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并不是一种新出现的研究方法。如果说比较文学是指对两种不同的文学或不同国家的作家进行比较研究,那可以说是古已有之。早在欧洲古代,就有文学批评家拿希腊作家与拉丁作家作比较,来研究希腊对罗马的文化影响。比如贺拉斯的《诗艺》就接触到这类问题。十六世纪的意大利文艺批评家钦提奥也曾以希腊、罗马的诗歌与意大利当代诗人比较,指出当代创作的新价值。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认定了必须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外比较文学教材中所论述的方法主要有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及中国学者提出的变异学研究。这些研究方法看似完备,实则尚未涵盖比较文学的所有实践。例如,钱钟书在《管锥编》中使用的打通之法以双向阐释实现了跨文明的比较,是全球化时代东西对话的有效途径;刘若愚在《中国的文学理论》中用西方理论来阐释中国传统文论,使中西方的诗学在内容与结构上形成了可通约的契合。这些案例都是比较文学阐释学的具体应用,但它在理论层面始终没有得到明确的界定。作为一个值得重视的学科理论新观点,比较文学阐释学应当被写入比较文学的教科书中。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外比较文学教材中所论述的方法主要有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及中国学者提出的变异学研究。这些研究方法看似完备,实则尚未涵盖比较文学的所有实践。例如,钱钟书在《管锥编》中使用的打通之法以双向阐释实现了跨文明的比较,是全球化时代东西对话的有效途径;刘若愚在《中国的文学理论》中用西方理论来阐释中国传统文论,使中西方的诗学在内容与结构上形成了可通约的契合。这些案例都是比较文学阐释学的具体应用,但它在理论层面始终没有得到明确的界定。作为一个值得重视的学科理论新观点,比较文学阐释学应当被写入比较文学的教科书中。  相似文献   

4.
一 比较文学在我国大体上是本世纪二十、三十年代之间开始的。严复、林纾、梁启超、王国维、苏曼殊、鲁迅等是接受西方文化的先驱,他们在本世纪初就对西方文化有所介绍,并对中西文化作过一些零星的比较,例如鲁迅在一九○七年就写了《文化偏至论》和《摩罗诗力说》等著名的论文,茅盾曾说过:“《摩罗诗力说》,象普罗米修斯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目前比较文学领域对学派问题的探讨,提出法国、美国和中国学派得以生存的历史原因,弥补了大多论著中只谈学派而忽略学派形成问题.作者认为,对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和学派探讨有利于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同时也有利于我们依据中国文本和理论形态与国际学界展开对话、发展自身.  相似文献   

6.
一在古今中外文化激烈碰撞中,学贯中西,著译丰富的鲁迅,是屹立于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巨人。他以其辉煌的文学创作实绩和精湛的文学理论研究,对中国现代比较文学做出了卓越贡献。文本写于1907年的《文化偏至论》,在做了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日同时,表现出大无畏的拿来主义精神。同年发表的《摩罗诗力说》,更以鲜明的拿来主义意识和比较文化观念及方法,论述了19世纪西方浪漫主义诗派的流  相似文献   

7.
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及元—泛比较文学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文学界何以出现反对人们进行文学比较这种怪现象 ?谜底在于 :18-19世纪西方历史比较语言学派通过历史比较的实证方法 ,描述世界许多民族语言是如何相互影响、衍变的 ,以便勾勒出国际语言之间的关系史和谱系树。Litt啨ratureCompar啨e(旧译“比较文学”)这个概念就结胎于这样一种历史语境。传统比较文学和历史比较语言学二者都强调影响研究和关系史研究。误创的学科名称Litt啨ratureCompar啨e理所当然地被误读和误译成了“比较文学” ,后来却又歪打正着地孳乳出了更为名副其实的比较文学学派。澄清这种错综复杂的学科命名的纠葛 ,有助于揭示出中西文学比较在国际比较文学研究中特殊的比较价值。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的学术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我有幸在学界前辈的引领下,介入比较文学领域.多年来,我先后致力于中西戏剧比较、中西小说比较和中西比较诗学研究,试图在文艺学和比较文学的交叉领域中寻找两者的结合?借以推动文艺学学科内涵的更新和发展;90年代开始,我又把海外华文文学、华人文学,特别是世界性的汉语诗学研究引入比较文学研究领域,尝试为比较文学拓展一个新的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比较文学,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定义。同样,对于比较文学区别于其他文学研究的特性,国内外学者至今也没有一个公认的看法。这种状况,一方面,说明比较文学这门学科发展变化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这门学科理论建设是个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0.
比较文学(littera ture comparee)这个名称最先使用并被作为许多讲座的讲题是在法国.据法国提格亨(Pwan Tieghen)所著的《比较文学论》和日本野上丰一郎所著的《论比较文学》记载:一八二七年维勒曼(Villemain)在“巴黎大学”讲学时就用的是这个名称.一八四○年人们用这个名称著了好几部书,并逐渐被普及.《比较文学史》的作者法国的洛里哀(Loliere)认为:一八八六年英国的波斯奈特教授(Prof H.M.Posnett)就用这个名称作为自己著作的书名.稍后,加里福尼亚大学教授盖雷(C.M Gayley)发起《比较文学研究会》,开始了文学类型式文学运动的专门研究.苏联萨马林认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香港地区比较文学的兴起、现状、特点,以及香港比较文学学者的情况,作了概略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林语堂与比较文学阎开振作为一位著名作家和学者,林语堂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赢得了“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和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的美称,但具体到“比较文学”领域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里且不说林语堂是否有资格成为“中国著名比较文学家”,但有一点却是无可置疑的事...  相似文献   

13.
歌德历来是各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和典型“范例”,对于比较文学研究可谓无所不在,他率先提出的“世界文学”构想更受到广泛重视。歌德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用比较的方法探讨文学问题的大文豪之一,可算比较文学这门学科的一位远祖,为后世树立了榜样。歌德的“世界文学”构想,其意义在于阐明了比较文学学科的人文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比较文学重新崛起20年来,成绩斐然,但面临的挑战亦颇多.从比较文学与相关学科切入,通过"变"、"跨"、"本"三个方面的认知,以前瞻的眼光总结所走过的历程,把中国比较文学放在世界文化发展的背景中,动态地把握它与相关学科的网络关系,以务实的精神纠正发展中所存在的偏颇,以创新的思维求得更大的进步,这将使中国比较文学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5.
比较文学界何以出现反对人们进行文学比较这种怪现象?谜底在于:18-19世纪西方历史比较语言学派通过历史比较的实证方法,描述世界许多民族语言是如何相互影响,衍变的,以便勾勒出国际语言之间的关系史和谱系树。Litterature Comparee(旧译“比较文学”)这个概念就结胎于这样一种历史语境,传统比较文学和历史比较语言学二者都强调影响研究和关系史研究,误创的学科名称Litterature Coparee理所当然地被误读和误译成了“比较文学”,后来却又歪打正着地孳乳出了更为名副其实的比较文学学派,澄清这种错综复杂的学科命名的纠葛,有助于提示出中西文学比较在国际比较文学研究中特殊的比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比较文学的早期是指比较文学的"史前史"与比较文学学科确立之前的中间"地带".学科确立后的比较文学,其许多特点在"早期"那里就已经形成.对"早期"进行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当下的比较文学.  相似文献   

17.
<正> “比较文学”这个术语第一次是由阿·福·维尔曼于1829年在巴黎大学讲学时采用的。随后,在西方一些国家开展了广泛的比较文学研究,出版了有关比较文学的书籍和刊物,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现在,西方一些文化较发达的国家都有了比较文学学会,一些著名的大学设立了比较文学系科和研究生班。1956年国际比较文学协会成立,每三年召开一次国际学术会议。我们国家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文学者古已有之,然而,这些研究无现代“比较文学”这个概念的理论的指导。严格意义上的比较文学研究只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最为活跃,研究范围囊括小说、戏剧、诗歌、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被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讯、生物工程技术、纳米技术乃至印刷文本文化的移位和媒体意象文化的兴起所改变的世界里,在解构和颠覆现代性的后现代语境中,为了建构人类的精神家园,东西方之间文学的互识、互证、互补以及超越了同和异的一种全新、互惠、平等的跨文化对话,就为比较文学乃至整个人文学科的发展描绘了灿烂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密切关联 ,是植根于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相互影响和渗透的土壤之中的。文章从比较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关联切入 ,对比较文学在现代中国文坛的发展进行了梳理 ,对 2 0世纪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亲缘性、交叉性作了较为深度的概括。  相似文献   

20.
季羡林先生是我国东方文学学科的创建者,东方比较文学观念是他晚年学术思想的重要结晶。早在留学德国期间,季先生的东方比较文学研究即已初创;1946年开始从事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研究,为东方比较文学学科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50-60年代,他对中印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新时期以来,他在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建立和东方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