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广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组织策划的《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丛书》 ,近日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钟阳胜同志为《丛书》作“总序”。《丛书》内容包括《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经济》、《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生动实践———广东依法治省十年历程》、《民主的根基———广东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实践》、《广州国有企业改革实践》、《深圳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的深化与拓展———喜读《精神文明建设哲学论丛》张磊《精神文明建设哲学论丛》是一套优秀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丛书,从内容到形式,都值得肯定和称道。这套“丛书”共分七册,包括《精神文明建设基础论》、《精神文明建设主体论》、《精神文明建设价值论...  相似文献   

3.
为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 ,广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组织策划的“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丛书” ,最近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0月29日 ,广东人民出版社召开“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丛书”出版座谈会 ,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广东社科理论界、新闻界、出版界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共40多人参加座谈会。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钟阳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志广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原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教授马绍孟、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锐生、原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主任、…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是广东哲学界的优长学科之一,近十几年来,研究成果颇丰,走在全国前列,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同时,也面临着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深化和拓展的问题.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及江泽民同志《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发表,为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在更紧密地与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结合中深化和拓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日前,广东省社科联、广东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会与本刊联合举办的一次座谈会上,学者们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不乏启发思路之见.  相似文献   

5.
关于辛亥革命时期胡汉民的社会主义思想,至今学术界论者不多。笔者拟对此进行探索,亟望能收抛砖引玉之效。 辛亥革命时期,留日学生、中国同盟会重要会员、孙中山的得力助手胡汉民曾多次在《民报》上撰文主张社会主义,并将自己看作是社会主义者。如,1906年4月,他在《民报》第3号《民报之六大主义》一文中指出:在“近世文明国家”,“发生社会主义”,“言其大别,则分共产主义与国产主义”,他认为,同盟会所主张的“土地国有”  相似文献   

6.
自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国内外对于“《春秋》笔法”的研究,主要表现在经学、史学、诗学三大领域,近年来还出现了综合研究和比较研究新趋向。未来学界“《春秋》笔法”的研讨还应本着“材料之生新”、“观点之转换”、“方法之讲究”的治学要领,在经学、史学、诗学、语言学及跨学科综合比较研究上继续拓展、深化。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职业道德同整个社会道德一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因而它也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职业道德的研究和教育也日益深化。现在,我国伦理学界越来越重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研究工作,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出版,正是安徽伦理学研究者洒下汗水所取得的收获。《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研究》中许多同志进一步阐明了共产主义道德与职业道德之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呼唤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研究。汤有伦教授主编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丛”(青岛出版社出版),就是这样一套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成果。该“论丛”包括四本著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概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党的领导》。该“论丛”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内容全面系统。“论丛”从宏观到微观,全方位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现代科…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卓越贡献。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两类矛盾学说。但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探索并未深化下去,反而在认识上逐渐陷入误区。研究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认识之正误,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内生态社会主义研究论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环境政治学的视角说,国内生态社会主义研究可以划分为三个密切关联的组成部分: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狭义)和“红绿”政治运动理论,而它们在过去十年中都取得了重要进展。笔者认为,亟需拓展与深化的是如何将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有机地联系起来,而其中的突破口则是将我们对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与运动的研究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相结合。就此而言,生态社会主义研究正处在一个迈向新阶段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