者是为“剥夺剥夺者”的政治目标奠定理论依据。市场交换日益国际化 ,只能实行一种公认的市场规则 ;中国加入WTO后 ,也必然要遵守国际交换规则。与此相适应 ,理论上也要承认多种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形成和参与分配。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ternational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on the macroeconomic and monetary variables of Turkey and hence proposes some particular policy implications. The effects of monetary shocks stemming from the U.S. and the European area, and global commodity price shocks are investigated using a structural vector auto-regression (SVAR) approach. For the analysis, we use monthly data from 2002M01 to 2016M06 and we analyze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n Turkey using two different SVAR model specifications. Our results reveal that shocks coming from the U.S. and the Euro area lead to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responses on industrial production, consumer prices,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s, and the domestic interest rate, with the Euro area monetary expansion having more explicit and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real economy. The global commodity price shocks affect the Turkish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in a similar but much less powerful fashion than that of the U.S. monetary expansion. As our empirical findings point out that the Turkish economy is vulnerable to global monetary and commodity price shocks. This vulnerability necessitates moving to a sustainable growth path consistent with a sustainable current account balance and a sustainable private and government debt coupled with a strengthened macroprudential regime and comprehensive structural reforms.  相似文献   

12.
自1801年托马斯·杰斐逊总统上台以来,美国外交即呈现出“扩张——收缩——再扩张——再收缩……”的周期模式。从上一次扩张到下一次扩张或从上一次收缩到下一次收缩的平均时间约为45年左右。迄今为止,美国外交经历了四个半周期。美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国际局势的变动、国内思潮的转换等因素是推动美国外交扩张与收缩的主要动力。当前美国外交开始步入第五个周期的收缩期,这将对世界和中国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美国核政策调整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华 《太平洋学报》2011,19(4):91-98
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是美国防止核扩散,限制对手核力量以实现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是美国维系其主导的世界核秩序的重要干预变量;而核不扩散机制的内在运行逻辑,也使得美国核政策成为决定该机制发展方向的最主要变量。因此,奥巴马政府核政策的调整,势必对核不扩散机制的维持和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中国是现行核不扩散机制的重要参与方,美国核政策的调整必将通过国际核不扩散机制这一干预变量给中国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4.
拥有浓厚军事背景的美国思想库新美国安全中心,以亚太地区为研究重点,高度关注中国的崛起,更新“全球公域”理论,鼓动美国应更新和强化美日同盟、美韩同盟,以此来应对中国,重构东北亚新安全秩序。新美国安全中心的鼓吹将加速美国围堵中国的步伐,扰乱亚太安全。  相似文献   

15.
姜琳琳 《学术交流》2005,(2):116-119
美国上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短期利率急剧上升,导致金融危机,其采取的对策是降低利率,美国实行《金融机构改革、复兴与振兴法案》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良法案》后,金融监管的调整和变化及处理金融危机的经验,对我国金融改革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在美国访问期间所作的《美国气候变化和国际安全的调查问卷》数据报告,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来分析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直接安全和间接安全问题。气候变化的影响远不限于它本身带来的生态威胁,由其所产生的国际冲突、资源争夺和国际干预也对美国外交提出了新的挑战。问卷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在中长期(至2025年前后)将会逐渐成为影响美国国家安全比较重要的因素,美国国内对于气候安全的共识将会逐渐加深。美国对气候安全政治化和国际化的重视程度日益深入,这会给未来美国参与全球气候谈判注入新的动力。世界各国应对美国的气候外交有所关切,并在合作中进行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7.
美国霸权:衰落还是延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历史上共出现了大约五次美国霸权衰落论。几乎每次衰落论都遭到霸权延续论的反击。"9.11"事件、"他者的崛起"、金融危机引发了新一轮的美国霸权衰落论与延续论之间的争论。然而,美国霸权的真实现状是美国的硬实力依然坚挺,遭受重创的只是美国的软实力。凭借美元霸权的融资能力、国民的忧患意识和政策的改弦易辙,美国照样能够渡过难关,并在相当长时期内延续其霸权。  相似文献   

18.
《美日行政协定》是构成战后美日同盟关系及决定走向的重要文本,无论是协定内容中的每一项规定,还是协定草拟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反映出美国决策机构关于“美军驻日条件”的认知及美日同盟关系的定位。尽管处于“美军驻日条件”界定主导地位的美国军方,始终将日本看作是一个被征服的国家,没有作为一个对等盟国来看待,体现出战胜国对战败国应享有的绝对优越驻留条件。但是,在日本着力实施亲美的协调主义外交的强大攻势下,迫于来自美国国务院的压力,基于远东冷战局势的变化,从美日“良好政治关系”维护视角考量,美国军方不得不从坚决反对日方关于“美军驻日条件”的修改意见,转而做出让步。迄今,该协定维系着美日同盟关系,但“美军驻日条件”始终使日本处于“非正常国家”地位,制约了日本作为主权国家所应享有的对驻日美军的控制性权利。  相似文献   

19.
美国总统奥巴马执政后,为应对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中国崛起和日本政坛"地震"的多重挑战,采用"巧实力"外交手段维持美国在东亚的优势地位。美国政府以东亚地区安全局势骤变为由,利用自身的军事优势、联盟体系强行介入东亚地区事务,形成对东亚地区的"主导"。通过对日多层次的"沟通",影响日本当局对区域安全局势的判断,使日本放弃了塑造新的地区秩序意向,回归到寄自身安全于美国东亚安全战略结构的传统道路上,最终完成了对鸠山政权调整日美两国关系意图的压制,在日本政权更迭之际成功地维系了美日两国"主从"关系的现状。美国对日外交对我国维护东北亚安全利益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2013年是美国政府实施北极战略力度最大的一年,这是白宫和五角大楼日益认识到其在北极事务上严重落后于其他北极国家而做出的补救措施。对于北极这个充满希望的"新边疆",奥巴马政府将推行"向北看"外交,在北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以争取东北、西北航道的自由航行权和北极事务的主导权。尽管美国步入战略收缩期,其北极新战略的落实还将面临诸多障碍,但美国这一新变化必将给北极地缘政治、经济乃至地区治理产生重大影响,这值得我们去分析和预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