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权力不受制约是腐败产生和蔓延的基础。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 ,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 ,学会自律与接受他律。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性、长期性 ,把反腐败斗争深入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2.
腐败现象虽然仍在滋生蔓延,反腐败斗争形势虽然仍很严峻,但中国共产党反腐败的决心是坚定的。有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有一支主流良好的党员干部队伍,有不断完善健全的体制和迅速发展的经济,党在惩腐倡廉,遏制权力腐败的斗争中,是有可为的,也是为而有效的。笔者认为,在新的形势下,要遏制权力腐败之蔓延,必须采取如下对策。  相似文献   

3.
权力高度集中而又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大量进入市场,是当今我国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政治根源。以权钱交易为主要特征的腐败,是一种“寻租现象”,用公式来表达:腐败即寻租活动=垄断经济的权力+由垄断而产:生的租金(差价)。权力……  相似文献   

4.
从反腐败斗争的实践看,权力腐败主要有6种表现:权力关系化。就是利用手中权力拉关系,为以权谋私大开方便之门;权力商品化。就是把等价交换的经济原则等同于政治原则,搞权钱交易;权力私有化。就是把权力当成私有财产,有多大权谋多大私;权力资本化。就是利用权利捞取钱财,扩大资本;权力特权化。就是利用手中权利搞特权,进行腐化堕落;权力家长化。就是独断专行,以权压人,仗势欺人。这些表现提醒我们,防止权力腐败要引起各级党政组织和各级干部的充分重视。我认为,在当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权力腐败严重危害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为了卓有成效地反腐倡廉,应当面对现实,正视问题,认识反腐败斗争的严重性;深挖根源,认清危害,增强反腐败斗争的坚定性;强化措施,加大力度,确保反腐败斗争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严重政治斗争。本文分析了腐败的危害、腐败产生的根源和反腐败斗争的意义,指出反腐败应标本兼治,抓好其关键环节,使反腐败斗争一步一步深入下去。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反腐败斗争取得明显成效,但腐败滋生蔓延的势头并未得到有效遏制,某些领域的腐败现象还相当严重,症结在于对公共权力的制约未予足够重视,制约苍白无力,以至失控,导致滋生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对此的治本之策在于创新与强化权力制约及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8.
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严重政治斗争.本文分析了腐败的危害、腐败产生的根源和反腐败斗争的意义,指出反腐败应标本兼治,抓好其关键环节,使反腐败斗争一步一步深入下去.  相似文献   

9.
腐败现象从本质上说是剥削阶级、剥削制度的产物 ,是侵入党和国家健康机体的病毒 ;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心民心、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严重政治斗争。为了恢复党的形象 ,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有关反腐败斗争的一系列重要讲话 ,从严治党 ,加强廉政建设 ,标本兼治 ,深入持久地把反腐败斗争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10.
高等院校权力腐败现象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腐败是一项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近年来,高等院校的权力腐败现象已不容忽视,并呈现其独有的特点。如何就高校权力腐败行为产生的原因,找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从而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已成为当前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一、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是反腐败的关键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反腐败斗争必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教育是基础,法律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加强监督,防止权力的滥用,是反腐败的一项根本性措施。1.腐败产生的体制根源:权力失控当前,腐败现象比较严重,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根源是体制性的,由于权力失控而造成权力的滥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之风盛行。从体制来说,目前的状况是新旧体制呈胶着状态。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权力逐步发生位移,由少数人…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期腐败现象的成因、功能及其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社会环境,从体制上分析了我国腐败现象滋长蔓延的主要根源:以利益导向为中心的社会动力系统的影响;市场已经启动,计划尚有余威,为权钱交易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权力系统沿着“放权、松绑”的方向改革,但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的制约,结果决策主体增多,助长了腐败现象的普遍化;从政治系统本身的运作来说,只要存在公共权力,就有腐败产生的可能性。腐败具有较严重的社会负功能,如果新的控制机制不能及时建立并得到完善,腐败的发展泛滥就必然会导致亡党、亡国和社会崩溃。由此,必须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法制建设,健全监督机制,正确开展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13.
经济体制转轨是引发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导火线,权力腐败是中国社会腐败的病因和中心问题。腐败已呈现广深、多样化、团伙化和高智能手段及由权力范围向社会蔓延发展的趋势。深入反腐败,要加强教育,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健全法制,保证反腐败斗争深入有序地开展;强化监督,建立健全权力的制约机制;深化改革,铲除滋生腐败现象的土壤。  相似文献   

14.
权力腐败行为的社会心理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腐败”是一种出于私利而对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它是世界各国政治机体中普遍存在的毒瘤,直接威胁着全球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社会心理因素是导致权力腐败的直接内在原因,从心理的层面上透视腐败行为产生的原因,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治理各种权力腐败现象。中国社会中存在的腐败行为可分为集体腐败、群体腐败和个人腐败。权力腐败行为的社会心理,在最终作出腐败行为以及在整个社会上导致腐败现象严重恶化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催化作用。它通过心理互动、心理沟通,使各种消极的社会心态和腐朽思想不断滋生蔓延,从而形成一种共同的心理尺度和社会心理环境。因此,要把反腐败斗争落到实处,必须注意消除种种导致腐败行为最终发生的“腐败心理”。  相似文献   

15.
继续抓好党的作风建设,把反腐败斗争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这是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几个重大问题之一。对于我们每个领导干部来说,正确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清除腐败,深入、持久、更有成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整个社会风气的不断好转,保持我党的执政地位,是贯穿在改革开放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为什么要反腐败卜)反腐败是保持党的本色,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腐败现象危害党和人民政权。邓小平同志多次告诫全党,对反腐败斗争要“提得更高一点、看得…  相似文献   

16.
腐败现象滋生的根源、特征及当前反腐败斗争策略崔惟琳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在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二次全会的重要讲话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端正党风,反对腐败的论述,并...  相似文献   

17.
官商不分、以权牟私、腐化堕落、滥用特权、官僚主义是腐败的主要表现.腐败现象既有源渊的历史根源,又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开展反腐败斗争,既要靠行政手段,又要靠法律手段,经济手段  相似文献   

18.
行政权力腐败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行政权力向资本的转化,有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而行政权力进入市场则是其典型表现,也是腐败现象的深层次问题和反腐败斗争的重点、难点。作者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了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机关中一些公务人员产生腐败现象的现实基础和社会根源,并认为这与当代社会劳动还仅仅是谋生手段的现实状况和体制大变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条件、机遇密切相关。因此,腐败现象在短期内难以根除,但可以和必须从尽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化监督机制、建立公务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实行以俸养廉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遏制,使之不致滋长蔓延,以收到反腐倡廉的实效。  相似文献   

19.
“反腐倡廉”,可以说是古今中外政治生活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廉政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就十分注意从党的队伍和国家机关中清除腐败分子,使党和政府始终保持活力.在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铲除腐败,搞好廉政建设,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最近几年,党和政府把反腐败斗争摆在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的突出位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了斗争的力度,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反腐败任务还很艰巨,斗争的开展还很不平衡,腐败现象在某些地区、某些部门还很严重.这种状况表明.现行的权力制约和权力监督机制仍存在严重缺陷.因此,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已成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但腐败现象在我们党内依然存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任务仍然艰巨.腐败行为不仅阻碍了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损害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妨害了社会先进文化的创造和发展.因此,我们既要认识到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也要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时也要在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上,建立严密的反腐败制度体系,并提高监督机关的独立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