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论当代官场小说的渊源及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官场小说作为一种小说题材类型,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晚清谴责小说的出现意味着真正意义的官场小说的诞生,20世纪30-40年代国统区的政治讽刺小说和讽刺喜剧有力地推动了官场小说创作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官场小说的创作呈现出异常繁荣的局面,产生了“主旋律派”和“官场写实派”两大流派,标志着官场小说创作的又一高峰时期的来临。  相似文献   

2.
女作家池莉继《烦恼人生》之后,陆续又推出了“新写实小说”《不谈爱情》和《太阳出世》等作品。这些小说,以其女性细腻而敏锐的目光,以及汉味十足的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悲喜兼容、庄谐互见的审美品格,受到评论界的称道,并被誉为“人生烦恼三部曲”,成为“新写实小说”最典范的作品。本文试图剖析以池莉为代表的新写实派小说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传统现实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找出新写实小说处理“写实”与现实关系的独特形式,总结其成败得失,以利于今天的文学的繁荣和发展。作为新写实派作家,池莉忠实记录了新的历史时期复杂而剧变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公安题材小说尚未进入现当代文学的主流学术话语体系。公安题材小说不能等同于侦探小说,公安题材小说有公安侦破小说和非公安侦破小说,公安侦破小说与警探小说(侦探小说中的一种)具有一定的同质性,两者都遵循着一定的写作模式,主要角色多是警察。公安题材小说因贴有“公安”标签,突出的是人民警察的“职业特征”。“职业特征”则蕴含职业精神,体现人性深度。公安题材小说应定义为以文学的笔法书写公安系统人民警察的工作、生活、命运遭际和心理流变等,并凸现“公安”这一职业特征的艺术样式。  相似文献   

4.
论唐传奇的娱乐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有意为小说”的代表性作品是传奇小说。唐传奇注重作品的娱乐功能。作者多为文人,他们为求上层赏识以中科举,努力展现自己的才华文笔,自觉、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突破了史传的影响和束缚。他们强化小说的虚构特征,丰富小说的内容,像琐屑的日常生活小事、流传朝野的笑话和佳话、民间流传的精怪传说、有悖礼教但动人肺腑的爱情故事等,都成为了小说的题材。小说的娱乐功能还表现出内容“奇幻”、情趣“高雅”却又语言“谐谑”等相互融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才子与佳人是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他们在小说中地位的重要,从这类小说由当时的“佳话”被今人冠以“才子佳人”之名这一现象即可看出端倪。鲁迅先生说,才子佳人小说所述“大率才子佳人之事,而以文雅风流缀其间,功名遇合为之主”。在这类小说中,才子与佳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他们对于婚姻,功名的追求和美好结局,是作者寄托幻想,发泄其黄粱事业的极好题材。因此,准确把握才子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小说苑地中,历史题材小说是一种常开不败的花.代表着十七年小说创作成就的“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竞有六部是历史题材的.在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多次评奖中,她每每都有佳作金榜题名。近年来小说创作走进低谷,出现“疲软”,而历史题材小说却受到先锋作家、新写实作家以及不少被公认为有才华的作家的青崃,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文坛,甚至初露称雄文坛之势.本文仅就近年来发表的部分作品,对历史题材小说的新貌作以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探讨幻奇派小说理论的发展轨迹、幻奇派艺术方法的审美特征及成熟标志等理论问题.我国古代“幻奇派”小说理论始于汉魏,经过唐宋理论家的努力,至明清小说创作进入高峰期,幻奇派小说理论才随之走向成熟.我国古代以奇幻夸诞为中心的幻奇派艺术方法,主要有三个明显的特征,即幻拟性、奇异性和寄托性;这些显著特征,决定幻奇派小说作品必然以表现理想、抒发激情为主,而“幻中有真”、“极幻极真”以及“说谎亦须说得圆”等理论命题的提出,则是对幻奇派小说的主观性与写实派小说的客观性既相互对立又相互渗透的肯定,同时也是幻奇派小说理论走向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新写实派小说家池莉在她的小说里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人的婚姻与爱情真相 ,也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婚姻与爱情的本来面目 ,她对传统的虚假的“爱情神话”进行了无情的颠覆和质疑。池莉还在其小说中描写了新形势下人们心灵的骚动与欲望的喧嚣。  相似文献   

9.
毕飞宇的文革记忆深刻影响了他对世界、人生的体验,从而影响了他的小说题材、主题和叙述方式,使之呈现出后现代小说的特征和“气质”。毕飞宇一直热衷于创作文革题材与准文革题材小说。一方面,对权力的体认和解构成为小说中最常见的主题;另一方面,他的小说常常运用“戏仿”修辞和“反讽”的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10.
文学研究中,从不同的题材领域入手,不仅可以总结各题材领域创作的得失,为此后同类题材的文学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而且有助于把握不同历史时期文学创作的主流。可是,新文学工人题材小说讫今尚未引起研究者应有的注意,这方面的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根据工人题材小说主题、风格的变化,新文学这一题材的小说创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新文学运动开始到“五卅”运动为第一阶段(不妨称作“早期”),“五卅”以后一直到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为第二阶段,此后到全国解放为第三阶段。 这里只对早期工人题材的小说创作作些力所能及的探讨,权当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的部分湘西题材小说,被称为“诗化小说”(抒情小说),是与“叙事的小说”与“描绘的小说”截然不同的另一种小说类型,具有鲜明的文本特征。沈从文的诗化小说的叙事特征,是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经过改造与转化、获得现代意义而形成的,对中国小说模式的多样化与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现代转变都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鲁迅笔下的“孤独者”形象特质管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鲁迅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形成了一个“孤独者”形象群。在启蒙的时代里,孤独是他们的存在条件,也是他们的生存困境。他们以独特的“恶”的精神相向正在死去的时代,也相向难以容身的自己,始终以孤独的身姿显示了绝不苟活的启蒙者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晚清小说理论变革是晚清“小说革界命”的重要助推器,理论家们普遍存中西比较视野,从文类、体例、题材、人物、情节、结构、思想内涵与审美风格等方面对中西小说进行了全方位比较,亦关注到中西作者观与读者观的差异。晚清理论家们的中西小说比较多零碎且立场有偏颇嫌疑,但他们自比较中获得了革新旧小说的动力与方法,最终促成中国小说和小说理论由古典向现代转型,是中国小说现代性变革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4.
美国华文文学由生活在美国的以华裔为主要构成的作家群和他们用华文为书写载体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所构成。美国华文文学中的留学生题材小说,指的是美国华文文学中的那些以留学生生活为创作题材的小说。通过对於梨华、查建英、严歌苓这三位作家在“内容”上(由展示表层的受挫经历,到深入的历史文化思考,再到普遍的人性探寻)和“形式”上(由情绪叙述,到冷静叙述再到洒脱叙述)的发展过程的考察,可以大致勾勒出美国华文文学中留学生题材小说在主题上不断深入和技巧上新质迭出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5.
构建在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一个重要群落———“农民群众”链接着各色人物,成为构架这些革命文本的必备元素,研究这个被忽略而又特殊的人物群落,通过观察他们如何改变自身的角色以配合叙事需要,从而以整体的最终改造成功作为小说的叙事过程和目标,可从另外一个侧面来看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建构规则。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有两个重要的阶段.一是唐代文人有意识地创作文言体传奇小说阶段,鲁迅先生将它的出现称之为中国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二是明代文人在民间话本的基础上模拟编写“拟话本”阶段,这促进了由口头文学向书面文学,群众创作向作家创作的转变.突出代表这两个发展阶段成就的有两篇作品:一篇是自行简的《李娃传》,这是唐传奇中的艺术珍品,鲁迅先生评之为“近情而耸听,故缠绵可观”.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没有较为系统的文学理论著作,其小说创作思想散见于各种文类当中,尤其是一些谈“写作”的文章和作品的序跋里面。细细地梳理一下,其涉及的方面十分丰富。关于小说题材和主题张爱玲认为小说写作是没有什么固定的题材和范围的。“文人讨论今后的写作路径,在我看来是不能想像的自由———仿佛有充分的选择的余地似的。”“初学写文章,我们以为历史小说也会写,普洛文学,新感觉派,以至于较通俗的‘家庭伦理’、社会武侠、言情艳情、海阔天空,要怎样就怎样。”[1]在张爱玲看来,小说的题材虽没有一定的限制,但对作者来说,要想获得创作的成功,…  相似文献   

18.
晚清小说的类型很多,既有中国传统的小说类型,又有引进西方的新类型。文章对其中主要类型如文言小说、白话小说、传奇弹词(小说)、政治小说、侦探小说、科学小说、短篇小说、理想派和写实派小说等作了历史探讨,并从总体上对晚清小说的类型规范性作了简要评论,同时阐释了小说类型产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文言小说总集的类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言小说总集的类型划分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以不同的标准来划分 ,自有不同的类型。从现存数百种中国古代文言小说总集来看 ,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 ,即 :编排类型、题材类型、体材类型、结构类型。编排类型又可分为三种 ,即 :分类、准分类和非分类。题材类型最突出的特征是“杂” ,自宋至清诸多内容题材集于一书的“杂” ,几乎是贯穿始终的 ,其中专题性总集却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形象。体材类型有两种 ,即“世说体”和“虞初体” ,这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文献的两种体裁。结构类型是指某种总集产生之后 ,模仿之作绵延不绝 ,形成一种“大结构主义”的“结构类型”概念。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重估“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审美价值。上篇探讨“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文化精神特征——政治使命感压倒人道主义、悲剧意识让位于喜剧精神、对农民落后文化心理批判弱化。下篇探讨“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审美意识的迷失——片面承袭中国古典小说形式和技巧、人物形象塑造的简单化倾向、艺术个性的抑制和艺术风格的雷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