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美国一贯抱有侵略台湾的野心,从18世纪后,梦寐以求对台湾进行殖民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的策略有所变化。但之后,又死死抓住台湾不放。新中国成立前后,为阻止人民解放军收复台湾,美国使出了各种手段,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图谋直接占领,搞台湾独立及联合国托管等办法,来保住这艘“不沉的航空母舰”。1950年6月,美国又借口朝鲜战争出兵控制台湾,把台湾变成美国的军事基地和反共前哨。5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制造并推行“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政策,竭力扶持台独势力,阻挠台湾回归祖国。70年代以后,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得到了改善、并建立了外交关系,但仍不放弃“谋台”政策。直到目前,美国还从许多方面操纵着台湾,使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严重障碍  相似文献   

2.
布什执政以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制造了一系列不利于中美关系的事端,这反映了美国对台政策正在出现新变化。美国多年来在台湾问题上奉行“战略模糊政策”,但自布什上台后,美国对台政策正在走向“战略清晰”,具体表现为美国的“一个中国”原则“空心化”、美国启动与台湾的准军事同盟关系、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美国政策的新变化一方面是因为美国企图利用台湾继续遏制中国的崛起,另一方面也是台湾海峡两岸互动影响的结果。美国对台政策可能将进一步清晰化,并将对中美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以来一直为之探索和努力追求的目标。从5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如何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两岸统一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并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设想和主张,到80年代最终确立了以“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战略构想,从而对第三次国共合作和祖国统一进程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一、两岸和平统一政策的起源——50年代中期中共关于“和平解放台湾”主张的提出 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对建国以来的对台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把单纯用武力方式解放台湾的政策改变为在坚持武力统一的同时,争取以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从而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了争取以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主张。这一主张的提出,是与当时国内外形势的一系列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 第一,朝鲜停战后远东国际局势的变化,为中共“和平解放台湾”主张的提出创造了外部条件。 1953年7月,朝鲜谈判达成协议后,远东的国际局势开始出现缓和。美国从朝鲜战场的失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是美国、台湾、大陆三方关系异常复杂的时期,也是台湾问题出现的关键时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主客观条件的改变,美国在追求最大的国家利益和战略利益目标的驱使下制定了一系列对台政策。美国对台政策使海峡两岸关系受到了深远的影响,发生了重大变化,并成为台湾问题久拖不决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尽管美国对台政策在这一时期的策略手段和表现形式花样迭出,但从其历史背景、基本原则、发展导向及实际效果等方面看,在总体上体现出历史传承性、多重性、现实主义趋向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清算胡适的反动政治思想”一文,揭露了胡适——从留学美国开始到全国解放他逃亡到美国时为止其反动政治思想是一贯的,又是发展的。胡适开始就以“世界公民”自居,就对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决心主张不争主义”,这和他直到最近仍旧无耻地赞同美帝侵略中国大陆的主张,是一脉相承的。本文虽然和上期郑鹤声先生的论文内容有相同处,但重点不同。  相似文献   

6.
“台独”倾向的陈水扁当选为台湾新一任“总统”,台湾政局由此发生重大变迁.民进党取代国民党成为台湾’‘执政党”,两岸关系朝非和平方向发展的可能性增大。对于民进党的上台,美国出于基本战略利益的考虑,在其对台政策核心不变的情况下,也相应调整了对台关系。本文分析了美国调整对台关系的表现及其原因,并对美国对台政策的趋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美国插手台湾问题,主要出于对本国利益的考虑。新时期,美国为了确保其超级大国的地位不受挑战,遏制中国的崛起,重新调整了对台政策。特别是小布什上台后,美国把对台政策由过去的"模糊战略"调整为在必要时协防台湾的"清晰战略",更加暴露了其长期分裂我国的企图。我党一定要透过台湾问题认清美国的险恶用心,并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而采取各种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核心利益。由于台湾问题的特殊性,国际因素一直对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冷战后20多年来俄罗斯对台政策受到不同地缘政治思潮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历经了"大西洋主义"——"新斯拉夫主义"——"新欧亚主义"等几次演变。俄罗斯在俄台关系的政治方面始终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与台湾发生官方关系,在经济方面积极发展与台湾的互补性经济联系,与台湾的文化合作也不断深入发展。进入21世纪俄罗斯对台政策更加谨慎,但是仍然体现出一定的两面性。俄罗斯国内主张加强对台关系的声音一直存在,但不会真正影响俄罗斯的对台政策,俄罗斯也不会支持台湾独立等危及台海和平的举动,而俄罗斯与台湾的经济联系则将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对台湾政策随着其全球战略的变化,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即由最初承认台湾为中国的一部分、赞同中国收回台湾、不干涉台湾事务,逐步演变为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宣称台湾地位未定、支持台独活动、企图搞联合国托管等,进而公开抛出“两个中国”政策,妄图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作者对美国的对台政策的这一变化尤其是“两个中国”政策的起源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并对其变化的具体因素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大陆制定并调整了一系列对台经贸政策。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台湾当局渐进地放宽了对大陆经贸政策。同时,民间企业也开始奔赴大陆投资办厂。台商对大陆的投资直接带动了两岸间接贸易的快速发展。80年代末期台湾主要的出口对象开始呈现出从美国转移到中国大陆的态势。  相似文献   

11.
论义和团时期英国的对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义和团时期英国的对华政策刘志义义和团运动时期,作为老牌帝国主义的英国在策动对华侵略和镇压义和团运动方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拟就这一时期英国的对华侵略政策作一概述。一帝国主义侵略的不断加深和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导致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爆发。190...  相似文献   

12.
“新帝国主义论”被认为是美国的国家政策。该理论建立在自由、民主观念之上,鼓吹市场经济万能,同时不失老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本性。霸权稳定论是其理论根基,新保守主义是其哲学渊源,新自由主义是其重要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抗战以来中国人民关于收复台湾的立场与主张徐鲁航一前言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人民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大陆与台湾,息息相关,血肉相连。在中国的历史上,每逢台湾在遭受外来侵略时,都得到来自大陆人民和祖国政府的支援。如1662年,台湾人民在郑成...  相似文献   

14.
美国自40年代末以来的对台政策几经嬗变,形成当今的格局.其政策主线是谋求台湾与大陆的分离.期间,曾有一个短暂的时期,认为中共将乘胜大举攻台,故一度作出了放弃台湾的决策.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其远东战略及台湾地位作了重新估量,决定暂使台湾"中立",并将台湾海峡付诸冻结.艾森豪威尔执政后,为促成朝鲜战争停战的早日实现,一时采取了"放蒋出笼"的权宜之策.其后,台湾海峡曾出现了三次危机,在此期间,美国分离台湾的政策逐渐定型,即一方面要阻止中共夺取台湾,另一方面又不支持台湾"反攻大陆".美国为避免与中共发生直接冲突,并为一劳永逸地分离大陆和台湾,先是不愿协防外岛,继则逼蒋弃守外岛,美台分歧终以妥协告终.尼克松入主白宫后,对华实行"双重军事战略".其继位者则沿着"双轨制"的轨道完成了从"介入"到有条件的"不介入"政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台湾问题虽纯属于中国内政问题,但国际因素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其中,俄罗斯的对台政策,对两岸的统一产生了重要影响,无论在经济合作上,还是政治关系,军事问题上,俄罗斯都一再强调台湾是中国信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较好地处理了中国十分关注的俄台关系问题。俄罗斯之所以坚持这样的对台政策,是反思过去两国关系,并考虑其自身国家利益和维持两国良性互动的结果,但从客观上说,支持了中国大陆,牵制了美国,有利于海峡两岸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甲午战后台湾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针对台湾的鸦片问题,后藤新平提出了他的鸦片“渐禁政策”,在台湾实行鸦片专卖。这一政策不仅稳定了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而且成为其向中国大陆推广的主要侵略伎俩。后藤新平亦因此而跻身于日本政治统治的核心,成为日本殖民统治的行政权威。  相似文献   

17.
中共进攻台湾战役的决策变化及其制约因素(1949-1950)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关于解放台湾战役的最初想法比较简单,1949年夏天的计划是一年后攻占台湾,毛泽东甚至一度考虑在1949年冬季占领台湾;金门、登步岛作战失利后决定分两步走,先解决沿海诸岛问题,同时为攻台做准备,进攻时间推迟到1950年9-10月;1950年3-4月确定的计划是,金门战役推迟到8月开始,而攻打台湾则延至1951年夏.影响和改变中共决策的三个主要因素是国民党军队的抵抗能力、苏联对中共进攻台湾的援助力度以及美国对援助蒋介石防守台湾的政策取向.其中的基本条件是国共军力对比,而核心问题为中苏同盟条约的签订.中共欲观固政权,统一全国,只能与苏联结盟.中苏同盟建立后,苏联减缓了对中共军事援助的力度,而美国则逐步改变了对台政策,准备大力援蒋.朝鲜战争的爆发不过是为白宫宣布其新政策提供了机会和借口.在中苏关系、苏美关系、美台关系相互交错和影响的冷战格局中,武力攻占台湾是一个中共无法解开的死结.  相似文献   

18.
赵洪宝 《阴山学刊》2002,15(1):66-68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问题。因美国插手台湾 ,且把它作为遏制中国的基地 ,打乱了中国武力解放台湾的计划。面对中国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美国又调整对台政策 ,严重干扰了祖国的统一进程。面对未来我们应在经济、政治及两岸文化交流方面进一步发展 ,做好一切准备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19.
台湾是祖国最大的宝岛,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中华儿女血汗浇灌,炎黄子孙世代蕃衍。但是,近百年来,它屡遭帝国主义的觊觎和侵略。尤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腐败的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这国土沦丧的关键时刻,中国人民特别是台湾人民不畏强暴,奋起反抗;爱国将领刘永福和台湾军民一起,高举反割台斗争的大旗,浴血苦战。他们的英雄业绩在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史上,留下了璀灿夺目的一页。  相似文献   

20.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美国是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关键的外部因素。近年来,中美两国顺应形势的变化和共同利益的需求,适时调整了各自的对台政策与策略,两国处理台湾问题更加理性、务实、灵活。美国政府逐渐加大了遏制“台独”的力度,并与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形成了某种程度的默契与互动,使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因素发生了积极而微妙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