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1 毫秒
1.
案例:涂前的求学生涯顺风顺水。高中毕业后,他以全优的成绩被免试推荐上了南方的一所名牌大学;大学里,他如鱼得水,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在社团活动和社会工作中也很活跃,除了担任班里的团支部书记,他还是学院文学社的社长。读书论坛、爱心募捐、以诗会友等活动,他是主要的组织者;征文大赛、演讲大赛、主持人大赛,他频频获奖。可以说,涂前真是大学里的“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2.
章睿齐 《社区》2011,(3):55-56
真实案例:涂前的求学生涯很是顺风顺水,高中毕业时他是以全优的成绩免试被推荐上南方的一所名牌大学,在大学里涂前也是如鱼得水,学习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更突出的是他在社团活动和社会工作中也是活跃得很,除了担任班级的团支部书记,他还是学院文学社的社长,读书论坛、爱心募捐、以诗会友等活动的组织者,征文大赛、演讲大赛、主持人大赛,他频频获奖。可以说,涂前真是大学里的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3.
大学扩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作为识别信号甄别人才的功能,影响了就业市场的均衡。针对这样的问题,从信息经济学的原理角度分析了以名牌大学的文凭作为这一标准的现实必要性,针对一般高校提出要严格专业设置,重视扶植发展职业教育的建议。此外,还从企业和社会文化层面提出一些应对就业市场信号紊乱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1988年,一个18岁的青年从浙江名校瑞安中学毕业了,随即,以高分考取了名牌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读的是建筑学。“我今后的事业能够有个较高的起点。与我就读的大学和专业有关。我的成功,是我运气好,选择到了一个热门专业。”他说。如果说,当初上了重点大学分数线,  相似文献   

5.
加强法学本科生全程化就业指导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观的制度、体制方面的因素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局面.但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不足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对法学专业学生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设计。能克服学生自身就业能力不足的主体障碍。提高能力,顺利就业。具体说来,大学一年级时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意识;大学二年级、三年级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大学四年级引导大学转变角色.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6.
按照国际上发达国家普及大学教育的市场就业规律,大学毕业生65%以上选择社区择业,才可能规避市场条件下人力资源配置的弊端.也就是说,多数学生自愿选择“基层就业”,是避免大学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即避免“毕业即失业”现象规模化的理性选择.本文就我国部分大学和社区的调查结果,对现阶段大学生享受社会低保人数超过社区就业不足1%的现状、原因进行了归纳,对在校大学生社区择业心理主要障碍进行了调查汇总,针对心理排斥、不公和准备不足的择业现象,提出了通过一系列政策投入、通过正面的政策导向规避大学生失业率不断上升、促进社区择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归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面对这一严峻形势,部分大学毕业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不同程度上出现诸如焦虑心理、自负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等心理问题。从个人、家庭、社会等角度就大学毕业生当前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调整大学生就业期望值,普及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大学毕业生就业正逐步走向市场化.就业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学生能否适应市场需要.在校的大学生应该很好地明确学业与就业的关系,了解就业对学业的要求和标准,针对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良心理,如焦虑、自卑、依赖等心理,提出了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9.
《21世纪》2009,(7):57-57
英国政府资助的一项权威调查显示,英国大学一些专业存在课时减少、上课学生过多、教学质量下降问题,引得学生怨声载道。一些名牌高校的课程名列其中。这一调查名为“全国学生调查”,通过对大四学生的调查,对全英大学作出排名,已连续开展5年,是学生择校的重要参考。《星期日泰晤士报》17日援引对各大学课程的调查结果说,一些名牌大学部分课程遭到学生狠批,在不到2200项课程的排名中位列2000名之后。  相似文献   

10.
近期资讯     
《21世纪》2004,(8):56-57
日名牌大学逐步向留学生开放自去年秋季开始,随着日本留学政策的变化,日本大规模从中国招收留学生的日子已经结束了。值得注意的是,在近两年中国赴日留学的人数整体下降的情况下,日本大学招收中国学生的数量却在增加,如早稻田大学、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等。同时申请进入大学就读的中国学生的签证率达到了90%以上,即使在2003年日本调整签证政策后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可以说,日本高等教育的大门正在逐渐对中国学生打开。虽然现在向中国学生敞开大门的还只是私立大学,但对中国的优秀学生来说,日本的名牌大学正在成为一个不错的留学选择。苏格…  相似文献   

11.
对学生而言,抓住在校内能抓住的学习与历练机会,已是不错。若想有进一步提升,就要自己课余多用功并积极向校外探索了。笔者早年从事教培工作时教过的一名学生,高考后进了一所不错的大学,今年上半年开始求职。在前期的交流中,他常提起自己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做得不到位,使得他到了大四才匆忙准备简历,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没几家提供适合他的岗位,自身在能力上更是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2.
目前大学的含义无论是对学校、对教师还是对大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大学的含义是符合认识的发展要求的,在某种意义上讲,大学是学生们接受系统教育的最后一站,既要承担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的任务,也要担负心理成长引路人的角色。从大学生的成长角度出发来理解大学的含义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大学应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注重学生的心灵成长、强调学生的心理成人。  相似文献   

13.
毕业于国内知名大学,托福、GRE成绩优异,拥有美国名牌大学的全额奖学金,签证官却两度对他说“不”。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相似文献   

14.
美国名牌大学的成长道路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各国的名牌大学,无论看绝对数还是按比例计,均以美国为最,因而研究美国的名牌大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虽然我国此前已有这方面的研究,但一般是从静态即对现存结果进行研究,如名牌大学具有哪些雄厚实力、优异条件等等,而很少从动态即成长道路去研究,但我们认为研究过程往往比研究结果更重要。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211工程”,实质是一场创名牌大学运动,因而研究美国名牌大学的成长道路,对于“211工程”的建设无疑具有启发和现实意义。名牌大学又称第一流大学、研究性大学,但其界定目前尚无公认标准。当我们谈及美国某某…  相似文献   

15.
她一直认为,和他挺有缘的,高中同学三年,又考上了同一所大学。以他的成绩,完全可以考上名牌大学,但他太自负了,高考前还熬夜看世界杯,哪有不马失前蹄的。她有  相似文献   

16.
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对于一座城市、地区或国家的经济、文化、文明的发展推动是显著的。长三角常州地区基础教育实力较强,而高等教育的规模和层次却与常州在全国重要经济城市的地位不很相称。常州要在未来十多年里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必须加快建设自己的名牌大学。  相似文献   

17.
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学生在此期间将为日后的工作与生活打下最稳固的基础。大学一年级是学生完成“第一个过渡”、顺利开展大学生活的基础阶段,也是大学教育的关键时期,学生将面临生活上的自理、学习上的自觉、日常行为的自律及思想上的自我教育。这种“自主”式的教育无疑会给学生心理上带来困惑和冲突。因此,心理健康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什么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当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广大教…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某中医药大学232名应届本科毕业生的问卷调查表明:①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来自7个方面,分别是:供需矛盾、求职竞争激烈的压力;时工作功利性要求的压力;对工作一般性要求的压力;专业素质欠缺的压力;综合素质欠缺的压力;职业定位模糊的压力和缺少家庭帮助的压力。②大学毕业生感知到的就业压力处于轻度与中度之间,除供需矛盾、求职竞争激烈的压力在中度以上之外,其余各因素的压力水平均低于中度。③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压力的各因素上均存在明显差异,中医学民办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高于中医学公办专业和·心理学专业。④来自乡镇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压力的各个因素上的得分均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毕业生.差异显著。建议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生源地学生的特点进行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9.
杨仑 《社区》2012,(13):53
名牌大学毕业生到社区办领取失业救济金手续,由于被邻居碰见,这事很快传到他父母和街坊四邻的耳朵里,他也因此承受了很重的心理负担。有心的社区书记因这件事受到触动,特别开设了一个"尊严"小屋。  相似文献   

20.
新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与自我调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次重要选择,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加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主要表现为矛盾心理、焦虑心理、挫折心理和自卑心理等,这不仅严重影响大学生顺利择业,而且有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大学毕业生要从树立正确择业观、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科学确立合理的择业目标等方面进行自我调控,努力培养健康择业心理,从而实现顺利择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