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学报》作为中国第一份农学期刊,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对西方农学知识作了完整地传播。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农学报》为基点支撑的农学会、农业学堂、乡绅传习等多因素互动传播模式,即农学会提供的重要组织依托、《农学报》编辑而成《农学丛书》的二次传播、农业学堂的辅助推广以及乡绅的大力参与与传教,共同构成了《农学报》广泛传播的重要机制。在多级传播链条中实现了其“开风气”的启蒙效应和社会动员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勾勒晚清教会期刊演化轨迹提供文献支持,运用原始资料分析与考证法,从传播学角度对创刊于1879年3月16日的天主教在华第-份中文期刊<益闻录>的编辑策略、出版宗旨、缘由及栏目设置等作系统研究.认为<益闻录>以传播天主教教规教义为宗旨,填补了天主教在华中文传播的历史空白,在拓展天主教社会影响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其主笔李杕系中国天主教第-报人,深厚的国学根基与对西方文明的推崇,使<益闻录>在内容设置上呈现出了用中国传统文化解读西方文明的特殊风格.  相似文献   

3.
通过采用数据统计和文献分析考证法,统计分析了《农学报》所涉及的农学学科体系分类,包括作物学、园艺学、农业化学、农业工程学、植物保护与病虫害学、畜牧业、林学、农产制造等。重新认识晚清《农学报》传播农学知识体系的重大意义,开辟西方农学在华传播史研究的新视野。《农学报》以前所未有的媒介形态实现了西方现代农学知识体系与中国传统农学知识体系的传播和交融,并以西方现代自然科学知识运用于传统农学为标志,首次系统地、大规模地和整建制地将农业科学技术分类精细化,为中国现代农学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农学报》诞生于晚清中国第一次办报高潮之际,为第一份专业科技期刊,在农学史和新闻事业史上都有着极大的开创性作用。《农学报》中农事新闻的报道模式多效仿前人所办报刊之体例,而在借鉴的过程中仍有一定的创新之处。通过采用内容分析与原始文献考证法,从农事新闻栏目的报道方式切入,揭示出《农学报》对农事新闻所创造的系列报道、连续性报道、预测性报道、述评新闻等新的报道方式,以实现传播效果最优化,对之后报刊新闻报道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南京高等师范史地研究会创办的《史地学报》对鲁滨逊新史学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贡献:它不仅介绍了其代表作,而且关注其史学活动并翻译其史学作品,该刊相关撰稿人亦接受了鲁滨逊新史学的观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影响因子不断攀升.从刊物的栏目设置,作者职称、学位、单位等因素的统计分析上看.<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特色主要有闽台区域研究、培养青年学术人才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时代为高校《学报》编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给高校《学报》编辑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网络传播与现有传媒的迅速发展使编辑工作背景发生重大变化。作者在该文中对学报编辑如何练好基本功 ,迎接新的挑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及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对光绪十年(1884)创刊于上海的《点石斋画报》进行原始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其编辑出版传播策略历史脉络,为中国近现代新闻传播史研究提供新线索。结果表明其具有全新的石印印刷技术传播保障、清一色的中国主编者与主笔者、以《申报》为依托的发行传播、以天干地支八音六艺为主的独特编序,以及以"颖异"、"新器"和"新物"为主的传播旨趣等传播特色。完全不同于《小孩月报》以文字为主插图为辅的做法,与《寰瀛画报》的报道内容多以外国为主亦不同,与此前画报或人物画像报道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从新闻的视角,通过图文并茂的新闻画报样式,将"奇闻"、"新知"、"时事"等图文信息传播到了上至官衙学堂下至市井街巷的广泛空间,产生了空前未有的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编辑学理论中,学报编辑主体论常从编辑主体的思想立场和文化素养、知识功底和学术素养、职业品格修养等方面论及,这些编辑主体论思想,其实在刘勰《文心雕龙》通篇都有印记,可以说是现代编辑主体观的萌芽.我们应当充分重视并继承刘勰编辑理念的科学性,启迪现代高校学报编辑工作实践,以古鉴今.  相似文献   

10.
11.
无论是文学创作过程中的艺术创造、审美判断还是艺术表现力的获得都得益于审美灵感的介入.文章从审美灵感的概念入手,探讨了审美灵感参与文学创作活动的三个递进维度:(1)提供思考的源泉;(2)意象的塑造;(3)意境的创造.进而结合审美灵感的实践衍生应用,提出期刊编辑工作也应融合审美灵感的基本理念,更好地实现孕育于编辑过程中的美学创造,提升期刊编辑从业者的审美素养和艺术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
形象传播是展现城市魅力的重要手段.重庆形象传播才刚刚起步,而且还存在"火炉"、"雾都"、"山城"、"四川重庆"等几个关键概念的误读,恶性突发事件的"倒宣传"效果,有计划有组织的大型形象传播活动缺失,媒体传播对形象传播的效果冲抵严重等诸多问题.在强化形象锻造与提炼的基础上,重庆形象传播应从专职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形象符号化处理、分类型传播细则、抗干扰应急方案、传播效果综合测评等方面制订科学的传播策略,并从跨地域跨媒介选取传播平台、组织策划重大品牌公共活动等角度对重庆形象进行立体推介,同时注意负面形象的正面营销.  相似文献   

13.
形象传播是展现城市魅力的重要手段。重庆形象传播才刚刚起步,而且还存在"火炉"、"雾都"、"山城"、"四川重庆"等几个关键概念的误读,恶性突发事件的"倒宣传"效果,有计划有组织的大型形象传播活动缺失,媒体传播对形象传播的效果冲抵严重等诸多问题。在强化形象锻造与提炼的基础上,重庆形象传播应从专职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形象符号化处理、分类型传播细则、抗干扰应急方案、传播效果综合测评等方面制订科学的传播策略,并从跨地域跨媒介选取传播平台、组织策划重大品牌公共活动等角度对重庆形象进行立体推介,同时注意负面形象的正面营销。  相似文献   

14.
试论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报编辑工作的现代化进程大致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利用计算机排版系统取代传统的铅字排版,实现排版计算机化;第二个阶段是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实现编辑工作网络化.  相似文献   

15.
编辑加工是编辑出版学报过程中及其重要的环节,为保证论文质量,编辑加工工作应注重科学性问题、文章表达问题和技术性问题的加工。  相似文献   

16.
民族体育文化传播“瓶颈现象”的突破与推广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体育文化传播的"瓶颈现象"直接影响了我国民族体育的健康发展,甚至可能导致民族文化的退化与消亡。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并探讨突破瓶颈的对策并提出相应的民族体育文化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17.
编辑实践活动是一连串的选择过程 ,从整个社会文化结构的角度来看 ,编辑起着“把关人”的作用 ,编辑的选择代表了科学与文化的发展方向。编辑的选择性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对期刊内容的策划、组稿、稿件送审及期刊整体设计等活动的选择上  相似文献   

18.
学术性是学报的基本属性.在学报编辑的工作中,要正确把握和准确定位学术论文的学术性,就必须在正确认识和理解学术性内涵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准确界定、妥善处理学术性与政治性、科学性、实践性、民主性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判断和衡量学术论文学术价值的大小.  相似文献   

19.
期刊界也如同其他产业一样面临激烈的竞争.市场是期刊生存的惟一希望.编辑应当具有市场信息的搜集、处理意识,市场营销意识,市场策划意识.编辑人员不仅要把握时代的脉搏,了解社会大众的需求,而且还要及时捕捉到期刊市场的卖点,要有自己的名栏目,要有自己的名记者,尽快使期刊自身成熟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